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让情绪自由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个书名非常吸引人。
读书会分享过很多不错的书,例如《关键对话》《第三选择》《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在生活中实践这些书的理念,都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步骤,就是你自己不能急。你一旦急了、生气了,就会发现后边的连续动作都做不出来了。
怎样掌控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会轻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一门特别重要的学问。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把这关键性的一步放大了,它告诉我们怎样能够控制好自己,不被外在的环境所牵制。
本书有两位作者,其中,阿尔伯特·埃利斯在心理学历史上非常重要。在美国,他被评为最伟大的行为心理学家的前三名,他排第二,第一位是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第三位比阿尔伯特·埃利斯的名气还大一点儿,叫弗洛伊德。
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他的学术地位很高,全世界学习心理治疗的人都会在教科书上见到他的名字。
世上有四种“情绪病”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把不良情绪分了四类,并且告诉我们这些不良情绪是怎么来的。
第一种叫作过分烦躁。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过分烦躁的时候,比如说回到家,看到孩子在那儿玩东西,把周围搞得乱七八糟。此时,你心里一股莫名的怒火就出来了,可能冲孩子大吼一声说:“回房间去!”或者:“把那儿收拾干净!”
同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你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在旁边玩闹,你就会觉得没问题。
这其实就是说,孩子把一切折腾得乱七八糟这件事,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抓狂。
回忆我们自己小时候,如果被爸爸这样吼一声,就会特别惊恐。这就是过分烦躁,它包括紧张、沮丧、恼火、担忧。
有的人为了参加明天的考试,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难受、别扭,这都是过分的烦躁和担忧。这种情绪我觉得在我们人生当中,应该不陌生。
大家可以好好想想,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过分烦躁的情况。到底触发你烦躁的是上司、下级、配偶,还是孩子,甚至是天气不好?我发现有时候天气不好,我的一些微信群里就没有别的主题了,有人就在里边一直抱怨天气。当空气不透明时,有人心情就不好,这引发的就是过分烦躁。你完全可以放轻松点儿,反正你也改变不了天气。有人以为这是心灵鸡汤,实际上不是,这是一种自救的方法。
第二种叫作过分生气,就是对他人表示戒备。有一次,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个人。空姐对他说:“先生,麻烦您把这个行李箱放到上边去。”这个人就突然暴发了,在飞机上大喊:“你一个服务员,还敢要求我!”我判断了一下,这可能是中度抑郁了。他太容易发怒,生气来得特别突然。
第三种叫作过分抑郁,就是干什么事都没精打采、一蹶不振。我们古人讲的一个词叫“得意忘形”,不是现在理解的得意忘形,这个词在古人那里是很高的境界,就是你把这个含义找到了,外在的形状其实就变得不太重要了。得鱼忘筌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一个词叫作“失意忘形”,这可是一种要命的状态。失意忘形就是拒绝一切信息,例如说“我失恋了,你别跟我说话”“我不听你说话,我家里孩子生病了,我现在什么事也干不了”。
王阳明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他的一个学生,有一天特别焦虑,因为儿子病了。这时候,王阳明就提醒他:“此时正是修炼时,如果你此时不用功,你平常下的那些功夫是干什么用的?在你心乱如麻的时候,最考验的就是你日常的修炼是否有效。这时候,你应该好好把你日常的修炼拿出来,看一看你的内心能不能安定自得了。”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生病了,父母难过是人之常情,你当然可以难过,但如果过分的话,那就是存了一丝私念。你为了孩子难过是可以的,但当你有了过分的难过,你在想你怎么这么倒霉、你的孩子怎么会生病,你的痛苦和焦虑就会放大。
这其实就是佛教里讲的“我执”:太看重自己所受到的挑战和伤害的时候,孩子生病这件事会被过分放大。
第四种叫过分内疚,就是觉得一切事都是因为自己,例如,总在想要不是自己当年做那个事,就不至于这样。
很多不好的事发生了以后,人们就特别容易陷入这种过分的自责、悔恨之中。
到底什么是过分?怎么判断这件事到底是过分,还是不过分?
