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方正第五

本篇导读

陈仲弓及儿子在德行、政事及方正中,均名列第一,他的风范及地位,可见一斑。

陈泰坚持必杀贾充,诸葛靓为父仇而拒交司马炎(第十则),王济力劝晋武帝珍爱亲人(第十一则),嵇绍不在其位而拒操丝竹,陆机对卢志之无礼厉言以反击(第十八则),王导不顾君臣之礼力阻晋元帝废长立幼,周嵩的嫉恶如仇,何充、温峤、周等人不为王敦所屈(第三十二、三十三则),钟雅于苏峻之乱中义不舍帝而去,都是大是大非,堪称方正。

然而,魏文帝受禅,陈泰之父陈群面有戚容,皇帝问原因,原因竟是因曾“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这是真的心中悲伤?还是礼教的规范上要求他有此表情?礼教并没叫人虚伪,一切皆源于人心。陈群的虚伪,可见一斑。郭淮遣妇赴京又追回,亦是故作姿态。王修龄拒收陶范的米(第五十二则),刘惔拒食平民百姓所赠的食物(第五十一则),都可见其时门阀观念之深。令人遗憾的是,刘氏忘了自己也是出身寒贱。而不久之后,却出现了一位为后世所推崇歌颂的高风亮节的靖节先生陶潜,正是陶侃的后代。世间冷暖,人情逆转,莫过于此。

以上数则,所谓的“方正”,实则为虚伪势利。吊诡的是,此等人物亦推崇安贫乐道之孔子与颜回。儒学真谛,在魏、晋之际,备受考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2,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陈太丘:陈寔。日中:中午。
2 元方:陈纪。

译文

陈太丘与友人约定时间一起出行,时间定在正午。结果过了正午友人还不来,陈太丘于是不等他先走了,走了之后友人才到。当时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陈纪:“令尊在家吗?”陈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好久也不来,他已经走了。”友人于是大怒道:“真不是人啊!与别人约定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不来,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他,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门里去了。

夏侯玄既被桎梏1,时钟毓为廷尉2,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虽复刑余之人,未敢闻命3。”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4,颜色不异。

1 夏侯玄(二〇九至二五四):字太初,三国魏谯国(今安徽亳县)人。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主武官之选。后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魏齐王曹芳时任太常。当时,司马师以大将军辅政,后中书令李丰因司马师专权,密谋以夏侯玄代替他,事泄,被杀。
2 廷尉:官名,九卿之一,掌管诉讼刑狱之事。
3 闻命:听从命令。这里说未敢闻命,意即不愿与之交往。
4 东市:行刑的地方;法场。汉代在长安东面的市场行刑,故后代通称法场为东市。

译文

夏侯玄被逮捕了,当时钟毓任廷尉,他弟弟钟会先前和夏侯玄不相交好,这时趁机对夏侯玄表示狎昵。夏侯玄说:“我虽然是罪人,却也不敢遵命。”经受刑讯拷打,始终不出一声,临到解赴法场行刑,也依然面不改色。

诸葛靓后入晋1,除大司马2,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3,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4。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5,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1 诸葛靓:字仲思,他父亲诸葛诞反司马氏,被司马昭杀害。他入吴国,任右将军、大司马。吴亡,隐居不出。
2 大司马:官名。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
3 与晋室有仇:诸葛靓之父诸葛诞被司马昭所杀,故与晋有杀父之仇。
4 诸葛妃:司马懿的儿子琅邪王司马伷的王妃是诸葛靓的姐姐,晋武帝司马炎的叔母。后文之“太妃”亦指诸葛妃。
5 吞炭漆身:战国时韩、魏、赵合力杀智伯,赵襄子尤恨智伯,取其头漆为饮器。智伯的门客豫让为替其报仇,漆身为癞,吞炭为哑,改变容貌声音,想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此处借以喻忍垢含辱,矢志复仇。

