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伯恩博物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致托马斯·彭南特的书信(8)

我的园子和田地里有很多刺猬。它们以我草坪上的车前草根为食,吃东西的样子非常奇特:用较长的上颚拱进这种植物的底部,从下往上吃,却碰都不碰一下长叶子的部分。就这点来说,它们还挺有用的,因为它们毁掉了一种很讨厌的野草。不过,在地上钻了这么多小洞,小径看起来有几分不雅观。从其排泄在草坪上的粪便看来,它们吃下的甲虫可不算少。去年六月,我得到了一窝小刺猬。那四五只幼崽看来似乎只有五六天大。我发现,它们和小狗崽一样,初生时无法视物。被我捉住那会儿,还看不见东西。刚出生时,它们的尖刺无疑是柔软易曲的,否则可怜的母刺猬在关键的分娩时分,就要遭罪了。不过,很显然,这些刺很快就会长硬,因为几个小家伙背上和身侧的刺已经变硬,摆弄时稍不留神,便会被扎出血来。这般大的小刺猬,刺都是雪白雪白的。此外,它们还有一对微微下垂的耳朵,我记得老刺猬身上可没有。此时,它们已经可以拉下皮肤盖住脸,却还不能像成年刺猬一样,在防御时把身体团成球状。我猜,多半是因为能使它们团成球状的肌肉还未发育完全,不够坚韧。冬季,刺猬会用树叶和青苔做一个温暖的越冬巢,然后躲避进去。四足动物多半都会存贮过冬粮食,我却从未发现刺猬有过这般举动。

我发现了一件关于田鸫的轶事,还颇为奇特。虽然这种鸟白天栖在树上,主要食物都来自山楂树篱,巢都筑在很高的树上(这点可参见《瑞典动物志》),但出现在此地的田鸫,却总是宿在地上。天黑之前,总能看见田鸫成群结队地飞来,落入林中的石楠丛里。此外,夜间拉网捕云雀的人,也能常在麦茬地里捉到它们。但用木棒捕鸟的人,虽能捉到不少红翼鸫,却从未捉到过田鸫。这些鸟为何在栖息方式上与同科鸟以及它们白天的行为差别如此之大,我还无法做出任何解释。

我多少跟您提过,要注意一下驼鹿这种动物。但总的来说,我很少碰到外国动物。我的这些浅见,都局限于家乡这小小的一隅。

第二十八封

塞尔伯恩,1770年3月

1768年米迦勒节那天,我在古德伍德看见一头属于里士满公爵的母驼鹿。它在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后,却于我赶到那里的前一天早晨断了气。然而,得知它还没有被剥皮,我便决定好好观察下这种罕见的四足动物。我在一处旧温室找到了它。有绳子从它的腹部和下颏绕过,将它吊成站立的姿势。虽然它刚死没多久,却已经开始腐烂,臭气熏天,让人难以忍受。跟我见过的其他鹿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那双长得出奇的腿,以至于它的身体都像某些高脚类的鸟,前倾得厉害。我像人们量马一样,也量了一下它,发现从地面到它肩隆部的高度刚好为五英尺四英寸,即十六掌的长度,超过了大部分马。不过,有了这种长度的腿,它的脖子就异常地短了,绝对不超过十二英寸。因此,它吃草时,总得一前一后地岔开两腿,用最困难的姿势,把头埋进两腿之间吃。它的耳朵大而下垂,跟脖子一样长;头与驴头相似,长约二十英寸。它鼻孔粗大,上唇十分厚实,超过我之前见过的所有唇。据旅行家们说,这种唇在北美洲是道备受推崇的佳肴。说这种动物主要靠吃树上的嫩叶和水中的植物为生,是非常合理的假设。长腿和厚唇,肯定极有利于这种生活方式。我在某处读到过它很喜欢吃nymphaea(睡莲)。根据测量,它的后腿到肩后的腹部长三英尺八英寸:前后腿之所以那么长,全因为其胫骨长得出奇。但因为我急于摆脱那股恶臭,所以忘了仔细测量胫骨那处关节。它那灰黑色的短尾似乎有一英寸长,鬃毛则长约四英寸。前蹄笔直匀称,后蹄平而外张。去年春天,它才不过两岁,所以那时它很有可能还没开始长个儿。若是一头成年的雄鹿,该是怎样的庞然大物啊!我听说,有些甚至能长到十英尺半!这头可怜的生物起初是有个女伴的,但后者在去年春天死了。园中还有头年轻的雄鹿(或赤鹿),人们还指望它们能结合产崽,肯定是二者极不相称的身高,阻碍了这段良缘。我本十分乐意仔细考察它的牙齿、舌头、嘴唇和蹄子等处,但腐败的臭气打消了我更进一步的好奇心。据护园人所说,这动物似乎在去年冬季极为酷寒的严霜天过得最为舒心。在屋里,他们给我看了一头雄驼鹿的角。这对角平平的,顶端不带前角,只有边缘处有些小凸起。拥有那头死驼鹿的贵族打算把它的遗骸做成一副骨架。

如果我听说的这头母驼鹿跟您见过的一样,请一定告知我一声。此外,您依然认为美洲驼鹿和欧洲的麋鹿是同一种动物吗[107]?

