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让自己尽善,让工作尽美
1.对待职业要表现出足够的忠诚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忠诚老实,讲究信用。
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把忠诚作为自己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课程,可见其对忠诚这一品德的重视。
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过,有多少人能问心无愧地说出这样的话呢?工作中,老板把他们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放手交给员工,就是希望员工能用心对待自己和老板共同的事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现才华的舞台,是为“托事”;员工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为“尽忠”。
谈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做得最好。他的死能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司马迁以他的神来之笔为我们展现了这一场高贵的人生谢幕。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是因为卫国的政治动荡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那一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便是对卫国尽忠的明证,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其实,孔子早在听说卫国陷入政变的泥沼时,便断言了子路之死,因为他很了解这个大弟子的性格与品性,忠诚的子路断然不会因国家之乱而避祸他国。结果真如其所言。
子路在卫国做官,“食”卫国国君的“食”,就如同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样,而我们又有谁能像子路那样慷慨激昂地表示出自己的忠心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有一位铁匠,铸铁技术一流,他铸造出来的工具得到了当地许多人的认可和赞赏。在士兵眼中,没有人比这位铁匠造出的武器更坚韧;在农民眼中,没有人比这位铁匠造出的犁具更耐用;在工匠眼中,没有人比这位铁匠铸造的工具更结实好用。
这一天,几个木匠来到铁匠铺中要求铁匠为他们每人做一把最好的锤子,因为他们几个人打算结伴到邻村的一个包工老板那里去做木匠活。“你们是要最好的铁锤吗?”铁匠问几个木匠。他们齐声回答道:“是啊,否则也不会花大价钱来你这里了。”铁匠听到回答笑了两声,然后说:“只要你们愿意出钱,我就保证给你们每人做一把最好的锤子。”
“听说那个包工头承包了一项非常大的工程,这一下可有你们几个人干的了。”铁匠边给他们打造锤子边和这几个木匠聊天。“是啊,不过在我们开工之前,你可是先要忙活一阵子了。”答话的是一个嗓门很大的高个子木匠。
铁匠和木匠边聊边做,几个木匠也时不时地主动上来搭把手,所以几把铁锤很快就做好了。几个木匠试了试锤子,果然十分好使,付完钱之后便兴冲冲地走了。
几天之后,那位承包了大工程的包工头亲自找上门来要向铁匠订做几十把“最好的锤子”,而且包工头还特别强调,一定要比前几天来过的那几位木匠手中的铁锤更好。他还表示,只要铁匠能够做出更好的锤子,他愿意支付更多的钱。
听完包工头说的话之后,铁匠笑了笑说道:“以我目前的技术,已经不可能做到比他们手中更好的铁锤了。”
包工头不以为然地说道:“他们一共才要几把铁锤,我要的数量可多得很。再说,每把铁锤我支付的价钱一定比他们高得多,难道你放着这么好的生意不做吗?”