译文

诸葛靓后入晋朝,官拜大司马,他却不肯应召。因为他与晋朝王室有杀父之仇,所以常常背对洛水而坐。他与晋武帝有交情,武帝想见他又找不到什么借口,就请诸葛妃把诸葛靓叫来。诸葛靓来后,武帝就到太妃这里来和他相见。见过礼后,大家畅快地饮酒,武帝说:“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情谊吗?”诸葛靓说:“我不能像豫让那样吞炭漆身为父报仇,所以今天得以再见到圣上的容颜。”说着涕泪满面。武帝于是满含悔恨地走了。

武帝语和峤曰1:“我欲先痛骂王武子2,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谣3,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1 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和峤:(?至二九二),字长兴,西晋汝南西平(今属河南)人。初为太子舍人,累迁中书令,参与灭吴之谋。惠帝时,官太子少傅。家富资财而性吝啬,杜预说他有“钱癖”。
2 王武子:王济。
3 尺布斗粟之谣:汉朝淮南厉王刘长被文帝以谋反罪流放,途中绝食而死。民谣讽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译文

武帝对和峤说:“我要先痛骂王济,然后再给他封爵位。”和峤道:“王济这人俊迈豪爽,恐怕不能使他屈服。”武帝就召见王济,狠狠地责骂他一通,于是问他说:“知道羞愧吗?”王济道:“汉代有‘尺布斗粟’之谣,我常常替陛下感到耻辱!别人能叫疏远的人亲近,我却不能使亲近的人疏远,为此我愧对陛下。”

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1:“陆逊、陆抗是君何物2?”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3。”士龙失色4。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5!”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6

1 卢志(?至三一二):字子道。父亲是魏朝卫尉卿卢珽,祖父是魏朝司空卢毓,历任成都王左长史、中书监,晋怀帝永嘉末,转尚书。洛阳失陷时出奔,为刘粲所杀。陆士衡:陆机。陆机的父亲是吴国大司马陆抗,祖父是丞相陆逊。魏晋人重视避讳,直指祖父、父亲名字,最为无礼。
2 陆逊(一八三至二四五):字伯玄,陆机、陆云之祖父。陆抗:字幼节,陆机与陆云之父。
3 卢毓:字子家。卢志祖父。卢珽:字子芴,卢毓子,卢志父。
4 士龙:陆云,字士龙,陆机的弟弟,历任官太子舍人、尚郎侍、御史、清河内史等。“八王之乱”中,与其兄陆机同被谗杀。
5 鬼子:对人的憎称。据《孔氏志怪》所记载,卢志的远祖卢充曾因打猎而入鬼府,与崔少府的亡女结婚而生子。陆机因此骂卢志是鬼的子孙。
6 “谢公”句:谢安认为陆机较陆云为优秀。

译文

卢志在大庭广众中问陆机道:“陆逊、陆抗是您的什么人?”陆机回答说:“正像你和卢毓、卢珽的关系一样。”陆云听了大惊失色。出门以后,云就对哥哥说:“哪至于弄到这种地步呢!他可能真是不了解底细呀。”陆机很严厉地说:“我父亲、祖父海内知名,岂有不知道的?鬼子竟敢这样无礼!”舆论界对陆家兄弟的优劣一向难以确定,谢安就拿这件事来判定两人的优劣。

王大将军当下1,时咸谓无缘尔。伯仁曰2:“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且人臣安得称兵以向朝廷!处仲狼抗刚愎3,王平子何在4?”

1 王大将军:王敦,字处仲,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晋室东迁,与堂兄弟王导一起辅佐晋元帝,任大将军、荆州刺史,镇守武昌。当时丹阳尹刘隗当权,与尚书令刁协欲排抑豪强,因为王敦威权太盛,想限制王敦,引起王敦的不满。永昌元年(三二二)正月,王敦在武昌起兵反,上奏疏历数刘隗罪状;三月东下攻入石头城,杀周、刘隗等,刁协出逃。后元帝任王敦为丞相,他伪辞不受,始返武昌。
2 伯仁:周。
3 处仲:王敦,字处仲。
4 王平子:王澄(二六七至三一二),字平子,西晋琅邪(今山东临沂北)人,王衍之弟,曾为成都王司马颖从事中郎。后任荆州刺史,日夜纵酒,投壶博戏,不理政事;又残杀巴蜀流民,激起杜弢等流民起义。名望超过王敦,为王敦所忌惮;后征为军咨祭酒,途中为王敦所杀。

译文

大将军王敦就要率兵东下,当时人们都以为他没有借口呢。周伯仁说:“现在的君主不是尧、舜,怎么能没有过失!再说臣下怎么能兴兵来指向朝廷!处仲他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试看王平子到哪儿去了?”