埃利斯特别有意思,他说什么是过分你自己应该知道,85%的情况下,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的这个反应是不是过分。我觉得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如果拿一个准确的心理学量表出来打分确定自己有没有过分,这个行为就过分了。比如说,你应该能够知道自己发脾气这件事是不是对的,你为考试焦虑是不是对的。我有一个亲戚,他每次高考之前都紧张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续考了三年都没考上。他平常练习的时候,成绩都很不错,但一上考场,就彻底晕了,这就是过分了。
还有15%的情况就是有些人神经比较大条了,他真的自己不知道,要靠别人看出来。当有人提醒你说,你的反应过激的时候,你可以思考一下。当然,如果你真的不同意别人的评价,也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
病态的思维模式
上文中提到的四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我们来看一个ABC模型:A就是事件发生,比如说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名;B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认为孩子考倒数第一名,这事你不能接受,很生气;C是你把孩子揍一顿,或者你为孩子请了无数的家教,让孩子晚上都不能睡觉,只能学习。不良的情绪就是C,是由前边的A和B导致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想要改变C,办法是不停地去改变A,认为如果改变了A,那么就不会有C了。
在一个家庭中,老公让你生气,你消灭了老公,这家庭就变好了吗?你可能内心会更加焦躁,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天大的失败者,因为连老公都被你消灭了。
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认为只有改变了A,才能够改变C。而事实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你总是期待着一切都如意,才能够有如意的感受,那你这辈子都不会如意。还有很多人小时候是因为不喜欢某一个老师,而不好好听这门课的。想想看,你被谁决定了要放弃自己的学习?是被那个不好的老师决定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因为有一个错误的B,才会导致选择失误。
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哈林花式篮球队的表演,有两名哈林球员,一名把持着球不撒手,两人互不相让,后来争吵了起来。活灵活现的吵架开始升级,一名球员把一杯水泼到另一名球员的脸上,后者冲到运动员休息区,拿起篮球队的桶,把他的吵架对象追赶到观众席上。最后时刻,被追的人躲开了,拎桶的人马上就要把里面的东西倒在观众席上……
这时候,观看表演的孩子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以前看过这个小品的孩子会昂首挺胸地大喊:“来呀!”“倒呀!”没见过这种场面的孩子则藏在别人身后,护住头。
场面A一模一样,但C的感受和行为却截然不同。不同之处在于B,也就是他们对当时情况的预期不同。
埃利斯给了我们三种最常见的病态思维模式,也就是三种最大错误的B。
第一种错误的B就是恐怖化。
我们总喜欢把一件事想得特别严重。当我从大学辞职的时候,我爸妈特别担忧,说这么大的事,也不和他们商量一下,将来我老了,万一需要钱怎么办,还是得有人每个月给我发点儿钱才行。
这种过度的担忧会导致很多人待在一个不适合他的地方,永远都不出来。工作得不愉快,天天跟人貌合神离,但他就是要留在这儿,因为他恐惧。
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写一件你近期最担心的事在纸上,团成一个纸团儿,扔在一个盒子里。第二天,又想起一件事,你可以再写一个纸团儿扔在盒子里。过上一段时间,打开这个盒子,看看你写的纸条。一个一个看下去,会发现,盒子里的那些东西,有90%以上的状况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
有的人赶飞机特别紧张,他最后赶上了飞机,但是在之前却把自己吓得够呛。把自己吓得够呛对于赶飞机根本没有作用。
所以,当你能够把这种思维模式减少的话,就能淡定很多。我有一次赶飞机,进了机场高速的收费站,堵车。
司机说:“樊先生,对不起,你可能赶不上了。”
我说:“没关系,到时候再看吧。”
司机说:“你怎么一点儿都不着急?”
我说:“急也没用啊,飞机该飞就飞啦。”
司机说:“会不会耽误你的事?”
我说:“那就改时间吧,因缘注定了此次要改时间。”
结果,到航站楼一问,飞机晚点一个半小时,刚好赶上。
在家庭中,孩子玩手机,你就担心这孩子完了,上网上瘾了,他将来会不会变成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在家里玩游戏的网络少年?过度的反应会导致孩子更喜欢游戏,孩子会干什么事都拿着手机玩,因为这个太珍贵了,能拿到手机这件事简直太稀缺了。你在强化它的稀缺性,经济学讲的供给越少,需求越高。
人们总是为各种事情担心,其实死亡才是最应该担心的事。但是,没有人会为了将来要到来的死亡,今天就不活了。所有的事情,让它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第二种错误的B,叫作应该化。
事情发生了之后,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好。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父母认为子女应该按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甚至到威胁的地步,就是你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死给你看。这到底是谁在过谁的人生?!
