列宁统一战线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列宁统一战线思想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列宁就是这样,他“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以运用的典范,其思想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是列宁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其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基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著述颇丰,虽然他们没有专门论述统一战线的著作,但他们的统一战线思想融于其作品各处,如果加以归纳,其思想是清晰的。早在1840年9月,恩格斯在《不来梅通讯》中就已经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一词:“迄今为止,虔诚主义认为它的对手被分为许多派别是上帝的善行,但愿它终究会感到,在同宗教的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结成统一战线。”恩格斯:《不来梅通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3页。这是恩格斯最早使用“统一战线”一词。马克思在1869年11月《致路·库格曼》的信中,也明确提出:“这是必须做到的,这并不是出于对爱尔兰的同情,而是基于英国无产阶级利益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英国人民就还得受统治阶级的摆布,因为他们必然要和统治阶级结成反对爱尔兰的统一战线。”马克思:《致路·库格曼》,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8页。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统一战线是一种壮大自己的策略,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即使是和自己的对手结成统一战线也是需要的。除了直接使用“统一战线”一词外,在马恩的著作中,更多的是用“联合”、“联盟”、“同盟”等来表示统一战线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包含有丰富的统一战线思想,这也是列宁统一战线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19世纪40年代前后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的。此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几百年了,蒸汽机的运用,使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随着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而生产资料却越来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这样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到最后便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自从1825年首次在英国爆发后,以后基本每隔10年就要爆发一次,而且其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危害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远。1836年的经济危机就波及了英、法两国,1847年的经济危机更是席卷了当时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无产阶级人数也迅猛增加起来,而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则大大加深了无产阶级的经济困难,也加剧了无产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不断以各种形式的斗争来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斗争教育了无产阶级,也教会了无产阶级。在各种斗争中,无产阶级逐渐由单个的破坏活动走向联合的共同斗争,逐渐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无产阶级逐渐形成一种势力,成为一个阶级。马克思指出了无产阶级这一变化的过程:“经济条件首先把大批的居民变成工人。资本的统治为这批人创造了同等的地位和共同的利害关系。所以,这批人对资本说来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但还不是自为的阶级。在斗争(我们仅仅谈到它的某些阶段)中,这批人逐渐团结起来,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所维护的利益变成阶级的利益。而阶级同阶级的斗争就是政治斗争。”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6页。

这种政治斗争最初是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代表的。虽然三大工人运动最后都失败了,但它充分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也正是通过三大工人运动认识了无产阶级巨大的力量,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力量。他们两人终其一生的革命活动都在努力领导无产阶级来完成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自身解放的使命。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政治上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所以,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就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团结朋友、孤立敌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马克思、恩格斯还亲自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他们于1846年1月在德国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的目的就是要从思想和组织上来团结德国和其他国家的革命的共产主义者以及先进工人,并且同工人运动中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流派作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目的达到了,他们通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巩固了同各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代表人物的联系,于第二年夏,即1847年建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工人运动史上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组织。在随后的1848—1849年欧洲革命中,共产主义者同盟在组织和团结无产阶级的活动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在资产阶级的残酷镇压下,共产主义者同盟于1852年被迫解散,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欧洲工人阶级重新聚集了足以对统治阶级发动另一次进攻的力量的时候,产生了国际工人协会。但是这个协会成立的明确目的是要把欧美正在进行战斗的整个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个整体。”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5页。马克思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核心人物,恩格斯后来也参与了协会的领导工作。1876年国际工人协会解散后,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的传播,到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强烈要求加强国际联系,在恩格斯做了大量工作的情况下,1889年又成立了第二国际。

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的革命活动都是为了把各国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共同与资本主义制度作斗争,以实现无产阶级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正是在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他们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正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伟大的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思想。

二 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基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他们的统一战线思想是指导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如何最大限度团结朋友、孤立敌人的策略思想。

(一)无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马克思通过缜密的分析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机器的广泛运用,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以英国为例指出:“因为由于现代工业,由于运用机器,英国一切被压迫阶级已经汇合成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庞大阶级,即无产阶级;由于这种原因,对立方面的一切压迫阶级也联结成为一个阶级,即资产阶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而在这两大对立的阶级中,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力量往往还很薄弱,所以要与强大的资产阶级作斗争,只能依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的情况时就指出:“但是,就连无产阶级也还没有成长到不能再与1525年相比的状态。完全地和终生地依靠工资过活的阶级,还远没有构成德国人民的多数。因此,它也得依靠同盟者。”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8页。

