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大智慧(孔子学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认识自己,怀圣人心,做平常事

1.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礼记·中庸》

孔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说,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分守己。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否则,“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后只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可能连芝麻也丢了。

人能守本分,才能尽本事。但是很多人只是想展现自己的本事,希望得到更多人的羡慕和称赞,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不愿守住本分,最终导致人生走向脱序违规。

一位年轻人靠卖鱼维持生计。有一天,他一面吆喝,一面环视四周,注意看是否有人来买鱼。突然,一只老鹰从空中俯冲而下,从他的鱼摊上叼了一条鱼后立刻转身飞向空中。卖鱼郎生气地大喊大叫,可是,老鹰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最后,他只能无奈地看着那只老鹰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卖鱼郎气愤地自言自语:“可惜我没有翅膀,不能飞上天空,否则一定不放过你!”那天他回家时,经过一座地藏庙,他跪在地藏庙里,祈求地藏王菩萨让他变成老鹰,能展翅于天空。此后,他每天经过地藏庙的时候,都会进去虔诚地祈祷一番。

一群年轻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萨祈求,就很好奇地议论了起来,其中一人说:“这位卖鱼的人,每天都希望能变成一只老鹰,可以飞上天空。”另一人说:“哎哟,他光傻傻地祈求,要求到何时?不如我们戏弄戏弄他!”大家交头接耳,如此这般,想出了一招妙计。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轻人先躲在地藏王菩萨像的后面。卖鱼郎如期而至,照样虔诚地祈求、礼拜。这时,躲在菩萨像后面的那位年轻人就说:“你求得这么虔诚,我要满足你的愿望,你可以到村内找一棵最高的树,然后爬到树上往下跳试试看。”

卖鱼郎一听菩萨显灵了,异常兴奋,忙点头称是。他非常欣喜地跑进村里,找到了一棵最高的树,然后按照“地藏王菩萨”的指示爬到了树上。那棵树实在太高了,他越往上爬,越觉得害怕,不过,为了像老鹰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他还是下定了决心要爬上去。

终于,他爬上了树顶,向下一看,他不由惊叹道:“哇!这么高!我真的能飞吗?”那群年轻人站在大树底下,故意七嘴八舌地说:“你们看,树上好像有一只大老鹰,不知道它会不会飞?”“既然是老鹰,那是一定会飞的!”

卖鱼郎听了心里很高兴,他想:我果然变成了一只老鹰!既然是老鹰,哪里有不会飞的呢?于是,他展开双手,摆出展翅欲飞的姿势,纵身一跃,跳了下来。可是,他没有像想象的那样飞向广阔的蓝天,而是飞快地向地面坠落……最后,幸好落在水草之中,保住了一条性命。

那些年轻人跑过来,幸灾乐祸地取笑他。他说:“你们笑什么?我是两只翅膀跌断了,不是飞不起来。”那些年轻人指着他,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地说不出话来。

一个人要守本分,才能尽本事,若只想逞能显本事,却没有守好自己的本分,自不量力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结果就会像这位卖鱼郎一样,自食恶果。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2.人贵有自知之明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论语·公冶长》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生活中,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当事者没有自知之明,既没有发现客观世界的奥秘,也没有发现主观世界的长短。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孔子的弟子——子贡对此有深切的感受。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很多人都是自以为自知,只有少数人拥有真正自知的智慧。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进而自轻自贱,多萎靡,少进取,总以为自不如人,自惭形秽,于是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秤重了又容易自大,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办事忽左忽右,不知轻重,如此,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做到有自知之明。

《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冲昏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露无余,因此不会被“妾”和“客”所欺骗。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一监察御史文笔不行,却爱好写文章,别人奉承他两句,他就拿出一部分钱财请客。监察御史的夫人劝他说:“你并不擅长文笔,一定是那些同事在拿你寻开心。”监察御史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此后,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再也不肯出钱请客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怕的自我陶醉比公开的挑战更危险。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要先做到自明,然后才能明人。