凡是父母过度地介入孩子的生活,孩子永远都不会幸福。
就算孩子被威胁,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了,他心中还是会有一个结。他知道人生不是自己选的,会在心底有一个声音说,这是我妈用生命逼着我这么做的。以后,他就会用各种理由来证明,这个生活他是不满意的,因为他心有不甘。
一个应该化的人,会给周围的人造成特别大的压力。他总是先对自己提出应该化的理由,等他不折腾自己了,他就开始给别人提应该怎么做了。
我有时候也会这样,尤其是我太太创业以后,因为我也经历过很多次创业。我就开始指导她说:“你应该……”当我把“你应该”说过两三遍以后,她就突然生气了。一个人被别人总是要求“你应该”的时候,压力会很大。
事实上,已经发生过的事,就已经是合理的事,不必总强迫别人和自己。
第三种错误的B叫作合理化。
这是一种弱反应,比如不去感觉,只是试图否认一些事情,即使是对我们自己。比如让情绪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允许自己产生任何反应。在很严重的事情面前欺骗自己,这种回避和否认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回避的问题依然存在,绝对会再一次浮现出来。
这三种常见的病态思维模式,会使你在生活中总感觉到痛苦。
非理性的人生信条
埃利斯鉴别出三种B容易导致我们的人生出现特别不良的C:过分烦躁、过分生气、过分抑郁、过分内疚。
我们需要弄清楚它们如何在具体情形中影响你的反应。
非理性信条1:太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太在乎导致对拒绝的强烈恐惧。
非理性信条2:我决不能在重要的任务上失败,否则太可怕了,我无法忍受。
非理性信条3:人和事都应该总是朝着我要他们去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那就太糟糕、太可怕、太恐怖了,我无法忍受。
非理性信条4:如果以上三种坏事中的任何一种出现了,我总要找个人骂骂才对。他们做错了,把情况弄得这么糟糕。
非理性信条5:我对即将发生的事或别人对我的看法抱有挥之不去的顾虑。当事情真发生时,定会比我想象的要好。
非理性信条6: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法,我必须立即找到这些方法。
非理性信条7:躲避困境和责任比正视它们要容易得多。
非理性信条8:如果我事事不投入,只保持若即若离的关注,我会永远开心。
非理性信条9:我的过去、小时候、最近的恋情和最近工作中发生的所有可怕的事造成了我此时的感觉和行为。
非理性信条10:坏人、坏事不应该存在,当他们(它们)的确存在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以上的困境到底如何避免和解决?我认为埃利斯在讲一个“度”的把握,也就是孔子推崇的中庸之道。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对喜怒哀乐等情绪要有一个适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而是,只要一箭射出去,就一定射在最合适的位置。中庸是合适的极致。当然,这也是一个特别难以达到的高度。
比如对非理性信条2,《论语》中讲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毋必”,就是没有什么必须怎么样。
如果一个人坚定了非要怎么样的信念,就会给别人带来特别多的伤害。当某件事出错了,这个人一定要找到责任方,宣布这件事是因为没有按照他的想法来做,所以才失败了。
这种“应该化”让你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总是抱着深深的忧虑。这种对任何事都从忧虑的角度来看待的状况,可以从心理学研究中找到一些答案。部分来自童年时期的阴影,可能童年时被父母剥夺了安全感。父母用恐吓和威胁的方式教育这个孩子,说“你要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或者用把他关小黑屋这样的方式来对付他。孩子在这种对待之下是没有反抗能力的,他很快就会屈从于你。孩子在他的行为上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了,但他的思想上出现了一个状况,就叫作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安全感以后,他做任何事总是担心不安全,会怀着深深的忧虑。
四步摆脱情绪控制
埃利斯在书中一步步引导我们如何把自己的情绪放在中庸的地方。
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能不能做一个更好的选择”。人的一生中,永远都不会丧失的能力,就是选择的能力,我们永远都拥有选择的空间。
当你觉得自己被别人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你必须得拍桌子、必须得发怒、必须得伤害一些人的时候,你就放弃了自己选择的权利。
追蛇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你在草地上走,被一条蛇咬了以后,你会拿着刀去追蛇吗?
