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草创期(1958—1978)
从电视事业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电视传播的草创阶段。从历史发展来看,此时期可分为电视事业早期阶段和电视事业遭遇挫折的“文革”十年。
1958年5月1日,中国电视事业开始试验广播,接收范围仅限于北京市几十平方公里的50多台电视机。随后几年,上海、哈尔滨、广东、吉林、辽宁等相继开办了电视台,截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共有12座电视台。1971年,全国共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0多座,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主要城市的电视广播网初具规模”。截至1975年年底,全国共有电视机数量46.3万台,1976年底,我国电视覆盖面达全国人口36%。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电视事业还刚刚萌芽,贵州、甘肃、云南等电视台还因经济困难和国家压缩经济规模而停办。
一 早期电视的传统文化传播
电视事业的早期,各种节目大多有一些探索性质。此时传统文化节目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诸如电视戏曲、电视评书等单独、专门性的传统文化节目;二是传统文化作为专题晚会、综艺节目等节目形态的一部分,两者构成早期传统文化节目传播的主要样态。
电视戏曲在北京电视台创办初期占了很大比重。据统计,北京电视台初期播放电影占75%,戏剧转播占时长15%。到1959年年底,故事影片占时50%,戏曲转播占时30%。此时期,转播舞台戏曲表演始终是电视戏曲很重要的来源。
1958年6月26日,北京电视台首次在剧场实况直播节目。自此,转播各种文艺演出场地的表演成为电视文艺的重要演播方式。许多著名艺术家的精彩剧目都曾被转播过,如梅兰芳主演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主演的《双阳公主》,苟慧生主演的《红娘》,马连良和张君秋主演的《三娘教子》,张君秋、叶盛兰和杜近芳主演的《西厢记》,麒派老生周信芳先生主演的《四进士》和著名昆曲《十五贯》等。1959年,国庆10周年时,北京电视台的戏剧节目盛况空前。除了举办5场戏剧晚会,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尚小云、荀慧生、小白玉霜等登台表演,还转播了京剧《穆桂英挂帅》、越剧《红楼梦》等。
1960年,北京电视台新建了600平方米的演播室,演播条件有所改善,在演播室直播的节目有所增加,并能进行艺术加工。如黄一鹤导演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音乐进行过程中,导演将整个乐曲分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共读共嬉等七小段来解说。此节目在画面摄取上,以独奏小提琴为主,其他领奏部分为辅;镜头连接上以推、拉、摇、移为主,跳跃切换为辅,使观众印象中保持乐队的整体感,恰当运用特写镜头。配合以越剧的影片资料,加强乐曲的感染力。1961年,北京电视台对戏曲剧目进行电视化处理,打破舞台限制,把演员请到演播室,根据电视分镜头脚本排练,调动灯光、音响、化妆等多种艺术手段,突出电视特点,增强艺术感染力。此后还播出了京剧《红灯记》、评剧《双玉婵》、昆曲《李慧娘》、川剧《燕燕》等。其中舞蹈《赵青独舞》,甬剧《半把剪刀》运用电视手段进行了再创作,丰富了节目表现力。
电视戏曲得到领导的重视。1961年5月9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晚上到北京电视台演播室观看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杜十娘》。总理对乐队位置、音响和画面处理等方面提了意见,并比较了中外戏剧艺术特点。除此还指出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乐队,展现一下幕后英雄。5月30日晚,转播北京曲艺团演出的曲剧《回春记》时,按照总理指示,在转播过程中两次介绍了乐队,乐队的位置也做了新的安排,转播效果良好。
1961年12月11日至19日,为庆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舞台生活40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连续播出。11日晚7点开始增加播出,转播庆祝活动开幕式的实况,田汉同志发表讲话,周信芳主演《打渔杀家》。13日至19日,连续转播了周信芳演出的《乌龙院》《打瓜招亲》《宋世杰》《张飞审瓜》《斩经堂》《四进士》《海瑞上疏》等剧目。
1961年至1962年,戏剧界发起了“挖掘传统”活动,在此口号下开放了一批传统剧目。上海挖掘了一些当时很少演出的,但能代表各种不同风格、流派的传统老戏,如《斩轻堂》《恶虎村》《小上坟》等。山西挖掘了《龙凤旗》《辕门射戟》等传统剧目。此外,重庆、杭州、南京、长沙等地的戏曲团体也挖掘了一批传统老戏。
但是“左”的思想对传统文化节目的冲击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开始了。1963年11月,北京电视台检查了1962年以来播出的文艺节目,认为戏曲节目中,有鬼戏《李慧娘》《红梅阁》《钟馗嫁妹》,有宣扬投敌思想、一夫多妻观念的《大登殿》,有宣扬封建道德、男权思想的《汾河湾》等。
