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满洲部族认同的基本“法典”
中华民族纂修族谱、家谱的传统源远流长,而官修皇室牒谱、世家大族姓氏录对王朝发展影响尤大。先秦时期的《世本》,记录了黄帝以降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世系,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秦汉之际,大家族制逐步解体,涌现出大量的五口小农之家,并沿袭了一个颇长的历史时期。此时选官实行察举制,不按门第,强调德才。东汉后期,士族门阀制度开始萌芽,曾一度衰落的家谱、世系编纂重新复活。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阶段,士族门阀制度确立,按照门望高低,选拔任用官吏;户籍按官位高下排列,士庶等级森严。随之而来的是谱书编修的繁荣,《百家谱》、《冀州姓族谱》、《益州谱》、《十八州士族谱》、《谢氏谱》、《杨氏谱》等几十种大型的谱书问世,由此“尊世胄,卑寒士”,“以定门胄,品藻人物”,于是“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
唐初政权仍然依靠关陇地区等世家豪强地主的支撑。太宗李世民熟谙门阀制度,延续魏晋修谱之风,编纂《氏族志》,重订世族谱,规定“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将皇族列一等,外戚列二等,山东世族崔氏列三等,而列入谱系的计293姓,1651家。武则天当政,又重修《氏族志》,更名《姓氏录》,其“以后族列一等,其余悉以仕唐官品高下为准,凡九等”,“士卒以军功致位五品,豫士流”。这说明唐前期士族与庶族地主之间争夺权力斗争的依旧激烈。中原王朝为世家大族纂修谱书,也影响着北方民族的政权建设。金朝的金源郡王完颜勖编纂《女真郡望姓氏谱》(今佚),记载女真世家望族谱系,以突出他们在朝廷的特殊政治地位。历代王朝编纂皇室玉牒和士族谱系,以维系社会的等级名分。应当说官修谱系的编纂正是古代官僚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满洲贵族入主中原,比较全面地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康乾时期,清朝步入繁荣的“盛世”阶段,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经济迅速增长,社会秩序稳定,各项制度日臻完善。此时清朝文化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以政治文化建设为主导,开始了巩固王朝统治的文化大总结。“钦定”官修的政治、军事、法律、民族、文史等典籍大量的涌现,文化事业一派兴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图书编纂是对清初以来满洲民族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示,同时也是对来自坊间“不经之语”的回击。高宗弘历登基伊始,为了加强满洲自身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满洲民族认同意识,以阻止渐习汉俗的滋生蔓延,下令编纂满洲谱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乾隆九年(1744年)修竣其书,整理划一了满洲氏族姓氏,成为确认满洲部族成员的第一部钦定“法典”。
