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修鳞
山东人梅和鼎以前在潮阳做生意,后来他发了财,就娶妻纳妾,买了仆人、丫鬟,置办了田地房屋,把家安在了白云坊。梅和鼎虽然富有,但他为人不骄不吝,性格豪放,好行施舍。外乡人因穷困不能回故乡的,只要向他张口,他准会有求必应。所以朋友们都佩服他有义气。
梅和鼎晚年时,平常日子里没什么事情可做,又耐不住寂寞,就把房后的几亩荒地开垦了,用来种花种菜。南方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栽竹子几天就成了竹林,植树一个月就有了荫凉。他又在后院里堆起了假山,挖塘养鱼,遍种奇花异草。
他的邻居中有个叫修鳞的人,是郡里的秀才,从小没有了父母,三十岁还没娶妻。他的家中虽然穷困,他倒也处之泰然。梅和鼎看重他的人品,经常同他往来。可是,就算修鳞再贫穷,也从不开口向梅和鼎求借。梅和鼎偶然送给他一些东西,他也极力推辞,坚持不接受。即使硬逼他收下,他日后也会想法子还上,决不差一丝一线。梅和鼎赞叹道:“古代贤者不轻易要人家东西,也不轻易送人礼物,我在修先生身上得到了证实。”此后,更加敬佩他了。
有一年的夏天,梅和鼎正在喝茶乘凉,突然一阵暴雨来临。雨停后,东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忽然,仆人通报修先生来访。梅和鼎喜出望外,认为高人雅士的鞋能踏踏自家院内的青草,实在是一种荣幸,便急忙拖着鞋去迎接。两人握手言欢,闲聊家常,突然修鳞盯着假山连连口称怪事,说:“这难道是定都山吗?”假山东北边十几步开外有块大石头躺在那里,修鳞测了测石头的方向,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石国呀!”他还顺着假山往南走。离假山不远的地方有个鱼池,鱼池的西岸有个蚂蚁窝,土堆有二三寸高。修鳞指着蚂蚁窝告诉梅和鼎:“这是东海,这是蚍蜉国。”说完他又转身蹲在池边,拨开花草,好像在找什么。
梅和鼎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是跟在他后面停停走走的。他正在暗笑修鳞的书呆子气时,修鳞忽然找到一件东西,愕然地说道:“真有这个呀!”梅和鼎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条干了的鲋鱼,长三寸多,已经叫虫子蛀过一半了。修鳞退了回来,拉着梅和鼎的手,回到假山下边,围着石头搜寻,看到一群蚂蚁衔着土出出进进地忙着筑窝,不禁怅然若失,站在那里长吁短叹,暗自垂泪。
梅和鼎不解地问他:“修先生,你为什么会在这里流泪呢?”
修鳞叹息着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奇怪了,请到室内给老先生详细说说。”梅和鼎将信将疑地听他说故事,等到听完后,恍然大悟,两人便促膝而坐,谈禅论道,就像两个出家人似的。后来,两人一起到罗浮山去采药,再也没有回来。
梅和鼎的二儿子叫梅蟠根,他的绘画老师上官周是我的朋友。他把父亲及修鳞的事说给了上官周听,上官周觉得有趣又告诉了我。我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不由长叹了一句:“这个故事简直就是《南柯记》的续集呀,请让我记录下来吧。”
修鳞以前是一个人独居的,他每天从早到晚就是刻苦读书,也算是一个专心致志于功名的人。
有一天,他读了很久的书,累了,就对着北窗睡午觉。蒙眬中,他好像看见一个穿黑衣服的人推门进来,身高一寸多,他催促修鳞快起来,说:“现在快快起来,有使臣拿着令箭到了。”修鳞觉得奇怪,正要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人已经出去了,一眨眼就不见了。
修鳞磨蹭着刚下了床,脚一沾地,他就觉得自己的身子有了变化。他惊诧极了,看见了台阶下边排满五彩的仪仗,有许多身着古装、拿着符节的使臣站在台阶的两排,一个使臣模样的人对他宣道:“蚍蜉国王召修鳞进京,请马上起程。”
修鳞拜了拜使臣,推辞道:“草野小民,地位卑贱,有什么资格见国王,又怎么能承受这隆重的邀请呢,这不是违反了礼仪吗?”
