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百家争鸣(1)
历史的晨光被浓浓的乌云遮掩,雷电咆哮,划破天际。三代的统一、天下的和睦,被诸侯国独大的欲望刺破,兵燹四起,狼烟弥漫,刀光剑影,马革裹尸,血的腥味弥散在死寂荒原上,堆积着残尸的废墟,余烟未熄,下一场金戈铁马的喧哗与哀鸣又在风中绽开……
这是诸侯独霸或称雄的争鸣。但是,也就在同时,一阵阵读书声却夹杂在擂响战鼓的节奏之间,不绝于耳。一群群读书人,奔波于兵连祸结的道路上,游走于诸侯之间,或倡导以战止战,或倡导止戈兴仁。这是文化的争鸣。
也许就是如此,在中国的历史上,分裂带来思想昌盛,统一带来文化繁荣。
本章名为“百家争鸣”,主要是简述春秋战国的历史,重点揭示中华思想文化的原型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对后世的影响。
春秋五霸
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搬到洛邑王城。因为幽王及申侯的一段变故,原来的都城镐京已无法使用,周王室在西部的统治势力大为削弱。平王东迁其实是当时军事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平王周围的贵族力量,基本上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而团结在一起的。他的舅舅申侯当然希望自己外甥登位,其他一些贵族,比如秦、晋、郑,多是出于扩大自己地盘的目的,力主平王东迁。平王东迁是古代王权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一个标识。在西周分封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结构,实质上是家族形态的扩大;而平王东迁标识着周天子的“家长”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更为深远的影响则是让诸侯的势力陡增,特别是先前的小诸侯国,如秦襄公因将兵救周、护送平王东迁而受封为诸侯,从此在西部边陲牧马的秦国才被封为“公”的爵位,拉开了一段辉煌威赫的秦历史的序幕。
所谓“春秋五霸”,一般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此外吴、越还演着争雄大戏。所谓“称霸”,就是因势力强大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桓公名小白,姜姓。齐襄公死,其弟桓公继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势日益强盛。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齐桓公率军北伐山戎,保卫了燕国。公元前660年,狄人侵卫,杀卫懿公,齐桓公又救卫。齐桓公救患扶危的行动得到一些诸侯的拥护,威信大增。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宋、陈、卫、郑、许、曹之师伐楚,与楚军对峙于陉(今河南偃师),双方互不相让。后齐、楚订立盟约,都撤回军队。齐桓公这次出兵虽未与楚作战,但却打击了楚国北进的锋芒,暂时消除了楚对中原诸国的威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从此,齐桓公成为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齐国逐渐衰弱。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与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宋襄公雄心勃勃,想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展开泓水之战。当时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
晋惠公死后,流亡国外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继位,称为晋文公。晋文公在大臣狐偃、贾佗等的协助下,采取了一些整顿政治、经济的措施,并帮助周惠王重新夺回了王位,由此他能用周天子的名义来压制和号令各诸侯。公元前632年,楚围宋,晋文公率军救宋。晋军为避开楚军的锋芒,在未开战之前,主动退军,“退避三舍”。至城濮(今河南濮阳西南),晋文公会宋、齐、秦军,大破楚军,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晋文公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与会的有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会盟,史称“践土之盟”,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
秦穆公(公元前682年至公元前621年),嬴姓,赵氏。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穆公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秦穆公于是掉头向西发展,陆续灭掉戎人所建立的12个国家(有说20个),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芈姓,又称熊侣。在位期间(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1年)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国力日益强盛,为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了一次大检阅。这一来,可把当时的周定王吓坏了。他派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楚庄王见到王孙满,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起周王宫里所藏的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相传是禹收九牧之金所铸,商周因革,已成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王问鼎,表示他有取代周天子的野心。王孙满非常强硬地告诉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周德还未衰亡,你做臣子的就不要打听鼎的轻重。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也就悻悻带兵回国了。
