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少些期待,多点界限

说到界限,不得不提《一念之转》的作者拜伦·凯蒂。在读凯蒂的文字时,我常常被她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智慧打动,尤其是对存在的尊重,以及与人、事、物之间那种了了分明的界限感。那种纯粹,没有丝毫妥协,与内在的最中心处相呼应。那种呼应穿越头脑,直抵灵魂深处,我知道,那是真相。不管是我的轻轻一念,抑或是生死问题,在拜伦·凯蒂这里都无分别。在她这里,我体会到的是生命里最纯粹的界限感。

拜伦·凯蒂在《一念之转》中写到,她的孙子罗斯出生时,没有呼吸,整个产房弥漫着紧张不安和惊慌失措的气氛,凯蒂的女儿转头看到的却是凯蒂的微笑。事后,她告诉凯蒂:“妈妈,你知道你经常挂在脸上的微笑吗?当我看到你那样看我时,一股平安的能量感染了我,即使婴儿没有呼吸,我仍觉得没关系。”当然婴儿后来有了呼吸,健康地活了下来。

凯蒂说:“我很开心,我的孙子不必因为要得到我的爱而为我呼吸。他的呼吸是谁的事?不是我的事。不管他呼吸与否,我不愿错失他存在的每一刻。我知道即使没有任何呼吸,他也活了自己完整的一生。我热爱真相,而且以它当下的样貌来爱它,丝毫不受任何幻象摆布。”

哪怕是生命攸关,仍保有界限。每次读到这里,震撼、喜悦、感动就会从内心深处升起。不管你以何种方式存在,哪怕是以“不存在”的方式存在,我都一样爱你。

我想,做到如凯蒂一样的纯粹界限显然是不容易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减少对孩子的期待,多些尊重。有了尊重,也就有了界限。

在工作坊里,我很喜欢带领参加者体验一项活动,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借由此,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同,也接受彼此的不同。我常常鼓励参与者把这项活动带回家,与伴侣和孩子一起体验,虽然只是一个游戏,却可以行无言之教,让孩子领悟一些生命的真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始于彼此的相同点。比如伴侣,一开始看见的总是对方与自己的志同道合,慢慢地,彼此的不同逐渐显露,然后开始紧张、恐惧,害怕那个不同是对自己的否定,害怕那个不同会带来对方的远离。

若能把觉察带入这样的时刻,就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渴望的是对方的认可,期待被对方看见,而这份最初的渴望和期待来自父母。多少次我们对父母有同样的渴望和期待,但绝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期待总是落空,于是,我们出发去寻找他人的认可和看见。

我们也会把这样的期待投射到关系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投射,所以我们更愿意与跟我们有相同认知和价值观的人成为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成为伴侣,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最初的那份渴望。

不管再怎么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哪怕是兄弟姐妹,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也常常个性迥异,双胞胎也有性格大相径庭者。

期待必然伴随失落,还有最初不被父母看见的恐惧。于是在最亲密的关系里,当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时,就会激起我们最深的恐惧,关系越亲密,我们投射的感受越深。

另一个常常被投射的对象就是我们的孩子,在父母那里的期待,一开始被投射到伴侣身上,然后落空了,又被我们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说,妻子拿老公没办法,就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去塑造一个符合自己期待的孩子。

若是幸运,孩子具有反抗能力,能抵抗住这些操控,在荆棘中长成自己的模样。大多数孩子会在挣扎中屈服,重复父母最初的伤痛,他们又成为不被看见的孩子,长大后又开始到处寻找认可,轮回就是这样发生的。

期待就是欺骗,期待就是越界,期待过度就是操控。在关系里,我们难免会期待,希望孩子身心健康也是一种期待,但如果我们足够清醒,就不会冠冕堂皇地用自己的期待去操控关系中的人。我有我的期待,若你能满足我,那很好,若你无法满足我,也不是你的错,我的期待只与我自己有关。

能滋养彼此关系的,应该是爱而非期待。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停止期待,其实就是开始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时,就不会在关系中投射你的期待了。

若不再期待,你就自由了。你想要这样的自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