高宗对仅仅梳理本部氏族的历史与现状尚感不够,还需探究满洲族源的来龙去脉,考镜源流,厘清社会流传的“不实之语”,显示本民族的辉煌历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八月十九日,大学士阿桂等“钦奉上谕”,“命辑《满洲源流考》”。该书二十卷,以“上谕”为指南,博采诸书,以广参稽,内容分成四大门类,即部族、疆域、山川、国俗。其体例,每门以国朝为纲,详述列代,以溯始末,正本清源,“勒为一书,垂示天下万世”。以此证明满洲贵族入关,定鼎燕京,统一寰宇,“得天下之堂堂正正”,“孰有如我本朝者乎?”该书首列“部族”,“俾源流分合,指掌瞭然”,并将满洲风俗视为“国俗”。《满洲源流考》的编纂,一方面,高宗以族群、地理、文化加以界定,突出满洲悠久历史、民族尊崇地位,以达到自我夸耀之目的。另一方面,该书标榜“我朝发祥基业,媲美豳岐(西周)”。其“凡例”指出:“史称东方仁谨,道义所存,朴厚之源,上追隆古。我朝肇基东土,旧德敦庞,超轶前代,即如祀神之礼,无异于豳人之执豕酌匏,三代遗风,由兹可睹,而参稽史乘,其仪文习尚,亦往往同符。”以此表示清朝已接续中原王朝统绪。圣祖、高宗祖孙各六次巡幸江南,多次封禅泰山,祭拜历代帝王庙,以及明太祖朱元璋孝陵、曲阜孔庙等,皆是认同与承袭中原王朝法统的实践。这一点也是清朝统治者尤为看重的。
《通谱》刊布40年后,清朝又多次开馆,依次修竣《皇朝通志·氏族略》、《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钦定八旗通志·氏族志》三部典籍,再叙满洲氏族史事。而后两部书则彰显国姓,“弁冕此门,不敢与庶姓并列”,“盖礼贵尊贵,《春秋》之大例,古今之通义矣”。三部文献均以《通谱》为蓝本,分述满洲本部氏族世系,因为谱牒与史志编修体例不一,各书侧重点不同,内容有所损益。三部典籍与《通谱》一样,皆为“奉敕纂修”,并经高宗、仁宗“钦定”,在满洲氏族认同上无疑均具有“法典”性质。多次编纂本部族的谱系,足见清朝统治者对满洲本部族的高度重视。
一《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一日,高宗登基之初,即令满洲大学士会同福敏、徐元梦等,特开姓氏馆,编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他指示:“八旗满洲,姓氏众多。向无汇载之书,难于稽考,著将八旗姓氏,详细查明,并从前何时归顺情由,详记备载,纂成卷帙。候朕览定刊刻,以垂永久。”和硕亲王弘昼为监理,大学士鄂尔泰、查郎阿、迈柱、福敏、徐元梦等任总裁,经过总裁、副总裁、提调、纂修、翻译、满汉誊录等120人的通力合作,历时9年,乾隆九年(1744年)十二月,《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修竣。高宗为之御制序,反映了清廷对此书编纂的重视。该谱收录满洲645姓,而目录所载641姓,其中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四姓,附载于卷十八《雅尔湖地方通颜觉罗氏》之后。《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将此四姓列入目次,即满洲645姓;蒙古235姓,高丽43姓,尼堪246姓(含90个重复姓),计1169姓。高宗在《御制序》中高度颂扬了列祖列宗的功德,充分肯定了满洲氏族的业绩。
《通谱·凡例》计二十四款,详载了编纂准则,大体可分成四类:1. 书写格式。每卷之首,以书名卷次,顶格写;姓氏为纲,标出地名、人名为目,并低二格写;纲目下加注语,俱另起双行细书,各低二格,以便抬写;姓氏下总书地名,地名下各叙得姓缘由,及支分派别,人名下撮其人官阶事迹为传。2. 满洲纳入谱系规定。《凡例》有十三款,占一半以上,事关满洲氏族,包括大臣官员勋绩最著者,无事迹可考者的立传原则;开载始立姓、始归顺之人,立传者的卒年下限;纂辑姓名,以原籍地名分类,各为一帙;人名之下,开列所隶旗分,赐姓者书赐姓缘由,无名位的希姓亦可载入;将满洲世职之名,改为今制汉称,蒙古、汉军旗分内,实系满洲者可纳入。