想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

首先,要“察己”。客观地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要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

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自知之明正来自这不断的自省,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自尊为气节,自知为智慧,自制为修养。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必顶天立地,其行为必不卑不亢,其品德必上下称道,其事业必左右逢源。

自知之明与自知不明一字之差,两种结果。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瓢飘然,忘乎所以,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的支点,驾驭不好命运之舟。自知之明关键在“明”字,对自己明察秋毫、了如指掌,遇事才能审时度势,善于趋利避害,很少有挫折感,其预期值就会更高,人生道路也会更顺畅。同时,自知不明也受到私欲和心境的影响与干扰。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缺乏自律意识,就很容易受权、钱、色、欲的诱惑和腐蚀,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以至酿出许多人生的苦果。

从另一层面上讲,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才是长。自知度越高,求知欲越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求知是自知之明的升华。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也是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自律自信,进而自立自强自如人生境界的基础。

3.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尚书·大禹谟》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自己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就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这和毛主席所说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器虚则受,实则不受”。就是说,一个容器只有里面是空的,才能装下新的东西,满了自然是装不下的。一个人也是,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从而不断进步,骄傲自满只能停步不前。

大鹏翱翔于九霄之上仍然奋翅,而蟾蛙坐于井底望着头顶上的一方天空却沾沾自喜。

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的深刻含义并身体力行而逢凶化吉,成就大业;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因为没有理解和践行“满招损,谦受益”而功败垂成,功亏一篑。

马谡乃是三国时期蜀国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十万北伐曹魏,乃命马谡为先锋,镇守街亭,再三嘱咐:“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是带着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都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

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大军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

结果,魏将张郃探得蜀军虚实后,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

一个人骄傲自满,就会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于是,不仅缺点越来越严重,就连优势也会一点一滴地损失殆尽,最终在残酷的竞争中沦为失败者。就像马谡那样,最后不但赔上了自己性命,也使得蜀军大败,失去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最终让蜀汉北伐大业尽化乌有。

而与之相反的,一个谦逊虚心的人,能够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懂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如此,最终必将迈向成功。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宰相,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却有一老者,穿着粗布衣,戴着白色帽子,来到孙府。他不是来祝贺,而是来吊丧的。

孙叔敖并没有怪罪他,反而正好衣帽,非常礼貌地出去见他。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才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

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

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就要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就要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孙叔敖听完老人的话之后,躬身拜谢。

孙叔敖因为谦恭待人,无意之中获得了三条宝贵意见。

唐朝名相魏征曾说:“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骄傲自大的人容易遭人嫉恨,所以别人会贬低他,损害他;谦虚的人,处处与人为善,与人相处让人如沐春风,因此,别人都会称赞他。

一日,孔子带领弟子到鲁桓公祠瞻仰时,看到了一个倾斜的器皿。孔子向守庙人问道:“这是什么器皿?”守庙者答道:“这是专放在座右的器具。”孔子说道:“我听说这种座右的器皿,空着时就倾斜,盛水适中就端正,盛满了水便整个倒翻过来。”

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往里灌水!”学生们舀水灌了进去。果然,水适中时,器皿便端正地立了起来;全盛满时,它便整个倒翻过来;水流尽时,它又像开始那样倾斜着。孔子看了,叹息说道:“唉!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子路疑惑,进一步向夫子问道:“要保持满而不覆的状态,有什么办法吗?”

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只有做到智高而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保持以小心,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这是所说的谦抑再加谦抑的方法啊!”