但是,资产阶级为了镇压无产阶级不断掀起的各种反抗,不但资产阶级本身联合起来,而且资产阶级还往往与封建反动势力相勾结,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镇压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恩格斯就在不同地方揭露了这种资产阶级的反动的联盟:“资产阶级和被推翻的制度的拥护者在柏林的街垒上订立了联盟。他们彼此不得不作些必要的让步,但也只限于势在必行的让步;成立了一个由联合议会中各反对派的领袖组成的内阁,为了酬答这个内阁保全王位的功绩,旧政府的一切支柱——封建贵族、官僚、军队都保证支持它。”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页。“它(资产阶级)开始寻找同盟者……所有这些同盟者都具有反动的本性。这就是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官僚机构的王权,这就是大的封建贵族,这就是小的土容克,最后,这就是神甫。资产阶级跟所有这些人都缔结了合同和协议。”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7页。正是因为无产阶级的敌人——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联盟来剥削、压迫、镇压他们,所以无产阶级只能以革命联盟来反对反革命的联盟,否则的话,要推翻强大的反动势力,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很困难的。

(二)无产阶级应加强自身的团结和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相同的命运,他们都受剥削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与剥削阶级作斗争,首先必须加强无产阶级自身的团结和统一。“大工业把大批互不相识的人们聚集起来。竞争把他们的利害关系分开。但是维护工资这一对付老板的共同利益,使他们在一个共同的思想(反抗、组织同盟)下联合起来。”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6页。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人数迅速增加,尤其是大工业的发展,很容易使无产阶级结合成更大的集体,无产阶级的力量在日益增长;另外,机器的广泛使用,使劳动的差距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即一致的贫困化;更为糟糕的是,资产者彼此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商业危机,使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所以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冲突的性质。为了与资产者作斗争,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而工人的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交通的发达,使各地工人更容易团结成一个整体。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无产阶级的联合更加便利。

除了一国国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统一外,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无产阶级国际间的团结与统一。因为资本具有国际性,各国资本家阶级都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都对工人阶级实行同样的剥削和压迫。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因此,各国无产阶级具有相同利益和相同敌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无产阶级当然应该加强国际联合。在《关于波兰的演说》中,恩格斯表达了这一思想:“既然各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是相同的,既然他们的利益是相同的,他们的敌人也是相同的,那么他们就应当共同战斗,就应当以各国工人的兄弟联盟来对抗各国资产阶级的兄弟联盟。”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相反,面对强大的资产阶级国际联盟,如果各国无产阶级不能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与资产阶级作斗争,那么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就很难取得成功。马克思就曾指出:“因而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项伟大的目标……为达到这个伟大目标所做的一切努力之所以至今没有收到效果,是由于每个国家里各个不同劳动部门的工人彼此间不够团结,由于各国工人阶级彼此间缺乏亲密的联合。”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促成国际无产阶级间的团结与合作,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在他们的卓越领导和艰辛组织下,先后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几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在这些国际组织的具体指导下,先后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又一次高潮。马克思、恩格斯是真正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以他们坚信:“首先必须维护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容许产生任何爱国沙文主义,并且欢迎无产阶级运动中任何民族的新进展。”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7页。

(三)无产阶级应与农民结成统一战线

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十分重视和关注这个问题,他们曾深刻地阐明无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军问题,指出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民是除无产阶级以外力量最大、人数最多的阶级,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不断侵入农村,使农村居民不断发生分化,大批农村居民破产,成为无产者或半无产者,农村居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加深,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逐渐增加,而且农民往往人数众多,他们逐渐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但是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有其先天的不足:由于居住在广大的农村,他们大多过着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活,彼此之间互相分散,缺少联系,很难形成共同的一致意见。恩格斯指出:“由于农民到处都是民族局限性和地方局限性的体现者,农民运动必然带有地方性质和民族性质。”恩格斯:《匈牙利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96页。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民与无产阶级都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共同的敌人使这两个阶级必须结成统一战线。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对此作了分析:“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工业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只是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剥削者是同一个:资本。单个的资本家通过抵押和高利贷来剥削单个的农民;资本家阶级通过国家赋税来剥削农民阶级。”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8页。所以,农民阶级只有与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只有资本的倾复,才能使农民地位提高;只有反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府,才能终结他们在经济上的贫困和社会上的衰落。”同上书,第98页。