此致

敬礼!

怀特

第二十九封

塞尔伯恩,1770年5月12日

阁下:

上个月,我们这里寒天,霜冻、大雪、冰雹和暴风雨接连不断,本应迁徙或露头的夏鸟,都不见了踪影。有些鸟(比如黑顶林莺和灰莺)出现的时间比往常晚了数周。至少,我们没能听见它们的叫声。有些鸟(比如蝗虫云雀和那种最大的鹪鹩)直到此时都未得其鸣。我也没有看见翔食雀,虽然它是最晚到的鸟之一,但这时候也该露面了。然而,在这风争雪斗的寒天里,两只家燕却早在4月11日便冒着霜雪来到了这里。不过,它们很快就又退走了,一连数日,都不见踪影。一贯来得比家燕晚的家岩燕,这次则直到五月才出现。

人们发现,有些单配的鸟过了交配期后,会出现单飞的现象。这些孤鸟有雌的,也有雄的。这种独身现象是出于自愿,还是出于某种需要,就不是那么容易解释的了。每有家雀驱逐我的家岩燕,霸占其鸟巢时,我总会立刻射杀其中的一只。剩下那只,不论是雌是雄,要不了多久,就会立刻找到新的伴侣。一连好几次,结果都是如此。

我知道有对白猫头鹰经常骚扰一座鸽棚,给幼鸽们带去了不少浩劫。很快,人们便射杀了其中的一只,但另一只转眼便找到新伴侣,继续为祸鸽棚。过了一段时间后,直到这对新结偶的猫头鹰都被射杀,才终于解决了这件麻烦事。

我还记得一件事。有个喜爱狩猎的人对狩猎的痴迷与日俱增,大大超越了其慈悲之心。每每一过交配期,每对光顾他田地的山鹑,雄的那只都会被他射杀。他认为,雄鸟之间的争斗会打断繁殖。过去他常说,虽然他让同一只雌鸟做了好几次寡妇,却发现它总能找到新情人。而那新来的雄鸟,也不会带它离开其常去之地。

我还认识一个喜欢设圈套的好猎者。他经常对我说,丰收之后,他常能找到只有雄鸟的山鹑窝。过去,他常常风趣地叫它们“老光棍”。

普通的家猫有个很显著的习性——酷爱鱼。看起来,鱼似乎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然而,造化给了它们这一癖好,却似乎并未帮助它们得偿所愿。因为,所有四足动物中,猫是最不愿亲近水的。对于水,它们是能避则避,从不愿弄湿爪子,更别提纵身跳入水中了。

会捕鱼的四足动物都是两栖的,比如天生善于潜水、给水中居民带去不少麻烦的水獭。我本以为此处的浅溪里没有这样的动物,所以有人带来一只雄水獭时,我真是高兴坏了。这只水獭是在普莱奥利下面的溪岸上射到的,重21磅。那条小溪正是塞尔伯恩和哈特利林地的分界线。

第三十封

塞尔伯恩,1770年8月1日

阁下:

我认为,总的来说,法国人写博物志都比较冗长。林奈针对昆虫说的话,也同样适合其他任何一个分支:“Verbositas praesentis saeculi, calamitas artis(这繁杂的世界,实在是艺术的灾难)。”

您认为斯科波利的新作好吗?因为我很欣赏他的昆虫学,所以也很想看看这本书。

上封信有件事我忘了说(不仅忘了,也的确是没有地方再说)。为了求偶,北美洲的雄驼鹿会在发情期从湖中或河中的一座小岛游向另一座小岛。我那位牧师朋友便在圣·劳伦斯河中,见过一头在求偶途中被杀死在水中的驼鹿。他告诉我,那头鹿真是个庞然大物。不过,他并未丈量它的尺寸。

上次去伦敦时,我的朋友——好客的巴林顿先生带我见识了很多稀奇的事。当时您恰好写信给他,说起鹿角的事,他便带我见识了许多千奇百怪的鹿角标本。我记得,威尔顿彭布罗克勋爵家里,有个专门存放鹿角的房间,里面林林总总摆了三十多对形态各异的鹿角。不过,最近我还不曾去过那里。

巴林顿先生向我展示了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鸟,有活的,也有标本。我仔细观察了一番那些活着的鸟后,发现每一种远道而来(比如来自南美洲和几内亚海岸等地)的鸟,几乎都是loxia(交嘴雀属)和fringilla(燕雀类)的厚嘴鸟,而motacillae(鹡鸰类)和muscicapae(鹟类)的鸟,却一只也没见着。我细细一想,发现原因其实显而易见。因为厚嘴鸟以种子为食,所以容易带上船。而以蠕虫、昆虫或其替代品——新鲜生肉为食的软嘴鸟,则无法适应这漫长而乏味的旅程。虽然我们的藏品已经很奇特,但食物的匮乏依旧让它存在缺陷,令我们少了一些最优雅、最活泼的品种。

此致

敬礼!

