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应高度关注粮食产量重心北移问题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物质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丰产之中有隐忧。最近,我们研究发现,我国粮食产量重心快速北移,已打破粮食生产的地域平衡,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粮食产量重心北移有关情况
粮食产量重心,是指粮食产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几何中心。我们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粮食产量近期变化的关键转折点为时间节点,采用重心计量模型,计算1990—2014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的六个重心坐标,并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十一连增”,粮食产量重心已快速北移,跨过黄河、抵达河北南端。这预示着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事关商品粮基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重大事件。
图8 1990—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重心移动态势
从定量模型分析看,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伴随着粮食产量重心的持续北移。如图8所示,1990—2005年,我国粮食产量重心在河南省黄河南岸徘徊,最北移到河南开封县。2005年粮食产量进入连续增产阶段后,重心不断北移,年均北移21公里。2010年,粮食产量重心首次跨过黄河到河南封丘东南部。2014年继续北移,抵达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境内。
从增产地域看,粮食连年增产主要来自北方传统农区。自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回升并实现连续增产,增产省份主要集中于黄河以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增速平缓,东南沿海省份则出现负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1个,8省位于黄河以北。其中,黑龙江、内蒙古、新疆3省(区)年均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7.6%、6.2%和5.9%。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山东、吉林增产均高于1000万吨。黑龙江省增产达3241.2万吨,较2004年产量翻了一番。福建、浙江、广东的粮食产量为负增长。2004—2014年粮食产量总计增加1.33亿吨,其中22.7%来自黑龙江,11%来自河南,9.6%来自内蒙古。整个北方地区对增产的贡献率高达87.8%。
从增产结构看,粮食增产主要来自玉米。2004—2014年,谷物产量增加1.41亿吨,而豆类和薯类产量分别减少了637万吨和228万吨。从谷物产量内部结构来看,玉米增产8820万吨,贡献率为62.5%,成为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主要来源,黑龙江省贡献最大,占玉米增产量的25.8%;水稻产量增加2453万吨,贡献率为17.4%,也是黑龙江省贡献最大,占稻谷增产量的44.5%;小麦产量增加2997万吨,贡献率为21.2%,河南省贡献最大,占小麦增产量的24.9%。从粮食增产结构变化看,水稻增量主要来自黑龙江、吉林等北方地区。
从耕地变化看,粮食产量重心北移受耕地面积“南减、北增”双重影响。据2013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相对于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北方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分别多出耕地面积6400万亩、2240万亩、2940万亩,合计增加了1.16亿亩之多;与此同期,仅东南沿海5省就减少了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按吨粮田计,相当于年降低粮食产能360亿斤。
二、粮食产量重心快速北移带来的影响
一是导致过度消耗地下水资源,加剧了北方地区的干旱。为发展粮食生产,北方各地兴修水利工程,拦截地表和河川径流,高强度开发地下水。虽然促进了北方旱区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但同时付出了过量消耗水资源的巨大代价。南方地区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每生产1公斤粮食需消耗0.9立方米的虚拟水,北方则需要消耗1.1立方米的虚拟水。近20年间,北方农业水资源过量耗用已使三江平原湿地大范围缩小,西北绿洲地区地下水快速沉降,黄淮海平原多处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二是以过度开发北方边际土地为代价,加大了生态风险。北方粮食增产主要以开垦边际土地和增加农业投入为前提。1996—2012年我国耕地面积增加7679万亩,其中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北方5省(区)累计增加耕地面积1.27亿亩,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南方4省(市)净减少优质耕地2111万亩。北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荒地或草地开垦极易导致土地退化。据统计,西北干旱区近1/4的荒地开垦后被撂荒。粮食产量重心的持续北移,强烈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结构,增大了北方地区的生态风险。
三是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系统的整体脆弱性。我国粮食主产区北移至北方干旱脆弱地区,维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自然风险加大。北方玉米产量的快速增长是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当前玉米主要用于工业和饲料用粮,而保障口粮安全仍具较大风险。北方地区农田初级生产力较低。据测算,每1亩南方耕地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北方耕地的1.89亩,南方城郊区优质耕地相当于北方的2.17亩。
四是客观上使我国粮食可获得性成本大幅增加。随着粮食产量重心北移,原有的“南粮北运”被“北粮南运”替代。北方地区气候干旱、冬季寒冷,粮食生产规模扩大需建设更多的农业基础设施,以满足灌溉、种植、储存等环节的基本需求。南水北调工程总调水量的16%用于农业用水,其中东线总调水量的36%用于农业。我国自古就有“千里不运粮”的说法,当今社会虽然交通发达,但高昂的粮食储存、运输成本不容忽视。据估算,1吨玉米从东北经过大连口岸运至福建厦门的最低运输成本为250元,流通费用占销售总成本的30%。我国人口、产业不断向东南沿海集聚,而粮食生产却向北方集聚,产销空间错位,大大增加了粮食生产地和消费地的运输成本,以及粮食可获得性成本。
五是加剧了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粮食生产向北方地区和中部欠发达省份集中,给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粮食生产的风险高、收益低,农民依靠种粮的收入增长缓慢。南方地区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多数市县的粮食不再自给,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北方,这加剧了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粮食产量重心北移带来的生态问题,研究建立粮食生产生态环境效应评估与预警体系。在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严格控制高强度高耗水的粮食种植,对于产量较低、设施短缺的耕地逐步实施退耕还草工程。在光温土条件较好地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证北方优质粮食产量的增长。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划定粮食适宜产区,合理确定粮食生产的适宜结构、适度规模。
第二,切实加大对优质耕地保护力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日益稀缺的优质耕地资源。尤其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等传统的优质水稻、小麦主产地,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加大对污染、压损、撂荒耕地的综合治理,逐步恢复退化耕地生产力。同时,提高南方耕地利用率。
第三,优化调整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限制边际土地开垦。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限制开发边际土地补充耕地。积极探索新的补充耕地来源,如空心村闲置土地、工矿废弃地等。我国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达1.14亿亩。未来耕地“占补平衡”应转变以土地开发为主的方式,重视传统农区村庄空废宅基地、工矿废弃地等存量土地的复垦还田。
第四,适应粮食产量持续北移态势,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加快推进粮食主产省、生产大县农产品和粮食加工业集聚集群发展,在水稻、小麦、玉米优势产区和产业带,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梯度转移,提高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调整优化粮食加工产业布局,降低粮食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
第五,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切实提高粮农收入水平。实施差别化粮食补贴和支持政策,切实解决粮食主产省、产粮大县的“谷贱伤农”之忧。调整当前按耕地面积的粮食补贴政策,将资金真正补给种粮农民、产粮大户。增加对水稻、小麦等基本口粮的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