铁匠回答:“我当然愿意做这笔生意,可是当初我给他们做时已经尽我所能地做到了最好,现在也不可能再做出更好的铁锤了。其实,无论你给我多少钱,无论主顾是谁,凡是我接手的生意,我必定会尽我所能做到最好。也许在几年以后,随着我技术水平的提高还会做出更好的工具,但现在我真的做不了。”
听到铁匠的话,包工头佩服之至,虽然对方无法达成他的要求,但他仍旧决定在这里定做几十把“最好的铁锤”,而且还决定以后他需要什么工具,都在这里定做。
忠诚与权势、利益等无关。对于职业的忠诚,并不仅仅是为了从职业中获取某种利益,而是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信仰,将每一次任务当成使命。在现代社会,真正的忠诚更应该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缺少了充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使能够利用自身的职业技能获取一定的物质利益,可是在精神上,这样的人是最贫穷的。
看看我们周围,很多公司在遇到困难、需要员工扶持的时候,员工却一走了之,这实在不是一位优秀员工应该做出的事。忠诚并不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是对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的忠诚,而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
马云曾经明确表示过:“我最不喜欢不忠不义之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所有老板的心声,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声。试想,谁会喜欢不忠不义之徒呢?著名的企业家、原太平洋建筑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被主持人问及提拔下属的标准精神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忠诚。
所以,对待职业要表现出足够的忠诚,就像原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艾柯卡说的那样:“无论我为哪一家公司服务,忠诚都是我的一大准则。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和员工,到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比尔·盖茨也曾发出过类似的感叹:“这个社会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相比而言,员工的忠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重要,因为智慧和能力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质,对企业来说,忠诚比智慧更有价值。”
2.正人先正己,领导者要以身作则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曹操曾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古今向来褒贬不一。然而,虽然其功过不定任由后人评说,但他深谙管理之道,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在治国治军方面深得将士尊重。
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百姓因害怕士兵,纷纷躲到了村外,无人敢回家收割小麦。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他是奉旨出兵讨伐逆贼,为民除害,现在正是麦收时节,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百姓心存疑虑,都躲在暗处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百姓看见了,无不称颂。
然而,当曹操骑马经过麦田时,田野里突然飞起一只鸟,曹操的坐骑受惊,一下子蹿入麦地,踏坏了一片麦田。曹操立即唤来随行官员,要求治自己践踏麦田之罪。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言道:“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阻。
此时,大臣郭嘉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了好久,说:“既然古书《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付的重任,那就暂且免去一死吧。但是,我不能说话不算话,我犯了错误,就应该受罚。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说完,他就用剑割断了自己的头发。之后,曹操又派人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头发替罪。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曹操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要正人,先正己,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约束他人。
从松嫩平原的冬雪严寒,到柴达木盆地的高原荒凉,刘保侠一直坚守在管道第一线的技术管理岗位上。艰苦的自然环境没有削弱他的学习热情,反而使他磨砺出了执着坚忍的性格。在林源泵站,他放下架子,虚心诚恳地向工人师傅求教,加倍苦练现场基本功;在涩宁兰管道投产准备期间,他挑战承受高原反应的极限,用本来就很少的休息时间翻译了大量资料,编写了多项操作规程;全线引压管动火改造,他作为负责施工的组织者,每天超负荷奔波协调,风餐露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增压工程启动,为了确保燃压机组按时正常投运,他主动放弃轮休和出国机会,在涩北首站一待就是8个月。
曾有许多外国公司聘请刘保侠,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虽然工作在涩北,但我的事业早已深深扎根在中国石油这片沃土中了。”就这样,刘保侠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以野战为荣,以艰苦为乐,立足岗位,先后解决了生产中的多项技术难题,以身作则,带动基层团队积极向上,为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管道增压提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取信于员工。只有营造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氛围,才能形成由上至下凝聚一心的无敌战斗力。
