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导读作者/廖名春
《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后学所著。
荀况本为孙氏,故此书又称《孙卿书》或《孙卿子》。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32篇,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荀子亲手所著,有二十余篇,占大多数;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的言行,有几篇;还有几篇是荀子及其弟子所引用的先秦儒学的材料,甚至有荀子弟子的作品。前两类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子》一书的主体。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36—前238年),名况,字卿。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认为人天生有恶性,天生好利恶害,如果任凭人性恶的一方面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要注意的是,荀子强调“人之性恶”,是说人生有恶的一面,并非说人性全恶。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人天生有这种“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圣人凭着这种知性,可以化掉恶性而选择善。所以,礼义之善并非从恶性中产生,而是产生于知性,是“知有所合”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化性起伪”论。
荀子认为“能群”是人类区别于禽兽并能胜过和役使禽兽的基本条件,而“分”则是人类组成社会的基本法则。为了消除人们由于利欲引起的争夺,必须明确规定人们在经济上、政治上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这就是礼义的起源和实质。在此基础上荀子在政治上提出了隆礼重法说。在君民关系上,一方面尊君、隆君;一方面,重视民本,提出君民舟水说。
在天人关系方面,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有它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治乱兴废,在人而不在天。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将自然之物大规模地生产出来而供人所用,这就是所谓的“人成天生”说。
在认识论方面,荀子特别强调“解蔽”,认为认识的片面性是人的通病。为此提出“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主张认识事物要虚心,要专心,不要让各种胡思乱想和烦恼来扰乱思维,将正确的认识坚持到底,这样就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
荀子又建构了以正名为中心的逻辑体系,他揭示了名反映实的本质,制定了关于名的划分和推演的理论,阐述了制名的原则,又指出了命题的本质,特别是在直言判断的定义上超越了前人。
荀子的战争观出自孔、孟,其认识的深度则超过了孔、孟。他以禁暴除恶为目的的战争观、以壹民附民为本的强兵论,虽然不无创造发展,但从总体看,是对孔子、孟子儒家传统军事思想的继承;他以为将之道、王者之军制为内容的治军术则主要是他在战国末期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儒家传统军事思想的创新和补充,其中许多见解往往发人之所未发,弥足珍贵。
荀子以孔子思想为本,对诸子百家之说,甚至包括思孟学派,都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其论虽不无偏颇,但足可称为先秦时期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学大师。荀子的性伪之分、明分使群、天人之分、虚壹而静、兵以壹民附民为本、名以指实等思想是荀子对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贡献。因此,说荀子是先秦儒学的殿军,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应不为过。
《荀子》一书唐杨曾为之作注。较好的注本有王先谦的《荀子集释》,收入中华书局版的《诸子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推出了王天海的《荀子校释》(2005年)上、下两册;廖名春有《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代表了荀子研究的最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