吴、越两国都是长江下游的国家。吴都于吴,今江苏苏州;越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楚亡臣伍员率军伐楚,楚军大败,吴军直入郢都。这时楚得到秦的救援,越国又乘虚攻吴的都城,吴被迫撤兵。阖闾死后,其子夫差于公元前494年伐越,败越于夫椒,即今江苏吴县太湖中山,围越王勾践于会稽。勾践求和,请为属国。公元前487年,吴筑邗城于江北,又开邗沟,联结江、淮,通粮运兵,大败齐兵于艾陵。公元前482年,吴又与晋、鲁的国君及周天子的代表会盟于黄池,即今河南封丘。因当时越王勾践已进攻吴国,夫差让霸主于晋定公而回师吴国。公元前473年,越再伐吴,夫差战败自杀,吴亡。勾践灭吴后,成为江、淮下游最强大的国家。他率师北上,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今山东滕县),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指中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最强实力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六国均在其东,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史称“三家分晋”。也因此事件,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被视作春秋与战国的分界。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由此揭开。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其服上褶下绔,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于骑射,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从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夺取林胡、楼烦之地,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扩大到今河套地区。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采用围魏救赵战略,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孙膑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孙膑用“减灶之计”引庞涓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庞涓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遂拔剑自刎。相传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就进谗言害孙膑受膑刑,马陵之战是这个嫉妒者的下场。
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军于丹阳、蓝田与楚军作战,这是最终击败楚军的一场复杂的战役。秦败魏、韩、赵三国后,欲攻齐,派张仪去楚,许诺割地六百里要楚与齐绝交,以破坏齐楚联盟。楚怀王遂与齐断交,派使者往秦索地。张仪背约,只许六里地。楚怀王大怒,派大将军屈匄率军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率军迎战。两军战于丹阳,秦施计离间楚将关系,使其互不配合,大败楚军,俘屈匄及裨将逢侯丑等70余将领,斩首8万人。随后,秦又遣军攻取楚地汉中,置汉中郡。楚怀王不甘心失败,尽发国内兵再度攻秦。秦军于蓝田击败楚军。韩、魏配合秦军乘楚国内空虚,攻占楚地邓,即今湖北襄樊北。楚怀王被迫撤军,割两城向秦求和。屈原《国殇》就是为悼念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在丹阳、蓝田之战中牺牲的楚国将士而作。此次战役,秦国重创楚军主力,取得了丹水、汉水流域的决定权,扩大了势力范围。楚国再无力量与秦国一争高下。
燕昭王礼待郭隗,借此招揽天下英才,又客礼厚待乐毅。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仅次于上卿的高官)。乐毅返燕后,燕昭王在公元前284年派乐毅为上将军,同时赵惠王也把相印交予乐毅,乐毅率全国之兵会同赵、楚、韩、魏四国之军兴师伐齐。齐愍王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愍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乐毅率燕军乘胜追击齐军至齐都临淄。乐毅攻齐五年,攻齐70余城,唯独莒、即墨未攻下。公元前278年,燕昭王死,齐国大将田单施反间计,挑拨燕惠王和乐毅的关系,惠王果然下令大将去齐接替乐毅。接替的大将一反乐毅原来的战略部署和争取齐人的政策,而施之以残暴,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强烈反抗。田单在即墨城用火牛阵大破燕军,追歼燕军到黄河边上,收复齐国所失之城邑,将燕军逐出齐境,从莒迎齐襄王归临淄。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王龁又继而攻赵于长平,赵将廉颇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相范雎使反间计调离廉颇,赵王中计而任用赵括。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为副将,用佯攻、分割、围困等战术,最后射杀赵括,将四十万降卒坑杀。至此,赵国已没有力量与秦国抗衡。
师鼎与世卿制
1974年12月5日,山西省扶风县黄堆公社云塘大队强家生产队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批窖藏的西周铜器。省文管会扶岐考古工作站闻讯后,即前往现场进行调查了解。铜器出土于强家村西稍北300多米处,共7件。其中大鼎一件即“师鼎”。通高85厘米,口径64.5厘米,重105公斤,为建国后发现的西周重器之一。内壁铸铭文19行197字,记述了师从穆王时期就担任王朝师职,有功于周室。主人一家四代父死子继,世袭“师”官职。
师鼎的出土,给中国西周已开始实行世卿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那什么是世卿制呢?世卿制也叫世卿世禄制,卿是古代对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一级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禄田土地的赋税收入。过去,另有一些学者不太同意世卿世禄制流行于西周的说法。他们认为,《尚书》载有周公阐述的西周时代的选官规定,是选用有德有才的贤人做官,而不搞世卿世禄制。而现在师鼎的铭文清楚地说明了世袭卿位在周代十分盛行。同样,1976年在陕西扶风县白家庄出土了微史家族铜器群,这个家族的六代人从西周初年伊始,一直是父死子继,世袭“作册”史官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