当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农民必然会发生分化,其经济地位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必然不一样,所以并不是全部农民都具有革命性,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统一战线,也不是与全体农民的联合。恩格斯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农民阶级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这些不同的部分由于其经济地位不同,其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会不一样。第一个部分是富裕的农民,在德国叫作大农和中农,这些人都拥有面积不等的大片农田,都雇用若干个农业工人。他们的政治方针是同城市中反封建的中间阶级结成联盟。第二个部分是小自由农,他们赎买了从前加在他们土地上的封建义务,可是这个阶级只是名义上的自由的所有者阶级,他们的财产大都在极苛刻的条件之下抵押出去了,他们大都受到高利贷者的剥削。第三个部分是封建佃农,他们靠租种土地生活,所以他们必须永远向地主交租,或永远为地主服一定的劳役。第四个部分是农业工人,他们是农村中的无产者,一无所有,他们由生到死都是处在贫穷饥饿之中,做雇主的奴隶。恩格斯认为,能参加革命的是农民中的后三个部分:“农村居民中后面这三个阶级——小自由农、封建佃农和农业工人,在革命以前是从来不怎么关心政治的,但这次革命显然已经为他们开辟了一个充满光辉灿烂的前景的新的天地。革命对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利,因此可以预料,一旦运动全面展开,他们就会一个跟着一个参加进来。”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农民中的这一部分就是无产阶级应该极力去争取、去团结的。只不过无产阶级要善于利用统一战线来组织和领导他们,因为“他们需要更集中、更开化、更活动的城市居民的富有首创精神的推动。”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页。一般来说,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动性是较差的。

恩格斯把农民阶级分为四个部分,实际上按农民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处地位来说,这四个部分中的后三个部分经济地位较为接近,可以把他们统称为小农。在革命过程中,只有小农才是无产阶级应该团结的对象。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数百万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678页。所以,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要极力争取小农的支持。恩格斯也指出,“我们法国的同志有一点是完全正确的:违反小农的意志,任何持久的变革在法国都是不可能的。”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7页。即使将来革命胜利了,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我们绝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像我们将不得不如此对待大土地占有者那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而农村中的大土地所有者,即大农和中农,他们是农村中的剥削者,他们则应该是革命的对象。所以,恩格斯指出:“我坚决否认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有任务除了吸收农村无产者和小农以外,还将中农和大农,或者甚至将大地产租佃者、资本主义牧主以及其他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国内土地的人,也都吸收到自己的队伍中来。”同上书,第494页。如果革命取得了成功,我们党一旦掌握了国家政权,就应该干脆地剥夺大土地占有者,就像剥夺工厂主一样。

(四)无产阶级应与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在这里首先有必要厘清什么是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在很多地方都把他们称为中间等级或者中等阶层。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这里中间等级实际上就包括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因此,小资产阶级主要包括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和手工业者。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将中等阶层与小资产阶级的关系表达得更明确,他指出:“在无产阶级暂时被挤出舞台而资产阶级专政已被正式承认之后,资产阶级社会内的各个中等阶层,即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免要随着他们境况的恶化以及他们与资产阶级对抗的尖锐化而愈益紧密地靠拢无产阶级。”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7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与农民的统一战线思想,我们在前文已经作了分析,所以,这里主要阐述他们关于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思想。

小资产阶级有一定资产,他们愿意与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吗?马克思通过分析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小资产阶级拥有一定数量财产,而且他们总是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这部分资产,但资本主义社会激烈的竞争,往往使他们的愿望成为泡影,在大资本的挤压下,他们常常被抛到无产阶级的行列中来,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现代文明已经发展的国家里,形成了一个新的小资产阶级,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并且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补充部分不断地重新组成。但是,这一阶级的成员经常被竞争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而且,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他们甚至觉察到,他们很快就会完全失去他们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独立部分的地位,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很快就会被监工和雇员所代替。”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所以,小资产阶级面对大资本的剥削和压迫,面对联合起来的资产阶级,他们只能与革命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在联合的反革命资产阶级面前,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中一切已经革命化的成分,自然必定要与革命利益的主要代表者,即与革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9页。

