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悟性 灵感和才华
1.学习没有年龄的限制
小李叔同天生聪慧,七岁攻读《文选》,即能“琅琅成诵”,八岁从其乳母背诵《名贤集》格言:“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不但能背诵如流,而且能通晓其义。
——摘自《弘一法师传记》
学问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一个人即使天赋再好,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将不是自己的知识据为己有,顶多是在学习的时候比别人快一些。同样地,一个人就算是天赋一般,但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学习,迟早也会有成大器的一天。
人生是需要不断地充电的。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前进,如果你不升级自己,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被社会抛弃。
知识长时间地搁置,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淡忘,若是不回头温习,也不再吸收新的知识,只怕那仅有的一点知识也会荡然无存。因此,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大文豪,老年之后的文章或者是诗词,反而没有年轻时候好,就是这个原因。
求学是个积累的过程,没有人可以不下苦功就拥有大学问。
王安石的《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神童最终变成普通人的故事。
仲永天资聪慧,五岁即能指物作诗,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一时之间他的名气传遍乡里,人人都感到很诧异。因此很多人就请仲永的父亲做客,甚至有人拿钱请仲永作诗。仲永的父亲见有利可图,就拉着仲永四处作诗,耽误了学习。结果几年以后,这个神童就变得很平庸了。
葛洪说:“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学问是无限的。一个人有了一定的学问,却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还不够,继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终养成了这种习惯,他的学问将越积越多。学问积累得越多,就越有智慧,志向就越来越大,成就也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
左思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学者,他曾著有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竟使得洛阳的纸卖得贵起来了。不少人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不过左思年少时并不是非常聪明,他相貌平平,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他的父亲左雍还曾对他的朋友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候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了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后,虽然很佩服文中用宏大的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宏伟气派,可是他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自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建业写入赋中。
他在卧室、厅堂、门前、厕所等凡是平常出入的地方都放着书籍,以便随时学习,还在旁边放上纸笔,只要一想到有好的句子,便写下来。如此,一直过了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左思终于完成了传世华章《三都赋》,轰动整个京师,左思也随之名声大噪。
有句老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是在不断学习新事物中度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正因为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让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事有了更高的明悟。
学习是一种进取的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的存在,人生才有意义。过去的成绩仅仅代表过去,我们应当注重的是未来。人应当是在进步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体会着人生的快乐,从求知中获得自我的幸福和满足。由此可见,人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作为个体的人,一生中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
有人将人生比作是一辆列车,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生命的车轮不停前进,才能感觉到生命的动力,从而品尝到生命成长的喜悦。不学习的人生,就像是列车抛锚一样,停在原地不动,如此一来,它只会慢慢生锈而已。
2.要明确读书的目的
“戊戌变法”失败后,李叔同到上海刻印明志:“南海康梁是吾师!”“辛亥革命”成功的时候,李叔同谱一曲慷慨激昂的《满江红》,以志庆喜:“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环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摘自《弘一法师传记》
有些人读书没有具体目的,也没有具体要求,他们东翻翻西翻翻,一点没有紧迫感,没有压力,收获自然就很小。只有确定了目的,我们读书才会有紧迫感,才能做到思想集中、思维积极,收获也就很大。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曾撰文《读书的六种目的取向》,其中写到: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第六种,是关于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而读书。
有目标才有动力,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治学的最高理想。所以才会有“悬梁刺股”这样刻苦读书的故事。
战国时的苏秦出身农民,少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辞别老师,下山求取功名。他先回到洛阳家中,变卖家产,然后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垂头丧气,只好穿着旧衣破鞋回到洛阳。
洛阳的家人见他此般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连央求嫂子做顿饭,嫂子都不给做,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苏秦从此振作精神,苦心攻读。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读书困倦了用锥子刺自己的腿,“头悬梁,锥刺股”便由此而来。
一年后,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开始第二次周游列国。这回他终于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君“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相国。
读书有了目的才会有动力,读书的目的越明确,效率自然就越高。
然而,由于读书的动机有差异,结果也因人而异。中国历代不乏“读书入学莫徘徊,可以升官又发财”的书生。很多人抱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或是为了“跳龙门”,冲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去的,也有很多读书人期望的是“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正是这样的目的,让范进执著于数十年读书科考,最后喜极而疯。
