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本序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以大量真实、深刻地反映当时美国西部社会生活的作品,深得读者欢迎,并被同行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童年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汉尼巴尔镇上度过。父亲曾当过小店主,因不善经营导致破产,后于一九四七年马克·吐温十二岁那年去世。马克·吐温从此辍学,开始独立谋生。他曾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报馆的排字工,采矿工,轮船领航员,记者等。内战期间还参加过南军。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上期间,他每天凌晨都听到领航员测量水深时发出的喊声:Mark twain,意为“水深二英寻”,船可以畅行了。这引发了他长大后当一名领航员的愿望。而当他正式开始笔墨生涯时,就把“马克·吐温”(Mark Twain)当成了自己的笔名。
一八六五年,马克·吐温根据一则流行的传说,写成幽默故事《卡拉维拉斯县那只出名的跳蛙》,甫一刊出,立刻引起强烈反响,可谓一举成名。此后,他的创作热情和欲望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出版了《傻子出国记》(1869),《镀金时代》(1873),《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流浪汉在国外》(1880),《王子与贫儿》(1882),《密西西比河上》(1883)《哈克贝里·芬历险记》(1885),以及晚年作品《傻瓜威尔逊的悲剧》(1894),《赤道旅游记》(1897)等。一九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马克·吐温在康涅狄格的家中因心绞痛去世。
马克·吐温最受广大读者欢迎、也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大概就要算他的两部儿童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了。
《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版于一八七六年。据称该书出版三个月就销售了三万册,这在当时是很惊人的;而到了一九〇四年,总发行量超过了二百万册,居马克·吐温所有作品发行量之首。当然啦,虽然这是一部儿童小说,但它的读者决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虽然本书旨在娱乐少男少女,但我仍然希望成年男女们不要因此而冷淡它……。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小说的背景是在美国的一个边疆小镇比得堡。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马克·吐温以高超的观察生活、体验儿童心理的能力,通过对汤姆的一个个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恶作剧”行为的描写,令人信服地塑造出一个可“恨”可爱、活灵活现的小主人公形象。比如,当他逃学被姨妈发现,罚他在礼拜天粉刷栅栏时,他居然假装干得有滋有味,逗得其他孩子一个个心痒难熬,于是这份干活的权利居然奇货可居,为他换来了很多的玩具;又比如,学校规定每个学生要背诵《圣经》,背出一定数量的段落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票子,凭票子可以换取奖品,而最大奖就是一本名家插图的《圣经》。汤姆当然并不渴望得到《圣经》,但是好胜的他却渴望得到受奖时的荣耀以及伴随这种荣耀而来的风光。于是,他靠着用玩物跟人交换票子的方法,顺利地得到了《圣经》,然而在颁奖时,他却因为背不出最基本的段子而出尽了洋相。像这样令人失笑的情节描写,书中可谓俯拾皆是,马克·吐温“幽默大师”的称号的确是名副其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没有单纯地把汤姆·索亚塑造成一个只会恶作剧的孩子,他和很多同龄的孩子一样,有着正义感和同情心,爱打抱不平,对异性有着懵懂的兴趣。当他目睹坟地上的一起凶杀案后,一方面为那个被嫁祸的人感到难过,并偷偷地去安慰他,另一方面,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挺身而出,向法庭指证了真正的凶手。作者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节的精彩描写,让一个栩栩如生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当他和贝姬在岩洞里迷路,面临着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一方面掩饰着自己对死亡的害怕,另一方面尽力安慰着贝姬,并积极寻找着生路,让小姑娘感到他是个依靠,也让读者们看到了一个小男子汉的形象,并深深地喜爱上他。这部作品之所以广受好评,也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汤姆·索亚之外,作者在本书中还成功塑造了其他一些人物形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当然要数汤姆的铁哥们哈克贝里·芬。这也是马克·吐温所有作品中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意犹未尽的作者后来干脆又以哈克为男一号,创作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双璧。
译者
二〇〇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