3.蒙古、高丽、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编入条例。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奏定,这三个民族人员,从前入满洲旗分内,历年久远者,注明情由,附满洲姓氏之后。4. 内外官员品秩表述。京堂以上大员,品秩不一,注明所隶衙门,以便叙次;郎中以下俱属附载,部属衙署;外省督抚以下,司道以上,俱系大员注明省份,知府以下不写;在京都统、副都统不写旗分,外省都统、副都统,及将军、提镇俱注明驻扎地方。
《通谱》编辑满洲氏族各姓,“记载姓氏,不使湮没”,“以昭族望”。高宗深知该谱并非是满洲世家大族专谱,也不能与魏晋、隋唐以来官修的士族门阀家谱等书可比。但是,该谱在编纂方式上,却独具匠心,按照门第高低,凸显满洲阀阅之家。开卷即为满洲“著姓”,排列祖孙数代,概述家族事迹。诸大姓鳞次栉比,依序排开。卷一至卷四,首列八个“著姓”之一的瓜尔佳氏,氏族甚繁,散处于苏完、叶赫、讷殷、哈达、乌喇、安褚拉库、蜚悠城、瓦尔喀、长白山等地。卷一又首排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的苏完瓜尔佳氏费英东家族,列传者有其子孙、兄弟、同族子弟等,纳海、索海、图赖、巴本、朗格、雅尔巴、卫齐、卓普特、鳌拜、巴哈、穆理玛、杨善、宜荪、吉荪、吉赛、吴赖、希福、三谭、扎鼐、克尔素、车克、达古善、尼堪、吴巴海等84人,他们军功卓著,位居要职。
各大家族依次为钮祜禄氏、舒穆禄氏、马佳氏、董鄂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伊尔根觉罗氏、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佟佳氏、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等,皆在前30卷内。五大臣、八大臣、十六大臣、议政大臣、四辅政大臣等股肱之臣,均出自满洲世家大族,在朝廷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骨干作用。而附在满洲姓氏之后的蒙古、高丽、尼堪姓氏,也照此法排序。比如,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开辟专卷,高丽家族前列金、韩、李、朴四大姓,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则以军功突出者,以及三品以上大员的张、李、高、沈、赵等姓,排于卷首,显示其家族地位。其余多数姓氏史事从略。纵观《通谱》一书,似有一种通览满洲望族大户谱系之感,足知这样修谱的独特设计之所在。
二《皇朝通志·氏族略》十卷
《皇朝通志》,又称《清朝通志》。为乾隆时期仿照宋人郑樵《通志》体例,编纂的一部清前期制度史。该书修竣于乾隆五十一、二年间(1786—1787年),凡一百二十六卷。首列《氏族略》十卷,“自应仿《八旗氏族通谱》之例,每姓俱系以人”,“姓氏前后次序,悉照《八旗氏族通谱》恭载”。该志辑录满洲645姓,增补《通谱》遗落的满洲33姓,计678姓;蒙古218姓(比《通谱》少17姓),补充蒙古125姓,计343姓;高丽43姓,漏掉朱氏,乃42姓;尼堪135姓,台尼堪38姓,抚顺尼堪48姓,计221姓(比《通谱》少25姓),合计1285姓(含重复汉姓)。其内容为:卷一首列“国姓爱新觉罗”,“以昭亿万年之鸿基”,叙述先世发祥,列祖相承,创建帝业;卷二至卷五,记载满洲八旗姓;卷六记录蒙古八旗姓;卷七附载补充满洲八旗姓、蒙古八旗姓;卷八记述满洲旗分内高丽姓、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姓;卷九附录汉稀姓;卷十为满洲氏族总论,包括赐姓、改姓、以部为姓、以地为姓、以姓为姓、以名为姓、同族异姓。《皇朝通志》将八十卷《通谱》浓缩为十卷《氏族略》,增补了遗落的满洲、蒙古姓氏,使满洲姓氏记载愈加完整。除了汉族仅有“汉希姓”一卷,而不载清朝其他民族姓氏。《皇朝通志·氏族略》对郑樵《通志·氏族略》体例多有改变,突出了满洲部族的核心地位。
