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2辑·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遵循和发展

李捷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遵循和发展。这种遵循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又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分阶段的基本观点,发展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石,提供了总依据和根本指导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按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社会发展可划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其中,低级阶段就是后来被我们称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但在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实践中又多次发生过高估和超越现阶段的问题。通过认真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需要分阶段发展的。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他在总结“大跃进”严重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教训时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理论上认识这个问题,是一个巨大进步。而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步认识到,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总依据。由此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就与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错误思潮划清了界限。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这就与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思潮划清了界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还为我们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明了方向。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由于国内因素和国际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告诉我们: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第三,经济建设必须以两轮驱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第四,立足现实、开辟未来,必须振奋和弘扬中国传统和中国精神,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第五,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中共十八大及其以后,进一步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指明了方向。

二、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需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坚持、发展和完善的观点,形成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今天仍然没有过时。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是按照内在规律分阶段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其基本规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及作为其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总趋势,揭示了作为刚刚脱胎于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 即资本主义社会) 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要经过从低级到高级发展阶段的矛盾运动,其基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就是发展的,是改革的。

从这一原理出发,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步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从这一基本国策出发,我们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通过30多年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焕发和释放出来。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着严格的内在的规定性和客观标准。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即: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如今,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强有力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其优越性和有效性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公认。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总结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是: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他还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这些论述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攻坚克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遵循资本主义条件下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要实现从以往剥削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向彻底消灭剥削的社会这一历史跨越的观点,形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剩余价值学说,不但对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根据这一学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内部固有矛盾的必然结果。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痕迹,但为彻底铲除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为阶级消亡扫除了根本障碍,创造了基本条件。

但是,在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屡屡出现在公有制和分配制度上追求公而又公、纯而又纯等偏向。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终于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为彻底铲除两极分化、最终消灭剥削打开了通道;但是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是需要通过不断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成果、精神文明成果、制度文明成果来逐步实现的,任何企图一蹴而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正是在这一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他还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同上书,第373—374页。

这一理论揭示出一个真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现象的消亡,形式上的公平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平等的矛盾的消除,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企图一蹴而就,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反而会招致更严重的挫折。但因此放弃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原则,同样是错误的。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建立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坚持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结成最广泛的同盟军等基本观点,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体、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发展完善为完备的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和设想,形成了这些科学论断。列宁领导下的建设实践和新中国的建设实践,都一再证明这些论断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苏联和中国等国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都反复证明,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万世不变的观念。在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必须在实践中寻找最合适的实现方式。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联合一切革命阶级结成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一国体的建立,使新中国有可能在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同时,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制度的真正确立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过程,才能从确立到巩固,再发展到成熟,直至趋于完备和定型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体制重新恢复和完善起来,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形成和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共和国的国体,决定着政权的根本性质。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以此为核心,我们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个层次,是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第二,它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政府和人民群众两个积极性;第三,它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

还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努力促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五、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既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并促使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等基本观点,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社会主义既强调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也强调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的关键作用,高度重视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既强调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更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强调能动地改造自然,更强调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正是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时期起,就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形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其中包括土地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建设方针,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群众工作方针,以及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积极发展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互助合作经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并在此基础上还形成并实践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和文化纲领。这些理论和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历史经验,创造了条件,准备了人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形成邓小平理论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论点,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等论点,形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最终落脚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认识上,增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必须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互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如何处理好当代社会主义同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吸收利用。国家政权在党和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六、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成功实践,最终发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成功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出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对如何处理好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对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3页。

这些重要思想是启发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和思想铺垫,但要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懂搞清这个重大课题,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由于长期受到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必然要以计划经济为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当代社会主义同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上,更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面,却忽视了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大胆吸收和科学借鉴的一面。毛泽东曾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过一些闪光的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攻,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这和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我们逐步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形成一系列新认识和新论断。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于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上书,第373页。中共十四大最终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建、发展和完善。实践已经证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这些贡献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又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第二,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第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第四,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更有自己的优势。中共十四大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成功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上,我们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遵循与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恰恰来自于这些方面。当然,我们也已清醒地看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挑战和风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都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我们要自信,决不能自满。只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够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

( 原载《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