谦逊也好,不居功以免妒忌也好,都是立身处世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下,不锋芒毕露,不居功自傲,的确是非常高深的修养。

4.不要试图去赢得所有人的欣赏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无论你怎么为人处世,总是会有人欣赏或厌恶你,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讨厌你。我们做任何事情,来自外界的评价都是有好有坏的。对于别人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我们不能为了它而丧失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

有人问孔子:“听说某人住在某地,他的邻里乡亲全都很喜欢他,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答道:“这样固然很难得,但是在我看来,如果能让所有有德操的人都喜欢他,让所有道德低下的人都讨厌他,那才是真正的君子呢。”

所以,不要试图去赢得所有人的欣赏,要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做事情,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次,一位年轻的画家在画完一幅自己十分满意的作品后,将其拿到展厅去展出。为了听取更多的意见,他特意在自己的画作旁边放了一支笔,请他人指正。如果有观赏者认为此画有败笔之处,可以直接用笔在上面标记出来。当天晚上,画家兴冲冲地去取画,却发现整个画面都被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见此,他的情绪十分失落,同时也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他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一位朋友,朋友建议他换一种方式试试,于是,他临摹了同样一张画去展出。但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标注出自己最为欣赏的地方。结果,等到他再次去取画时,发现画面也被涂遍了记号,许多曾被指责的地方,如今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他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奥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在一些人看来是瑕疵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或许是美好的。”

在某些人眼里的缺点,在另一些人眼里可能就会变成优点。每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看法都是有差别的,客观的评价,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主观的看法见仁见智,不免偏激。

如果你希望和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最后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给别人帮忙,不欣赏你的人仍旧不欣赏你。若你能做到有几个很好的朋友,大部分人都很欣赏你,很少或基本上没有人讨厌你,那你的为人处世就算是成功的。

你做任何事情,来自外界的评价都是两方面的,所以不要只看到杯子有一半是空的,还应该看到它还有一半是满的。对于别人的批评,要虚心听取,但没有必要为此影响自己的心情。对于看不惯你的人,如果他发现了你的缺点,就要勇于改正;如果是误会,那就解释清楚;解释不清,便敬而远之;敬而远之尤不可得,便鄙而远之。你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用来潜心学习还不够,哪里有那么多工夫去向每一个对你有看法的人解释误会呢?你的家人是爱你的,你也有那么几个互相欣赏、互相尊重的朋友,做人无愧于心,又没有违法乱纪,那就够了,剩下的时间和精力还是用来好好学习要紧。

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5.接纳自己,善待自己

子曰:“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

孔子说:“在家闲居的时候,仪态要舒展自如,神色要和乐喜悦。”

一肩挑尽古今愁、心怀天下的孔子在家闲居时却仪态舒展自如,神色和乐喜悦,过着无忧无虑的个人生活,完全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副愁眉苦脸、严肃庄重的样子。这是因为他虽然忧国忧民忧天下,却不忧个人生活,在个人生活上抱着以平淡为乐的旷达态度,所以始终能保持开阔的胸襟和舒展自如的心情。说到底,就是他很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精神。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跟自己过不去,一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当你不能接纳生活、接纳自己时,你就会感觉生活是无边的苦海,人生是一场煎熬。

常言说的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道路怎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不断袭来的压力,有些人选择直面困难,淡然自若,在嘈杂喧嚣的人世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净土;而有些人则满腹牢骚,仿佛对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怨恨,即使生活中出现一些小惊喜,他也会视而不见,只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痛苦中。

可是,这样排斥生活只会让我们更痛苦,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为什么我处处不如别人?”这是很多人的心声。是啊,我们可能没有一个好出身,没有高学历,没有钱,没有漂亮的脸蛋,没有聪明的大脑,没有好工作,没有好运气,没有房子,没有对象……当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只以权势、虚荣、占有来评价自己时,就会显得非常脆弱,非常容易被蒙蔽,进而迷失自己。

要知道,世界上的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家境平平。即便生活算不上困窘,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可供挥霍享受,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人的生活很糟糕,他们同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你感到生活的贫乏时,要学会去探寻生活的艺术,学会思考,不要把思维局限在一个框框里,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动人,只是自己被偏见蒙蔽了眼睛。

《庄子》里有一段故事:子祀和子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子舆突发疾病,作为好朋友,子祀前去探望。两人见面交谈时,子舆站在镜子面前,调侃自己说:“神奇的造物主啊!竟让我变成驼背!背上还生了五个疮,因为过于伛偻,我的面颊都快低伏到肚脐上了。两肩也高高地隆起,比头顶还高,你看,我的脖颈骨竟朝天突起!”

