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比高是竞争的终极追求(1)
上篇 人生的高度超越——升级
1.人是追求向上的动物
生活就像一团乱麻,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熙来攘往,我们有可能从中理出头绪吗?不同的人,是否有可能统一到同一个方向?不同的维度,是否有可能统一到同一个方向?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又是否有可能统一到同一个方向?
关于“人类究竟追求什么”,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盗亦有道》作者如是说:
一直以来,心理学研究的传统就是把对人类快乐的追求当作解释人类行为理论的核心,因为他们发现,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的理论就无法自圆其说。
弗洛伊德是最好地表达出这个想法的人,但并非第一个得出这种想法的人,同样的观点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出现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穆勒、边沁以及其他人的心理学理论当中。并以哲学家、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的观点尤其明确:
所有人都追求幸福,这是毫无例外的。不管他们采取的是哪种方式,他们的目的都是幸福快乐。不管是去打仗的人,还是竭尽全力避免战争的人,促使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都是想要快乐的愿望,只是他们看待幸福的视角不尽相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的意志从来都不可屈服。这也是每个人每项行动的动机,甚至人们自杀也是为了快乐。(丹尼尔·吉尔伯特:《撞上快乐》)
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维也纳学派尤为引人注目,他们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探索过程:
20世纪前半期,世界心理学界的摇篮——奥地利维也纳学派,经过第一代弗洛伊德,第二代阿德勒,第三代弗兰克的研究,提交出了人类追求的目标的研究结果。
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是“追求快乐的存在”。弗洛伊德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性方面的快乐。
阿德勒发现了老师弗洛伊德的局限性,他认可弗洛伊德所主张的人类“趋向快乐的意志”,并在深层发现了“趋向权力的意志”。按照阿德勒的想法,因为有“权力的意志”,人参加社会生活、倾注所有的能量,建立功绩。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断向着社会更高的位置努力。因此,他认为获得更大的权力使人变得幸福。实际上,今天有许多人按照阿德勒的主张,用尽全力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生存斗争中打拼。
弗兰克更进了一步,主张人最初的欲求不是别的,而是“意义的意志”,即对意义的追求。人作为追求意义的存在,虽然具有快乐的意志、权力的意志,但是更根源性的、更原始的欲求是“趋向意义的欲求”。前面两种欲求都满足后,如果最后这个欲求不能满足,人就不能获得幸福,如果前面两种缺乏而满足意义的欲求,人也是可以收获幸福的。
意义是什么?就是在关系中发现的存在意义。“我”是被他人所需要的,“我”的作用很重要,这些感觉和想法成为发现“意义”的契机。(车东烨:《彩虹原理》)
至于中国的古人,则把人追求的目标总结为:功、名、利、禄、权、势、尊、位……而如今的社会,则是流行一种更“简约”的说法:世间只为“名”和“利”。
如果我们仔细地考察弗洛伊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穆勒、边沁、尼采、阿德勒、弗兰克,以及中国古人的种种观点,会发现他们所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快乐、获得、拥有、控制、强大、权力、“我”的重要性、功、名、利、禄、权、势、尊、位——凡此种种本来就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哪个处于最中心的位置上。因此,诸如“有钱就有一切”、“官本位”、“爱情至上”、“权力意志”等观点,只不过是被蒙蔽了眼睛的人们“盲人摸象”般的说法而已。
再进一步看,快乐、获得、拥有、控制、强大、权力、“我”的重要性……所有这些,的确又都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请注意,我们经常把“目标”和“方向”放到一起去说,比如“我们从此明确了目标与方向”,似乎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但我认为,“目标”和“方向”不完全一样:“目标”只是“方向”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同一个内容,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去表现,于是才有了快乐、获得、拥有、控制、强大、权力……
现在我们明确了:所有这些“目标”,它们“相互关联”,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所有的“目标”,指向了哪一个“方向”呢?再次感谢电影《狮子王》,给了我们直观的领悟:
在经过与坏狮子刀疤的殊死搏斗之后,代表了正义的辛巴终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也重新掌管了动物王国。大地经过一场血与火的洗礼,重新绽放出勃勃生机。新王辛巴一步一步登上荣耀石,成为新一代的君王,所有的动物们一齐引吭高歌。在这个片段中,辛巴登上荣耀石、一步一步迈向新生活的姿态,所有动物引吭高歌的姿态,澎湃激昂的音乐,都呈现出“向上”的姿态。
“向上”,是“快乐”所呈现出的姿态;同时,“向上”,给人带来“快乐”。“快乐”和“向上”,这两者不知哪个是因,哪个是果,但是,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此外,前面提到,我们为了让自己更快乐一些,总是希望拥有的控制权越多越好,希望自己手中掌握的好东西越多越好,这就是“好东西的增长”——“增长”也和“向上”有关。
于是,我们可以用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向上”的概念,同时,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标注上“向上”、“增长”、“快乐”、“控制”、“拥有”、“强大”这样一些概念——可以肯定地说,它们是一些彼此之间密切相关、指向“同一个方向”的概念。
如果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人生需求,应该如何来说呢?
