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研究民生伦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从实践上看,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从伦理高度看待民生问题,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自觉性。从理论上看,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理论的研究,推进民生伦理的理论创新。李谧博士所写的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研究》的探索成果,推进了理论界有关民生伦理问题的研究,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首先,坚持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提出了寻求劳动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关切劳动者幸福生活的理论,本身就包含着民生幸福伦理的思想。理论从实践中来,同时,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指导。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理论为引领。因而,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民生改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书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深入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述,从中剖析出其民生伦理思想,并依照其内在固有的逻辑进行分析与综合,力图构建出马克思民生伦理的思想要点及框架。不仅如此,本书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运用于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时,不能教条地照搬马克思的思想,而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特点,使之向中国化、现代化和实践化转换。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中国化,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在当代的指导作用。本书的研究,一方面深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另一方面力图推进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的中国化进程,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及社会建设,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次,本书的研究坚持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中显示出其生机。马克思主义民生伦理思想要具有生命力,就需要不断发展,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及社会建设的现实结合起来。本书的研究分析了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从而阐述了其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当代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的实际,对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生及社会建设思想进行了新的探索。当代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力图加强社会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研究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实践,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生伦理思想不断创新。
另外,本书的研究坚持了人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本书论述了马克思的民生伦理思想是人道主义的,是追求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向善的人道主义,是民生幸福至高境界的希望。马克思的民生伦理思想,同时是科学的人道主义,是从实际出发的,是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民生向善的幸福境界是一个历史发展进程,它遵循历史发展和社会运动的内在规律性。本书揭示了马克思生态伦理中所蕴含的人道精神与科学精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当前的小康社会建设中,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公平政府和法治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及社会建设。在社会转型时期,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下底层人民群众的呼声。对因生活和工作等受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要给予更多关注,用人性化的温馨言辞来温暖人心,给弱势群体构建希望的精神家园,予以人文关怀及社会救助。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稳步推进,逐步建立惠及全民、公平公正,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对民生伦理问题的研究,为当代中国的民生及社会建设提供伦理基础和道德支撑,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新任务对民生伦理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尽管本书只是研究了其中的部分问题,却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用。基于此,需要肯定作者为此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希望有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以期不断推进民生及社会建设,促进和实现人民幸福。
范文
2014年12月于北京
(范文,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