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三十九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渡(第八天的故事)
『1600平方米石雕』——噩梦还是美梦

事件:米拉公寓,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西班牙,1852—1926)。

时间:1906—1912年。

地点:西班牙,巴塞罗那。

东尼·高迪的另外一件作品——米拉公寓,似乎在阐述另外一个事实:建筑不单是存在,而是跨越时间和历史的复杂事件,只有建筑师才知道所发生的一切。米拉公寓的建筑历程也一直在重申这个主题。

建筑项目中甲方任务书的具体要求提出之后,建筑师才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设计,从方案到图纸到施工,这个过程是建筑实施的必要阶段。而高迪似乎不太在意这个问题,在整个项目建造的过程中从未见过高迪详细的建筑图纸,米拉公寓的业主米拉夫妇对此非常惊讶!可是,米拉公寓最终还是建造完成了,并且是以惊人的面貌示人,难以想象的夸张造型和难以揭示谜底的建造过程都给米拉公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只有高迪明白这一切!

高迪向往“自由”,他的行为近乎疯狂,无论是在工地还是在家里,高迪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建筑成为高迪生活的全部,唯一能够吸引他的只有关乎建筑的一切。对于他所创造的一切艺术的价值来说,高迪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因为他的建筑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建造。有人问高迪到底是疯子还是天才,这个答案也只有上帝才知道。

1860年的春天,巴塞罗那市政府希望实施城市街道的新开发,在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的拐角处,社会的上流人士米拉夫妇邀请鬼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为他们建造可以租赁的大型集合住宅,后来住宅以米拉夫妇姓氏命名为“米拉公寓”。米拉公寓与圣家族教堂一样都是高迪留给世人的稀世作品,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高迪的艺术再无后者,这栋神奇的建筑就像是怪诞的“行云流石”,成为聚集众多艺术风格的灵魂胜地巴塞罗那的最大亮点,而米拉公寓无论是在建造时还是在建造之后,建筑本身承载的事件才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始终被炒得沸沸扬扬。

高迪并没有特别在意建筑应该怎样去吸引人群或者为特殊使用人群建造而限制方案的设计初衷,高迪只想让建筑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想让人们为之疯狂。于是高迪的手法让米拉夫妇为之震惊,这栋建筑的造型难以想象,米拉公寓并不遵循建筑的直线条,建筑的内外全部是曲线的设计,犹如上帝的神来之笔。面临当时并没有计算机辅助模拟制图的技术,曲线的建筑界面到底应该怎样落实到施工图纸上以及应该怎样具体的实施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高迪解决方案的整个过程让人匪夷所思,初步方案确定不久,高迪想出了解决办法,他认为解决之道就在于现场的即时设计!当框架式的建筑骨架结构搭建起来之后,高迪用石材将“骨架”全部包裹起来,合理的结构性支撑造就了米拉公寓可以采取自由分隔空间的墙体设计,石材的肌理构筑外观,可塑的石材拼接雕琢成曲线的造型“流动”于建筑的表皮之上建筑的建造通常情况下是先搭建骨架,支撑起建筑的整体框架,再处理表皮及外观,米拉公寓也是先支撑起建筑基本骨架再附以雕琢的石材以装饰表皮。。建筑朝街的立面开有窗户,植物造型的巨大阳台成为石头墙壁的主要装点,废弃的金属边角料也摇身变为蜿蜒造型的阳台围栏。鬼斧神工的建筑形态让米拉公寓演变为城市的巨大雕塑,石头洞穴的公寓入口是汽车和马车的出入空间,米拉公寓具备最现代化的功能设计,尽管它出众的外表让我们忽略了这一切,但如果我们仔细寻找,就会发现米拉公寓更为独特的设计。公寓的地下层由通道连接,马车的通道是螺旋状的坡道,有钱绅士的汽车和达观小姐们的马车顺着车道而下,把车停在停车场,把马停在马厩,客人们再搭乘电梯到达客房层,人车分流,十分便利。值得一提的是,米拉公寓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栋设计有地下停车场的旅馆建筑!