徐宗文先生谈到读书的三重目的——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人格、道德和情操;为人,就是热爱生活、勤奋工作,运用书中所学造福社会。
所以说,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诚然读书的目的是拓宽人的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才能,提高修养和欣赏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做人和提高道德品质。
“做人要从读书开始”,书读得好,人才做得好。不读书,虽然会做人,但是不够完美,所谓“人不学不知道”,不读书就不能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做一个好人。社会发展要有秩序,公众相处要能和谐,人人争做书香人士,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必定有所为。
3.只要有心,人生处处皆是学问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弘一法师
生活当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留心的东西,一幢有特色的建筑、一个装饰漂亮的门面、一间布置典雅的咖啡厅、一本书的封面设计……这当中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和思考,多少会有所收获。
人只要有心,人生处处皆是学问。书本并不是学到知识的唯一途径,有些学问,书本上根本就没有,我们若是死死地抓着书本,而与现实脱轨的话,那就真的要变成一个书呆子了。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一切的规律都是学问。
海边捕鱼的人,都知道什么时候潮起,什么时候潮落。有人观察格外细心,发现潮起潮落和月亮的圆缺竟然有意想不到的“巧合”。经过不断探索,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潮汐”竟与天上的月亮有关。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一普通的现象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努力钻研、认真探索,最后解开了这个谜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英国大发明家瓦特看到壶中的水烧开后顶起壶盖儿,暗自称奇,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他改良了蒸汽机。
只要我们处处留心身边的知识,并能够把握住它,就能将它化为己用。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大家都只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
上山的时候,鲁班不小心滑了一跤,无意中抓了一把野草,却将自己的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顿时明白了,自己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间就吃下一大片。他发现蝗虫的两颗牙齿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这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于是他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验。鲁班和徒弟各据锯子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
人生处处皆学问,许多事就像一张窗户纸,在没有捅破之前,你会愁眉不展,两眼茫然。当有人告诉你答案时,你会若有所悟:“噢,原来如此!”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能变得睿智,才能变得快乐而幸福,才能变得完美而无憾。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还是往坏的方面改变,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看法,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一个人的态度决定着他能否走向成功与幸福。保持消极的心态,就会有消极的人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就会有积极的人生。而要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一个人具备的天赋和悟性,不在于他(她)年老或年少,而是在于他(她)对事物提出的见解。悟性越好的人,创造性越强,其理解能力也就越强。由此可知,悟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深层次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悟性、灵感和才华,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发现它、珍惜它,这样它才会为我们的人生绽放光华。
4.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弘一法师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受到局限性的影响,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再深思熟虑的人,都难免有疏漏和不周到之处。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并不一定很清楚,但旁边的人却看得很明白。然而有些人总是盲目自信,一听到反对意见,轻则脸红脖子粗,怒目相向,重则拍案而起,反唇相讥,甚至拳脚相加。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自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弘一法师认为:“刚愎自用、妄自尊大、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会阻碍自己进一步发展。只有不断地从他人的见解中吸取合理的有益的成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减少失误,取得成绩。所以,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是每一个有志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
鹰王和鹰后发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他们非常高兴,打算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挑选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枫树,在最上面的一根树枝上筑巢,准备夏天到来时在此孵养后代。
附近的一只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后,大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这棵枫树一点都不安全,你瞧!它的根几乎全腐烂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们最好不要在这儿安家。”
鹰王根本听不进鼹鼠的劝告,冲着它大喊:“哈哈,真是怪事!你是什么东西,竟然胆敢来干涉我的事情?我们老鹰难道还需要你小小的鼹鼠提醒吗?你们整天躲在洞里,怎么能有我们老鹰这样锐利的眼睛!”
鹰王和鹰后马上就开始忙活起来。巢穴筑成那天,他们立刻就把全家搬了进去。没过多久,窝里就多出了几只可爱的小家伙。
一天早晨,一阵大风吹来,那棵枫树摇晃了几下,轰然倒掉了,外出打猎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时,发现它的儿女们都已经摔死了。
鹰王悲痛不已,它放声大哭道:“我多么愚蠢啊!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所以命运就给予我这样严厉的惩罚,我从来没有想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真是怪事!”
