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企业史人物 | 首善光标 |

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企业家之一。他带领一支由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驰援灾区。据报道,“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中国新闻网,“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中国首善’陈光标谈慈善赈灾”,2008年6月18日。年底,他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并当选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

在后来的十年里,他一直以“中国首善”的形象出现,却因种种戏剧性行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陈光标出生于江苏北部一个农村家庭,在他四岁的时候,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1997年,29岁的陈光标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他发明了一台“跨世纪家庭CT仪”,“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2003年,他创办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福布斯》曾估计陈光标的个人净资产为7.4亿美元,不过,他从来没有公布过黄埔再生的经营业绩。

他应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至少是一个竭力试图以慈善来自我呈现的人。从创业的第一年起,就有记录显示,他捐款帮助白血病患者。在后来的一些年里,每当有灾害性事件发生的时候,譬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东南亚海啸,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汶川救援让他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新闻人物。

在中国社会,“富人”一直是一个贬义词,“为富不仁”“杀富济贫”这些成语均无前缀,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定义。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一开始被称为暴发户,后来被叫作企业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没有被认真讨论并达成共识的命题。出身于赤贫家庭的陈光标决意用行动,塑造一个现代企业家的公益形象。但是,他的一系列慈善行为似乎让这个话题变得更加扑朔复杂。

2010年1月,陈光标用10万元人民币捆成一块“墙砖”,一面墙一共330块,共计3300万元。他宣称这是即将捐献的善款。后来的几年,他先后6次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捐款决心,最多的一次动用了16吨人民币。

2011年1月,陈光标飞赴台湾,进行“行善感恩之旅”。他到南投、桃园、花莲、高雄等地,在大马路上给“贫困的台湾民众”发现金红包,一时引起两岸极大的争议。

2012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陈光标专门拍了一组身穿军大衣、头戴绿军帽、手持冲锋枪的照片。他曾对澎湃新闻的记者说:“雷锋就是我心中的佛,我跟雷锋的最大的差距就是,我缺一个毛主席的题字。”

身穿军大衣、头戴绿军帽、手持冲锋枪的陈光标

2014年1月,陈光标宣布将出价10亿美元收购《纽约时报》。他撰文说,“《纽约时报》的传统和作风,让他们很难对中国做出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分析。倘若我们能收购它,则可以推动其风气发生改变”。他专门飞到美国,在《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上刊登广告,宣布将寻找1000名穷人及流浪汉,在纽约中央公园为他们提供午餐并发放300美元的红包。回国后,陈光标还飞到辽宁抚顺,在雷锋墓前献上《纽约时报》等外媒报纸,“来向雷锋叔叔汇报美国之行的成果”。《辽沈晚报》,“陈光标向雷锋汇报美国慈善行”,2014年7月1日。

在纽约期间,陈光标还接受了来自“中国全球合作基金会”颁发的一张表扬状,以联合国的名义,授予其“世界首善”的荣誉称号。很快,联合国的官方微博委婉辟谣:证书上的“united nation”少写了表示复数的“s”。

陈光标似乎有自带喜感的表演天赋,每隔一段时间,他总能以出人意料的行动引起人们褒贬不一的关注。2011年,陈光标宣布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全家都已经“改名”,他改名为“陈低碳”,太太张婷改名“张绿色”,两个儿子分别改名“陈环保”“陈环境”。两年后,为了号召大家节约粮食和水电,春节、婚礼不放鞭炮,他又申请改名“陈光盘”。

2016年,陈光标成立“天杞园微商创富中心”,宣布:“要在两年内,通过微商事业,培养100个亿元微商、1万个千万微商,10万个百万微商……我的平台很大,跟着我做微商,发财的机会更大!”也是在这一时期,《财新周刊》记者历时近一年,对陈光标的商业和慈善事业进行了深度调查。

在口述自传体《高调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传》一书中,陈光标自称江苏黄埔再生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是103亿元,净利润4.1亿元。而工商资料中的年检报告显示,从2003年到2010年,江苏黄埔的税后利润均为负数,2012年全年净利润18万元多,年末负债超过1亿元。2016年8月,黄埔再生公司遭到警方突击检查,被搜出170枚假公章。

陈光标声称历年捐款额超过20亿元,然而,这一数据一直备受质疑。经《财新周刊》记者的调查,“陈光标捐资建学校几乎不存在;给官方慈善机构的捐赠,很多进行了重复计算,或者由其自行执行,慈善机构拒绝为其出具发票背书;他多次直接发放现金的公开作秀,实质金额大量注水,而且涉嫌违法募资;而他号称捐建的公共设施,经查证,曾经或一直为其自用并牟利”。

对于《财新周刊》的指控,陈光标宣称“伪造公章事宜,之前对此毫不知情”。他向法院起诉杂志,要求索赔100万元。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陈光标一直被争议缠绕,迄今未歇。

他的种种行善之举,看上去并无恶意,但一次次地混淆了人们对企业家慈善的认知。从“亿元钱墙”、数度改名乃至去台湾和美国“发红包”,他让公共社会不但没有感受到慈善本意中的慈悲与舍得,反而从中体味到了金钱的恶俗和反现代性。

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中国首善”头衔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企业家群体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