使臣笑着说道:“国王因为听说先生是贤人,本来国王准备亲自拜访,无奈国事繁忙,抽不出身来,所以派近臣元蚼恭恭敬敬准备好太平车,捧献白玉,请先生一定亲临海国。伊尹耕于莘野、姜尚钓于渭滨的事,当然先生早就听熟了;而巢父隐于箕山,许由用颍水洗耳的事,却不是国王所希望的。”修鳞再三辞让不过,最终才勉强答应了。
使者的随从送上帽子和衣服,并且帮他穿戴好了,扶着他上了车。一行人马熙熙攘攘,沿着台阶而走。他们约莫走了数十里地,才到达西墙下边。修鳞心中暗想,墙西就是梅家花园了,为什么走起来觉得这么远?他不由得满腹疑团。
他们又走了很久,看见墙下有一座城楼,城墙、城门俱有。城上写着“东关”二字,登城的便道有一百多级石磴。前面的仪仗队按顺序进去了。有数人跑在道的左侧,说:“守关的侍候进关。”车马到了驿馆,使者元蚼将修鳞请了进去。室内摆设特别豪华,山珍海味数也数不清,而左右只有元蚼陪着。
第二天出关,守关的小吏请求护送前往,元蚼伸伸下巴颏说:“免了。”那派头够尊贵的,修鳞这才知道他是蚍蜉国的显臣。
不到中午,他们一行人都到了城门附近,国王亲自出城,迎出三十里地。只见那个国王头戴着紫金冠,身穿着赤锦袍,披着素罗鹤氅,相貌奇伟,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等候他。
修鳞连忙跳下了车跑上前去诚惶诚恐地对着国王叩头,国王回礼说:“祖宗显灵,才请得先生光临敝国。因此,敝国全仗先生保护了。先生不远千里而来,肯定有什么教导寡人的。寡人虽然不聪明,但是全国以内,都听先生的。”
修鳞回答说:“小民学识浅薄,喜欢在山林隐居,既缺少管仲使国家富强的才能,也没有王猛挽救时局的志气,不料大王如此的器重,以重于三次聘请的礼仪请小民,小民只好滥竽充数,怎敢不尽绵薄之力以报答呢?”国王大喜,用自己的车子载着他,到祖庙去祭告祖先,又封他为上卿,军国大事都听他的。
修鳞平时就读了很多有关行政管理的书,因此擅长行政管理,一旦位列高官,更是早起晚眠,鞠躬尽瘁,报答国王的知遇之恩。他常常外出巡视,足迹遍及各郡县。察看山川形势,亲手绘制地图。
蚍蜉国西靠连绵的大山,东临大海、森林和湖泊,广大无边。四方边境各设大镇,均有官员驻守,官员各管六七个城,全由皇室成员充任。这个国家的百姓都勇敢有力量。他们崇尚义气,喜欢打猎。向南八百里有个大城邦,叫大石国,民风慓悍,好打仗。蚍蜉国百姓都惧怕大石国的人。修鳞巡视半年,一切都了然于胸。
归京向国王汇报后,写了一封奏章:“臣奉命巡视疆土,往返数千里,经过四十余城。郡县中没有像秦朝那样的酷吏,边关上都是像汉朝霍去病那样的武将。地方三老高兴地唱歌,百姓们都平安过日子,天下太平,完全是真的。但是,古代的圣君贤相安不忘危,治必防乱。强大的邻国离得很近,经常如同老虎似的盯着我们。他们粗野成性,不亚于饿狼。敢请国王防微杜渐,移风易俗,鼓励众官,以求得到真理。”
这道奏章呈上之后,国王专门下诏予以表彰。
不久,大石国果然进攻他们。镇南司空元蚼告急,国王命修鳞兼任宰相,赏他尚方宝剑,派他督率元蝉、元螱的部队,统领西南二镇的一万八千名兵士去抵抗。修鳞出奇兵绕到敌后夹攻,大败入侵之敌,俘虏、杀死敌人数千名,活捉了敌人的元帅。大石国害怕了,上书请求当蚍蜉国的属国,并说:“修元帅真是神仙,我们再也不敢反叛了。”修鳞以利害相劝国王,让他释放了全部的俘虏。
当修鳞凯旋之后,国王在紫薇宫设宴犒赏军队,乐工们唱起采芑歌,以慰劳将士。国王非常高兴,他任命修鳞为右仆射兼侍中尚书令,主持军国大事。还将自己的女儿拖花公主嫁给了他做妻子,还赏给他本国第一好的住宅,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金玉绸缎。
从此之后,修鳞在蚍蜉国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很尊重他。他就这样平平安安地过了四十年。他和公主两个人恩恩爱爱,感情很好。他们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无论是他的儿子还是三个女婿,都当上了大官,他们一家势力显赫。
有一年,在一次潮汐之后,海里有条大鱼被冲上了岸。国王命令元蚼率领全国百姓去取这条大鱼。这条鱼有一百丈长,头、尾像山一般。百姓们忙忙碌碌干了一个月,才移动了一百里地。修鳞上奏章请求停止运鱼,说:“陛下,微臣以为,我们耗尽百姓的力量以满足嘴巴和肚皮不是件好事,应立刻停止。”
