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十四·艺文一

欧阳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之句1。文忠以为语新而属对亲切。钩辀,鹧鸪声也。李群玉诗云2:“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郭索,蟹行貌也。扬雄《太玄》曰3:“蟹之郭索,用心躁也。”[245]

注释

1 欧阳文忠:即欧阳修。林逋:字君复,九六八?至一〇二八,称和靖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词人。云木:高耸入云的树木。

2 李群玉:字文山,八〇八至八六二,唐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晚唐诗人。

3 扬雄:字子云,前五三至一八,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太玄》《法言》等书。

译文

欧阳修喜爱林逋的诗句“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他以为这两句用语新颖而且对仗亲和贴切。钩辀,鹧鸪的叫声。李群玉诗:“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郭索,螃蟹行走的样子。扬雄《太玄》:“蟹之郭索,用心躁也。”

赏析与点评

这条指出虽然欧阳修说林逋的诗句用语新奇,但其实这些词语在前人的作品中已经用过了。

唐人作富贵诗1,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诗云2:“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3,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4:“十幅红绡围夜玉。”5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248]

注释

1 富贵诗:内容描述富贵生活的诗作。

2 贯休:字德隐,八三二至九一二,俗姓姜,为唐代著名诗僧。

3 鬻弹者:鬻,卖。即卖艺者。

4 韦楚老:约公元八四〇年前后在世,《全唐诗》作常楚老,字、生卒年均不详。

5 绡(xiāo):薄绸。

译文

唐人作富贵诗,大多描写奉养器物服饰的繁盛,那不过是穷人眼中感到惊奇的东西罢了。例如贯休的富贵诗说:“刻成筝柱雁相挨。”这是乡间卖艺者都有的事啊!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又如韦楚老《蚊诗》 说:“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做围帐,四周不到四五尺,不知道怎样伸脚呢?这就是所谓“从来没有接触过富贵人家”了。

音韵之学,自沈约为四声,及天竺梵学入中国1,其术渐密。观古人谐声,有不可解者。如“玖”字“有”字多与“李”字协用2;“庆”字“正”字多与“章”字“平”字协用。如《诗》:“或群或友,以燕天子。”“彼留之子,遗我佩玖。”“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终三十里,十千维耦。”“自今而后,岁其有,君子有榖,贻孙子。”“陟降左右,令闻不已。”“膳夫左右,无不能止。”“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如此极多。又如“孝孙有庆,万寿无疆。”“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唯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则笃其庆,载锡之光。”“我田既臧,农夫之庆。”“万舞洋洋,孝孙有庆。”《易》云:“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班固《东都赋》:“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如此亦多。今《广韵》中“庆”一音“卿”。然如《诗》之“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谁秉国成,卒劳百姓,我王不宁,覆怨其正”,亦是“怲”“正”与“宁”“平”协用。不止“庆”而已。恐别有理也。[251]

注释

1 天竺梵学:天竺,印度。梵学,佛教学说。

2 协用:押韵使用。

译文

音韵学由沈约创立四声学说起,到印度佛学进入中国,这门学问的理论渐渐周密。看到古人的谐声字有些不可以理解的,像“玖”字、“有”字多跟“李”字押韵使用,“庆”字、“正”字多跟“章”字、“平”字押韵使用。例如《诗经》“或群或友,以燕天子”(《小雅·吉日》)、“彼留之子,贻我佩玖”(《王风·丘中有麻》)、“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卫风·木瓜》)、“终三十里,十千维耦”(《周颂·噫嘻》)、“自今而后,岁其有,君子有榖,贻孙子”(《鲁颂·有駜》)、“陟降左右,令闻不已”(《大雅·文王》)、“膳夫左右,无不能止”(《大雅·云汉》)、“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小雅·鱼丽》),像这类的例子十分多。又例如“孝孙有庆,万寿无疆”(《小雅·楚茨》),“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小雅·甫田》),“唯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小雅·裳裳者华》),“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大雅·皇矣》),“我田既臧,农夫之庆”(《小雅·甫田》),“万舞洋洋,孝孙有庆”(《鲁颂·閟宫》)。《易经》说:“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坤卦彖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文言》)班固《东都赋》:“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像这类例子也很多。现在《广韵》中“庆”字有一个注音为“卿”。可是像《诗经》的“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小雅·頍弁》),“谁秉国成,卒劳百姓,我王不宁,覆怨其正”(《小雅·节南山》),也是“怲”“正”跟“宁”“平”押韵用,不仅仅是“庆”字。恐怕另有道理吧。

