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总有一次善举,让你感到温暖(1)
爱心无价,让世界充满了阳光。充满爱心的世界,就是那跳动着温暖炉火的小屋;充满爱心的世界,就是那在航标灯的指引下驶进宁静港湾的航船;充满爱心的世界,就是那拥有绚丽色彩的画卷。献出你的爱心,这世界会更加美好,这世界会充满阳光。因为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做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
世界上的事,有因就有果。你现在得到的别人对你的态度,是因为你曾经以这样的态度对人。假如你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关心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会以同样的行动关心和帮助你,那么你就会因为其他人的存在感到温暖。
假如你不想有朝一日在遇到困难时没有人帮忙,那你就要在别人的储藏间里早日投放温暖,以备后用。
纽约广告巨头智威汤逊公司董事长曼宁先生曾向一群年轻的广告撰稿人做过一次演讲。那些刚刚走入社会不久的青年男女在这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广告业中都是刚刚起步的稚雏,每个人都渴望向这位广告界的传奇人物多学几招。
那天曼宁向这群听众说道:“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智能、才气与精力都只是这场竞赛的入场券。没有这些条件,你根本不具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格。”但他又说:“但是,要想赢得比赛,你还需要具备更多的条件。你必须懂得成功的诀窍,并把它贯穿到你的整个人生。那么,什么是成功的诀窍呢?那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储藏间。当别人的给予留给自己温暖时,这种温暖就会被储藏起来。一旦别人需要帮助时,这种温暖就会被调动出来,并重新投入使用。
生活中,一些人冷漠自私,在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所以事不关己何必为别人费心呢?其实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下面这个小故事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瑞士的一个小渔村里,有一个叫罗吉的少年,他是一个热心的小伙子,非常乐于助人。
一个漆黑的夜晚,巨浪击翻了一艘渔船,船员们的性命危在旦夕。他们发出了求救信号,而救援队的队长正巧在岸边,听见了警报声,便紧急召集救援队员,立即乘着救援艇冲入海浪中。
当时,忧心忡忡的村民们全部聚集在海边祷告,每个人都举着一盏提灯,以便照亮救援队返家的路。两个小时之后,救援艇冲破了浓雾,向岸边驶来,村民们喜出望外,欢声雷动。当他们精疲力竭地跑到海滩时,却听见队长说:“因为救援艇的容量有限,无法搭载所有遇难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
来不及停下喘息的队长立即开始组织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准备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17岁的罗吉立即上前报名,然而,他的母亲听到时,连忙抓住他的手,阻止说:“罗吉,你不要去啊!10年前,你的父亲在海难中丧生,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约翰出海,到现在也音讯全无啊!孩子,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依靠,千万不要去!”看着母亲,罗吉心头一酸,却仍然坚定地对母亲说:“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么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我们就应当竭尽全力地救助他。”
罗吉深深地拥吻了一下母亲,然后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援艇,和其他救援队员一起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一小时过去了,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是对忧心忡忡的罗吉母亲来说,却是无比漫长的煎熬。
终于,救援艇冲破了层层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家还看见罗吉站在船头,朝着岸边眺望。众人不禁向罗吉高喊:“罗吉,你们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远远地,罗吉开心地朝人群挥着手,大声喊道:“我们找到他了,他就是我的哥哥约翰啊!”
罗吉不顾母亲的劝阻,坚持去救援,令人倍感温馨的是,他救回来的竟是自己的哥哥!他的乐于助人使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冷漠自私的人,他们不愿为别人着想,不愿帮助别人,结果,他们会没有朋友,当他们出了问题,也很少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帮助的人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因此,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话,请千万别选择冷漠。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美国埃·哈伯德说:“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解惑,自己获得知识;帮助别人扫雪,自己的道路更宽广;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友善的回报。
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一个人死了,天国的导游带着那个人去参观了天堂和地狱。那人看到地狱与天堂一模一样。只是地狱的人比人间的人还要瘦小很多,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而天堂的人却个个红光满面,健壮如牛。到两处的餐厅一看,也没有什么两样,都有一口大锅,锅内是美味佳肴,每人手里使用的都是一米长的筷子。
终于发现不同了:原来在地狱,用这么长的筷子夹菜,人人都无法把美味佳肴送到自己的嘴里,只好望着美味饿肚皮。而天堂的人却不像地狱的人那么自私,他们不用筷子往自己嘴里送食物,而是往对方嘴里送。于是你喂我,我喂你,大家都有饭吃!
