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借个肩膀爬上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借”并不陌生,平时身边缺物少钱,往往向左邻右舍借取,向亲朋好友求助。但一般人对借的理解只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互通有无上,借的范围局限在钱物使用上。
其实,借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借字就收有如下词条:借鉴、借用、借助、借重、借光、借贷、借口、借花献佛、借题发挥、借风使舵……
字、词、成语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身经验和智慧的一种结晶。它说明人的活动范围有多广,借的范围就有多广。
借助外力,不应仅限于它的狭义。就是说,不仅有钱物意义上的借,也有借助意义上的借,所有人类对于外在事物的利用,都包含在我们借的概念之中,就是说,为了发展事业和更好地生活,我们不仅要借钱借物还要借智借力,借机借路,借局借势,借手借心,借地借天,使天地万物无不成为借助的对象。
在这个意义上,借助外力不仅仅体现了人对世界事物利用的一种广度,借还体现了人对事物把握的一种深度。借无时无处不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做成大事,不借助于别人的思想、能力、智慧、资金等各种可借之物,是很难想象的。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德莱顿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以利用的。”在一定意义上,利用就是借。借是一个涵义极广、应用极广的词,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军政外交,无不与它紧密相连。
同时,借更是一种创意,一旦这种创意转化为动力,它往往“比10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再是狭隘的视野和短视的生命流程,而是稳定的流光溢彩的生活;借使繁难困难的劳作被轻松愉快的创造所代替,使局促褊狭的观念被旷达豪迈的风采所代替,使平淡无奇的生存被生趣盎然的真意所代替。
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也都离不开“借”。经典力学创始人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恰好在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服装,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能帮刘备奠定蜀国之事业,有两件大事在他一生中不得不提:一是带兵进驻荆州;二是与曹操赤壁之战。
荆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刘备一方来说,它很重要,关系到以后霸业发展问题,诸葛亮巧妙地运用了“借驻”这一策略,先暂让军队驻扎在那里,后来借口借驻时间没有限制一定赖在那里,为刘备发展、壮大自己力量,打通巴蜀通道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一方军队装备、人数都逊于曹操,但是诸葛亮又巧妙运用借的策略一举击败曹军。
先是“草船借箭”。利用当时江面雾大,敌方看不清虚实,只好用箭射击的条件,使曹兵把箭都射到草船上,然后把草船上的箭拿下来,为我所用。
再是借“苦肉计”,让黄盖取得曹操的信任,然后去诈降,他们坐的小船里都装着硫磺等易燃物,目的是靠近和袭击曹军的水上军营。
最后是借东风火烧赤壁。利用曹军生于北方,不习于水战,于是乘船时船船以铁链相扣不能分开的弱点实行火攻,以便造成一只船起火,其余船只遭殃的局面。
诸葛亮借的策略一举成功,从而使吴、曹、刘三方中最弱小的一方——刘备也谋得了一席生存之地,并最终实现了“隆中对”所策划的三国鼎立局面。诸葛亮因此也名声大振,圆了自己的梦想,做了蜀国的宰相。
对外力的借助,历史上最大的例子应当首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西凉军阀董卓把汉献帝赶出洛阳,挟持到长安,直到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汉献帝才从董卓的爪牙手中逃回洛阳。这时洛阳一片废墟,皇帝形同乞丐,天下诸侯虽在,但都忙于争夺地盘,没有人愿意理一位名存实亡的皇帝。大将军、冀州牧袁绍似乎想到向这位可怜兮兮的皇帝伸出手。但他一转念,接来一个皇帝,平白养着一个坐在自己头上的人,何必呢?也就罢了。
聪明的曹操棋高一着。他敏锐地看到手上抓住一个皇帝,便意味抓住了一个通行天下的图章,这样在群雄竞争中,就在政治上胜人一筹。他当机立断,在汉献帝回洛阳的第二天,率领自己的部队来到洛阳,把刘协从残垣断壁、饥寒交迫中接到他的根据地许昌。袁绍直到这时候还没有看出曹操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直到曹操用皇帝名义向全国发号施令,包括下诏斥责袁绍拥兵割据时才恍然大悟。连天子都可以借助,而且是一种挟持基础上的借助,真是高明。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