正常人不会追蛇,肯定要自救,会消毒,会喊救命,会想一切办法救自己,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们有没有干过“追蛇”的事:你开车,别人“别”了你一下,你就超过去再“别”他一下,然后他再“别”你一下,你再“别”他一下,后来两个人下车打架……你今天出门,打算要跟别人打架了吗?肯定没有,但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因为你被别人所决定了。你觉得自己没有选择权,已经受到挑战了。其实,你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因为你今天的目标是走你的路,而不是跟别人较劲。
我们中国有个词叫“唾面自干”,就是说别人往我们脸上吐唾沫,不要理它,它慢慢就没了。现实中,如果遇到类似事件,我们试着做到在心理上不予理睬。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怎么做才能够更好,对自己的家更好,对孩子更好,对与亲人的关系更好。当然,如果做不到的话,其实也没关系。
这就是平衡的艺术。
有某些时刻,我们误以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欲望就不行,但实际上,有很多生意就是因为太过执着,导致大量的问题出现了。
乔布斯特别执着,要做一个东西,他也尝试过无数次,做不同的东西。但是,他觉得不行的时候,也会放弃,然后会更努力,去做那些更有可能性、能做好的东西。
这个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会在失败的时候非要“我不接受”地持续错下去,因为他坚持的是对创业的梦想,是对改变这个世界的梦想,而不是坚持一个奇怪的产品。
君子不器也是这个道理,就是你不要给自己的身份贴一个标签:你是那样一个人,你就必须得做那样的事。
让我们假设一个生活场景,你发怒了,或者你担忧了、睡不着觉了。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一共四步。
第一步是反思,为什么会有C,找那个错误的B,审视一下B。要从三个角度来审视:一个是关于自己的角度,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角度,还有一个是关于当下这种关系的角度。
关于自己的角度:我是不是觉得自己就不能够被冒犯?如果被别人冒犯,我会不会觉得这对我是极大的侮辱?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了?这就犯了一个应该化的思维。
关于他人的角度:我为什么要求他必须对我好呢?我为什么这么在意他呢?他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可饶恕呢?
关于当下关系的角度:可能你对他人也有了恐怖化,或者应该化的想法。接下来你要想,如果我现在这样发怒的话,对于改善我们俩的关系有没有帮助?
当你从这三个角度来审视B,审视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发现你就开始逐渐变得冷静了。接下来去对抗B,让自己想一个替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就进入到了第四步——做一个更好的选择。
我在《第三选择》中看过这样的案例:一位父亲如何处理女儿与吸毒者交往的事情。
爸爸和女儿谈话,女儿说:“你关心的只有你自己,你只不过不想有一个吸毒的女儿,因为那会让你没面子!”
当然,女儿这样讲对父亲不公平,但父亲放下了关于公平的想法,而是说:“难为你了。”
过了一会儿,女儿说:“我觉得很孤独。你们都很忙,我没有朋友,他俩是我仅有的可以说话的人。”
这时,父亲可以反驳,但这位父亲只是反映了女儿的情感:“所以,你真的很依赖他们俩。”
女儿接着说了自己对于吸毒的看法:“他们吸毒的样子真可怕……”
当一个人的情绪逐渐好转的时候,才有可能去想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四步,我们可以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使用。
因为在生活中,你常会遇到令你突然抓狂的状况。比如说,你有一个同事,工作拖沓影响了你的进度,你也许想发一次脾气,骂他一顿。但你真的在办公室发一次脾气,把他骂了一顿,对自己有好处吗?这能不能让你的形象变得更好?对他有好处吗?会不会让他没面子、更加沮丧、恨你,对解决这件事,没有任何好处?
你可以想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然后去努力。即使努力了之后,依然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也选择接受这个结果,因为你努力的方向是对的。
我们中国有这样的智慧,比如说,孔子讲过的很贴切的一句话,叫作“尽人事而听天命”。
当你“尽人事而听天命”的时候,你就不太容易被别人左右了。比如,孩子惹你生气,你都努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去努力地爱你的孩子,行所当行,爱你的孩子是做爸爸的本分,给他无条件的爱也是做爸爸的本分,但孩子未必一定会变得像你想的那么好,这样你也可以接受。当然,你也不能说,你只要爱孩子,只要给他正确的教育方法,他就不能出错。
埃利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他把一些高妙的、让人们难以一步掌握的东西,变成了一些步骤。
我们在生活中有情绪起伏的时候,可以好好地检视一下自己的大脑,想想自己是不是出现了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意识到这一点,再找到正确的思维模式,来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这样,就容易摆脱被别人掌控情绪的厄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