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个叫“马大哈”的小朋友
在讲“马大哈”小朋友的故事之前,我先讲一个大朋友的故事,这位大朋友就是我的爸爸。
有一次,爸爸想去理发,临出门前,我叫住了他,我说我在小区门口的发廊办了一张卡,你拿这张卡去理发,这样便宜一点。爸爸说“好”。爸爸出门时我千叮嘱万交代:“小心一点,不要把卡弄丢了,里面好几百块钱呢。”
爸爸连忙答应:“好,好,我一定小心。”
我为什么要反复叮嘱爸爸呢?因为爸爸有粗心大意的毛病,而且很严重,忘东西丢东西是常有的事,我经常取笑爸爸,说他这一生“不是在丢东西的路上就是在找东西的路上”,不过不管我们怎么取笑和提醒爸爸,也不管他丢东西后如何懊悔和责备自己,他依然还是会丢东西。
所以,这一次我不得不再次反复地叮嘱爸爸,哪怕这种叮嘱会让爸爸有些厌烦。我想,理发店这么近,又经过我的反复叮嘱,爸爸一定会特别小心吧!
过了不到一小时,爸爸回来了,我一看头发理得挺好,我还没来得急夸赞他的发型,爸爸的话就把我惊着了:“你给我的那张卡我给弄丢了,我又给你办了一张。”
我立刻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为什么丢了?我不是千叮嘱万交代让你小心一点吗?”我的声音里满是不解和责备。
“我是很小心啊,但是……还是丢了啊。”爸爸仍然是一副无奈的表情。
“究竟是怎么丢的?你告诉一下我过程!”我对爸爸的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真是无语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这引起了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的注意,她开始和我一起责怪爸爸,爸爸其实已经非常懊恼了,在我们的责备下,他开始生气:“丢了就是丢了嘛,你们再怪我也没有用,我也很小心的,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丢了。”
爸爸的解释让我和妈妈再次无语,他每次丢东西总是这样解释,可丢完之后永远不会吸取教训,下次还会再丢。爸爸并非不懊悔,有时候他丢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也会自责得不得了,可这并不能让他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我在想,爸爸的内心是不是住着一个叫“马大哈”的小朋友,这个“马大哈”小朋友非常不听话,每次都要和爸爸对着干,爸爸无论如何都管不住他,越是压制他,它越要捣乱。并非爸爸想丢东西,而是他控制不了内心这位“马大哈”小朋友。
而且,从我记事起,这位“马大哈”小朋友就一直跟随着爸爸,它如此难以控制,应该是在爸爸内心驻扎了很久,可能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了,否则不可能力量这么大。因为我知道,爸爸童年时父母早逝,他缺少父母的爱,也缺少父母的教育,没有父母帮他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所以,这位“马大哈”小朋友才会如此固执地住在爸爸的内心,赶也赶不走。
每一个习惯都是一种“心理强化”
之所以讲了一个大朋友的故事,是觉得这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第一,坏习惯的力量或者说潜意识的惯性是如此强大,即便是一个成年人在被反复提醒、被事实反复教训的情况下,也依然会一犯再犯。第二,每一个习惯都是长年累月的结果,其形成的“心理强化”很难被去除。第三,如果一种“心理强化”童年时不去修正,那么成年后再想改变就难上加难。
要很好地理解这三点,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心理强化”?某种行为发生一次,然后得到肯定或奖励,就会形成一次“心理强化”。但一次心理强化不会形成习惯,多次心理强化才会形成习惯——自动重复某种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在我们的认知里是好的,我们就会形成所谓“好”的习惯。
相反,如果某种行为发生后得到的是一次次的惩罚,你就会形成不做这件事情的习惯。但是,如果某种行为本该得到惩罚却没有被惩罚,我们就无法形成不去做这件事情的习惯,那么坏习惯也就产生了。
比如,粗心大意本该得到惩罚,但是没有人惩罚你,你就不会形成“不再粗心大意”的习惯,而是依然会粗心大意,那么粗心大意的坏习惯也就形成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细心的心理强化没有形成,粗心的行为却被一次次重复,而粗心的行为也没有给你带来较大的“教训”(教训也是一种惩罚),那么粗心就被一次次心理强化。而我爸爸正是因为在童年时缺少父母的抚养,他粗心大意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或惩罚,因此,粗心的心理强化一次次被重复,以至于一生都难以改变这个习惯。
而且有些人还从粗心中得到益处,比如,粗心就不用讲究细节或不用反复检查,因此做事情就快。我们说过,每一个坏习惯都曾让我们受益,而受益的事情我们就想重复去做,所以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做事情不检查只图快的习惯——粗心大意的心理强化彻底形成。
从生理上来说,每一个心理强化都代表着头脑中的一条神经回路,每一次心理强化都是在这条神经回路上划下一个痕迹,次数少的心理强化,划痕比较轻;时间长的心理强化,划痕比较重。而划痕比较重的心理强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不但会自动启动,还会自动重复相关的行为,而这正是坏习惯难改的真正原因。而这也解释了,成年人的习惯由于神经回路上的划痕比较重,所以更难改变;而孩子由于神经回路上的划痕还比较轻,所以相对比较容易改变。
具体如何改变呢?
