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城市型社会的若干理论思考本文发表在《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2012年年末,中国城镇人口为7.12亿,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2.6%,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联合国发布的数据,2011年世界城市化率为52.1%,若按2001—2011年平均增速0.49个百分点推算(United Nations, 2012), 2012年世界城市化率估计为52.6%左右。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它意味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这一新的城市时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布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城市型社会的界定、内涵、判别标准、基本特征、阶段划分和经济社会影响等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城市型社会的内涵及判别标准

随着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率相继越过50%的拐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当前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在逐步向一个新的城市时代迈进(崔功豪,2000;潘家华、魏后凯,2012)。然而,对于与城市时代相对应的社会形态界定,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有的采用“城市中国”概念(蔡建明,2011;罗理章、张一,2012),有的使用“城市型社会”(潘家华、魏后凯,2012;赵培红、孙久文,2011;赵培红,2012),而更多的则沿用“城市社会”这一术语。显然,“城市中国”概念虽然比较形象,但它并非是一个规范的学术名称,也难以较好地体现城市时代对应的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城市社会”概念则由于含义广泛,容易引起不同的理解和歧义。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把“城市社会”理解为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具体社会形态,并与“乡村社会”相对应。自城市产生以来,“城市社会”就在不断形成和演变之中。因此,从与城市时代相对应的社会形态角度看,采用“城市型社会”概念更为确切一些。

城市型社会是相对乡村型社会而言的。乡村型社会是指以乡村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乡村分散布局,乡村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而城市型社会则是指以城镇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镇集中布局,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变,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国际经验看,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否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主要有五个标准:一是城镇人口标准,即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乡村常住人口,人口城市化率超过了50%;二是空间形态标准,即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城镇地区集聚,出现了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带等高级空间形态,城市经济占据支配性地位;三是生活方式标准,即城市现代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占主导地位,并对乡村居民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四是社会文化标准,即城镇特色和文化更加凸显,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进城农民实现市民化;五是城乡协调标准,即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弱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日益向城乡融合共享和一体化方向转变。

在以上五个判别标准中,城镇人口标准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标准。尤其是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表明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超过农村常住人口,这是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要完全实现这种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他四个方面的变化,大都是伴随人口城市化而产生的。城市化的本质是人的城市化。虽然城市化最初主要是由工业化驱动的,但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将产生就业和投资机会,由此促进产业集聚和城市空间扩张,诱致居民观念、生活和消费方式变革,并推动城市文化的形成。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漫长的历程,可以发现,其他四个方面大都是围绕人口城市化率的提高而同步或协调推进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方面的变化也可以看成是人口城市化的结果。

二 城市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城市型社会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口、要素和产业在城镇地区大规模集聚,城市经济继而城市生活和消费方式都将占据主导甚至支配地位,乡村型社会的主体地位将逐步被城市型社会所取代。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总体上看,城市型社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城市经济占支配性地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向城镇地区高度集聚,促使城市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并占据支配性地位。受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城市作为非农产业的集聚地,城市经济的这种支配性地位通常在城市化率达到50%之前就已经实现。而当进入城市型社会后,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将进一步加速,经济服务化和高端化趋势加快,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日趋融合,新兴产业和新的业态将不断涌现,由此推动城市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城市化的驱动力也由过去的工业驱动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驱动,最后转变为服务业驱动。

二是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在乡村型社会,农村居民占大多数,农民是社会的主体人群,农村生活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当城市化率超过50%之后,城市居民占大多数,市民将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群。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大量进城农民将逐步融入城市,并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生活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全面实现市民化,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将成为主流,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进入城市型社会之后,受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闲暇生活方式也将逐步城市化。

三是城市品质受到高度重视。从国际经验看,50%的城市化率是城市化由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的一个重要拐点(魏后凯,2011)。一旦越过这一拐点,随着城市化速度的逐步减缓,提高城市品质和城市化质量将成为其核心问题。因为城市化会产生收入效应,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反过来,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又将对城市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到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因此,当进入城市型社会,人们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一个能增加收入的生产和工作场所,更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宜居、方便、安全的美丽生活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特色、文化和品质将愈显重要,日益成为彰显城市个性的核心元素。