谦恭的鼹鼠答说:“轻视别人的忠告是不明智的,你如果能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我本来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树根是好是坏,有谁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不要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无所不能,更不能目空一切,听不进去别人的忠告。即使你有统筹全局的雄才大略,别人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再有能力,也有失策的时候,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永远不会错。
勇于承认错误,主动接受批评,不断追求进步,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良师”的指点,事后认真反省,努力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省的态度和勇气,才能在不断地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而寻求进步和奋发向上的动力。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当他去打猎的时候,他会请教一位猎人,而不是去请教身边的政治家。当然,当他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他也绝不会去和猎人商议。
有一次他外出打猎,和他一起的是一个牧场工头。罗斯福看见前面来了一群野鸭,便追过去,举枪准备射击。但这时那个工头却看见不远的地方还躲着一头狮子,他忙举手示意罗斯福不要动,罗斯福眼看野鸭快要到手,于是对他的示意没有理睬。结果,狮子听到枪声后跳了出来,逃到别处去了。等到罗斯福瞧见,再赶紧把他的枪口移向狮子时,已经来不及开枪了,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狮子逃跑。牧场工头瞪着眼睛,向他大发脾气,骂他是个傻瓜、冒失鬼,最后还说:“当我举手示意的时候,就是叫你不要动,你连这点规矩也不懂吗?”
面对牧场工头的责骂,罗斯福竟然“逆来顺受”,并且以后打猎时也毫不怀疑地处处对他服从,好像小学生对待老师一般。他深知,在打猎问题上,对方确实高他一筹,因此,对方的指教于他确是有益处的。
古语说得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取别人意见,请教别人时,不能只在乎对方的身份地位,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只要是好的意见,我们都要虚心接受。如果唐太宗没有听取魏征的谏言,对自己进行批评,怎么可能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如果达·芬奇没有听取老师的批评和建议,怎么可能成为世界著名画家……可见,我们要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代表不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前提,而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会使自己增长很多的见识,让自己少走很多的弯路,从而赢得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完美,更好地走向成功。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思与学,始终相辅而行。
——弘一法师
读书需要有质疑精神,就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话,就是告诫我们不要迷信书本,对于书中所言,不仅不要轻信,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要进行一番仔细的甄别和思考。
读书做学问,怕的不是有疑难,而是终日读书却没有疑问。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这样的人是不会有进步的;对书中所说即使有疑问,却不懂装懂,也是无法进步的。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要真正使自己成为有智慧的人,必须学会思考。现实中的“书呆子”只因书读多了,思维能力渐渐丧失,结果只知按照书本办事,自然就成了呆子。
所以,书读得太多,如果不用思维消化,的确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思维退化,非但不能使我们聪明,而且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愚蠢。所以,在开卷而读后,更要掩卷而思。
清朝学者戴震指出:“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意思是说,读书人头脑要清醒,不要让别人的观点蒙蔽住自己的思想,当然也别自己蒙骗了自己。戴震后来能成为一代宗师,皆因他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这样一种本能。
据说戴震10岁时,老师教他读《大学章句》。读到一个地方,他问老师:“怎么知道这是孔子所说、曾子转述的?又怎么知道这是曾子的意思而被其门人记录下来的呢?”老师说:“前辈大师朱熹在注释中就是这样讲的。”戴震却说:“朱熹是南宋人,而孔子、曾子是东周人,中间相隔约一千多年,那么朱熹是如何知道这些细节的呢?”老师无言以对。
这也恰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言:“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古人曾这样总结:“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没有怀疑就没有超越,没有怀疑就没有创造。怀疑是一种基本的读书态度,也是一种勇敢的读书精神。读书时,要对书中的知识敢于怀疑,认真分析,这样才既能进入书中,又能跳出书外;既不盲目信古,也不轻信新学说。尤其是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批判扬弃。
数学家华罗庚在休息之余爱读唐诗。他不光是读,还常提出疑问。唐朝诗人卢纶有一首《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他读这首诗时,心中觉得纳闷:群雁在北方下大雪时早已南归了,即使偶有飞雁,月黑又如何看得清呢?于是就作五言诗质疑:“北方大雪时,雁群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此诗一发表,立刻被许多报刊转载。
过了不久,又有一些人提出反质疑。他们认为卢纶的诗是对的,而华罗庚的质疑是错的。理由是:唐朝时,许多边塞诗人都写过大雪天有飞雁的诗句。如高适写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少颀写的“野云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大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样的反质疑有根有据,也颇能使人信服。
古往今来,有人埋头死读书,熬白了头发,却毫无建树。但也有人读书有疑甚至主动质疑,深入研究,终于获得成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进。”