曾经有一位CEO说过这样一段话:对工作有利的,就是对自己有利的。你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就是不尊重自己,也绝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即使你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用心去工作,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反过来讲,即使你能力无人可及,但没有基本的职业精神,也一定会遭到社会的遗弃。
3.勇于担当的员工最有魄力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真正的过错是你犯了错却不改正,这样顽固的态度才可以称得上是犯错。这是孔子关于过错的看法。我们经常认为一个人犯了错就不可饶恕,但一个犯错的人到了孔子那里却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歧视”,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都会犯错,不能因为一个人偶然的过错就将他“打入地狱”,不给他翻身的机会。但是,倘若这个人明知自己错了还不思悔改,这样的错误哪怕再小也不可饶恕。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以,当我们犯下错误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掩饰或是辩解,而这往往只能起到欲盖弥彰的作用。错误一旦犯下,就像射出去的箭,不可能回头,理性的选择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与其最后被别人揭下面具,不如自己揭去,后者失去的是面具,前者失去的却是人格。
约翰是一家商贸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他在任职期间犯了一个错误:他没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就批复了一个职员为纽约某公司生产5万部高档相机的报告。等产品生产出来准备报关时,公司才知道那个职员早已被“猎头”公司挖走了,那批货一旦到了纽约,就会无影无踪,货款自然也会打水漂。
约翰一时想不出补救对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焦虑不安。这时,老板走了进来,脸色非常难看,想质问约翰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板开口,约翰先坦诚地向他讲述了一切,并主动认错:“这是我的失误,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
老板被约翰的坦诚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打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拨出一笔款让他到纽约去考察一番。经过努力,约翰联系好了另一家客户。一个月后,这批照相机以高于那个职员在报告上所写的价格转让了出去。约翰的努力得到了老板的嘉奖。
仔细想想,如果约翰当时选择推卸责任,或者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后果会如何呢?也许,他不用为如何挽回损失而忧虑,却要为找下一份工作而发愁了。确实,掩饰辩白的好处在于不用承担错误的后果,就算要承担,也因为把其他人拖下了水而分散了责任,因此,明明证据摆在眼前,有人却依旧死不认错。此外,如果躲得过,也可避免别人怀疑你的形象及能力。可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试想一下,如果你犯的是大错,必然尽人皆知,你的狡辩在别人眼中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只会让人对你心生嫌恶。如果证据确凿,你即使狡辩功夫一流,但责任还是逃不掉,那又何苦去狡辩呢?如果你犯的只是小错,用狡辩去换取别人对你的嫌恶,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作敢当。企业最需要勇于担当的员工,勇于担当的员工最有魄力。
布鲁诺是美国某公司的财务人员。一天他在做工资表的时候,给一个请病假的员工定了全薪,忘了扣除请假那几天的工资。后来,布鲁诺找到这名员工,告诉他下个月要把多给他的钱扣除。但这名员工说自己的手头太紧,看病花去了他大部分积蓄,请求分期扣除,但这需要向老板请示。
布鲁诺知道,老板知道这件事后一定会非常不高兴,但布鲁诺认为这混乱的局面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因此他必须负起这个责任,向老板承认错误。
当布鲁诺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坦诚说出自己犯的错后,老板竟没有责怪他,反而大发脾气说这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不关他的事;但布鲁诺坚持说这是他的错误,老板又大声地指责会计部门,说是他们的疏忽;当布鲁诺再度强调是他的失误所致,与别人无关时,老板笑了,说:“好样的,我这样说,就是看你承认错误的决心有多大,会不会就此找理由推脱自己的责任。”最后,老板心平气和地说:“好了,现在你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吧!”从那以后,老板更加赏识布鲁诺了。
没有人希望在工作中出错,但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零失误。如果错误发生了,并且其中有自己的部分责任,那我们就应该像布鲁诺那样,勇于承担并弥补错误。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欣赏。
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出现差错,是绝不推脱、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还是拼命找一些客观原因去掩盖错误,或为错误辩解,这正是优秀员工与平庸员工的显著区别。
4.乐业是职场修炼的最高境界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论语·阳货》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强多了。
孔子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面对这两种人时摇头叹气:“难!难!”可见,人的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即便是大圣人也没有办法。