怀特

第三十一封

塞尔伯恩,1770年9月14日

阁下:

得知您不仅再一次在环颈鸫出生的峭壁见到了它们,还断定它们整年都生活在那片寒冷的区域,那么,我们这里每年九月迁徙,似乎次年四月又会再次出现的环颈鸫,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年,它们出现得比往年更早,本月四日,便能在它们常去的山坡上看见一些了。

一位擅于观察的德文希尔郡绅士告诉我,它们经常光顾达特穆尔高地的某些地区,并在那里繁殖。不过,大约九月底或十月初,它们便会离开那里,待来年三月底左右,才会返回。

另一位敏锐的人向我保证,说有大量环颈鸫在德比郡的山峰繁殖。当地人将其称为“突岩鸫”。它们于每年十月、十一月离开这里,待到春季再返回。这个信息,似乎为我研究的这些“新移民”,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

我刚得到斯科波利[108]的新作。它的优点在于确定了蒂罗尔和卡尔尼奥拉的很多种鸟。我认为,专著作者不论来自哪里,挑战某些博物学爱好者的结论,应该都是有道理的。因为没有人能独立探究所有自然之物,所以这些术业有专攻的作者在其领域中的发现,应该比一般的作者更准确,错误更少。而且,如此日积月累,或许便能为编写一套准确的博物志铺平道路了。并不是说斯科波利在观察鸟类的生活和习性时,如我料想的那般随意。他虽然细致,但也得出了一些错误的结论,比如:他说hirundo urbica(岩燕)“pullos extra nidum non nutrit(从不在巢外喂雏鸟)”。根据我今年夏天的反复观察,这一论断是错误的。虽然家岩燕的这一习性不如家燕常见,但它们的确会在空中哺育雏鸟。这项技艺完成得非常快,所以不仔细的观察者,是无法察觉的。此外,我要说,他还有些结论也不大可信。比如:他说丘鹬“pullos rostra portat fugiens ab hoste(躲避敌人时,会用喙叼起雏鸟)[109]”坦白说,因为我没有亲眼见过,所以无法完全否定这一论断。我只能说,有那般又长又笨拙的鸟喙,丘鹬应该是鸟类中最不擅长用此类技艺来表达亲情的鸟了。

第三十二封

塞尔伯恩,1770年10月29日

阁下:

在查阅了林奈和布里森等人的著作却徒劳无功后,我开始怀疑我兄弟那只hirundo hyberna(冬燕)似乎就是斯科波利发现的新品种——hirundo rupestris(岩燕)(见第167页)[110]。他对这种鸟的描述与我怀疑的那只完全吻合:“Supra murina, subtus albida; rectrices macula ovali alba in latere inferno; pedes nudi, nigri; rostrum nigrum; remiges obscuriores quam plumae dorsales; rectrices remigibus concolores; cauda emarginata, nec forcipata(上半身为灰色,下半身为浅白色。尾羽内侧边有椭圆形白斑。脚为黑色,并未长毛。鸟喙也为黑色,翮羽和尾羽的颜色比背羽深。鸟尾参差,并非呈剪刀状)”。不过,他接着又说这种鸟“statura hirundinis urbicae(跟家岩燕一般大小)”,加之“definitio hirundinis ripariae Linnaei huic quoque convenit(林奈对岸沙燕的定义也适用于它)”,所以,这种说法与之前的观点多少有些矛盾。至少,他突然给人一种他只是在凭记忆比较这两种鸟的感觉。因为我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鸟在外形、大小和颜色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不过,既然您即将得到标本,那我将十分乐意听听您对此事的看法。

不论我兄弟的这项发现之前是否有过著录,但发现这种鸟还会在直布罗陀海峡和巴巴里温暖而隐蔽的海岸下过冬,他应该是第一人。

我初读斯科波利的《自然历史》时,便觉得他分种、属的记录清晰准确,极具表现力,大有林奈之风。

根据记忆比较两种动物,是科学的大忌。斯科波利越想在这点上谨慎,越犯了错:对于自己家乡的鸟,他下的工夫,或许并未到我们期望的程度。不过,您有句话说得很公道:他的拉丁语的确简洁易懂、流畅优雅,比克雷默的好多了[111]。

得知我对驼鹿的描述与您一致,真是让我十分高兴。

此致

敬礼!

怀特

第三十三封

塞尔伯恩,1770年11月26日

阁下:

看到从直布罗陀海峡带回的那些鸟类标本中,有一些我们探寻已久的短翼英国夏候鸟,真让我十分高兴。如果这些在安达卢西亚找到的鸟是往巴巴里往返迁徙的,那便很容易推断:那些飞来此处的鸟应该会返回大陆,在欧洲较温暖的地区过冬。可以肯定的是,很多飞往直布罗陀海峡的软嘴鸟只有春秋两季才会出现在那里,而在夏季繁殖期里,则会成双成对地飞往北方。待到一年将近时,才拖家带口地往南方退去。因此,直布罗陀巨岩是百鸟齐聚地,也是一处观鸟的好去处。这些鸟就是从这里出发,飞往欧洲或非洲的。春、秋两季能在欧洲边陲见到这种小巧的短翼夏候鸟,真可谓是个可以证明其迁徙习性的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