《氏族略》专载满洲氏族,“以彰我朝之族望,以备一代之典章”。例如,卷二、卷三《满洲八旗姓》所列大姓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马佳氏、董鄂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伊尔根觉罗氏、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佟佳氏、那木都鲁氏、纳喇氏等,将异地同姓的氏族集中一起,分述事迹,并加案语说明姓氏由来。而卷四、卷五的满洲氏族,所列简要,多数姓氏下,仅标世居地。再如,卷六《蒙古八旗姓》,也照满洲之例,只记戚畹之家博尔济吉特氏业绩,其余诸姓十之九少列事迹,姓氏下只注世居地。
《皇朝通志》编纂凡例是:“国姓而下,凡后族尚主、开国战功,及位跻一品、爵列五等者,咸为登载。此外不及格者,不能编录。其以勋绩贤能,特予谥法名入祀典者,虽平等官职,自应采入。若袭世职,膺高位而无事功;或罹罪谴,虽洊历贵显,亦从删节。此又微寓变通之义,而非尽以名位据也。”《皇朝通志·氏族略》是遵照高宗弘历旨意,精心编排的。这表明《氏族略》的编修是以满洲氏族之等级与门望为标准的。
三《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二卷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大学士阿桂、和珅等“奉旨”撰成的二卷《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以下简称《辑要》)。又有清抄本《钦定八旗满蒙氏族通谱》,其编纂者、内容与《辑要》无别,而书名异。《钦定八旗通志》编修者认为,《八旗氏族通谱》已“条分缕析,叙述详备”。因卷帙稍繁,检寻未易,又恐无识之徒,拾元末明初人陶宗仪之瞽说,特敕廷臣编为《辑要》一书,“原原本本,既简且赅,为古今姓氏书之最”。“今序述八旗族系,一以是编为宗。”《辑要》照录满洲645姓,蒙古235姓,高丽43姓,尼堪246姓(含重复汉姓),计1169姓。未载《氏族略》所增补的满洲、蒙古诸姓氏。
《辑要》是八十卷《通谱》的简编本,删减之处就在于每个姓氏下,省略人物事迹,简述该姓氏名称由来、世居地,考《金史国语解》,指出该姓的原姓,揭示陶宗仪《辍耕录》将女真姓对译汉姓“实属非是”等。例如,瓜尔佳氏,之下注:“瓜尔佳,为满洲著姓,原系地名,因以为姓。其氏族甚繁,散处于苏完、叶赫、讷因、哈达、乌拉、安褚拉库、斐优城、瓦尔喀、嘉穆湖、尼玛察、辉发、长白山,及各地方。今考《金史国语解》,谷里甲,即顾斡勒基雅;《辍耕录》载金姓氏条内,谷里甲,汉姓曰汪,而俗称瓜尔佳曰姓关,均属非是。又查其氏族,有隶正白旗汉军旗分,改姓石者,实亦瓜尔佳氏也。”再如,穆和林氏之下注:“穆和林,原系地名,因以为氏,世居穆和林地方。”而绝大多数姓氏之下,只是抄录《通谱》原注某为满洲一姓,世居某地。例如,图萨喇氏,之下注:“图萨喇为满洲一姓,世居叶赫地方。”所录姓氏内容简略,便于翻检,这是《辑要》的明显特征。