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在于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曾几何时,帮助别人成了“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的代名词。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取更多的东西,自己却吝啬哪怕一点点的付出,以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厚!面对别人求助的目光,不是冷漠以对,就是袖手旁观。可是,我们应当明白,有时候,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小凡因为临时有事要去找一个住在郊区的朋友,为赶时间,便抄近路走入一条偏僻的小巷。
不知道怎么附近居然没有路灯,四周一片漆黑,她心里非常害怕,后悔自己不该走这条路,可是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向前走。走着走着,突然,她发现前面有一团亮光,似乎是一个人提着一个灯笼在走。
小凡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小跑着赶了过去,正想打声招呼,却发现他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这分明是一个盲人嘛!小凡心里纳闷,又不好意思问。
走了一会儿,到了一个岔路口,小凡提醒盲人到了叉路口,问他要朝哪个方向走。让小凡高兴的是,盲人和她竟然是顺路。
话茬儿一打开,他们就聊了起来,小凡终于忍不住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
盲人缓缓地说道:“这个问题不止你一个人问我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所以,每到晚上出门,我从不忘提着一盏灯笼。这样既方便了大家,也方便了自己。”
小凡久久回味着盲人的话,感慨万千。盲人提灯笼,好像很滑稽,但是他帮助了别人,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我们应该时时伸出热情的手,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不仅能助人一臂之力,而且能给对方带来力量和信心,使他们有更大的勇气去战胜困难。也许只是你的一个举手之劳,对别人来说却犹如雪中送炭,那么别人对你定会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激。
约翰是一名年轻的律师,在美国的一个小镇,成立了一个律师事务所,专门受理移民的各种事务和案件。经过几年打拼,已变得小有名气。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念之间他将所有的资产都投资于股票,并且几乎全部亏尽。更不巧的是,由于美国移民法的修改,职业移民额削减,他的律师事务所也门庭冷落。
他破产了。
他一下子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正在他为自己的生计发愁的时候,他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公司总裁寄来的信。信中说他愿意把公司30%的股份无偿赠送给他,并且旗下的两家公司,随时都欢迎他做终身法人代表。
约翰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天下有这样的好事?不管怎么样,他决定弄个明白。他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来到了一家装修得很气派的公司,接待他的是一位中年男人。
约翰有点疑惑了,他确信自己并不认识这个人。那位中年男人微笑着看着他说:“还认识我吗?”约翰摇摇头。只见他从硕大的办公抽屉中,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汇票和一个写有约翰名字和地址的名片。约翰确信那是自己的名片和笔迹,但是他还是想不起在什么时间和地方与这个先生见过面。
他说:“很抱歉,先生,我真的记不起来了。”
那位总裁说:“13年前,我来到美国时,准备用身上仅有的5美元去办理工卡,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已经涨到了10美元。当排到我的时候,办事处快下班了,但当天我如果我没办上工卡,那么我在公司的位置将会被别人顶上,而此时你从身后递过来5美元,当时我让你留下姓名、地址,以便日后把钱奉还,当时你留下了这张名片……”约翰渐渐想起这事了,问道:“后来呢?”
“不久我在这家公司连续申请了两个专利,事业发达起来,本想加倍地把钱奉还给你,但我到美国之后,工作生活都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冷遇,是你这5美元改变了我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我怎么会把这5美元轻易地送出呢?”
这个故事似乎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偶然中必然蕴含着许多必然。当初是约翰用5美元帮助了别人,十几年后,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得到了别人的恩惠。这种回报与其说是上帝的赐予,不如说是迈克当初种下的善因,而一个有着善心和善举的人,是应该得到回报的。
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自私自利的人性弱点,有人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我们应该明白,用老百姓的一句话说就是,这一辈子谁还没有用得着谁的时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谁都不知道将来会需要谁的帮助,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何乐而不为?
虽然在这个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只顾扫自家门前的雪,但是在心底总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私的存在,只是有的人表现得明显,有的人表现得不明显罢了。本来为自己着想也属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若一切都从私利出发,从不肯伸出手帮助别人,最后只会陷入人生的死胡同。我们常说助人为乐,就是说,我们帮助了别人,我们也从中得到了快乐。其实,助人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很多时候,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给予远远比接受更让你快乐】
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快乐。”当别人接受了你的帮助,你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体现,你的内心就会充盈着幸福的感觉。因为给予别人,你自己会快乐,同时接受的人也会快乐,这意味着你同时得到了两个快乐!
给,就是一种舍。我们在给别人的时候,就是在舍自己的某些东西,比如时间、精力、关怀、财物等。这些舍,同样会使我们得到。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就是说,我们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收获。实际上,这并非一句空话。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别人求助,如果我们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我们会心存感激,希望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
很多时候,人们会抱怨人际关系复杂,知心朋友难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平日考虑自己过多,帮助别人太少。一个人平时不注重维护人际关系,很难有好人缘。“临时抱佛脚”只会给别人以“利用”之感。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欢迎呢?别人又怎么会对他慷慨相待呢?只有平时多帮助他人,别人才会用真心对待我们。
世界上,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总是在想,我能得到多少?从不会去想,我做了多少,我让别人得到了多少?前者只会无穷无尽地索取,永远对自己得到的都不满足,也就无暇享受拥有的快乐。即便是因为拥有而快乐,那种快乐也是短暂的。后者则能从给予别人,让别人得到满足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长久地存在人的心中,每次想起来,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每个人都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种价值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宠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他从来没有开心地笑过一回,常常愁眉紧锁,郁郁寡欢。
有一天,一位魔术师走进王官对国王说,他能让王子快乐起来。国王兴奋地说:“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宫里的金银财宝随便你拿。”
魔术师带着王子进了一间密室,他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几笔画,然后交给王子,并嘱咐他点亮蜡烛,看纸上会出现什么。说完,魔术师走开了。
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