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精神就是像信仰神灵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做到喜欢它,并以它为乐。
敬业是职业人士的基本要求,而乐业就属于境界问题了。要想达到这一境界,确实有些难。
刘琳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她原本工作勤奋,为人热情,有着远大的理想。但是,工作8年来,她的工资越挣越少,换了很多公司,都是干不了多久就被解雇了。如今,她总是一边工作一边抱怨工作条件不好、客户信誉不好、行业不景气、老板不认真、自己多倒霉等,同时又分散精力于一些琐碎的生活小事上。她被自己折磨得又累又烦,什么都不能专心做好,每天都陷在忧郁、惊恐、不安的情绪中,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
没有了积极情绪,就更不用谈快乐工作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不能踏踏实实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一味好高骛远,心思飘忽烦躁,结果,把工作弄得又乱又忙,却毫无成效。
如果你在上班的时候,脑子里还挂念着今天有什么球赛,或者回味昨天夜晚的狂欢,或者考虑怎样完成另外一份工作,那你就连最基本的“专注”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专与精”了。你只会浑浑噩噩地走过一天又一天,在混乱和无助中度过自己的职业人生。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一种高度,也是前人对我们的要求。
林肯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但许多人不是到工作中去寻找乐趣,而是等待乐趣,等待未来发生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情。他们以为找到好工作以后就能快乐起来,这种人往往是痛苦多于快乐。他们不理解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假如你是一个电话接线员或是一个小公司的会计,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处理客户的来话、统计报表……也许你会感觉单调无味到了极点。但如果你能把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记录下来,鞭策自己每一天都要有进步,一段时间后,你也许会发现你的工作已不再单调、枯燥,而是充满了乐趣。这是因为你的心中有了与自己比赛的竞争意识,每天都怀有新的希望,有希望的生活自然满是乐趣。
难怪心理学家加贝尔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都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
只有真正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才能享受到快乐和充实的感觉,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意义。
5.学会识人至关重要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选贤人善士托其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交不知所定;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正,心从而坏。如此,则可谓庸人矣。”
——《荀子·哀公》
孔子认为人可分为五品: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鲁哀公问孔子道:“请问如何行事就算是庸人呢?”孔子回答说:“我所说的庸人,嘴里说不出有道理的话,心里不知思虑;不懂得选择贤能善良的人把自己托付给他,让他分担自己的忧困;行动没有目的,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停下来;每天都在忙于选择事物,却不知道什么东西可贵;盲目跟从外物的驱使,却不知自己应该有个什么归宿;放任利欲侵害自己的本性,心情日趋败坏。像这样行事,就算得上是庸人了。”
哀公说:“好。请问如何行事算是士呢?”
孔子回答说:“我所说的士,虽然不能穷尽各种道术,但总要有所遵循,虽然不能事事做得尽善尽美,但总要能够落实。所以,士对于知识并不求多,而是追求所掌握的知识达到精深的程度;他们对于言语也不求多,而是追求使自己讲的话精当;他们还不妄求多做,而是追求用最恰当的方式来做事。对于他们,知识既然已经取得了,言语既然已经说出来了,行为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好像是性命、肌肤不可改变一样。因此,富贵并不足以替他增加什么,卑贱也不足以损害他什么,能够这样行事的,就称得上是士了。”
接着,哀公又问孔子如何行事才算是君子。
孔子回答说:“我所说的君子,说话讲求忠信,但内心并不以道德高人一等自居;行为讲求仁义,但并不露出得意的神色;思考问题明白练达,但言辞并不锋芒毕露,这样就让人觉得谁都能够比得上他似的,这就算是君子了。”
尔后,孔子又向哀公讲了贤人的标准,就是“行动合乎规矩,又不觉得本性受到压抑;言语足以为天下效法,却能保证自己不为人言所伤;掌握着天下的财富,却没有不义之财;恩惠遍及天下,而自己又不用为贫困所忧虑。能做到这些,就算得上贤人了。”
接着,孔子又向哀公讲述了大圣的标准,他说:“我所说的大圣,是通达大道,有无限的应变能力,明了万物情性的人。大道,就是借以变化而造就出万物的法则;情性,就是生来如此、难以变换的本性。所以,他要做的,是辨别天地间的万物,他对事物的明察洞悉就好比是日月,他还要像风雨一样普施于万物。他的态度虽说是平平和和,但他的行为是不可仿效的,就好像是天的儿子,他的行为是人们不可理解的,百姓们浅薄,所以不可能认识到他所从事的事情。这样的人,就叫做大圣。”
孔子对于人物的这段品评,最基本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人能不能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识大体。以此为根据,孔子把人分为庸人、士、君子、贤人、大圣五个层次。应当看到,在这些层次之间不仅有精与粗的差别,更有大道与小道的差别。其实,在孔子看来,鉴别人的标准与一个人自我修养的标准是一致的。孔子树立起这个一般的对人的衡量标准,实际上是在表达他期望人们对于人生能有一种理性的自觉。
春秋时期,一代名臣百里奚在虞、晋、楚、秦四国的不同遭遇很好地说明了识才方能用才、用才方能兴国的道理。百里奚曾为虞国大夫,但虞国国君不认为他有多么高明,在与晋国作战时,他虽屡谏良策,但虞君不信也不用,致使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也与国君一起成为了晋国的俘虏。
