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宝贵的意识是我们能够得以成为人的保证。如果永久性地失去了意识,即使仍然存在生命体征,也会被认为等同于死亡。毫不奇怪,意识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二十五年来,我就这个主题写了很多书和文章。我相信意识能被科学地加以研究,现在关注这个主题的出版物和科学会议与日俱增,这支撑了我的信念。
新的进展促使我希望向普通读者介绍意识问题。我的目标很明确:对意识进行定义,并对这个主题给出简单而又不失清晰的观点。这个主题具有挑战性,它也需要读者能付出耐心。我唯一能承诺的是,努力得到的回报将是对于这个人类关注的中心问题更深刻的理解。因此,除非必要,我将尽量避免涉及学术内容,这些在我以前的著作中有很多。想要进行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在书后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找到许多优秀的著作。另外,要理解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大脑和意识问题尤其如此。为此我在书后增加了一个术语解释表,希望能有所帮助。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关于意识的阐述直至今日仍然是经典,他说:
迟早会有一天,特定的意识将与特定的脑状态相对应。对其的探索将会使之前所取得的一切科学成就黯然失色。但是在目前,心理学还只相当于伽利略和运动定律出现之前的物理学,或是拉瓦锡和质量守恒定律出现之前的化学。心理学的伽利略和拉瓦锡终有一天会出现。而且,他们的成就将会是“形而上学”式的。与此同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认识到探索的困难重重,并且牢记我们所秉持的自然科学理念都是暂时的并且可以改变。
我很想知道,詹姆士说对意识基础的成功科学研究必将是形而上学式的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不管怎样,在这本书中我会尽量避免深入讨论形而上学问题。我希望能仅仅基于科学的基础来进行解释。我想做的是,说服那些认为这个主题完全是形而上学或绝对神秘的人改变他们的想法。
对意识的科学分析必须回答以下问题:神经元的活动是如何产生出主观感知、思想和情感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两个方面完全不同,不可调和。科学解释必须合理地阐释它们之间的联系,让一个方面的特征能从另一方面得到理解。这就是这本小册子的目标。
书名取自埃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墓碑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1862年前后,当时现代大脑科学尚未出现。我对它印象深刻,因为在赞美心智的宽广和深邃时,狄更生说的全是大脑。至于书的副标题,则是指意识在为我们呈现来自世界的信息时让人惊叹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