灵活运用心理强化
既然习惯的形成源于心理强化,那么改变习惯也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如何操作呢?针对粗心大意这个坏习惯,就必须惩罚和奖励双管齐下,惩罚是让孩子形成不再粗心的心理强化,而奖励是让孩子形成细心的心理强化。
父母惩罚孩子,或让孩子自己惩罚自己
父母的惩罚会让孩子形成不做某事的心理强化。比如,孩子写错了一个字,我们可以惩罚他写上十遍二十遍,这会让他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我不能再写错字了,写错了会被罚写很多遍。这种惩罚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威慑作用,特别是小一点的孩子。但是,父母的惩罚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当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已经比较严重的时候,这种简单的惩罚方法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这时,我们不如让孩子自己惩罚自己。
首先让孩子意识到粗心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考试看错了题目,丢失了十分;作业本落在家里,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把同学的玩具弄丢了,必须动用自己的压岁钱赔偿……让孩子把这些“马大哈”事件写下来,过程、后果、感想一并记下,记录的过程就是反省,反省就是对自己的批评和惩罚,这也是心理强化。
然后,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制定惩罚标准:如果再因粗心大意犯错,我自愿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并严格执行。当孩子再因粗心大意犯错时,父母不要去批评和惩罚,让孩子按自己定下的规矩受罚就行。让孩子从头到尾参与管理自己的过程,是为了加深他的心理强化。
淡化孩子的粗心,强调孩子的细心
惩罚是破坏坏习惯带来的心理强化,那么还要从心理上形成相对应的好习惯的心理强化,坏习惯才能被真正地、永远地杜绝。
如何形成好的心理强化?这里有一个方法,可能是父母不容易想到的,就是淡化孩子的粗心,当孩子发生了“马大哈”行为时,我们不要过多地指责孩子,因为指责其实是在向孩子强调:看,你就是这么粗心,说你多少次了就是改不了,证明你就是粗心的。也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心理暗示:我就是这么粗心,改不了了。父母本来是想改掉他粗心的坏习惯,但结果却强化了他的粗心。
那么,如果我们不指责孩子,而是在他粗心的时候一笔带过,孩子反而没那么粗心了。因为当你允许或宽容孩子的某些行为时,孩子也就放松下来,要知道人在紧张的状态下更容易做错事。当你给孩子的不是批评而是宽容和理解时,孩子也会回报你想要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要强化他的细心,即在他偶尔细心时马上表扬他或奖励他。比如,今天作业做错了三道题,如果明天减少一道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后天又减少一道题,就给予更多的奖励。孩子得到的奖励越多,心里的快乐也就越多,为了得到奖励、重复快乐,他们就会努力让自己变得仔细认真,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养成好习惯的心理强化:我要变得细心,细心可以得到奖励,而且我是完全可以做到细心的。这其实利用的是一种求证心理——先给他一个“他很细心”的结果,然后让他自己去证明“自己就是细心的”,在证明的过程中,他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
这两点其实就是把惩罚与奖励,结合起来运用,因为惩罚与奖励就是形成心理强化的手段,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帮助孩子形成好习惯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地使用这两种方法,相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习惯难改是因为心理强化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所以改变习惯就要改变心理强化,而改变心理强化一是用惩罚破坏原来的心理强化,二是用奖励形成新的心理强化。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坏习惯不要过于指责,因为指责带来的心理暗示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