子舆是因为感染了阴阳不调的邪气,所以才变成上面他所说的那副怪模样。但他没有指天骂地,还颇为自得地一步步走到井边,从井里看自己现在的这副样子,又开自己的玩笑说:“哎哟!伟大的造物主又要把我变成这滑稽的模样呢!”

子祀有些担心,就问:“你是不是很厌恶这种病?”

子舆说:“不,我不厌恶,我为什么要厌恶这种病?如果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那我便用它报晓;如果我的右臂变成弹弓,那我便用它去打斑鸠烤野味吃;如果我的尾椎骨变成车,那我的精神就变成马,这样,我想要四处遨游时,就无需另备马车了。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如果人能安于时机并能顺应变化,那无论是喜是悲都不能侵犯心神,这就是所谓的‘解脱’。如果人不能自我解脱,就会被外物所奴役束缚。物不能胜天,这是事实,当我不能改变它时,我为什么不接纳它呢?”

这则故事真是道尽了生活的智慧。人必须接纳生活,“安于时机并能顺应变化”,才能好好地生活,才能让心神不受侵犯。看看子舆的态度,对自己丑陋的外表非但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幽默地调侃自己,甚至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欣赏自己。所以说,人唯有接纳生活,接纳自己,感情和理智才不会发生矛盾,才不会造成烦恼。

接纳自己不是划地自限,而是认清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有其特有的能力、经验和机遇,只有接纳自己,才有喜悦,才知道痛下针砭。否则,就等于是在否定生活,否定自己,这样的人很容易迷失自己,进而在生活上感到空虚和无奈。

当你遇到生活的不如意时,要多想想自己的优点。一个懂得接纳生活、接纳自己的人,会把握住自己的做人准则,以自己的言行塑造自己的人生。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退伍军人,他少了一条腿,只能拄着一根拐杖走路。一天,他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向教堂走去。过往的人都带着同情的语气说:“你看这个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他听到了人们的窃窃私语,便转过身对那些人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让我失去一条腿后,也知道该如何把日子过下去。”

比苦难更折磨人的是人对苦难的逃避和对自我的否定。只要你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接纳现实的生活和自己,你的每一天都将充满阳光!

6.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论语·子罕》

孔子一生以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

“勿意”的意思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应以事实为依据。

“勿必”的意思是指判断事物不能绝对肯定,正所谓事无绝对,要辩证地看问题。

“勿固”的意思就是不能拘泥固执,一味地固执,会使自己偏离正确的轨道,所谓兼听则明,怎样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

“勿我”的意思就是不要自以为是,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

《道德经》说:圣人对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主观的成见,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就都善良了。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就都诚信了。

南怀瑾先生说:“真正有道的圣人,是用无常心治天下的。”所谓“无常心”,就是没有主观的成见,没有我见。那么,有道的圣人以什么为心呢?“以百姓心为己心”。一切人的需要,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就是他的心理思想,这就是现代所谓民主自由的真正道德精神,也就是以大家的意志为意志,以大家的需要为需要。要真正做到这些,才是“以百姓心为己心”,才够得上是真正的圣人。

当今社会,很多人的痛苦与迷惑往往都是自我的偏执造成的。偏执的人总是深陷于自己的观念当中,当这个观念与大家不相同时,就觉得别人错了,自己才是对的,可是别人并不会因为他而改变自己的观念,于是就产生了矛盾,痛苦和迷惑也就随之产生了。太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难免会坠入“狭隘”的泥沼,变得斤斤计较。