国王叫来修鳞,当面对他说:“先生我听说,学问贵在变通而忌拘泥,背离人情而又不合时宜,正是王安石不能成为好宰相的原因。我国的风土人情,丞相治国数十年,难道还没有深刻的了解吗?我国高原贫瘠,低地潮湿,百姓不种田而要吃饭,全靠游猎为生。大鱼出水,这是天赐给的丰年。群臣都为此祝贺,唯独丞相持有异议,难道不是人情世故还不熟悉吗?”修鳞见国王不采纳自己的意见,闷闷不乐地回家了。
一天,太史公元蠬报告山头出现蒸汽,土地发潮,这是发大水的预兆。国王大惊,连忙召集大臣,商议迁都之事,以躲避洪水。
镇北都护宁朔侯侍中元蟜建议道:“积石山山高路远,可以在那里建新都城。”国王大喜,派修鳞去察看地形。修鳞奉命到了积石山,发现这里到处是光秃秃的,离水源太远,认为在此建都极不合适。
于是他便写了一封奏章,派人骑马呈送国王。奏章上写道:“臣奉命看地形,走遍整座山,很难找到水源。开辟这个地方,可不像古公亶父到岐山;安居这个地方,也不像盘庚到亳地。依我愚见,旧京城很坚固,靠山近海,称雄四方,数代太平,有渔盐之利。不如安定官民,拦水筑坝,保住京城。”
国王看完了他的奏章,叹了一口气,说:“真是书生之见!修鳞的眼光怎么这样不远大呢!”于是国王立即批复道:“从送来的图表及建议来看,知道丞相想得深远,足可证明忠君爱国。只是都城靠着海,水灾值得忧虑,如果迁都的行动被阻止,则全国百姓都要变成鱼鳖了。现在任命中书令元蚼为左丞相,尽快确定新都城址,寡人即将率后妃、臣民迁移。”修鳞收到诏书,沉默无言。
不久之后元蚼就到了,他们就一起在南山坡上筑城墙、建宫殿、开市场、盖民房,连夜兴工。等到工程基本完成的时候,国王就下令把都城十多万户人家迁来了。
修鳞看见这样的情景,大吃一惊,他连忙拦住国王请求道:“国王怎么轻易地丢下国家根基呢?此时大规模动迁,就不怕敌国乘机发兵么?”国王没有回答,只是安慰了他几句而已,便继续下令把积石山改名为定都山。过了不久国王又下了一道旨,任命修鳞为故都留守,晋爵定都公。
修鳞谢恩后,上任去了。公主和孩子并没有随同他赴任,而他的随从也在半路上跑掉了一半还多。修鳞心里很生气。到了故都,只见街空巷静,满地狼藉,他更加愤懑,不由仰天叹道:“没想到我尽忠竭力,反落个流放的下场。国王表面上厚待我,暗中却在疏远我,如此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不如解甲归田,还我本来面目吧!名利场里,不再是我立足的地方了。”
于是,修鳞把官印挂在城门上,单人匹马出关去了。守关的小吏看到他问:“大人,您这是要到何处去?”
修鳞告诉了他,小吏说:“丞相忠诚倒是忠诚,可是趋吉避凶的道理却没理解透哇!你反对迁都,难道忍心让几百万生命葬身鱼腹么?小人想,这大概并不是丞相愿意看到的吧?”
修鳞说:“这些流言蜚语你怎么能相信?”
小吏摇摇头说:“小人请丞相稍留八天,就会看见灾难了。到那时,国王的心迹可明,丞相的怨气大概也可以稍稍平息了。”
修鳞本来就舍不得离开蚍蜉国,见小吏如此说,也想看个究竟,于是便留了下来。到了第四天,突然间就天昏地暗,大雨倾盆,下了十天也没停止。这时,平地水深数丈,树稍上挂满了水草,船行在楼顶之上。那洪水咆哮而至,声如万马奔腾。城墙的地基本来很高,却也被水淹没了两丈四尺。修鳞这才相信迁都是对的。于是他朝西叩了两个头,流着眼泪说:“臣辜负了国王的一片心。纵然国王不处分臣,臣还有什么脸见臣民们呢?”说罢,他把乌纱帽扔到地上,纵身跳进水中。
就在这时,修鳞被“扑通”的跳水声惊醒,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刚才竟是做了一场梦。
雨刚刚停下,水从房檐滴滴答答地往下淌。他想了想一翻身跳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奇怪,奇怪!”于是他穿上鞋走出了房门,沿着台阶向前走,那梦中的去路竟依稀可辨。
当他走到西墙下时,发现花砖缺处有个小洞,像铜钱那么大,恍惚间好像又看到了东关的情形。对着小洞一看,只见梅和鼎家的鱼池、假山历历在目,洞口有蚂蚁爬来爬去。猛然间他才省悟到,四十年的功名富贵,都是梦里的蚂蚁国变化的。
闲斋评论道:梅和鼎慷慨,修鳞耿直,都是神仙品格,所以不学仙而成了仙。世上的人撇下忠孝福田不顾,而热衷于在名利场中追逐,稍有不如意,就妄想学仙。其实七情六欲,纷至沓来,虽然有彭咸在一旁往前拽,从后推,恐怕走一步比退一万步还难啊!
兰岩评论道:四十年功名显赫,反而成了一场梦。因为迂腐之见而去抱怨和责备,总免不掉书生之见。修生也只有在现实面前碰壁了,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