这种“左”的思想与运动也冲击到地方电视台。从1963年始,广州电视台传达贯彻了中南局和广东省委关于加强阶级斗争、围剿资产阶级思想的指示,以及1964年4月份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提出改变“三三制”的文艺播出,加大现代题材的民族形式的节目在播出中的比重,特别是戏曲节目,要求以现代题材为主。于是,广州电视台(现广东电视台的前身)大量播放了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题材节目。1965年7月至8月,在广州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大学革命现代戏,广州电视台把观摩演出的大部分戏剧都引进了电视节目,一时间屏幕上绚丽夺目,热闹异常。从此,工农兵的高大形象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赶出了戏剧舞台,电视屏幕变得更革命化了。郭镇之在《中国电视史》中对这段历史概括说:“广东的这一经历具有代表性。在那步伐整齐的时代,什么都易‘一阵风’似地发生。在这场革命的洗礼中,戏剧界经受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而革命现代戏的命运却也是悲剧性的,它的提倡既不易,一开始又染上了‘左’的色彩,很快成为个人好恶的牺牲品,致使其发展经历了更多的曲折,经受了后来的大起大落。”
除了电视戏曲能够专门化播出,其他传统文化节目只能在其他节目、栏目中零星播出,成为形成和丰富其他节目的一个部分,比如在社会教育类节目、文艺类节目等节目中。1961年北京电视台正式开办了《文化生活》专栏,每月播出二、三次。其中受欢迎的传统文化节目有《新春谈年画》《介绍我国十大画家》等。还比较系统地传播知识,《文化生活》专栏开办了传统文化系列节目,比如《戏曲知识》《音乐知识》《书法讲座》等。
全国各地电视台,如浙江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吉林电视台等播出了《文化生活》节目。其中天津电视台的《文化生活》节目创办于1960年,开始一段时间是不定期播出,到1962年,开始形成固定的专栏节目,每月播出一次。《文化生活》节目开创之初,虽然只能直播,但播出了一些不错的节目,如《介绍扇子》《灯笼王的灯笼》等。在戏曲方面介绍了《钳子功》《水袖功》《扇子功》《脸谱》等知识;在民族乐器方面介绍了《古琴》《二胡》;绘画知识有《孙其峰谈花鸟画的画法》《王顷余讲山水画的画法》《介绍刘奎龄的花鸟画》《少数民族服装头饰》等。
传统文化在晚会中也有体现。早期的电视导演,如颇具影响的三次“笑的晚会”的电视导演笪远怀和王扶林在分工上并不严格,他们不仅创作了许多电视剧、电视文艺晚会,而且把其他适于表演的文艺形式都搬上了荧屏,不仅有诗朗诵、曲艺、杂技、舞蹈、演唱等短小的文艺节目,而且有话剧、京剧、评剧、昆曲、川剧等众多戏剧演出。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笑的晚会”,“出现了一种被滑稽处理过了的京剧片断。这也是电视屏幕上第一次出现经过变形处理的处理节目,不同于原汁原味的舞台戏曲的电视戏曲节目”。
还有一些其他传统文化形态节目,比如书法节目、评书节目也在荧幕上尝试播出。在著名书法家傅雪斋和郭味渠的支持帮助下,1963年3月,举办了少儿毛笔大字比赛节目。同年夏天,又举办了一次“画画比赛”,参赛的小观众和送来的作品,都远远超过了毛笔大字比赛。1961年,辽宁电视台推出《隋唐演义》,由著名评书演员宋桐宾演播。这是中国第一个电视评书栏目。除此,还有由评书演员邱连声演播的长篇现代评书《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和历史题材的评书《红袍》片段。
二 “文革”时期的传统文化传播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化媒介,经过八年的发展,其影响稍有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打断了电视事业的正常进程。传统文化传播在“不仅涉及文化领域各界,也涉及党政各部门;不仅要批判,还要夺权”的政治风暴中几近停滞。
1966年,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五一六通知”,北京电视台安排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节目播出:“播送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消息和重要文章的摘要”、“拍摄有关文化大革命的电视新闻”、“文艺节目主要从正面树立典型”等。注意编选“在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方面有较大成就的优秀节目”,设立《工农兵业余文艺》专栏。除此,还规定八种“坏节目”不得播出,包括:“歪曲历史真实、专写错误路线的”;“歪曲英雄形象的”;“描写战争恐怖、渲染苦难、宣传和平主义的”;“专写中间人物,丑化工农兵形象的”;“美化阶级敌人的”;“宣扬人性论的”;“写谈情说爱、宣传小资情调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及鬼戏的传统剧目”等。这一系列规定使得此前所制定的宣传政治、传播知识、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电视宣传方针被斥为“修正主义”,知识性、欣赏性节目被批判和撤销,娱乐性节目全部视为“封资修”受到批判。传统文化节目几乎没有播出的机会,原有的一些节目,如《文化生活》,“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迫停办了,电视戏曲也禁播了。
