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乳制品进口大幅增加?
——奶业发展问题调研之二
综合分析近些年我国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国内消费、国际贸易等情况,2008年以来出现的乳制品进口大幅增加,并不完全是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而是国内外奶业发展环境条件大幅变化所致。具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的根源,主要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内外市场价差扩大和消费者对国货质量信心不足三大因素。
一是国内供需存在缺口。目前,我国年人均消费奶量仅约30公斤,不到全球人均107公斤的1/3,和发达国家人均超过200公斤相比更是差距甚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善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饮奶一族”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每年1500万左右新生婴儿成为奶粉消费的“生力军”,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乳制品消费市场。然而,与2000—2007年我国牛奶产量由827万吨增加至3525万吨、年均增速高达23%相比,2008—2014年仅由3556万吨增加至3725万吨、年均增速不到1%。近六年来,牛奶生产基本上是徘徊不前,呈小幅波动态势。国内生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就必然要靠国际市场补充,这是乳制品进口最主要的内在因素。
二是内外价差不断扩大。由于草场、土地等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有限,种牛、冻精、饲养设备对进口依赖度高,加上近年来饲料成本、人工费用、运输价格、环保支出节节攀升,乳制品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已呈严重倒挂态势。以奶粉为例,2008年国内每吨奶粉原料价为22340元,把加工费和营业税含进去后的成本价为30818元,同期国外奶粉进口税后价为40282元,此时国内奶粉还保有一定价格竞争力;但到2013年,国内奶粉原料价上涨到28913元,成本价上涨到38508元,而同期国外奶粉进口税后价为28520元,大大低于国内成本价。企业出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自然而然地会寻求价格低、竞争力强、比较优势明显的国外乳制品,这是乳制品进口最关键的驱动因素。
三是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不足。2008年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国人对我国奶业的信心,造成国产奶粉一度大量滞销积压,其负面影响至今也没有彻底消除,给国外乳制品大举进口、占领国内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近年来,海外购买奶粉或海外代购持续火爆,甚至国内一些乳制品加工企业刻意以“采用进口奶粉复原”作为卖点,其背后实质是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用脚”投了“不信任票”。而国外乳制品因其良好的生产环境、严格的质量监管、强大的品牌营销等,在国内消费者中很有市场。
客观看,增加乳制品进口有利有弊。我国奶业资源环境约束紧张,增加进口有利于统筹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平衡国内乳制品供需、减缓生态环境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吸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成熟工艺和管理理念,倒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奶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应看到,我国奶业正处在调整转型、爬坡升级、培育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产业抗风险能力仍然较为脆弱,特别是从2013年“奶荒”到2014年“过剩”,市场形势迅速逆转,乳制品大量进口对于奶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乳制品大量进口和消费增速放缓叠加,导致奶价持续走低,散户和小规模牛场退出加快。据农业部监测,截至2015年6月底,主产省生鲜乳平均价格已连续20周低于每公斤3.7元的平均成本线。规模牛场奶价为每公斤4元,仍有盈利空间;而散养户和养殖小区奶价只有3元,个别地区甚至跌至2元以下,收不回饲料成本。201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非正常淘汰奶牛16.5万头,约占总饲养量的1.2%,速度明显加快。散养户和小规模牛场退出,虽然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也是奶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但如果退出速度过快,不利于稳定国内牛奶生产,也不利于农民增收。
第二,低价奶粉大量进口复原,乳制品加工企业不愿收购国产原料奶,加剧养殖环节和加工环节矛盾。近年来,我国奶粉进口增长最快,从2008年的14.3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05万吨,年均增长39.4%。然而2014年在国产原料奶产量同比增长3%的情况下,全国乳制品总产量却同比下降1.2%。主要是乳制品加工企业“进奶还原”比“收奶加工”划算,不续签收购合同的现象增多,生鲜乳出路不畅,出现“卖奶难”。201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限收拒收生鲜乳17.7万吨,占同期产量的0.9%。
第三,进口液态奶竞争优势提升,与国产液态奶正面交锋,形成进口乳制品替代国产乳制品的趋势。过去,进口液态奶国际运输成本高、国内零售渠道少,仅有少量高端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随着国内外乳制品价差扩大,进口常温液态奶的价格优势逐步提升。2014年,我国进口液态奶32.9万吨,同比增长70%以上。未来随着国内销售渠道从传统商超转向电商平台,进口液态奶的销售成本将大大降低,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国产液态奶的冲击不可小视。
第四,进口剧增削弱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权,损害行业整体利益。新西兰作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其奶粉拍卖价格已成为全球基准价。相比之下,国内乳制品企业议价能力弱,只能被动接受价格“随新起舞”。乳制品企业反映,2014年新西兰方面曾发布干旱预警,刻意营造减产提价的市场预期,部分国内企业随后大幅增加进口,形成较大库存压力,后来证实是增产降价,国内企业当了高位接盘的“冤大头”。
未来一段时期,由于国内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恢复国货消费信心尚需时日,而且随着欧盟取消牛奶生产配额限制,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等主产国增产预期明显,加之新兴经济体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俄罗斯继续禁止进口欧美牛奶,预计全球乳制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行的态势仍将持续,我国乳制品进口增加的势头恐怕短期内难以逆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进口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