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1。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太真所说2。温尝为东宫率3。后为吾司马,甚悉之。”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1 “王敦”句:据《资治通鉴•晋纪》载,王敦在公元三二二年四月攻入石头城,拥兵不朝,又因皇太子有勇略,为朝野所向,就想废太子,于是大会百官。四月退兵还武昌。闰十一月晋元帝死,皇太子司马绍继位,就是晋明帝。不过下文说及温太真任王敦司马,此事却在明帝即位以后。
2 温太真:温峤,字太真。
3 率:卫率,官名,是太子属官,主管门卫。

译文

王敦从武昌东下以后,把船停泊在石头城,有废黜明帝之意。有一次宾客满座,王敦知道明帝聪敏明慧,就想借不孝的罪名废掉他。每次说到明帝不孝的情况,都说:“这是温太真说的。温太真曾经做过东宫的卫率,后来在我手下担任司马,非常熟悉太子的情况。”一会儿,温太真来了,王敦便摆出他的威严的神色,问太真:“皇太子为人怎么样?”温太真回答说:“小人没法儿估量君子。”王敦声色俱厉,想靠威力来迫使对方顺从自己,便重新问道:“根据什么称颂太子好?”温太真说:“太子才识的广博精深,似乎不是我这种认识肤浅的人所能估量的;可是能按照礼法来侍奉双亲,这可以称为孝。”

王大将军既反1,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2。谓周曰:“卿何以相负3?”对曰:“公戎车犯正,下官忝率六军,而王师不振,以此负公。”

1 王大将军:王敦。反:造反。
2 周伯仁:周。时任尚书左仆射,率军抗王敦,大败,奉诏去见王敦。
3 相负:辜负我。晋愍帝建兴元年(三一三),周曾为起事之流民所困而投奔王敦,王敦以为有恩于他,故有此说。

译文

大将军王敦反叛以后,到了石头城,周伯仁去见他。王敦问周伯仁:“你为什么辜负我?”周伯仁回答说:“您举兵谋反,下官愧率六军出战,可是军队不能奋勇杀敌,打了败仗,因此才辜负了您。”

苏峻既至石头1,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独在帝侧。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雠,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邪?”钟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将执简而进矣2。”

1 苏峻既至石头:指苏峻叛乱攻入京城。苏峻(?至三二八),字子高,长广掖县(今属山东)人,元帝时为鹰扬将军,以平王敦之功进冠军将军,后与祖约以讨庾亮为名,起兵攻入京城,专擅朝政,不久,为温峤、陶侃等所击败,被杀。
2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而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任在赵盾,故在史书上写:“赵盾弑其君”,后为古代良史的代称。

译文

苏峻的叛军到了石头城后,朝中百官都逃散了,只有侍中钟雅一个人随侍在成帝身旁。有人对钟雅说:“要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您生性诚实正直,必定不能为仇敌宽容,何不随机应变,坐等叛军的败亡呢?”钟雅说:“国家混乱不能匡扶,君主危急不能救助,却各自退避以求免祸,我怕董狐就要拿竹简前来记载了!”

刘真长、王仲祖共行1,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盛,真长辞焉。仲祖曰:“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2。”

1 刘真长:刘惔。王仲祖:王濛。
2 小人:指晋代门第,士族阶层把府中吏役、老百姓等地位低下的人都视之为“小人”。

译文

刘真长、王仲祖一同出行,天晚了还没有吃饭。有个认识的吏役送给他们饭食,菜肴很丰盛,刘真长推辞不吃。王仲祖说:“暂且用来充饥,何必推辞!”刘真长说:“不可以与地位低下的人打交道。”

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1。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2,却不肯取。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3。”