但是,一些剔除传统文化内容和精神,改造和利用传统文化形式的节目反复播出,这些传统文化形式里表达现代革命思想。1967年,《红旗》第6期刊发文章《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称京剧革命“给无产阶级新文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纪元”。1967年5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八个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这些剧目被称为“革命现代京剧”,在全国的各个电视台反复播出。从1971年起,增播了《杜鹃山》《龙江颂》《沂蒙颂》等剧目。
“样板戏”是此时期比较少见的与传统文化有些关联的节目,其他传统文化节目没有播出的机会。“文革”后期略有变化,一些地方电视台开始播出一些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等,在这些节目中,像曲艺、音乐等零星地播出。
幸运的是,此时期一些戏曲得以录制。1973年4月14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第一次试播。1974年10月1日正式播出。在这前后,北京电视台利用彩色录像设备和彩色转播机,将传统文化节目录成录像得以保存和交流,节目的艺术质量也产生了飞跃。1974年,根据中央办公厅的指示,北京电视台利用彩色录像设备先后在湖南、北京录制了包括著名艺术家红线女、赵燕侠、李和曾、彭俐侬、左大玢、谭元寿等表演的一大批传统剧目。在北京录制了京剧《逍遥津》《斩黄袍》《红娘》,河北梆子《辕门斩子》等80个剧目;在长沙录制了京剧、湘剧、晋剧、花鼓戏、汉剧等71个传统剧目。还在北京录制了侯宝林、郭启儒合说的相声《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阴阳五行》《婚姻与迷信》《醉酒》《改行》《买佛龛》等。此录制工作一直进行到1976年。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参与到抢录剧目的工作中来。比如天津电视台录制了传统京剧节目《蜈蚣岭》《恶虎村》《二堂舍子》,河北梆子《捡柴》《柜中缘》等50多出戏。这些抢录工作使一些濒临失传的著名艺术家的剧目得以保存,为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这批剧目中有一部分陆续得以播出。
三 恢复期的传统文化传播
随着“四人帮”下台,政治禁锢开始被打破。这个时期,电视界认识到恢复文艺节目和多种艺术的艺术作品,满足群众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于是,中央广播事业局将一批保留的传统戏曲节目向大众开放。这时能够在这种社会的剧烈变动中及时调整宣传方向,而又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创作的节目莫过于直接播出戏剧、歌舞、曲艺、杂技等具有舞台特质的传统文化节目。
1977年5月北京电视台恢复了专栏节目《文化生活》,这个节目在介绍文化遗产、评介优秀作品、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等方面,开始传统文化传播。与“文革”时期节目相比,明显更具艺术性、知识性和欣赏性。1977年10月1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一批传统剧目录像,如花鼓戏《十五贯》、京剧《闹天宫》《打渔杀家》,昆曲《大破天门阵》等。
一些地方台也开始恢复传统文化节目。河南电视台录制了申凤梅的《收姜维》,崔宝田、张宝英的《桃花庵》,张新芳的曲剧《陈三两》,阎立品的豫剧《秦雪梅》等数十台剧目。其中《收姜维》通过微波传送到北京电视台向全国直播,豫剧《人欢马叫》由河南电视台播出。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在前20年的发展中,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比如在表现手段上,从演播室实况直播到剧场演出直播,再到录播。但总的来讲,节目的质量和数量较为不足。在表现内容上,主要是戏曲,书画、评书等零星出现,表现内容狭隘,基本停留在创办时期的几种类型上,格局较小;在影响上,除了电视戏曲得到一定的观众的欢迎,其他节目种类基本没有引起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意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电视机数量的不足,也影响了电视媒介作为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所以说,在此阶段,传统文化传播从根本上来讲是混沌的,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和突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