四是城市发展趋向集群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并向四周蔓延,出现了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趋势。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使邻近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了诸如都市圈、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带、城市网络等高级空间形态。这种城市集群化趋势是城市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城市群开始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随着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壮大,过去单个城市之间的个体竞争,将逐步被城市群之间的群体竞争所取代(魏后凯,2008)。在各城市群内部,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五是绿色休闲空间备受关注。在城市型社会,大量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集聚在城镇空间,既产生了集聚规模效应,有利于资源、能源和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但也带来了交通拥挤、房价高昂、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为克服“城市病”,各国在进入城市型社会后,除对一些大都市进行控制和疏散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绿色生态空间和休闲空间的规划建设,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更多的城市生态和休闲空间,也反映了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三 城市型社会的阶段划分

如前所述,根据城镇人口、空间形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协调等标准,可以判别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已经进入了城市型社会。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些标准通常是相互联系的,且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为此,我们大致可以人口城市化率作为核心标准,把城市型社会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人口城市化率在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城市化率在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城市化率在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城市化率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

按照这一标准,英国在1850年、美国在1920年、法国在1931年、巴西在1970年、韩国在1975年就已经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世界主要国家的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加坡、比利时、冰岛等城市国家或小国已经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已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也进入了中级城市型社会,而处于初级城市型社会的大多为亚非发展中国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只是采用人口城市化率单一指标进行的初步划分。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推进,大城市中心区居民开始向郊区和乡村地区分散,城乡高度融合和一体化,这样单纯按人口城市化率进行阶段划分会有些低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快速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聚,而空间形态发育滞后,市民化程度较低,城乡差距较大,这样单纯按人口城市化率划分会有些高估。特别是一些拉美国家如阿根廷、乌拉圭、委内瑞拉、巴西、智利等,由于存在“过度城市化”,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郑秉文,2011),虽然其城市化率很高,但其他标准却远不能适应相应阶段城市型社会的要求。

表1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型社会的阶段划分(按人口城市化率)

资料来源:根据UNDP编《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有关数据整理。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曾经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6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的幅度,1965—1982年为0.15个百分点,1983—1990年为0.69个百分点,1991—2000年为0.98个百分点,2001—2010年则达到1.37个百分点(见图1)。2001—2010年中国城市化的推进速度是1983—1990年的近2倍,是1965—1982年的9.1倍。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由45844万人增加到66978万人,这期间平均每年净增2113万人,远高于1983—1990年的1111万人和1991—2000年的1587万人,更高于1965—1982年的465万人。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又提高到52.57%,比2010年提高2.6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2102万人。

图1 中国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2年全国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如果单纯从城镇人口标准看,目前中国已开始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分省区看,目前大多数省份已经或即将进入城市型社会。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超过50%的省份只有6个,到2005年增加到9个,2011年则进一步上升到15个(见表2),还有7个省区(包括山西、宁夏、陕西、青海、江西、河北、湖南)城市化率处于45%—50%,预计在“十二五”期末将顺利越过或接近50%的城市化率门槛。这意味着到“十二五”期末,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将进入城市型社会,城镇居民均将超过乡村居民,城市经济和生活方式将占主导甚至支配性地位。

表2 中国城市化率超过50%的省(直辖市、自治区)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当然,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目前,大多数城市化率超过50%的省市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中西部省市区城市化率明显偏低,其中,甘肃、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市区城市化率不到40%。2011年,在15个城市化率超过50%的省市区中,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已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广东、辽宁、浙江、江苏已进入中级城市型社会,而其他8个省市区则刚刚迈入初级城市型社会。从四大区域看,2011年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城市化率分别为60.8%、58.7%、45.5%和43.0%,表明目前东部地区已经迈入中级城市型社会门槛,东北地区已经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乡村型社会。

以上是单纯从城镇人口标准来进行判别的。事实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在中国,判别城市型社会的5个标准存在不协调性或不一致性。从空间形态标准看,近年来各地产业园区化快速推进,不同规模的城市群和都市圈不断涌现,城市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支配性地位。2010年,仅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6.3%,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55.1%和66.7%。全国地区生产总值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汇总数计算。如果加上县级市区和建制镇区,这一比重将更高,远高于城镇人口和就业的比重。

然而,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协调标准看,目前中国离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具有较大的差距。从生活方式标准看,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郊区就地转化的农转非居民以及县改区中存在的大量农民,虽然已被统计为城镇居民,但这类群体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其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仍保留着农民的习惯和特征,市民化程度很低。2011年,中国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有35%,低于常住人口城市率16.3个百分点(魏后凯,2013)。从社会文化标准看,中国的城市还是建制镇,大都缺乏特色,城市文化缺失,城市品质较低,千城一面现象严重(郭叶波等,2013)。从城乡协调标准看,目前中国的城乡差距仍然过大,促进城乡融合共享和一体化仍然任重道远。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3.10。这一比例虽然比前两年略有下降,但仍然比1997年高25%,比1985年高66.7%(见图2),更远高于绝大部分国家的水平。考虑到农村居民纯收入中有相当部分是实物收入,并且需要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如果扣除这部分支出,从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可比的角度看,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将会更大。

