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早期文明(2)
新王国时期的另一个著名国王是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279—前1213年在位)。据说,他活到96岁,是古埃及历史上活的时间最长的一位国王。他一生妻妾成群,至少有48个儿子和53个女儿,这些儿女是至少9个、至多20多个妻子所生。当然,这些并不是令其名垂千古的主要原因。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统治者,一心想着恢复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的埃及版图,不断发动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努比亚等地的战争。恰恰在拉美西斯二世试图在西亚扩张领土的时候,西亚的赫梯王国兴起,并向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扩张势力。结果,埃及与赫梯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争霸战争。拉美西斯二世为了在这一地区取得决定性胜利,曾亲自率军深入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卡叠什,与赫梯人展开了一场大战。拉美西斯二世的远征军由4支大军组成,约2万人。他亲自率领的是以阿蒙为名的大军,行进速度最快。他在即将到达卡叠什时,抓获了一个赫梯间谍。经审问“得知”,赫梯军队已经离开卡叠什城,向更远处撤退。实际上,这个细作是赫梯人故意派来传递假信息的。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的军事委员会信以为真,便率领自己的阿蒙大军急进。当拉美西斯二世的阿蒙大军到达卡叠什城外时,早就埋伏在那里的赫梯人的伏兵突然出现,将拉美西斯二世及其军队围住。拉美西斯二世并未慌乱,而是从容应对。他身先士卒,驾驭着自己的战车,奋勇杀敌。他的军队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显得有些惊慌,有退却的意思。拉美西斯二世注意到这点之后,一边左突右杀,挡住敌军的攻势,一边鼓舞其军队的斗志。但埃及军队还是寡不敌众,开始败退。赫梯士兵没有集中精力攻击拉美西斯二世,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正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很多赫梯士兵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抢夺埃及士兵丢下的财物,这为拉美西斯二世及其被困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战机。埃及后续部队及时赶到,与拉美西斯二世亲自率领的军队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令赫梯军队大惊失色,慌乱逃窜。拉美西斯二世的军队得以脱险。双方损失都很大,都没有取得真正胜利。在之后的对阵中,双方也都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样,约在公元前1259年,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国王哈吐什里三世签订了停战条约,这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和平条约。
新王国时期的国王们崇拜太阳神阿蒙,将战功归于阿蒙神,从而大规模建造神庙。他们在底比斯尼罗河东岸中王国时期建筑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的基础上,不断扩建,最终使这两个神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神庙。这两大神庙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轮回,已经残破,但目前的残垣断壁依然令参观者惊叹不已。在卡尔纳克神庙由塞梯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多柱大厅里,134根高达十几米至二十几米的巨大石柱向世人展示着新王国建筑艺术的高超,也展现着第19王朝时期埃及财富的雄厚,更彰显着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宗教信仰的巨大力量。
新王国时期的国王们充分汲取了古王国国王们的经验教训,为了防止自己的坟墓被盗,不再在地面上建筑目标明显的金字塔,而是将自己的坟墓隐藏在底比斯尼罗河西岸干燥的山谷里,从悬崖峭壁上开凿和修建岩窟墓。埋葬国王的这个山谷后来被称为“帝王谷”。帝王谷中有62座坟墓,目前已经确认24座是国王的。这些王墓当中最长的达230米以上,面积最大的超过1800平方米。图坦哈蒙墓是帝王谷中最后发现的一座坟墓(1922年发现),结构很简单,由甬道、前厅、耳室、棺室和宝库构成,其规模并不大,总面积112平方米。这座坟墓只是前厅曾被盗墓贼打开过,但也没有被完全盗劫,许多陪葬品得以保留下来。这座墓的陪葬品异常丰富,近5000件,全部黄金重量为1128.9公斤,被誉为“埃及宝库”。墓中的陪葬品经10年清理,直到1933年才清理完毕。这些珍贵文物被送到开罗博物馆收藏、展览,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图坦哈蒙棺,共8层,从外往里依次是4层木质圣棺,一层石棺,二层贴金棺和一层纯金人形棺。黄金棺最为精美,长1.85米,用厚2.5—3.5毫米的黄金片锤打而成,重110.4公斤。覆盖在法老木乃伊头部的黄金面具,面部表情极富青春色彩,美妙绝伦,是目前所见最精美的面具。另外,图坦哈蒙的立身像(一对)、图坦哈蒙王座、图坦哈蒙金床和一个精美的彩绘木箱等,都堪称稀世佳品。
新王国后期,由于王室将大量土地和财富捐赠给神庙祭司,大规模修建神庙和坟墓,耗费了巨大财富,王室财力逐渐衰微。宗教祭司集团的财力则获得提升,其政治影响力也相应提高。到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结束以后,来自欧亚大陆的移民开始从地中海攻击埃及,埃及人称他们为“海上民族”。到新王国末期,埃及内部的起义不断。最终,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崩溃。
