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经和奥义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哲学探玄

本文集是我遵循恩格斯关于《吠陀经》的科学论述,从事印度传统哲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小结、一些吠陀梵典新知的收获。

《吠陀经》是印度传统哲学史的第一页,记录着为吠陀早期仙人智者所首先提出的印度哲理中的核心理想概念——purusa(原人之神)、manas(识、意、心、灵魂)、māyā(幻、空、假)、sat - asat(存在—非存在、有—无对立)。《奥义书》继承《吠陀经》哲学,对原人原理加以发展、深化,创立原人即梵(brahman)、即我(ātman)、即幻(māyā)三位一体的新奥义哲学理论。正是《奥义书》这一超验性的微妙哲理,恰好成为婆罗门教繁荣鼎盛时期的主流哲学,同时也是影响一批新哲学流派形成的思想源泉。

这批新生哲学流派,随着婆罗门教持续传播,吸收徒众,逐渐分成甲、乙两批。甲批称作“正统”哲学流派,由六个哲学派别组成;它们是数论、瑜伽论、正理论、胜论、业弥曼差论、智弥曼差论。乙批称作“非正统”哲学流派,有四个哲学派别加入。它们是:佛教哲学、耆那教哲学、顺世论、外道六师。

“正统”与“非正统”是印度传统宗教哲学流派特有的标签。其缘起,似是基于两个哲学常识的问答。其一,是否承认《吠陀经》神圣权威?其二,是否承认神(原人、梵天)是创世主、是永恒的存在?讨论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凡持肯定态度的论述,属于“正统”哲学理论范畴;凡持否定态度的论述,则归“非正统”哲学理论范畴。

这样的问答讨论,显然只是要说明“正统”与“非正统”这两个标签的外延范围;而二者的内涵却是两则超验性的绝妙奥义的储存秘藏——藏着印度人世界观中的两个根本观点: “永恒的观点”(常见、Śaśvatadrsti)和“断灭的观点”(断见、Uccheddrsti)。

如果把这两个观点放在哲学发展史范畴内来观察,便即发现这两个观点就是传统印度哲学史的两条发展基线。正统哲学或非正统哲学不是沿着常见路线发展,构建对“永恒精神实在”肯定的理论;便是沿着断见路线发展,构建对“永恒精神实在”否定的理论。换句话说,正统哲学或非正统哲学不是以常见为它的思想基础,便是以断见为它的思想基础。以上就是一元论哲学发展的路线图;后者也同样适用于二元论哲学。巫白慧:《原人奥义探释》,载《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216页。

如上,是《吠陀经》《奥义书》主要的核心哲理,同时也正是印度古仙人、神学家和哲学家在印度哲学史初期徘徊在唯心论与唯物论之间的思想形态。


巫白慧

2012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