图2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和2012年全国统计公报计算。

综上所述,从城镇人口和空间形态标准看,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但是,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协调标准看,离城市型社会仍具有较大的差距。可以认为,目前中国还处于初级的准城市型社会阶段。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实现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而推动农民市民化、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共享,着力提高城市化质量,将是实现这种社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四 社会转型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型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1.0%, 2045年将达到75.4%(United Nations, 2012)。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将整体迈入中级城市型社会,2045年之后中国将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城镇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等都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显然,中国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时代,这种社会转型将会对城市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具体体现为“五化”,即进城农民市民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市建设特色化、城市管理现代化和城镇空间生态化。

一是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在2030年前,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再加上近年来已经进入城镇但还没有完全市民化的农民,未来全国将有大约3.8亿进城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按市民化成本平均每人10万元计算,要将这些进城农民全部实现市民化,需要支付近40万亿元的成本(魏后凯,2013)。为此,需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全面加快推进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使进城农民尽快转变为真正的市民。

二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治理等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二元分割的传统城乡关系将逐步向新型的城乡共享融合关系转变。同时,乡村居民将逐步向新型的农村社区集聚,享受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和等值化的公共服务。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地区,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将进一步加快。城乡人口的自由迁移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三是城市建设的特色化。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层次不断升级,城市文化、生活品质和建设特色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由此将推动城市建设向特色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弘扬城市文化、凸显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将成为城市时代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主旋律。

四是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在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各地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上,而对城市管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随着城市型社会的来临,中国城市化推进将由加速转变为减速,由此将推动城市建设管理由重建轻管向建管结合,再向以管理为主转变。因此,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将日益迫切。同时,进入城市型社会以后,城市群将成为主体形态,公众参与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城市管理将逐步向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城市治理转型,进而向多城市合作和协同推进的区域治理转型。

五是城镇空间的生态化。进入城市型社会后,城镇居民将更加强调生活质量,注重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这样就需要在城镇地区创造更多更好的休闲空间、公共空间、绿色空间。因此,强化城镇绿色规划,建设可持续宜居的生态城镇、生态社区、生态园区、生态建筑,推动城镇空间的生态化、宜居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将放弃那种片面追求单一功能分区,人为建造功能单一、规模庞大的卧城和工业园区的做法,强调产业混合用地和功能融合,建设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机城市、有机城区和有机园区。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生产空间和工业用地比重需要减少,而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以及居住和绿化用地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和空间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城市居民将取代农村居民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群,城市经济将继续占据支配性地位,城市生活和消费方式将占主导地位,并对农村居民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实现这种社会转型,需要改变观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型社会并非只有城市、没有农村,它是一个城乡协调、差异发展的社会,因而需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城乡的边界,防止城市空间无序蔓延。应该看到,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是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城市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它有一个饱和度和“天花板”。这个“天花板”估计在85%左右。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有可能超过80%,接近这个“天花板”。此后,中国城市化将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目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高城市化率目标,忽视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质量,有的地方甚至提出要消灭农村、消灭农业,搞“全域城市化”,模糊城乡的边界,显然这是一种误导,是错误而有害的。城市型社会的形成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城市的繁荣更不能建立在农村的衰落之基础上。在城市型社会,我们不仅需要美丽的城市,更需要美丽的乡村。要通过城乡差异化发展,最终形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城乡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UNDP:《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性与平等:共享美好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1年。

蔡建明:《前言:城市中国之青春期》,《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年第3期。

崔功豪:《迎接城市时代》,《城市规划》2000年第1期。

郭叶波、魏后凯、袁晓勐:《中国进入城市型社会面临的十大挑战》,《中州学刊》2013年第1期。

罗理章、张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中国》,《城市问题》2012年第9期。

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魏后凯:《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趋势与展望》,《湖南财政》2008年第1期。

魏后凯:《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

魏后凯:《构建多元化的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日。

赵培红:《城市型社会:挑战与应对》,《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6期。

赵培红、孙久文:《城市型社会背景下的城镇化:他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9期。

郑秉文:《拉美“过度城市化”与中国“浅度城市化”的比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7期。

United Nations,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11 Revision. New York: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United Nation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