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公司命脉,管理者必修财务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资产负债数据给予管理者的信息

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作用就是将整合的数据展示给管理者看,管理者通过数据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作为经营策略、方针和制度等改善的指导方向。下面就来具体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能够给管理者带来怎样的信息,帮助管理者经营好企业。

哪些数据表现公司的经营效率

管理者要想知道企业的经营效率,首先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可以表现企业的经营效率。一般来说,可通过3个方面的周转率和两个方面的比例来衡量和评判企业的经营效率,分别是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率、成本比例和费用比例。其中,只经营效率高的企业才会快速地成长并壮大。下面来看看这3个周转率和两个比例的具体含义和表现,如表2-6所示。

表2-6 表现公司经营效率的数据

财务小贴士

管理者在检查这些经营效率数据时要明白,周转率的单位是“次数”,而不是“百分比”。对于这种细节问题,管理者一定不能出现低级错误。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看待存货周转率时,要将其理解为库存存货会产生多少倍的销售成本。比如,存货周转率为5次,代表企业账上的每1元存货将带来5倍的营业成本。而存货周转天数表示完成一次存货周转需要多少时间,比如存货周转天数为15天,说明一年中企业每15天就可完成一次存货周转。

管理者理解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收账款转换成现金的次数。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表示企业账上的每1元应收账款平均会带来5次的现金收入。而周转天数表示收回一次应收账款需要的时间,比如周转天数为15天,说明企业一年中每15天就可完成一次应收账款的回收。所以,周转天数少或周转率高,则表示公司收账效率高,坏账概率小,资金变现能力强。

而总资产周转率则表示公司的整体运营能力,周转率高或周转天数少,表示企业总资产的使用率高,运营能力强。

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关键点

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是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企业的经营效率好坏可由多个方面的指标判定。下面从表现经营效率的各个周转率和比率出发,了解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关键点,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经营公司。

(1)与存货周转率有关的关键点

首先,管理者要明确判断企业存货周转率高低的方法: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与该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相比较,若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公司运营较好,在行业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反之表明企业竞争力较差,需要管理者采取措施提高经营效率。

另外,管理者也可以用本公司前后期存货周转率做比较,得出产品竞争力强弱。比如企业当期存货周转率大于前期存货周转率,说明企业销量比前期好,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反之,销量下降,产品越来越不具市场竞争力。所以,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点有如下两点。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高销量,增加企业可用资金。

◆减少公司存货,能够有效利用的资金增多。

那么,企业存货周转率低就一定不好吗?通常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越高,代表企业存货销售速度越快,反之表示销售速度慢。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服装生产商,在换季之前存下大批的产品,等到换季时第一时间抢占市场;或者有些企业预测自己的商品会供不应求,往往会提前存下大量商品,以防因缺货而造成的收入损失。

这样看来,企业管理者在评估存货周转率是否合理时,应该与市场供应相结合来分析,这样才能准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2)与应收账款周转率有关的关键点

由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代表公司的收账效率越高,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反之收账效率越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高的企业,经营绩效良好、进货出货顺畅,相应的存货周转率也会比较高。

管理者需要掌握判断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好坏的方法:将本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的平均周转率做比较,也可以将本企业前后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做比较,分析企业的变现能力。若高于同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则说明企业在市场中的收账效率处于优势地位,面临坏账损失的风险较小,经营过程可以比较顺利,反之坏账损失风险较大,经营过程很可能出现问题。

另外,公司当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大于前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时,说明企业的变现能力越来越强,收账效率在提升;反之变现能力在下降,收账效率在降低,企业管理者要采取措施提高经营效率。所以,管理者此时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点如下所示。

◆规范企业收款制度,防止客户或供应商等故意赖账。

◆提高员工催账收账能力,保证拿出去的钱能够顺利收回来。

◆选择信誉良好的客户,确认其还款能力。

◆适当提高赊账的标准,减少赊账的客户数量,进而减少坏账损失风险。

对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但有时应收账款周转率并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销售情况。比如有些企业只以收现方式销售,或者应收账款的高低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季节性。

所以,管理者在判断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好坏时,要先将公司内部前后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做对比,然后再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指标做对比,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做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方案。

(3)与总资产周转率有关的关键点

不同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企业会以同行业中的平均总资产周转率作为标准来评估自身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好坏以及资产是否被有效运用。