一对夫妇常为吃苹果的事情发生争吵。

妻子觉得苹果皮上有农药,吃了可能会中毒,所以一定要把皮削掉才吃;而丈夫则认为皮更有营养。因此就常吵。最后,竟吵到了他俩的老师家。

老师对妻子说:“你先生这么多年都吃不削皮的苹果也没事,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老师又对丈夫说:“你嫌你太太不吃苹果皮太浪费,你吃了不就可以了吗?”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成长过程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要勉强别人来认同你的习惯,同时也要宽容接纳别人的习惯。摒弃个人利益将使人生变得不可思议,而摒弃自私则会使人变得更加完美。

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成为孔孟那样的圣人,但只要秉持着圣人的情怀,怀圣人心,做平常事,也便和圣人相差不远了。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7.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反省自己有没有,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求教学习。

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论语·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老师,第一位老师是养育我们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我们的影响最深。从幼儿园到大学,这些老师都是有形的。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对我们有影响、有帮助的人,有的人仅一面之缘,有的人相伴一程,有的人从未相识却受益良多。

不仅所有帮我们的人是我们的老师,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也是我们的老师。

有一个人脾气暴躁,便求主说:“请把我变成一个温柔的人。”于是,主就派了一个凶恶的人来,面对这个凶恶的人,脾气暴躁的人说话小心翼翼,再也不敢发脾气了。但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去问主说:“我求您把我变成一个温柔的人,您为什么派一个凶恶的人来?”主说:“只有凶恶的人才会教会你温柔,你身边的人对你太温柔了,你如何暴躁他们都能原谅你。”脾气暴躁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不仅是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也是在教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每一个用各种形式帮助我们的人,甚至给我们带来苦难的人,逆境使人沉沦,亦使人奋进。

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谢生活,感谢每一个爱你和不喜欢你的人,爱你的人带给你温情,不喜欢你的人令你不断完善自己。

8.保持一颗仁爱之心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对仁爱的重视不无道理:仁爱能带给他人温馨的感觉、强大的力量。能给别人带来仁爱的人,必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尊重。

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所以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并决定出售他漂亮的住宅。因为这是一所有名的住宅,所以很多人闻讯后便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抢购者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怀忧郁。要不是因为身体出现了问题,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此时,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这时,老人站了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青年就这样出人意料地赢得了胜利。

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仁慈的爱心。故事中的小伙子正是以此赢得了老人的青睐,成为了住宅的主人。

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把你无私的爱献给周围的人——父母、同学、朋友以及那些陌生人,既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也为自己积攒了良好的口碑。当你陷入困难,需要别人的援助时,你会发现,二话不说就向你伸出援手的是那些你曾经帮过的人,不管你有多大的问题,他们都会给你力所能及的支持。

爱心源自无私的付出,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加快彼此间的情感反应。给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一个超越纯粹利益关系的微笑、一个关键时刻的扶持,即使微不足道,却足以让他们感受到最真实的温暖。当他们回以惬意的眼神、深深的感谢时,你就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认同。

地位、财富固然重要,而真正使人获得永久尊重和帮助的还是那颗善心。

9.巧诈不如拙诚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左车右兒),小车无(左车右兀),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它靠什么行走呢?”

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人与人相与之情厚”,就是说,人和人在一起感情非常深厚,而这种感情的深厚以信用作为基础。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没有信用的人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而不被人相信的人,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也无法做出成就。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膺。他酷爱下棋,养有一批下棋的食客。食客与吕元膺下棋,如果赢了他一盘,出入可配备车马;如果赢两盘,可携儿带女来门下投宿就食。

有一日,吕元膺在庭院的石桌旁与食客下棋。激战正酣之际,卫士送来一沓公文,需要吕留守立即处理。吕元膺便拿起笔准备批复。下棋的食客见他低头批文,以为他不会注意棋局,便迅速地偷换了一子。哪知,食客的这个小动作,吕元膺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食客下棋,食客最后胜了这盘棋。食客回到住房后,心里一阵欢喜,企望着吕留守能提高自己的待遇。

第二天,吕元膺携来许多礼品,请这位食客另投门第。其他食客不明其中缘由,很是诧异。十几年之后,吕留守处于弥留之际,他把儿子、侄子叫到身边,谈起了那次下棋的事,说:“他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不介意,但由此可见他心迹卑下,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交朋友要慎重。”