而晋人也没有发现百里奚是个人才,于是在晋秦联婚时把他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送到了秦国。后来,百里奚逃亡时被楚国人抓住做奴隶。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个贤才,想用重金去赎,又怕楚国知其身价不给,便降低其身价按照奴隶的价格去赎。他派人到楚国说:“我的陪嫁臣百里奚在你处,我愿意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来。”楚人便将他送回了秦国。这时,百里奚已年过七十。秦穆公与他畅谈三天,发现他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交给他国家政事,号封为“五羚大夫”。后来,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二人一起为穆公竭智尽力,为秦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作出了巨大贡献,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虞、晋、楚不善于识才,致使百里奚这样的良才未能显露出来。秦穆公慧眼识才,知人善任,终成霸业。其实,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凡属盛世,必有明君,明君之明,首先在于识人善任。李世民识得并使用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贤相,所以成就了一斗米只值三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清平盛世。唐玄宗误识并任用杨国忠、李林甫这样的奸臣,结果导致了“安史之乱”,自己也不得不在尘土飞扬中仓皇出逃。用人不同而有如此大的厉害悬殊,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明君之治,患不知人;明君之德,莫大于知人。
古今时世不同,但“国之兴亡,务在得人”的道理相同。如果说古代“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那么,今天领导者之德,亦莫大于识才。领导者善于识才用才,各种人才能才尽其用,因此,学会识人至关重要。
6.关心下属,温暖胜于严寒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啊!”
一般来说,上司笼络下属的手段不外乎升职、加薪。但有时,上级对下属不必付出任何实质的东西,只需要表现出某种态度,也能让下属获得较大的满足。
美国凯德电视公司的总裁李维是一位深得人心的领导者。他曾经私下对朋友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用仁义之心去对待他,他也一定会用心回报你。”
贴近下属、关心下属在很大意义上就是贴近企业的未来。虽然领导者的谋略至关重要,但要使谋略转化成生产力,就离不开下属默默无闻的细致工作。下属是工作成绩的真正创造者,尽管领导可用高压手段迫使下属去服从,但这也可能会激起下属的逆反心理,使之消极怠工或暗中抵制,以致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目标的实现。
相反,如果领导者能贴近下属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关心下属,把下属的苦恼和难处放在心上,并为其排忧解难,下属定会对领导者心存感激,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工作,竭尽全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即使再累再苦,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领导者的尊重与关怀。
在把公司看作大家庭的日本,老板很重视员工的婚姻大事。例如,日立公司内就设立了一个专门为员工架设“鹊桥”的“婚姻介绍所”。一个新员工进入公司,可以把自己的学历、爱好、家庭背景、身高、体重等资料输入“鹊桥”电脑网络。当某名员工递上求偶申请书,他(或她)便有权调阅电脑档案,申请者可以利用休息日坐在沙发上慢慢地、仔细地翻阅这些档案,直到找到满意的对象为止。一旦他被选中,联系人会将挑选方的一切资料寄给被选方,被选方如果同意见面,公司就安排双方约会。约会后,双方都必须向联系人报告对对方的看法。
日立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说:“由于日本人工作紧张,职员很少有时间寻找合适的生活伴侣,我们很乐意为他们帮这个忙。这样做还能起到稳定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员工过生日时,你有没有送去一个祝福?员工生病时,你有没有去问候和探望?员工的家里有难处时,你有没有表示过慰问?员工出现生活烦恼时,你有没有提出一些意见和帮助?这些生活的点滴,虽然与管理无关,但要让员工用心工作,就要用心关爱他们,包括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情感。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猛烈吹起寒风,凛冽刺骨,结果行人都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带来风和日丽之感,于是,人们纷纷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因而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被后人常常提到的“南风法则”。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企业领导者在管理中要学会运用“南风法则”,懂得尊重和关爱下属,以人为本,推行严格中不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使下属随时感受到公司传递的温暖,这样,他们才会彻底丢掉心中的包袱,激发出最大的工作积极性。
有一次,德国联邦铁路公司一个名叫卡特的工人喝得酩酊大醉后来上班,吐得办公室到处都是。办公室里立刻发生了骚动,同事们先是拿走了他的酒瓶,接着又把他送了出去。
部门主管在外面看到卡特昏昏沉沉地靠墙坐着,便把他扶进自己的汽车,将他送回了家。卡特的妻子吓坏了,这位主管再三向她表示什么事都没有。“不,卡特不知道,”她说,“老板不允许工人在工作时喝醉酒。卡特要失业了,你看我们如何是好?”这位主管告诉她:“我是他的主管,卡特不会失业的。”
卡特的妻子张着嘴愣了半天。这位主管告诉她,自己会在工作中尽力辅导卡特,同时也希望她在家里照顾好卡特,以便他能够在第二天早上照常上班。
回到公司,主管对卡特的同事说:“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不愉快,你们要统统忘掉。卡特明天回来,请你们好好对待他。一直以来,他都是个好员工,我们最后再给他一次机会!”