另外,企业还可以将本公司前后期的总资产周转率做对比,判断企业资产运用效率的高低。

公司当期总资产周转率大于前期周转率,说明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越来越好。反之,资产的使用效率在下降,而管理者必须马上采取措施,有效提高经营效率,具体的关键点有如下几点。

◆保证资产充分性,促进销售能力的提高,增加销量。

◆降低营运费用,充分利用资产,提高营运效率。

◆提高产品竞争力,帮助企业提高销售收入。

◆重点抓主营业务的获利,提高其获利能力。

(4)与成本和费用的比例有关的关键点

由于成本和费用的比例主要是主营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比例。因此,要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还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降低主营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支出,也就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率,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周转和经营销售活动。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销售收入,扩大企业能够使用的资金范围和数量,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中有足够的可用资金。

什么指标可以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能力,它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通过分析偿债能力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风险,所以偿债能力是企业是否能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先知道哪些指标可以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而分析公司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如果偿债能力弱,要学会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偿债能力,保证企业正常经营。那么,哪些指标可以帮助管理者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呢?如表2-7所示。

表2-7 用于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将公司里涉及偿债能力的比率与同行业公司的同期比率相比,以及将公司前后期的比率相比,不仅可以知道公司偿债能力在同行业中的排名,还可以知道企业偿债能力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

(1)流动比率

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过高,意味着企业可能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流动比率过低,意味着企业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甚至周转不灵的状况。

通常情况下,流动比率的标准是200%。若高于200%,表示公司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不存在问题,但过高则表示企业短期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管理者可以考虑将闲置资金用于投资。若低于200%,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出现了问题,管理者需要尽快回笼资金,避免企业经营出现资金链断裂和周转不灵的情况发生,而流动比率过低则意味着企业可能面临倒闭的危机,管理者需要马上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财务小贴士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需要管理者特别注意,因为当企业流动比率很高而流动资产比率很低时,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也就是说,流动比率较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具有很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速动比率

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中可随时变现的流动资产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比流动比率更加直观可信地反映短期偿债能力。因此,速动比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和完善,它弥补了流动比率中流动资产不计为偿还支付的不足之处。

对于一家发展顺利的企业来讲,速动比率应在100%以上。高于100%,表示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较强,其中可变为现金的资产比较充足。若低于100%,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理想,管理者需要想办法提高短期偿债能力,避免公司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事情发生。

(3)利息保障倍数

该倍数用来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企业获利支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债权人获得利息保障的安全系数越高;反之,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弱,债权人获得利息保障的安全系数越低。

不同行业的利息保障倍数标准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讲,这一倍数至少要大于1,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负债经营中获得利润。但通常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大于5才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标准,大于1只是底线。

(4)现金比率

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也是最能直接反应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一般来说,现金比率在20%以上最好,但如果太高,也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运用,负债经营效率低,现金类资产的获利能力弱;反之,现金比率如果太低,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可能不能被及时偿还,负债经营会出现资金链断裂情况,现金类资产不足,从而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较低。

所以,现金比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还能反映现金类资产的供给是否充足,公司的资金周转会不会出现问题等。

财务小贴士

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还有清算价值比率,用以衡量公司清偿所有债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清算价值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越强,进而表明公司经营效果越好,预示着发展前景越好。

如何提高偿债能力

要掌握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的办法,首先需要清楚企业的偿债能力类型,主要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且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而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及偿还债务的保证度。

(1)透过流动比率提高偿债能力

从前面的知识中我们已经知道,流动比率高于200%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财务状况良好,而低于200%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财务状况不良,资金周转不畅;如果低于100%,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很不理想,需要管理者及时做出决策,应对短期偿债困难,避免短期偿债不及时或偿还不了债务影响公司声誉和经营。

与同行业相比,若企业的流动比率高于平均水平,则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有闲置资金,资金未能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财务危机以及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反之,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资金短缺,甚至面临倒闭、可能影响投资者减少投资以及企业的债权人可能提前要求还款。

影响流动比率的因素主要有营业周期的长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和存货的周转速度等。所以,管理者可以参考如下所示的一些方法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缩小营业周期时间,防止周期过长资金无法回笼的情况发生。