棋品即人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守信用的行为,看似小事,却会为我们的品格印上很大的污点,成为阻碍我们人生发展的隐患。

欧洲某些国家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大部分是自助的,也就是说,你想到哪个地方可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极少。据说,逃票被抽检抓到的大约只有万分之三的几率。

一位外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他很乐意不用买票而坐车到处游玩,在他4年留学期间,他因逃票被抓了两次。4年后,他大学毕业,试图在当地找份工作,但他向各个公司投出的求职申请均遭到了拒绝。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地认为这些公司对自己的国籍有偏见,终于有一天,他冲进了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问道:“先生,我想问一下贵公司为何不录用我。据我所知,有一位各方面能力都不如我的别国同学已被你们录用了,你们是不是歧视我?”

“先生,我们并没有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你的国家进行市场开发,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你刚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能力都很感兴趣。老实说,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经理回答。

“那为什么不录用我呢?”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我们发现你有两次乘公车逃票的记录。”

“我承认,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要放弃一个能为你们带来更大利益的人才吗?”

“小事?不!先生,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了,第一次逃票时,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动售票系统,这有可能。但在之后,你又逃了票,这如何解释呢?”

“那时我口袋中刚好没零钱。”

“不,先生,我不同意这种解释。我相信你可能有数百次的逃票。对不起,我只是说可能。此事证明了几点:第一,你不仅不尊重规则,而且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中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诚信来完成的,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但为了节约成本,我们不会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因此,我们没办法雇用你,而且我可以断定:在这个国家甚至在整个欧盟,可能没有一家公司会冒险雇用你。”

正所谓“大车无(左车右兒),小车无(左车右兀)”,(左车右兒)和(左车右兀)都是车子的关键所在,没有它们,车子是走不动的。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不管做人、处世、为政,“信”都是关键所在。一个人失去了信用,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础,长此以往,别人对其只会敬而远之。

有些人自以为聪明,专门使用狡诈欺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种伎俩即便能一时得逞,但终究有被揭穿的一天,只是早晚的问题。到时候,骗人者轻则声名狼藉、众叛亲离,重则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并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的行为虽然可能图得暂时的利益,可是一旦被人识破,换来的就是别人怀疑的眼光。以近乎愚笨的拙诚来待人处世,一时间,他人或许无法感受到你的诚意,但经过长久的相处,必能获得他人的信赖。

10.君子重信才能维系人心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论语·子张》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子张》、《阳货》、《子路》等篇都提到了信。这句话告诉我们,诚信不仅是治国从政者取信于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一项重要智慧。

自古至今,父母在教育儿女的时候,都非常注重对子女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大家都熟知的曾子教育儿子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孩子闹着要一起去,为了劝孩子乖乖留在家中,曾子妻许诺回来后杀猪给孩子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都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说完,曾子便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虽保住了家中的猪,却在一个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有关诚信的故事,除了上面的曾子教子,皇甫绩守信求责的故事也堪称其中的代表。

皇甫绩是隋朝一位很有名的大臣。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把他带到外婆家居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因此格外疼爱他。

皇甫绩的外公叫韦孝宽,韦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在自家给孩子们授课,也就是办了个私塾。这样一来,皇甫绩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上学。外公虽然心地善良,但也是个管教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私塾开学的时候,外公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20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了做老师上午留的作业。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20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了父亲,就不忍心打他,便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但你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平时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皇甫绩没有被罚,表兄们心里都很高兴。可是,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是因为心疼我,可我不能放纵自己,应该按照先前所定的规矩,重打20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20大板。表兄们一听,都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是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20下。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信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前提。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必须重诺守信,这样,别人才会相信他,才愿意与他打交道,双方才有可能建立稳定的、长期的联系。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同他人打交道,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更需要他人的支持、帮助,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而重诺守信,则是维系人心、增进情谊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