《辑要》对《通谱》的氏族姓氏排序与内容作了调整和订补。在姓氏编排上,首列完颜氏,其因是完颜部为大金之后,其氏族散处于完颜等地。《金史国语解》云,完颜,即斡英基雅。《辍耕录》金姓氏条内则载:“完颜,汉姓曰王,实属非是。”编纂者案:“完颜为大金国姓。我朝诞膺天命,与金源别派完颜之后,久隶八旗。今奉旨仿《通鉴辑览》,明祚既移,犹存‘弘光’年号之例,仍列其姓于篇首。”次列爱新觉罗,简陈先世由来,列祖奇功,以为国姓,“万年卜世之长”。再列“著姓”瓜尔佳、钮祜禄、舒穆禄、他塔喇、佟佳、纳喇。其他姓氏排列也有变化,比如,《通谱》中马佳氏排在第四位,他塔喇氏排在第七位,佟佳氏排在第十二位,纳喇氏排在第十四位;《辑要》则马佳氏排在第九位,他塔喇氏排在第六位,佟佳氏排在第七位,纳喇氏排在第八位等。《辑要》排序先后的调整,说明当时满洲家族地位已有变动。其内容的增补主要在一些姓氏名下,溯源金时原姓,指出《辍耕录》把女真姓氏对照汉姓之非。譬如,富察氏,“考《金史国语解》,蒲察,即富察。《辍耕录》载金姓氏条内,蒲察,汉姓曰李。实属非是”。再如,乌雅氏,“考《金史国语解》,兀颜,即武雅。《辍耕录》载金姓氏条内,兀颜,汉姓曰朱。实属非是”。该书编纂之法显然体现了高宗的民族史观。
四《钦定八旗通志·氏族志》八卷
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敕纂修的《八旗通志》(初集),乾隆四年(1739年)修竣,该书未修《氏族志》。五十一年(1786年),纪昀等“奉敕”再编纂《钦定八旗通志》,嘉庆年间成书三百五十六卷,补修《氏族志》七卷。《氏族志》再一次抨击陶宗仪《辍耕录》,妄以金源氏族,分配汉姓,并强调国家“龙兴”之初,东北诸部率先归附,辽、金、元之旧姓往往而存。其他因地为氏,因事为氏,子孙世守,迁徙不改。朝鲜密迩边陲,归为臣仆者,世系一一能稽。汉军之隶八旗者,阀阅巨族,世承爵秩,大抵皆谱牒分明。指出《辑要》之不足,“惟是编所列氏族凡散居各地者,皆标一最著之地,而以等处括其余”。该书《氏族志》,“凡一姓系出数处者,皆一一胪列。盖是编为总括便览,故仅举大纲,今则从志乘之体,分详支派”。该书收录满洲616姓,蒙古235姓,高丽43姓,尼堪原为246姓(含重复汉姓),刊刻时漏掉曹氏,成为246姓,合计1140姓。而《氏族略》补充的满洲、蒙古诸姓氏亦未辑录。
《氏族志》前五卷为八旗满洲谱系,将“国姓原始”,依照《满洲开国方略》体例,爱新觉罗列为卷首,弁冕此门,不与庶姓并列,体现“礼贵尊贵,《春秋》之大例”。依次开列满洲诸姓,再仿照《辑要》编纂体例,先列完颜氏,各姓氏下列各支派所出。例如,马佳氏,凡29支派,分别出自绥分、马佳、穆丹、罗山、嘉木湖、宁古塔、嘉理库城、沈阳、叶赫、和罗、沙济、蘑菇沟、虎尔哈、阿拉、长白山、辉发、沾河、殷、尼玛察、苏完、福尔江阿河、开原、哈达、黑龙江、扎林、杭佳、佛阿拉、吉林乌拉、黄古屯。再如,栋鄂氏,凡13支派,俱系董鄂地方,因以为姓;支派繁衍,亦间有入汉军及内务府包衣者,同系一族。多数氏族注释简单,诸如,郭浑氏,系出黑龙江;伏尔哈氏,系出佛阿拉。蒙古、汉军姓氏下注更简,只列族属,比如,蒙古布鲁特氏,系出喀尔喀;威古特氏,系出察哈尔。汉军姓氏亦如此,譬如,周氏,系出沈阳;董氏,系出抚顺。而《氏族志》在姓氏排序上也有变化,比如,他塔喇氏,《辑要》排在第六位,《氏族志》则排在第八。满洲姓氏后附八旗蒙古姓氏、八旗高丽姓氏、八旗汉军(此提法不确,实即八旗尼堪,非汉军姓氏)姓氏,各一卷,排列不变。《氏族志》的编修对《通谱》《氏族略》《辑要》等内容均有修订之处。《氏族志》收录满洲姓氏的数量比《辑要》减少了29个。这表明《通谱》刊印后五十余年,满洲氏族发生了变化,或死亡无嗣,姓已无存;或因罪革职,被逐出族;或入赘为婿,改以他姓等因,《氏族志》的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洲社会的变化。
总之,《通谱》《氏族略》《辑要》《氏族志》,这四部“钦定”典籍,在满洲民族认同上,无疑都具有同样的效应。高宗弘历尤为注重首部《通谱》,卷帙繁多,内容宏富,这是满洲氏族根源的“祖本”。《氏族略》、《辑要》、《氏族志》皆由《通谱》衍生而出,它们因编纂体例不同,编排有所变化,内容偏简,以便检阅。《氏族略》在《通谱》基础上,增补了满洲33姓,因事绩平淡,未为《辑要》《氏族志》所采纳。这就是四部记录满洲氏族典籍之间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