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涅槃:从皇宫到故宫博物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皇室天家的宫廷宝藏

千百年来,天下琼奇瑰异,稀世不易得之珍,咸充物于紫禁城。无论是这座古代宫殿建筑群本身,还是紫禁城内珍藏的各种文物,都是罕见的旷世之宝。从收藏的数量来看,乾隆帝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位皇帝,他还曾经以“寸草为标”,规定宫中的一切物件都不准丢失。首先提出“辟帝室博览馆于京师”的人是晚清立宪派的著名代表张謇,随后提出此议的有熊希龄、锡良等,民国初年,金梁、罗振玉等也设想过筹建皇室博物馆。然均未获成功。

20世纪80年代以降,海峡两岸的学者说到中国博物馆的渊源,“古已有之”的观念不可谓不深。有大陆学者认为,“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殷人保藏典册的府库。我国古代文献中也不乏这方面的记载。《周礼》说,周代春官之职,掌祖庙之收藏,‘凡国之玉镇大宝藏焉’。《春秋》桓公二年记载:‘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书’”。尤其是“宋代以降,搜集、研究古物更成为朝野的风尚,与文物、博物馆工作有联系的金石学、方志学、考据学、目录学等学科也逐渐建立起来。古代收藏家和鉴定家的搜集活动及其研究成果,为我国博物馆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当时我国虽然还没有博物馆的名称,但就其实质而言,业已具备了博物馆的雏形”。蒋复璁:《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使命》,载《故宫文物》,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

在台湾,有学者认为:“如论宫廷收藏,已经有了博物院(指故宫博物院)的事实,则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图画功臣于麒麟阁,在公元前1世纪,吾国已有画像博物馆了,此后如后汉有云台,隋有妙楷与宝迹两台,唐有凌烟阁,明有平台,清有紫光阁,都是画像陈列馆,历朝也都有古物的珍藏,不过没有公开展览罢了。”文化部文物局主编《中国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85。

说到故宫博物院与宫廷收藏的承继关系则有如是说:

 

宋承五代扰攘之后,太祖于建隆元年(960)即设翰林图画院,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诏天下郡县,求前哲书画墨迹,太宗又命高文进,黄居寀搜进民间书画。太平兴国四年作太清楼,庆历中辽送“千鹿角图”与宋,悬挂于此楼,故宫博物院藏有“景德四事图”,末幅即是太清观书。太宗瑞拱二年(989)于崇文院中央建秘阁,以三馆书籍真本并内出古画墨迹藏之。秘阁可以说是北宋宫中博物馆了。徽宗宣和间,内府所藏益富,因勒撰宣和书谱20卷、宣和画谱20卷,这是北宋宣和年内府所藏的书画目录,今天幸都存在。故宫博物院藏品,在这两目录里的有19件之多,还有不在此目录而有北宋印玺的,计有22件。换言之,就是北宋内府所藏,现在还藏故宫博物院的,有42件之多。故宫收藏书画中,仅有南宋印玺的,有17件,南北宋内府盖印入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竟有59件,这个数字实在惊人,也足征故宫博物院与两宋内府关系的密切,也可以知道故宫博物院上溯到两宋,证据确凿,令人兴奋。

 

又说,

 

元王恽目睹由南宋移来的书画,撰有书画目录,记载有两百件,其中有唐孙过庭书谱及宋十二帝后画像,还藏在故宫博物院。宋十二帝后画像原藏在宫内南薰殿,还有唐、五代及明代帝后的画像,因宋十二帝后画像是宋宫原物,所以至少明代帝后的画像也是原物。王恽所记,并不齐全,因为故宫博物院所藏晋、唐、宋书画,不入王目而有宋印玺的,还有数十件呢。自来装裱、题跋及藏章每被割去,所以故宫所藏古书画曾入赵宋宫廷的,更不知有多少。铜器、瓷器、玉器及雕刻、丝织等件,因无题识及藏章,无法明辨,恐怕也有不少是宋室故物。我们从故宫藏宋内府文物之多推断,故宫应从宋代算起,历史一千年,并非是过甚之说。蒋复璁:《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使命》,载《故宫文物》,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

 

以上记述所传达的认识是,博物馆渊源于人们的文化收藏行为,进而,中国的古典收藏传统即可演绎为中国博物馆的萌芽,或称起始。说到故宫博物院,更是来源于两宋内府,发扬于清高宗乾隆帝的收藏,宫廷收藏即“没有公开展览”的博物馆。

我们认为,中国博物馆的产生是近代社会变革的结果,不是宫廷收藏或私人收藏的继承。宫廷收藏与博物馆收藏的表层联系,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宫廷收藏在变为博物馆收藏之前,仅仅是封建专制主义文化的一种表现,是千百年来封建文化专制制度的产物。为了明确宫廷收藏与博物馆收藏的关系,进而,搞清楚清室宫廷收藏演变成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真相,有必要首先对紫禁城与宫廷收藏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