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公司命脉,管理者必修财务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资产负债表的组成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其中包括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大板块的总体情况的反映。作为管理者,不需要了解各板块当中涉及的细小会计科目,但要学会看懂资产负债表总结出的数据,以此来了解企业的资本和债务。

资产的结构

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通常将资产按照流动性大小进行分类,如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而管理者不用了解细微的资产情况,只需关注流动资产合计与非流动资产合计。

从流动资产合计数据上看,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能在短时间(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使用的资金有多少;而非流动性资产的数据会让管理者明白企业有多少不能随意动用的资金。两者的和是企业资产的总和,分别知道两者的情况可避免管理者过度使用流动资产,两者的总和让管理者明白自身的真实家当。如表2-1所示是中小型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涉及的种类。

表2-1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结构

虽然管理者不用仔细查看资产中的各种具体会计科目的数据,但要清楚这些资产会计科目有哪些,从而对企业资产有所了解。

很多管理者一谈到企业的资产,马上想到的是固定资产,如产房、机器、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和各种对外投资等,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无形资产,如员工、专利权和企业文化。员工实力强劲,有自身企业的专利权,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文化,都将成为重要的资产。其中,员工这一资产可能被外界竞争者抢夺,所以有必要引起管理者的关注,而专利权和企业文化也有被复制的可能,到时资产受到威胁,管理者也需要重视这两种资产。

负债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和资产类似,按流动性大小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的数据可以让管理者知道,企业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资金;而非流动负债就是除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负债。管理者也只需特别关注流动负债合计和非流动负债合计数据,掌握企业负债的总体情况。如表2-2所示的是中小型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涉及的科目。

表2-2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结构

通俗地讲,企业的负债表示企业欠别人多少钱需要还。和资产相似,流动负债表示企业在短期内要还给别人的资金情况,而非流动负债表示能长时间过后再还给别人的资金情况。通过了解流动资产合计数据,管理者可以知道企业急需偿还的债务,防止企业因没钱还债而影响声誉的事情发生;非流动负债则提醒管理者,除了眼前债务需要承担外,企业还有长期债务需要偿还,要做好偿债准备。

虽然管理者不用细致到查看各负债科目,但还是应该清楚公司业务具体会涉及哪些负债项目,这样才能全面掌控公司的负债情况。

很多管理者只看到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和应交税费等表面上就能看出是负债的债务,忽略了一些隐性的债务。

隐性负债的危害后劲大

隐性负债虽不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某种因素的改变,会在未来某个时间显性化。这种负债的显性化可能会造成长时间内企业盈利能力逐步下降,也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企业资产的突然损失。因此,管理者有必要对隐性负债引起重视。

隐性负债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主要有企业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设备陈旧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原因。隐性负债可能会增加企业交易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作为管理者需要了解防止隐性负债可能给公司带来损失的方法。

(1)站在战略高度,纵览全局

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管理者战略智慧的竞争,管理者要分析研究企业经营战略如何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这其中就包括对财务的监管,使企业战略在环境变化时不会或较少受到影响。

(2)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竞争,调动企业内部资源

首先,及时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安排公司员工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市场需求与竞争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对分析结果做出明确的总结和应对措施,然后让员工具体实施,防止技术落后成为企业的隐性负债。

其次,管理者和企业要掌握市场技术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国内外同行业技术研究进度、科研成果及目前已销售产品的技术含量。管理者通过对比总结出自身企业产品在技术方面与同行业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防止设备陈旧和技术落后成为企业的隐性负债。

再次,管理者要时刻监督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管理者可通过工资薪酬和奖金福利等吸引人才,或利用制度与文化等的魅力招揽人才,防止人才匮乏成为企业隐性负债。

最后,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管理者要懂得企业所有权如何在复杂的经济事务中配置,以及分散的权力如何协调,比如在工作中放权可以,但不能放任。常见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人员。法人治理结构在管理上可以起到相互制衡作用,这样可以避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成为企业隐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时,股东(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总额,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4类,如图2-1所示。

图2-1

财务小贴士

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一致。当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作为管理者,不仅要考察所有者权益的各项数据是否正确、合理,还要了解所有者权益涉及的项目是怎么得来的,其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确认实收资本: 该步骤在企业创立时有一个具体的数据,若在经营过程中有投资者增资或者退股,则实收资本的数据会有增有减。

◆第二步,资本公积的由来: 企业实收资本或财产产生的增值部分,也有可能出现负值,表明实收资本或财产贬值。

◆第三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用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第四步,交所得税: 弥补亏损后的利润部分缴纳相应所得税。

◆第五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扣除弥补亏损和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照比例提取形成的部分为盈余公积。

◆第六步,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 将扣除弥补亏损、所得税和盈余公积的部分按投资者投资比例分配股利。

◆第七步,形成未分配利润: 扣除弥补亏损部分、所得税、盈余公积和股利分配后剩余的部分就是未分配利润。

管理者可以从净资产总额的4项数据中看出所有者权益的大致情况,然后做出具体的经营措施或方针政策的改变,以保证投资者在公司所享受的权益。那么,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这4项数据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来了解所有者权益的具体情况呢?

首先要确保这4项数据的真实性,只有在真实有效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才会尽可能地准确;然后要判断4项数据的合理性,如果数据真实,但不合常理,则可能其中存在问题,指引管理者深究数据的来源;最后从数据的变动分析投资者的可能动向,比如实收资本的增减很可能代表了公司投资者的人员变动,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