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深化经济改革 推动经济转型(4)
张卓元:深化政府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为此,首先,中央政府要做好、做实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尽量减少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干预,减少过多的审批环节。从目前看,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方式和途径有多种:一是低价农民征地、违法占地和随意批租土地;二是在审批项目过程中,通过包括越权化整为零违反环境保护等规定促成大项目上马;三是通过行政垄断来限制竞争,甚至封锁市场,强迫使用或消费本地生产的产品;四是通过信贷干预,迫使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提供贷款和信贷优惠;五是对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产品进行价格管制,压低价格,使市场信号严重失真;六是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包括干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上述种种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其次,地方政府亟须改变公司化的现状,这也是当前的难点,甚至还没破题。
地方政府公司化的结果是一天到晚为招商引资和GDP忙活。有人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发展的动力,这并不全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去掉地方政府头上的“紧箍咒”,真正做到不以GDP论英雄。与此同时,要建立事权和财权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具体而言,一是形成包括个税、消费税和房地产税等在内的合理的地方税体系,创造条件使消费税成为价外税,也要尽量不增加负担。二是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覆盖面,减少专项转移的规模和金额,这有助于减少“跑部钱进”的现象。转移支付可以按照规范的基数来计算,由地方支配,大大减少专项戴帽的机会。通过这些改革,地方收入提高之后,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把地方发展得更加宜居,吸引更多人过来生活定居,进而增加消费,提高收入。
《中国证券报》:20世纪80年代价格改革立于潮头,但如今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还可以被称为经济改革的两条主线吗?
张卓元: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作为经济改革两条主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经不是市场改革,而是政府改革。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说明改革已经到了政府身上。以前政府对于资源的配置干预过多,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过多,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从管经济为主转变到抓民生、管社会、保护环境和服务经济为主。
国企员工持股并非MBO 混合所有制需做好资产评估
《中国证券报》:1988年您就明确提出,国有制要通过股份制形式实现同市场经济的结合。如今许多国企都已实现股份制改造甚至上市,您认为公有制适应市场经济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张卓元:应当说,从放权让利的国有企业改革到推行股份制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再到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中国已经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
公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其方向是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员工持股?十几年前的MBO曾经引发争议,很多人担心在新一轮改革中出现国资流失一幕。
张卓元:国企搞混合所有制,可以推行员工持股这种做法,这和经营者控股不完全一样。事实证明,员工持股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很大好处。当然,出于各种考虑,可以作出一些规定,比如,员工持股比例不能占100%,等等。我认为,如果员工持股占到10%或者多一点,就能起到激发积极性的效果。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有很多办法可以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关键一着是做好资产评估和估价。可以请多家机构尤其是一些声誉好、权威尽责的专业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只要抓好资产评估这一环节,避免权钱交易、内幕交易,就能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原载《中国证券报》,2014-04-15
◎正确理解市场决定性作用
张卓元
基础性作用提法的继承和发展
《决定》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代替原来的基础性作用,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时,就提出了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20年来,对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是逐步往前走的。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迄今为止的中外实践表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市场经济就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能够更加确切和鲜明地反映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及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第二,这是经济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在市场化改革推动下,比较快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还不完善,还存在不少体制性弊端,突出地表现在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存在多种形式的行政垄断。这说明,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存在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够带来较高效率和效益并且不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都要交给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都不要干预,各个市场主体在遵从市场规则范围内,根据市场价格信号,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从而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
第三,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明确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决定》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具体来说包括:一是要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防止大起大落。二是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政府主要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即使对国有企业也要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三是要做好公共服务,这方面现在做得很不到位,需要加快补上去。四是完善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五是保护环境和生态,这是针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环境生态问题突出而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五位一体”建设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决定性作用的三个指向
第一,解决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问题。《决定》指出,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因此,政府改革、政府职能转换是目前经济改革的关键,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也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
第二,解决市场体系不健全、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问题。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有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环境。目前我国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这同政府不当干预过多有关,也同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各个市场竞争主体在公平的舞台上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效率。
第三,解决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歧视性规定,包括消除各种隐性壁垒设置等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一个时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经济界,总有人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估计不足,不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一样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肯定的回答,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决定》的一个亮点。《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预见,在《决定》的指引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围绕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展开。
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今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决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重视,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与其他资本平等竞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今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今后,要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新投资项目要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与此同时,要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监管机构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优化资本配置,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占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决定》第一次提出要探索在市场准入方面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竞相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进行恶性竞争,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今后,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与此同时,着力深化市场化的价格改革。《决定》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同时明确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原载《经济日报》,2014-05-08
◎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张卓元
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适用范围
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代替已经沿用了21年的基础性作用的提法,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个亮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此之前,我国经济界和理论界还没有人明确提出过这一论断,说明这次《决定》走在改革理论的最前列,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我记得这次起草文件的时候,曾提出希望改革文件能够在改革理论方面走在最前列。我认为本次文件起草已经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