或许有人把它说成:“我们为了获得快乐,就必须向上和增长,为此就必须控制和拥有更多的好东西。”
错!
正确的说法是:“我们为了获得快乐,就总是想控制和拥有更多的好东西,因为这样才能使我们体验到增长,并保持向上的态势!”
请读者注意:真正使人快乐的原因是“向上和增长”,而不是“控制和拥有”——我们有数据为证:
盖洛普从1994年起开始在中国进行全国性的消费行为和态度调查。数据说明,中国消费者的总体满意度(相当于幸福指数)在过去十年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按100分为满分,1994年的幸福指数为69分;1997年最高,达到71分;十年后2004年的指数却降到了67分。盖洛普的数据还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一段时间,中国农民的幸福指数高于城里人。
上面这个数据表明,尽管我们的“控制和拥有”实际上越来越多,但“幸福指数”却和这个“绝对数量”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即便“控制和拥有”很多,但如果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向上和增长”,那么依然可能是不幸福的。
与此相关,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论断:一个人幸福与否,和他衣食无忧的年龄成反比。这个论断被广泛认可,的确,有“上升感”才会让人幸福,太早衣食无忧就很难再上升了(上升的办法还是有的,后文将有专门论述)。
所以,真正让人快乐的是“向上和增长”!我们之所以总是误认为“控制和拥有”带来快乐,是因为“向上”、“增长”、“快乐”、“控制”、“拥有”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以至于难以分清彼此。
现在,我们终于看清了事实的真相,不是吗?我们一直在这样互相勉励:
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强!步步攀升!更快、更高、更强!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读这些昂扬向上的语句,本身就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因为我们从读它们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向上的趋势。可是,我们以往太看重“结果”了,以至于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快乐在于一种“向上的过程”。
那么,怎么才叫“向上”呢?
比如说,您今天干了个活儿,挣到了钱,您会很快乐,因为您拥有的“金钱”有了增长;您今天乔迁新居,居住环境比原来有所改善,您会很快乐,因为您拥有的“居住空间”有了增长;您今天和恋人共度了一段美好时光,您会很快乐,因为您的“爱情”有了增长;您今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您会很快乐,因为您所需要的“认可和尊重”有了增长;您今天读了一本好书,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知识,您会很快乐,因为您的“认知”有了增长;您今天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任务,您会很快乐,因为您的“自我实现”有了增长;所以说,如果我们想让自己快乐,就要想办法让自己“有增长”——无论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还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或者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凡是能够找到“增长点”的,都有可能让自己快乐。
生活就像一个“水桶”,要讲求每块木板的“均衡”,这样装的水才是最多的。马斯洛所提到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像是不同的“木板”——如果不均衡,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说某些富人,他们的掌握的财富不比别人少,当其他人被称为豪门、贵族时,他们却头顶着“暴发户”这一轻蔑性十足的称号,只因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与其自身的学识、内涵、修养等不成比例,这种不均衡使得他们的金钱无法为其叩开上流社会的大门。
大家都知道,“水桶原理”意味着“盛水量是由最低的一块木板决定的”——这也就是说,每块木板的长度要尽量均衡。前面说过,各种需要之间可以来回交换,交换得越频繁,新陈代谢就越快。
所以,让自己快乐的方法很简单:在各种需要中,每天找到“一个点”或者“几个点”,增长一下,就会快乐!