另外,无产阶级要完成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应该与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小资产阶级在城市人口中占很大一部分,他们的加入,对革命的结果往往有着决定性影响。恩格斯以德国为例指出:“在德国,由于大资本家和大工业家作为一个阶级尚不发达,小手工业者小商人阶级人数非常之多。在较大的城市中,它几乎占居民的大多数;在较小的城市中,由于没有更富裕的竞争对手同它争夺势力,它完全居于支配地位。这个阶级在所有现代国家和现代革命中,都居于极重要的地位,而在德国则尤其重要,在最近德国各次斗争中,它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6—487页。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革命斗争过程中,无产阶级应该设法与小资产阶级结成反对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

但是,在与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时候,无产阶级应该认识到小资产阶级既有反对资产阶级的一面,也有与资产阶级妥协的一面,并要积极同他们的妥协、动摇性作斗争。小资产阶级拥有很少的财产,一心想爬上资产阶级的地位,但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下,他们的财产很不稳固,他们很容易破产,从而被抛到无产阶级的行列中来,所以,小资产阶级总是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左右摇摆,当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时,他们就会加入革命行列,但当革命失败时,他们就会加入革命的敌人的行列。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分析:“至于小资产者、手艺匠和小店主,他们是永远不变的。他们千方百计地希望跻身于大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害怕被抛到无产阶级的行列中去。他们彷徨于恐惧和希望之间,在斗争时会力求保全自己宝贵的性命,而在胜利后去投靠胜利者。这就是他们的本性。”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8页。所以,在与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时候,无产阶级应该一方面联合他们,另一方面又与他们的动摇性作坚决的斗争,不断推动他们参加革命,因为“小资产阶级是只有当它背后有无产阶级为其后盾的时候,才能保持自己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阵地。”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9页。

(五)无产阶级应与知识分子结成统一战线

要与知识分子结成统一战线,首先要搞清楚知识分子的阶级立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如何?《共产党宣言》对这个问题作了这样的回答:“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在马恩看来,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知识分子与无产阶级一样,也是受雇于资产阶级的雇佣劳动者,同样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境地,他们也毫无权利可言。马克思就指出:“所有各个阶层的小资产阶级,以及农民阶级,都完全被排斥于政权之外。最后,置身于正式反对派的行列里或是完全处在选举权享有者的范围之外的有上述诸阶级的思想代表者和维护者,即它们的学者、律师、医生等等——简言之,就是它们的那些所谓 ‘天才人物’。”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3页。所以,知识分子也是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对象,相同的阶级地位使无产阶级很容易与知识分子结成反对资本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极端贫苦,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使无产阶级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不高,限制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或建设事业。所以,为了革命的利益,无产阶级也应该与知识分子结成统一战线。恩格斯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指出:“而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材,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绝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87页。在《致奥·倍倍尔》的信中,他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为了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我们需要有技术素养的人才,而且数量很大。我预计,今后八至十年内,会有足够数量的技术与医务方面的青年专家、律师和教师站到我们这方面来,以便在党内同志的帮助下把工厂和大地产掌管起来,为民族造福。”恩格斯:《致奥·倍倍尔》,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7页。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联合。所以,恩格斯向大学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你们的努力将使大学生们愈益意识到,正是应该从他们的行列中产生出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恩格斯:《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87页。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即是知识分子,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就是无产阶级,二者应该肩并肩,即结成统一战线。

(六)不同民族间应实行联合

资本具有国际性、扩张性,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一言以蔽之,资产阶级使各个民族具有了相同的命运。《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所以,资本的统治具有国际性,要推翻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各民族就应该实现联合,即建立起各民族间的统一战线。

在各种各样民族中,恩格斯强调民族分为革命的民族与反革命的民族:“在奥地利(波兰和意大利除外),德国人和马扎尔人在1848年,像近千年来一样,掌握了历史主动权。他们是革命的代表者。一千年来一直被德国人和马扎尔人牵着走的南方斯拉夫人在1848年所以要起来为恢复自己的民族独立而斗争,是为了与此同时把德国和匈牙利的革命镇压下去。他们是反革命的代表者。此外还应该加上两个民族,也是早已走向衰落和丧失了任何历史活动能力的民族:特兰西瓦尼亚的萨克森人和罗马尼亚人。”恩格斯:《匈牙利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04页。革命的民族是革命的、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反革命的民族是镇压革命和反革命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所以无产阶级应该联合革命的民族去反对反革命的民族。