赏析与点评

这条笔记谈论到音韵学的问题,以《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为例,指出一些不合押韵的地方。沈括已注意到古音与今音不同,可惜没有进一步分析。

晚唐士人,专以小诗著名,而读书灭裂1。如白乐天《题座隅诗》云:“俱化为饿殍”,作“孚”字押韵。杜牧《杜秋娘诗》云:“厌饫不能饴。”饴乃饧耳2,若作饮食,当音飤3。又陆龟蒙作《药名诗》云4:“乌啄蠹根回”,乃是“乌喙”5,非“乌啄”也。又“断续玉琴哀”,药名止有“续断”6,无“断续”。此类极多。如杜牧《阿房宫赋》7,误用“龙见而雩”事,宇文时斛斯椿已有此谬8,盖牧未尝读《周》《隋》书也。[256]

注释

1 灭裂:粗疏草率。

2 饧(tánɡ):指煮烂了的糖。

3 飤(sì):同“饲”,喂养,文中作要吃喝的意思。

4 陆龟蒙:字鲁望,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晚唐诗人。

5 乌喙:中药附子的别称,以其形似乌鸦之嘴而得名。

6 续断:中药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

7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八〇三至八五二,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

8 斛斯椿:字法寿,四九五至五三七,广牧富昌(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古城)人,西魏大臣。

译文

晚唐时期的士人,专门以短小诗作而著名,但读书却粗疏草率。例如白居易《题座隅诗》说“俱化为饿殍”,是押“孚”字韵。杜牧《杜秋娘诗》说:“厌饫不能饴。”饴是糖的意思,假如用作饮食义,应该读“饲”。又陆龟蒙作《药名诗》说:“乌啄蠹根回”,其实应是“乌喙”,不是“乌啄”。又“断续玉琴哀”,药名只有“续断”,没有“断续”。这类例子十分多。例如杜牧《阿房宫赋》,错误引用“龙见而雩”的典故,北周宇文氏时候斛斯椿已经犯过这个毛病,大抵杜牧没有读过《周书》《隋书》。

赏析与点评

这条笔记中,沈括纠正了唐人诗作中一些用语的错误。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1,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2,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3,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澁4,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257]

注释

1 穆修:字伯长,九七九至一〇三二,宋郓州人,北宋古文运动的先躯。张景:字晦之,宋公安(今属湖北)人,著名学者。

2 造朝:上朝。

3 逸:逃跑。

4 澁:同“涩”。

译文

往年士人作文章大多崇尚对偶,穆修、张景等人才开始写作散文,当时叫作“古文”。穆、张曾经一起上朝,在东华门外等待天亮入朝,正讨论文章次第,刚巧看见有一头奔跑而来的马踏死了一条狗,二人各自记述这件事,用来比较行文优劣。穆修写道:“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写道:“有犬死奔马之下。”当时文体刚刚变革,二人的文词都拙劣生硬,但那时已是工整的作品,一直流传到现在。

赏析与点评

这条笔记评北宋古文运动,沈括认为,初期的古文作家,行文用语其实并无可观之处。

毗陵郡士人家有一女1,姓李氏,方年十六岁,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又有《弹琴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2?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虽有情致3,乃非女子所宜。[262]

注释

1 毗陵郡:今江苏常州。

2 丝桐:即琴。

3 情致:情趣韵味。

译文

毗陵郡读书人家中有一女儿,姓李,年方十六岁,很会写诗,经常有佳句,吴人很多都得到这些诗句。有《拾得破钱诗》写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又有《弹琴诗》写道:“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虽然颇有情趣韵味,可并非女子适宜写的。

赏析与点评

本条表现出沈括对女性作诗的批评,认为女性不宜创作流露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