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记得有一次等待洗车,我把火关了悠闲地听着歌,突然来了一辆车显然打算插队。于是我赶紧把火点着了,紧跟着前一辆车。这辆打算插队的车本来可以排在我后面,我洗完车就该他洗了,结果我后面排队的那辆车都洗上了,他还在队伍外面等着加塞呢!而排队的这些车主本来可以轻松愉快地等待洗车,现在也被他弄得焦虑紧张。如果他加塞成功了,会让其他人心理产生不适感,更恶劣的是如果别人都去效仿他,结果仍是一个多输的局面。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还有一次我坐火车,由于下了大雪,火车晚点了,一位女同志非常焦急,反复追问乘务员:如果赶不上下列火车怎么办?乘务员被问急了,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出去问外面的乘务员”。这位女同志就一直焦躁不安地在火车上来回走动,搞得整个车厢的气氛都很紧张。当时我想起在德国也遇到一次火车晚点,而那些德国人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在座位上看书看报。一个小时后,乘务员出来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表,请大家填写好自己要坐哪趟列车,晚点多长时间,他们就会按照规定赔偿,由此造成乘客赶不上下列火车的话,他们也有相应的保障措施。由此可见,不安的坏情绪通常是制度没有做出明确规定造成的。
我在国内、国外很多地方都讲过法治课,也很受欢迎。讲课内容总结起来,一是讲贴近生活的法治案例,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得到的事;二是语言上让大家能够听得懂,法治本身并不神秘,是正常人的理性思维,是人类的“初心思维”。大部分人的理想愿望大同小异,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健康快乐、安全自由、宽容和谐、长期繁荣的现代文明国家。
我走过亚、欧、北美、南美三十余个国家发现,大凡能够带给人安全舒适感觉的国家都是法治运行良好的国家。建设法治中国,每个人都不应该当看客,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肩负起中国转型的重任。我希望写一本让人们在轻松活泼的语境中能够了解法治的重要原理,一看就懂,在一段旅程中就能够读完,读后就能用得上的法治读本。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当然,今天我们讲这句话与韩非子的那句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个时候的法是为老百姓定的法,而现代的法律是给全体社会公民定的法;无论你是普通公民还是国家领导人,都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没有人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本书尝试探索大国盛衰的规律,特别是与法治的内在关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法治理论基础。全书共分为三篇十三章,第一篇从毛泽东同志著名的“窑洞对”入手,讨论为什么人类社会认定法治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和保障。第二篇以宪法为支点,探讨人类世界宪法和法治发展的路径。第三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用生活化的案例,介绍法治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国法治实现的方式,实现人皆幸福的中国梦。
本书不同于以往法治读物“正襟危坐”式的论述,为配合落实全国“七五”普法活动,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本书用生动具体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简单实用,展现法治魅力。中华民族有很多优良传统,有很多聪明的人,通过强化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解决中国的问题,必将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