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耻下问

《论语·乡党》篇记录孔子日常的一些言行,其中有一章说:

 

入太庙,每事问。(《乡党》第二十一章)

 

(孔子进太庙,每件事情都发问。)

 

古代开国之君称太祖,供奉太祖的庙称太庙,也就是君王的宗庙。在太庙举行祭祀大典,是国家最隆重的典礼,参加典礼的都是王室贵族、大臣和由国君特别邀请的人士。被邀请“观礼”的,都是社会上有身份的人,是一种荣誉性的政治待遇。孔子一向赞成周礼,鲁国是西周周公后裔的封国,由于周公特殊的政治地位,享用天子的礼乐,孔子认为进太庙是学习西周礼仪制度的很好的学习机会。他进太庙之后,凡是不明白的地方,逢人便作揖,向人请教。这一条,《论语》还有较详细的记录: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第十五章)

 

(孔子进太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吗?他进了太庙,每件事情都发问。”孔子听到这话,便说:“我这样做正是礼呀。”)

 

鄹邑是曲阜东南的一个地方,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那地方任大夫,古代习惯把某地的大夫称作某地人,这里也把叔梁纥称作鄹人。他们看见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讥笑孔子不懂礼。孔子则认为太庙祭祀是国家重要的典礼,仪式要严肃、隆重、认真,不能有半点差池,应该问明白,所以他说“是礼也”。

据说,当时就有人悄悄拉他的袖子,小声劝他:“你是有学问的名人了,你这样看见什么问什么,啥都不懂,岂不让人耻笑?”事实上已经有人在讥笑了,但别人怎么看,他不在意。后来他教诲学生子路: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十七章)

 

(孔子说:仲由啊!我教诲你道理懂了吗?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这才是智啊。)

 

仲由是学生子路的名,这段话中有六个“知”字,前五个“知”字是“知道”、“懂得”之意,读zhī,最后一个读zhì,同“智”,聪明之义。这段话,孔子的意思是说,不懂的,老老实实承认不懂,虚心学习,才能增长知识,由不懂变为懂。

卫国有位大夫叫孔圉,逝世后谥号“文子”。据古谥法:谥号为“文”,是称赞其道德博厚、勤学好问、重礼爱民。《论语》记录孔子答弟子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第十五章)

 

(子贡问:“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文’呢?”孔子说:“他勤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号叫‘文’! ”)

 

这段话中的“不耻下问”,成为流传两千多年的学习格言。孔子赞同“不耻下问”,不以向下面的人请教是丢人的事。“学问”二字,是“学”和“问”连在一起,本来不明白,又不问个明白,怎么能有学识呢?学从问中来,这是求学的第一要义。

明明不懂,却放不下架子向别人学习,怕丢面子,装出什么都懂的样子,是打肿脸充胖子。明明一窍不通,却头脑发昏,胡说一通,到实践中检验,就露了馅,更丢人现眼。个人丢人是小事,脸皮厚一点,打个哈哈,就过去了;如果事关国计民生,那就祸国殃民。

明明不懂,硬要当领导,又不肯虚心学习,不向别人请教,本来无知而瞎指挥,哪能不犯错误?

学学孔夫子的“不耻下问”,有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