卡特第二天果真来上班了,他酗酒的坏习惯也自此改掉了。这位主管的宽容令卡特很感动,他一直记在心里,把自己所有的感恩都倾注在了工作上,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几年后,卡特升任为工程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领导者视卒如子,时刻把下属的疾苦放在心上,才能赢得下属的爱戴。因此,想要抓住下属的心,就要发自内心地去关怀下属,不用费很大的气力,只需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真诚以待,就能打动人心。
关心下属疾苦,就要站在下属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下属着想。古代的贤德之君,吃饱时能够想到有人在挨饿,穿暖时能够想到有人在受寒,安逸时能够想到有人在辛勤劳作。懂得民间疾苦才能治天下。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基本已不再为吃穿发愁,但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为上者应体恤下属,真心关切,这样才能使得上下一心、同舟共济。
以下列举几个员工情绪低落的特定时期,管理者若在此时多给予员工关爱,必能感动员工,激励员工为企业全心全意效力。
(1)员工生病时。
身体不适时,人的心灵总是特别脆弱。
(2)工作不顺心时。
人在彷徨无助的时候,对来自别人的安慰或鼓舞的需要比平常更加强烈。
(3)人事变动时。
刚刚调来的员工通常都会有交织着期待与不安的心情,这时,管理者应该帮助他早日消除这种不安。另外,由于工作岗位构成人员的改变,员工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管理者应该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其中。
(4)家庭出现问题时。
如经济方面的问题,家庭经济紧张,或收入突然减少,或一下子要支付一笔很大的开支而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等;子女方面的问题,入不了好的学校、成绩差、落榜,失业或闯祸违法等;长辈方面的问题,对夫妻双方的父母或照顾不周,或他们觉得厚此薄彼而产生了不满,或有亲人、朋友去世等;夫妻之间的问题以及突发事件等。
7.不要乱猜疑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吕氏春秋》
《列子·说符》中说,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猜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由于思想上有这个框框,所以,邻居儿子的一举一动,甚至走路的姿势、面部的表情、说话的腔调,在他看来都像是偷了斧子的模样。后来,他在山沟里挖地时,无意中找到了自己丢的斧子,此后,他再看邻居的儿子,觉得其举止、态度都不像偷斧子的样子。
这个疑人窃斧的故事,很形象地刻画出了猜疑者主观武断的心理。总是胡乱猜疑的人,经常想一想这个故事,对于克服偏见,增长一些科学的态度,学会全面、准确地看问题,是有好处的。
有些人产生猜疑心,往往与轻信道听途说有很大的关系。
《三国演义》的长坂坡一战,刘备所部被曹军打得七零八落。正在他慌乱之中,糜芳又报告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也!”张飞一听,便猜疑赵云背信弃义,立即大怒道:“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尽管刘备告诫他:“休错疑了……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张飞仍是不信,径自引二十余骑,到长坂坡寻杀赵云。其实,赵云是为救甘糜二夫人和刘备的儿子阿斗,才匹马单枪杀回乱军之中。幸亏简雍亲眼目睹,并报信给张飞,这才避免了一场误会。
耳听为虚,那么眼见是否就一定为实呢?也不见得。
孔夫子在陈蔡绝粮的时候,有一次亲眼看到颜回在煮饭时从锅里捞了一把,填到了嘴里,便猜疑颜回偷吃。于是,孔夫子又是旁敲侧击,又是启发诱导,说这饭很清洁,要先祭祖先。这时,颜回忙说:“不可!刚才有灰尘落到了锅里,我已经捞出来吃掉了。”这时,孔夫子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弄错了。并由此深有所感地说:“知人固不易矣。”并强调指出:“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老先生从实际生活中得到了教训,懂得单凭自己的眼睛,有时候也并不一定可靠,想要真正了解实情,还要做些深入调查。