◆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避免出现坏账损失。

◆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加大偿债的可能性。

◆合理增加企业闲置资金,保证企业不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增加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换句话说就是增加流动资产的总额。

◆积极寻找投资人,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适当减少流动负债,减轻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2)透过速动比率提高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因为流动比率高不一定代表公司的偿债能力强,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流动资产比率)也会影响偿债能力。

与同行业相比,若速动比率高于平均水平,说明企业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强,企业可变现资金比较充裕,偿债能力强;若低于平均水平,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薄弱,管理者需要及时检查公司现金是否能够应付公司短期资金运转。一般来说,影响速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即应收账款的回收及时程度。所以,管理者可参考下面一些方法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与信誉良好的客户合作,保证企业的应收账款能及时回收。

◆减少存货,增加企业可随时变现资产的总额。

◆减少流动负债总额,为企业降低还债压力,进而提高偿债能力。

◆增加企业流动资金,保证企业资金周转顺畅。

(3)透过利息保障倍数提高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有1和5两个界限,利息保障倍数要高于1是企业经营底线;高于5表明企业支付利息和偿债的能力很好;高于1低于5表示支付利息和偿债能力还可以;一旦企业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说明支付利息和偿债能力非常差。

与同行业相比,若利息保障倍数高于平均水平,则企业债权人(投资人)的利益越有保障,债权安全程度越高;若低于平均水平,则债权人企业投资人的利益安全度较低。而能够影响利息保障倍数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盈利情况,所以管理者可以参考下面一些措施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

◆增加企业的盈利额,主要方式有提高销售额、增加单笔业务的盈利,或者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增加盈利。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支出减少,收入增多,利润自然会增加。

◆减少生产产品的成本,或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而增加盈利。

◆减少企业利息费用的支出,换句话说,要减少企业负债。

◆适当减少长短期借款,从而减少利息支出。

(4)透过现金比率提高偿债能力

根据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现金比率的因素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流动负债。所以管理者可以参考如下所示的一些方法。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增加企业货币资金或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总额,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偿还债务。

◆减少流动负债,减少偿债压力,提高偿债能力。

除了要了解这些细微的提高偿债能力的方法外,管理者更要从企业经营的全局出发,掌握一些全局性的提高偿债能力的措施。

第一,注重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例。一般来说,资产总额应大于负债总额,但也可适当少于负债总额。平时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与应收账款的管理,还要谨慎投资。

第二,衡量举债的各个方面,降低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时要考虑各种举债方式的优缺点、借款的多少、负债的期限长短、紧迫性和可承担利率的高低等,选择风险最好的举债方式,降低偿债风险。

第三,制订合理的偿债计划。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做出明确的规定和监控,根据相关的债务合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资金收入,将每笔债务的支出做好规划,尽量使有限的资金通过时间上的转换达到及时偿债的目的。

通过资产负债表看要求权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站在股东的角度经营管理企业,维护好股东的权益,给自己争取事业上的好帮手。而在整个经济市场中,其实没有准确的要求权这一概念,企业经营过程中所谓的要求权就是股东有权知晓、质疑和要求更改对企业盈利分配所具有的权力。下面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了解要求权。

例2-2 资产负债表体现股东的要求权

某中小企业是一家创业公司,最初创业时由袁先生出资80万元、江先生出资50万元及靳先生出资20万元共同组建了该公司,也就是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实收资本为(80+50+20)=150万元。因此,当时按照出资比例划分每位股东的要求权,分别是8/15、1/3和2/15。

需要股东和管理者注意的是,当把钱投资建立公司后,这部分资金不再属于3位投资者,而属于法人,也就是公司。如果公司经营效益很好,资产增值到200万元,则3位股东对应的所有者权益增长为200万元,但每个人对应的要求权比例不变,仍然是袁先生8/15、江先生1/3和靳先生2/15。要求权只是代表股东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并不代表具体拥有的财富。

上述案例说明的是初始投资是要求权的确定方法,如果在经营过程中又有投资者加入,则公司原来股东的要求权可能随着新股东的加入而有所变化。具体如何改变,要根据不同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定。

要求权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股东对股利进行分配的比例,在公司每个营业周期或一个会计年度以后,可能按照要求权比例给股东进行相应的股利分配。但从实质上理解,要求权和股利分配比例完全是两个概念,管理者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