要推翻资产阶级国际统治,各国不同民族就应该实行联合,而各民族要实现联合,就必须反对民族间的压迫,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否则的话,民族联合就是一句空话,民族自由、民族解放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关于波兰的演说》中就表达了这一思想:“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因此,只要波兰没有从德国人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德国就不可能获得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310页。恩格斯针对德国的民族政策就指出:“现在,当德国人在抛弃自己身上的羁绊的时候,也应当改变一下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全部政策。不然的话,我们的年轻的、几乎是刚刚预感到的自由就会被束缚在我们用来束缚别国民族的锁链上。德国将来自由的程度要看它给予毗邻民族的自由的多少而定。”恩格斯:《德国的对外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78页。所以,各民族的自由和解放是共同的,各民族间应该结成统一战线,这是无产阶级及其共产党坚持的基本策略:“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共同理想。

(七)统一战线中的宗教问题

宗教问题是全世界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虽然世界各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全世界信教群众人数很多,所以,宗教问题也是无产阶级在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对于宗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首先要有正确认识。马克思就指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散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恩格斯也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7页。他们两人表达了一个共同意思,即宗教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映。而且宗教往往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若没有宗教,那末旧的法国社会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农民所享有的对于天国幸福的抵押权,保证着资产者对于农民土地的抵押权。”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4页。

虽然宗教是对现实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但是无产阶级不能粗暴地反对宗教,对待宗教应采取正确政策。首先,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为信仰自由是一项基本的人权。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从人权这一概念绝不能得出宗教和人权毫不相容的结论。相反地,在这些权利中间,直接提出了信奉宗教、用任何方式信奉宗教、举行自己特殊宗教的仪式的权利。信仰特权是一般人权。其次,应实行政教分离原则。彻底实行政教分离。各教派牧师的薪金一律由各个自愿组织起来的宗教团体支付。“教会和国家完全分离。国家无例外地把一切宗教团体视为私人的团体。停止用国家资金对宗教团体提供任何资助,排除宗教团体对公立学校的一切影响。”恩格斯:《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5页。

三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最初阐述,成为列宁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源头。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基本思想,又对他们的统一战线思想有许多发展和创新。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重要的革命同盟军。列宁也认为,“农民问题在俄国社会中和俄国革命运动中不论过去和现在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列宁:《我们党的纲领草案》(1899年底),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6页。所以,在列宁看来,农民一直是最重要的同盟者。但是,列宁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有新的发展。列宁认为农民在不同的革命时期,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立场是不同的,他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具体阐述了联合农民的不同策略。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袖阶级,农民则分化为下等户、中等户和上等户三个阶层,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和领导的是农民中的下等户和中等户,即贫民群众反对旧政权和旧制度,才能取得胜利。二月革命后、十月革命前的特殊历史时期,列宁分析了贫苦农民同城市工人结成联盟的必要性及联合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到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则认为经过十月革命的洗礼,农民已经分化成为贫苦农民、中农和富农三个阶层,无产阶级为了保住革命的果实,应该联合的是贫苦农民,同时与不剥削别人的中农结成联盟,镇压富农的反抗。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为农民之间的经济地位差别已经不大,都趋于小资产阶级化。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化的农民应结成经济联盟,并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针对不同时期农民的不同阶级地位和立场,提出与农民建立统一战线的不同策略,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工农联盟思想的发展。

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他分析了无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必要性,并结合俄国的实际进行了分析。同时,列宁提出“无产阶级应当在自己胜利之后利用小资产阶级的这种摇摆来中立他们,阻止他们站到剥削者方面去,应当善于在小资产阶级摇摆不定的情况下坚持一个相当时期,如此等等。”列宁:《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1919年12月16日),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5页。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发展。对于知识分子,列宁也论述了无产阶级与之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必要性,此外,列宁还论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时与知识分子的联合,对待知识分子的正确策略,这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列宁还论述了对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正确认识,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民主政党联合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政党联合时应坚持无产阶级政党掌握领导权、保持自身独立性、坚持既联合又斗争三个原则。

关于统一战线中的民族问题。列宁的思想则更加具体而丰富。列宁首先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两个基本原则,即民族自决权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然后,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具体策略方法,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联合。

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宗教问题。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其论述更加具体而翔实。列宁从社会根源、阶级根源、认识根源三个方面阐述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阐述了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在正确认识宗教的基础上,列宁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正确政策,即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宣传和教育政策及防止宗教问题上的错误倾向。这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问题有关思想的继承,又有发展。

在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列宁认为资本是一种国际的势力,要战胜这种势力,需要有工人的国际联合和国际友爱,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思想的继承。除此之外,列宁还提出除了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外,被压迫民族也应该联合起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等思想,这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际联合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