俗话说:“疑心生暗鬼。”猜疑情绪是妨害正常人际关系的腐蚀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一旦被猜疑情绪所支配,那他就必然会不信任别人,与亲友离心离德,遇事或捕风捉影,或无中生有,这样,不仅不能正确看待别人,也会错误评估自己。从历史上来看,当权者若爱猜疑,其危害就不是一人一事,而是误政误国了。
隋文帝“不明而喜察”,疑下而独裁,酿成群臣“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李世民说他“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到了隋炀帝,更是“多猜忌”,更加快了隋朝的灭亡。“君臣相疑,不能各尽肝胆,实为国之大害也。”李世民的这一见解,实在言简意赅。
想要克服猜疑情绪,首先自己要待人以诚。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各人的出身经历、脾气秉性、文化修养都不同,风格气质也千差万别,不能够强求一律。别人对问题有不同看法,采取了不同态度,那是别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支持别人的权利。切忌不合自己心意,就猜疑别人动机不纯;不拥护自己,就猜疑别人居心不良。那样只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仅无助于交流思想、融洽感情、统一认识、团结同志,还会使矛盾和分歧越来越大。正确的态度应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一想,多站在别人角度想一想。即便确有原则性问题,也要本着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的态度,热情诚恳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便消除分歧,取得互谅互让。
对别人不可胡乱猜疑,而如果有谁猜疑到自己头上,也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切不可冒火怄气,以眼还眼,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中的大多数,也要相信猜疑自己的同志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冰化雪消,变猜疑为不疑。这里最要紧的是要有个“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气度,正像刘少奇同志所说:“只要自己的思想正确,行为正大,对于别人不负责任的误会和批评,必要时可以申明和解释一下,如果解释不了,只好让别人去说……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有如此胸怀的人,必定不会去猜疑别人,即便受人猜疑,也定能“君子坦荡荡”。
8.谣言止于智者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南子是卫国国君的宠妃,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但在外面的名声不太好。这里,子路生气的事就是关于这个美人。
从前的一些学者是这样解读这一段的:孔子去会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子路是个急性子,而且耿直)这一次,他大概是劈头盖脸地质问了自己的老师,一点也不给孔子面子。急得孔子赌咒发誓说:“我要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那真是要天打五雷轰!”其实,子路会这么生气,主要是因为担心老师的声誉受损。但孔子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子路啊,你不要人云亦云,难道你不知道人言可畏吗?别人说南子不好,但我见了她觉得她很好,并不像外面所说的那样。”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智者的修养:背后不胡乱说他人是非,而且让谣言止于智者。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空前一致。
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苏格拉底那儿,对苏格拉底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3个筛子筛过了吗?”