米拉公寓也具有某种意义上社会阶层剥离的意味,在当时,只有拥有权势的新兴贵族才能租得起米拉公寓的套房,这栋超规模的旅馆建筑不流于表面的贴金,生活的品质渗透于米拉公寓内并不算“豪华”的客房,而居住人群从中得到的是最高层次的精神体验。1600平方米的基层面积是整栋建筑的一层面积,我们可以把米拉公寓的平面形态想象成为横剖的莲藕茎根,1600平方米的面积被掏去两个近似于圆形的中庭,其他部分安排为各户户型,类似于现代住宅一梯4户的概念现代集合住宅交通核在每一层都设计有几个户型的使用面积,每层公共空间的概念基本只能体现在出入电梯前的门厅。米拉公寓在每层除了上下交通核的联通外,两个较大面积的中庭完全扩大了每层『公共空间』的使用面积,中庭的设计也是现代住宅设计中极为奢侈的空间处理手法。。中庭是米拉公寓的共享地带,高迪非常重视建筑的实用性功能,特别是设备方面,米拉公寓良好的通风效果换来的是干净清新的空气,空调设备在这里完全可以不用,因为每一户都大胆地设计有开往中庭的窗户,每一户也都可以享受中庭温暖的日光。在视线穿透走廊的对面,每一户都上演着生活的剧目,靠近中庭的空间是蜿蜒曲折的公用走廊,人们在墙体流线的转角处永远无法判断对面迎来的会是哪一位朋友。于是在中庭围合空间的廊道内,人们的角色也在瞬间转换,被动转向主动,又转向被动,所有的“窥视”行为总是偶然而无法预测的。

一层的接待大厅,植物藤蔓装饰的线条布满墙壁和天顶,自然的肌理和色彩缠绕优雅的大台阶爬升至中庭的二层,那是通往米拉夫妇住宅的专用楼梯。建筑的整个二层是米拉夫妇的私人空间,1600平方米的豪华大宅装修极具个人风格,米拉夫人生活的品位很高,她希望室内所有的家具和装修都要比建筑外观的趣味更加浓厚。当然,业主对建筑内外风格统一设计的要求也正顺应高迪的意愿,于是抽象植物造型的金属门把手、荷叶造型的连体木头椅以及走廊安全梯的波浪形墙裙也同样出现在二层的转角空间。米拉夫妇非常重视公私分明的空间使用权,为了避免人流的交错,高迪在大厅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电梯,这是专门为租赁者提供的便利通道,住户们可以略过二层的米拉私宅直接抵达租赁的楼层。当然,电梯的特赦楼层也会抵达米拉公寓的神秘空间,一条位于套房和屋顶之间的通道。通道内砖砌结构的拱顶空间像是通往教堂祭祀的秘道,不同时间的光线都可以透过这里墙壁的窗,在通道的地面留下时断时续的光斑,有人说这是高迪为虔诚的米拉夫妇预留的圣堂!

米拉公寓最神秘的空间其实另有所属,永久性的雕塑艺术品展场就设置在米拉公寓的屋顶之上,怪诞造型的小尺寸教堂尖顶、似神似人的石头雕塑围合成迷宫的屋顶平台,参观的人群不会意识到这是在一栋租赁公寓的屋顶而是感觉仿佛在童话森林中探险。其实,在这些怪离的造型之下,高迪安置了建筑必备的通气设备,包括烟囱和水池,风化外观的教堂尖顶屋檐下留有排烟孔,废气在通向烟囱的端口处就已被分解掉了,所以我们根本不会看到烟气飘渺的形态!

米拉夫妇有远大的目光,他们邀请鬼才高迪为他们建造房子时早就意识到要“担当风险”,然而他们并不十分清楚高迪的个性和生活状态,在米拉公寓建造过程中,经过几轮交流之后,他们甚至被激怒过好几次。看不到详细的图纸、建筑费用的严重超支,还有外界舆论的压力都几次激发他们的矛盾,可高迪并不在乎这些,他坚持遵循自己的意愿,谁也无法阻挠他的行为。

高迪一直在思考米拉公寓的建造,直到建筑建成之后也没有完全中止过。

关于米拉公寓建造历程:

米拉公寓在建造过程中不断引发社会舆论,越临近竣工矛盾越加剧。由于超负荷的工程量,米拉夫妇由于资金问题要求高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对于高迪来说这个要求根本无法实现,于是矛盾更加激化。由于无法抵挡社会的舆论,米拉夫妇只好将高迪告上法庭,并拒绝支付其余费用。虽然后来米拉夫妇败诉,高迪拿到了应有的报酬,但是当时米拉公寓的未来无法预测。

几个月后,米拉公寓被政府没收作为抵押,高迪的报酬全部支付给了慈善机构,米拉公寓的风暴终于消散。不知道是悲剧还是闹剧,米拉公寓留给我们的仍是传奇,这栋世上绝无仅有的建筑和圣家族教堂一样,是值得我们记忆的伟大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