古代埃及人民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在创造强大的政治制度和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古代埃及人的象形文字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具有装饰效果的图画符号,与神庙和坟墓墙壁上的浮雕壁画浑然一体,美妙无比,展示着古埃及人的智慧。古埃及人用这种神秘的文字创作着宗教文学,也记录着激情涌动的世俗作品。一份纸草文献的作者描写了一位姑娘的美丽:“笔直的项颈,光彩的乳房;头发如纯色青金石,双臂胜于黄金,手指宛若莲芽。庄重的大腿,纤细的身腰,适中的双脚,都展现了她的美丽。”接下来,诗歌描述了姑娘对一个小伙子的热恋:“我的心一想到他就痛苦,我已经被他的爱情所占有;真的,他是一个呆子,而我也与他一样。他不知道我多么想拥抱他……”古埃及人还用自己的双手创作了惊世骇俗的雕刻和绘画艺术。古王国时期的“群鹅图”堪称古埃及绘画艺术的杰作。这幅彩色绘画发现于美杜姆第四王朝一座墓的墙壁上。画中的6只鹅与现实中的鹅的大小基本相等,左右各3只,非常对称。它们朝着相反的方向漫步前进,悠闲自得。两侧低头觅食的两只鹅更是栩栩如生。整个画面色泽鲜艳、和谐唯美、笔法纯熟、意境深刻。
当然,古埃及人还在天文学、历法、医学、数学、建筑等领域取得了很多令人赞叹的成就。古埃及文字、文学、天文、历法、医学、建筑、宗教等都间接或直接地对希腊罗马文明产生了影响。西方人撰写的《黑色雅典娜》一书称古埃及文明为西方文明的非洲之根,便是以此为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埃及文明对以希腊罗马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明影响深远。古埃及人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从苏美尔到巴比伦
在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两河流域”,或称“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区,最早的农业文化或许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的时候。约从公元前4300年到前2600年,两河流域的社会向着文明过渡,到大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已经有大约2000个文字符号,用于记载经济活动。从文字的发明与应用来看,两河流域比非洲的埃及稍早进入文明社会。但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已经有了统一的地域王国。因此,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究竟谁先进入文明社会,仍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
到大约公元前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众多城邦,进入了苏美尔文明时期(约公元前2800—前2371年),也称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各城邦都建立王朝,由王进行统治,但王不是世袭的,其权力受到长老会议和公民大会的制约。各城邦的土地划分为神庙土地、公社土地和私人土地。神庙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城邦之间频繁发生争霸战争,长期没有形成统一的地域王国,最终被后起的阿卡德王国消灭。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符号形状酷似楔子,故而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源自图画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大约有600多个,常用的有300多个。除了苏美尔语,两河流域后来的其他语言,如阿卡德语和赫梯语,都采用楔形文字,但不同语言中的楔形文字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在萨尔贡一世(公元前2371—前2316年在位)统治时期,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371—前2191年)统一苏美尔和阿卡德,征服广大地区,建立起王国,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建有常备军,经济获得较大发展。阿卡德王国后期,古提人从苏美尔地区向阿卡德地区进犯。公元前2191年阿卡德王国灭亡。随后,古提人统治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前2006年)统治两河流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王室经济在其中占有相当比例。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以后,两河流域陷入列国征战时期。乌尔第三王朝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是颁布了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乌尔纳木法典》。在古代世界,无论实行君主制的国家,还是实行共和制或民主制的国家或城邦,都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统治秩序。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具有撰写成文法或法典的传统。两河流域因为《乌尔纳木法典》的颁布而形成了制定法典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