“3个筛子?哪3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苏格拉底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犹豫地说道:“不,刚好相反……”
苏格拉底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请问,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苏格拉底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那你还是别说了吧!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困扰你和我了。”
人在职场,难免会遇到各色人等,也难免会遇到谣言。面对闲言碎语,我们要有足够的理性,千万不能火上浇油,也不要轻易相信这些人云亦云的流言,要学习孔子这位千古圣人的理智。他用自身的言行给子路上了一课,也给我们众人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
传播流言蜚语的人,无非有以下三种:一种是没有头脑的人,无意间成了别人作恶的帮凶。一种是无聊的人,缺乏高尚的情趣,他们传播流言蜚语,并不是对受害者有什么意见,只是因为没有什么高雅的谈资,觉得生活缺少刺激,嫌世界不够热闹。还有一种是怀有阴暗心理的人,他们或出于私利,或出于嫉妒,传播流言蜚语,造谣生事,以便达到“我不行你也别行,我不好你也别好”的效果,或是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面对流言蜚语,我们没办法彻底消灭它,却能用理智将它的传播阻断在我们这里。
对付流言蜚语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克制自我。
当人们听到有关自己的流言蜚语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使原来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此时,想要克制不良情绪,你可以运用自制力把消极情绪转移掉,如听音乐、看电影、郊游、写字、画画等。
(2)学会容忍。
对于流言蜚语,采取容忍的态度,不理不睬。容忍为澄清事实提供了时间和机会,容忍的效果超过感情用事。而且,别人说累了,说厌了,口干舌燥,自讨没趣,自然会闭嘴。
(3)自我检查。
招致别人的流言蜚语,你或多或少都有不是之处。“智者闻过而大喜”,他们不会被流言蜚语弄得晕头转向、日不能安、夜不能寐、恼怒仇恨、不可抑制,他们会把别人的流言当作明镜,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用事实说话。
有些人就是这样,你不加理会,他反而变本加厉,此时,你也应强硬一些,让这些人知难而退,用事实说话是较好的方法。事实一摆明,谣言不攻自破。
(5)交流感情。
恶语起,说明自己有问题,至少说明你与说话者缺乏思想的交流、感情的联络。武力不能征服人心,你应该力争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与人有更多的沟通,多听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对人友好、谦虚。这样,你就会拥有许多真正的朋友,而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在背后诋毁你的。
9.高效的人把工作完成在昨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最能分割又最广大,最不受重视又最值得惋惜。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对于这个谜,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很多人都捉摸不透。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谜底。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对于人生来说,拖延是最具破坏性的,它是一种最危险的恶习,使人丧失进取心。遇事一旦开始推脱,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优秀的员工做事从不拖延,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在上司交办工作的时候,他们只有两个回答,一个是:“是的,我立刻去做!”另一个是:“对不起,这件事我干不了。”某件工作能做就立刻去做,不能做就立刻说自己不能做。拖延成就不了出色的业绩。
对于一名高效能人士来说,最佳的工作完成期永远是昨天。比尔·盖茨说过这样的话:“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确实,只有做事高效的人才能挤出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事,这也是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内容之一。帕金森定律认为,低效的工作会占满所有的时间。
避免帕金森定律产生作用的办法只有一个:为某一工作定出较短的时间,不要把工作战线拉得太长,要尽快完成各项任务——当然,必须保证工作的完成质量。如果不这样做,你对待那些困难或者轻松的工作就会产生惰性,因为,如果没有期限或者期限较长,你就会认为可以以后再说。如果你只是从工作而不是从可用的时间上去想,你就会陷入一种过度追求完美的危境之中。你会巨细不分,并且安慰自己已经把某项(实际上是次要的)工作做得很完美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主要的目标落空。
某公司老板要赴国外公干,还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他身边的几个工作人员为了做好准备工作,忙得头晕眼花,要把他所需的各种物件都准备妥当,包括演讲稿在内。
在该老板赴洋的那天早晨,各部门主管也来送机。有人问其中一个部门主管:“你负责的文件打好了没有?”
对方睡眼惺忪地回答道:“今早只睡了4小时,我熬不住睡过去了。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写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待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好,再以电讯传去就可以了。”
谁知,老板到后,第一件事就问这位主管:“你负责预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闻言,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自己的报告和数据,你这不是白白浪费了坐飞机的时间吗!”
闻言,这位主管的脸色一片惨白。
优秀的员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自作聪明地设计工作期限,把工作的完成期限按照自己的计划往后拖延,而是牢记工作期限,并清醒地意识到,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昨天。这一看似荒谬的要求,是保持恒久竞争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东西。
时不我待,要想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人,才可能更好、更快地展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