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的精神,又要有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更要有科学认真严谨踏实的态度。如此才能真有收获。那种食而不化,只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潇洒是潇洒,只怕未必能令学问有所长进。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儿时读《孟子》中的一句“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再看朱熹的注释:“褐,贱者之服,宽博,宽大之衣。”
李渔十分纳闷,因为他自小生长在南方,所见的“衣褐者”多是富贵之人。于是,他向老师质疑:“褐是贵人所穿,为何说是穷人的衣服呢?既然是穷人的衣服,那就当处处节约布料及人力,却为何不裁成窄小的反而却如此宽大呢?”老师默然不答。李渔一再追问,老师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李渔颇感失望,疑问因此数十年未解,直到后来他远游塞外,才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塞外天寒地冻,牧民自织牛羊毛以为衣,皆粗而不密,其形似毯,所以“人人皆褐”。可是牧民为什么不知节约物力人力,一律穿那“宽则倍身,长复扫地”的“毯”式服呢?原来这种服装是日当蓝衫夜当被,“日则披之服,是夜用以为衾,非宽不能周其身,非衣不能尽覆其足。”
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兴趣十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明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一般来说,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
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胡猜乱疑,而是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歪路,这不是我们应有的学习态度。
6.善于利用他人的智慧
他山之石,应为良师益友。
——弘一法师
《韩非子》中有云:“上君尽人之智,中君尽人之力,下君尽己之能。”那些善于接纳别人智慧的人,往往能够集众人智慧于己身,成就常人无法成就的事业。
刘邦曾经说过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油,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三国时期的刘备,智谋比不上诸葛亮,勇猛比不上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将,可他却能借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帮自己建立功业。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只要把它放到大海中去就可以了。”
弘一法师说:“一个人,不管他有多大能量,他的智慧和才能都是有限的。唯有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智慧为我所用,广采博集,取长补短,让每一个人都发挥才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会无穷无尽。而借助别人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奸臣发动了政变,并且夺取了王位,成为了国君。后来,有七个反对他的诸侯联合推翻了这个发动政变的奸臣。
政变平息后,就要选出新的国君,因为以前的国君没有继承人,所以这个国家的臣民们决定,在这七个诸侯中选出一个来当国君。
但是这七个人功绩相当,能力和声望也差不多,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选择谁。最后,他们商定第二天一早大家到一处树林见面,谁的马第一个嘶鸣,谁就是新的国君。
其中有一个人,他很想当国君,可是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就去请教他的马夫。
马夫说:“这个好办,先在小树林里拴一匹漂亮的母马,然后你骑自己的公马去赴约,公马见了母马,就会变得兴奋起来。”
第二天,这人依计行事,公马一闻到母马的气味,果然兴奋地大声嘶鸣。于是,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君。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一个人无论怎样博闻强记,所能拥有的知识总是有限,所以聪明人在学习知识和本领时都会有所侧重。也许对你来说很陌生很难做到的事情,别人却是司空见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
所以个人也好,集体也罢,不要因为别人的能力比你强就去嫉妒他、排挤他,而应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与智慧,为我所用。当我们遇到难事的时候,不仅要靠自己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还要懂得不耻下问、集思广益,这样既能解放自己,也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身为一个领导者,可能受局限于各自的阅历和眼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伯乐。也许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谁是贤才,谁是庸才。但是我们一定要有魄力,当你认定了一个人有才华后,就不能被一些细枝末节所左右。选拔人才的条条框框越多,你所能选到的人才就越少。即使选中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最后也未必会成什么大事。
很多人总是一边感叹着人才难求,一边却毫不犹豫地将大把的人才拒之门外。
我们看看刘邦手底下都是些什么人吧:韩信曾是“混子”,樊哙是狗屠,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就是这些人,刘邦委以重任,最后靠着这些人成就了帝王霸业。
武则天是用人唯贤的君王,在她执政期间,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发掘人才,除了正常的科举考试以外,她还鼓励地方官员推荐和自荐。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何门第出身,只要有才能都可以自荐。为了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她还亲自主持人才的选拔。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殿试”,就是由她所创。
同时,她还一改以往只选拔文人的弊病,开设武举科,鼓励习武之人参加,以选拔能征善战的将士。武则天一朝,人才济济,李良嗣、狄仁杰、姚崇等人都是经武则天破格提拔,才凸显出来的能臣。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没有谁可以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虽然我们凭个人的努力不能成为“全才”,但是却可以让他人的智慧为己所用,以成就个人的事业。遍数历朝历代的贤君名将,往往都是通过充分利用部下的智慧和潜能来成就自己的事业的。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善于利用他人的智慧,是步入成功殿堂的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