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培养小结

通过第三期“双名工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基地平台培养,以名师、工匠为标杆作为职业教育新起点,本人在专业领域得到很大提升。利用访学与企业实践,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为后续前进步伐奠定了基础。5年来在基地和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下,逐步成长为一名专业带头人(专业系主任)、学校“双肩挑”副校长(教学、管理),并在专业建设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培养成果

通过培训,学习运用杜威教育思想“反思”理念、“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以及“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专题研究”,梳理学校教育教学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行业间的经济竞争,从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学校要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步伐,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做精做强专业内涵建设,同时聚焦职业教育国际化,不断提高学生国际视野和综合竞争力。

在研究能力提升上,通过通识教育,专业能力建设和访学、社会企业实践等途径,运用所学理论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调研论证,上海中、高级数控技能人才存在巨大市场需求,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数控专业上的办学优势,以社会道德、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主线,研究设计了5年一贯制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在2013年成功申报数控技术中高职贯通专业。

在教学能力提升上,通过基地《中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顶层设计、课程开发、执行标准》等专项培训,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以项目驱动、任务引领、信息化推动、资源建设为抓手开发编写2本专业教材。在示范课中,通过自己的说课和导师磨课,从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入手设计课堂内容,使自身能力有了显著提升,2014—2015年在本校与外校上了2次公开课,获得学生的好评。

二、个人成长典型案例

2013—2015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上海市教委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项目“基于智能化数字制造技术平台建设”,经费10万元。该项目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基地硬件设施、软件资源、教学管理、鉴定考试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实训过程可视化、资源共享化、人才培养可追溯化,为未来职业教育打好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三、思考与展望

5年培训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辛的,但回首学习历程,却是收获巨大的,个人成长历程也伴随着5年学习不断提高。认知提高了、境界提升了,专业能力得到强化,团结协作意识也加强了,这些都将被运用到日后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