即便您今天发生了一些不快乐的事,想办法解决它,或者找到一个别的增长点去弥补它,然后带着增长的愉悦进入梦乡——正如股市中的“涨停板”往往会让人快乐一样。
我们必须放弃一个古老的错误观念,即所谓极乐世界就是一种幸福的休闲状态。有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你喜欢钓鱼或者听贝多芬音乐,于是决定隐退,整日沉浸在娱乐中,那么你最终还是会感到痛苦。当然,你在做这些事时也能够体验到真实的幸福,但是你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厌烦。
我们应该理解,永无休止地寻求越来越大的快乐是人的天性。其实,我们的生活经常在增长,可是,我们为什么还是不快乐呢?比如说,如果您急于完成一件事,可是在期望的时间内却没有完成,您就会很焦虑,这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已经每天在工作,也挣到了钱,我们已经在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已经在与朋友或恋人的交往中增进了友情或爱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很多有用信息,也无时无刻不在增长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可是,我们常常未能充分地“看见”、“相信”并“认可”这种增长。
所以说,我们要争取“看见”、“相信”并“认可”那些“已经存在的增长”——再着急,饭也得一口一口地吃,一切都需要假以时日,这是“时间”的游戏规则——只要“天天向上”就好!到这里,我们的论证完成了很重要的一步:“天天向上”就能让人“天天快乐”!没想到吧?数千年来的智者们争论不休的“快乐秘诀”,正是“天天向上”。而这四个字早就贴在了很多教室的黑板上方。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在《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一书中有一些“特别的”雪花结晶的图片,这些雪花并不是像我们习惯上所认为的那样是“六边形”的“扁片”?正如有句老话说:“雪之结晶,没有任何两片相同。”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是“各不相同”吗?-就好像雪花结晶一样!不过,我们同时也知道,大多数的雪花,呈六边形的扁片-这不也很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吗?
在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各有各的“目标”,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爱情,有的人追求名声,有的人追求官职,有的人追求知识,有的人追求自由……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片“杂乱”的景象,似乎每个人的“目标”都不一样。
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的哲学家们经历了复杂的思考,竟然得出了“各执一词”的说法,或许正是因为人的行为“目标”复杂多样吧?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增加维度,看到这些各不相同的“目标”之外存在着相同的“大方向”,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些雪花中得到启发:人的生活也像雪花一样,在诸多“目标”的正中间存在着“向上”的趋势。
可能有些读者早就联想到了马斯洛的金字塔要表达的就是一个向上的箭头。马斯洛在研究了大量的访谈记录之后,有这样一些描述:
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献身于一项身外的事业,献身于他们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
任何个体一出生就显示出生理需要。一开始也许还以一种初期的方式显示出安全需要。只有在几个月后,婴儿才初次表现出有与人亲切的迹象以及有选择的喜爱感。再过一段时间后,婴儿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成就、尊重以及表扬的要求。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天才人物也要等到三四岁才会有所表现。
马斯洛从大约一百个人的各式各样的描述中,列出了一些对高峰体验来说通常用到的词,不管它们源于何处。这一系列词与自我实现者的存在价值相同。它们是:“真、善、完整、对两极对立的超越、活跃、独特性、完美、必要性、完成、公正、秩序、单纯、丰富、自如、谐谑、自足。”
马斯洛关于需求层级所对应的特征还有诸多描述,基本上都与我们所论证过的向上是互相印证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马斯洛金字塔略作一下总结和提炼,看看它还揭示了什么。
越靠近金字塔的底端,越是“生理的”(比如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越靠近金字塔的顶端,越是“精神的”(比如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金字塔的底端,与生理需要相关的东西,常常是用于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因此是“有形的”、“可见的”;而在金字塔的顶端,与自我实现相关的东西,常常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它们更多的是“精神”的。所有这些无形的、看不见的、被忽视的精神力量,我们目前所给予它们的关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由于在当今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意识到了物质需要的重要性,所以常常把挣钱视为最重要的目标;另外,按照马斯洛的说法(也是公认的事实),生理的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最早出现的需要,因此这一部分的需要基本是“已开发的”;而与之相反,精神的需要出现得较晚,也并不是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因此相对来说是“尚待开发的”。
总之,关于“需求层次论”和“向上”的关系,记住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应当更加重视“精神的力量”,它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尚待开发的”,同时也是“潜力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