1 王修龄:王胡之(?至约三四九),字修龄,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廙子,曾任吴兴太守,后召为司州刺史,未到任就病死了。
2 陶胡奴:陶范,陶侃之子。乌程:县名,即今浙江省吴兴县。
3 “王修龄”句:王修龄拒绝赠米,乃出于门第之见。王、谢是士族,陶氏本出身寒门,虽有大功但并未晋身于士族之列。谢仁祖:谢尚。

译文

王修龄曾在东山隐居过一段时间,那时很贫困。陶范当时任乌程县令,就运一船米去送给他。王修龄推辞了,不肯收下,只是回话说:“王修龄如果挨饿,自然会到谢仁祖那里要吃的,不需要陶范的米。”

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1,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2。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置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3,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4。”后桓女遂嫁文度儿。

1 王文度:即王坦之(三三〇至三七五),字文度,太原晋阳(今属山西)人,王述子。弱冠即与郗超齐名,有“江东独步”之称。简文帝即位,领左卫将军。简文帝病危,诏桓温摄政,他毁诏阻止。尚刑名之学,以为庄子之学害多利少,著《废庄论》。
2 蓝田:王述,王坦之之父,封蓝田侯。
3 兵:指桓温。桓温身为武将,家世又非名门,王述自恃太原王氏为高门而轻视之。
4 尊府君:指令尊,府君在此是尊称。桓温虽名位很高,但不是士族名门,所以王述不肯把孙女嫁给他家,而寒族之女却可嫁到名门,所以桓女可嫁文度儿。

译文

王文度在桓温手下任长史时,桓温为儿子求娶文度的女儿,文度答应回去和父亲蓝田侯王述商量。回家后,王述因为怜爱文度,虽然长大了,也还是抱在膝上。文度便说到桓温求娶自己女儿的事。王述非常生气,把文度从膝上推下去,说道:“我不喜欢看见文度又犯傻了,是害怕桓温那副面孔!当兵的,怎么可以嫁女儿给他家!”文度就回复桓温说:“下官家里已经给女儿找了婆家。”桓温说:“我知道了,这是令尊大人不答应呢。”后来桓温的女儿便嫁给文度的儿子。

王子敬数岁时1,尝看诸门生樗(chū)蒲2,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3。”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4,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1 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工书法,兼擅诸体,尤精行草,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2 门生:指依附于世家大族门下的寒士。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3 南风不竞:语出《左传•襄公十八年》,谓师旷能从乐声中测出楚师士气不振,没有战斗力,喻指竞赛的一方气势已败。
4 荀奉倩:荀粲,字奉倩,豫州颍川(今属河南)人,三国魏人,善言玄理,有名于时。刘真长:刘惔。

译文

王献之才几岁时,曾看门客们玩樗蒲赌博,见到有胜有负,就说:“南风不竞。”门人们轻视他是个小孩子,便说:“这位小郎也只是以管窥豹,有时看到一点斑纹罢了。”王献之瞪大眼睛说:“远一点的人我只比不上荀奉倩,近一点的人我只比不上刘真长!”说完就一甩袖子走了。

太极殿始成1,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2,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谢后见王,曰:“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亦自为也3。”王曰:“魏祚所以不长。”谢以为名言。

1 太极殿:晋孝武帝修筑的新宫室,名叫太极殿。
2 王子敬:王献之,大书法家,善草隶。参见前则注 1。谢公:谢安。
3 “昔魏朝”句:据传魏明帝筑陵云殿,误先钉匾,忘了题字,于是高高吊起一张凳子,让擅长楷书的侍中韦诞坐在上面悬空题匾,题完后,须发全白了。韦诞回家告诫子弟,不要再学这种书法。

译文

太极殿刚建成,王子敬当时任丞相谢安的长史,谢安派人将作匾额用的木板送去叫王子敬题匾。子敬露出不满的神色,告诉来人说:“把它扔在门外吧。”谢安后来看见王子敬,就说:“登到殿上题匾,怎么样?从前魏朝韦诞等人也是写过的呀。”王子敬说:“这就是魏朝帝位不能长久的原因。”谢安认为这是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