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来试演主角
一、面首自毙
元寿二年,即公元前1年,六月,西汉严格意义上的倒数第二个皇帝,汉哀帝刘欣驾崩了,年仅二十六岁。——二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就死了呢?这个留待我们后面细说。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天塌了,谁来掌控局面?
按照西汉王朝以往的惯例,皇帝宾天,无子嗣或者太子尚幼,“看守政府”的首脑,不是皇太后就是由大司马大将军担任,吕后、霍光曾经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可这一回,情况有些特殊,汉哀帝刘欣没有儿子,而他所一向仰仗的祖母帝太太后傅氏和他的生母帝太后丁氏,都已先他而入土,眼下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只剩下了他的男宠,二十二岁年轻秀美的大司马董贤。
粉面秀色的董贤,陪天子朝夕不歇地淫乐绝对称职,突然间皇上直挺挺地躺在那儿没了声息,他顿时手足无措,成了一只无头苍蝇。
就在众人群龙无首乱哄哄围着刘欣遗体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年届七旬的老妇人驾临未央宫。这位气势逼人、肃然而至的老妇人,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大汉太皇太后王政君。西汉走到今天,德高望重的长辈里,也就只剩下她这么一位重量级人物了。
王太后面色凝重地踏进未央宫,没有先去探视和吊唁已经咽气的皇上刘欣,她办的头一件事是,传唤内侍进前,命捧出传国玉玺,一把夺了过去,紧紧揣到自己了怀里。收取了玺绶,王太后长出一口气,这才气定神闲地来到东偏殿,款款地坐下。不等宫女奉茶上水,太后当即发出两道懿旨,一道是速速召其侄子新都侯王莽进宫,另一道是传大司马卫将军董贤来见。
正六神无主的董贤,听到太皇太后召见,战战兢兢地来到东偏殿,先跪地请安。没等他缓过神来,太后一字一顿问道:董大将军,天子的葬礼,你打算如何安排调度?太后话音未落,董贤一身虚汗冒了出来。一个靠着一张姣好容貌取悦皇帝的“嬖妾”,他何曾了解天子葬仪的繁文缛节,不由得心跳加快,浑身发虚。嘴里吱吱呜呜了半天,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倒挺有自知之明,抬手主动脱下头上的大将军冠,摆出一副悉听遵命的可怜相。
太皇太后王政君似乎早就料到了他会这样,话语绵里藏针,道:新都侯王莽早先以大司马的身份,操持过孝成皇帝的葬礼,“晓习故事,吾令莽佐君”,他十分熟悉皇帝大行之礼的流程,让他来帮你办这件事吧。
董贤连忙跪地叩头,回禀太后:如此甚好、甚好!
像董贤这一类不学无术,靠柔媚矫情的歪门邪道而被帝王宠幸的佞臣,他内心比谁都清楚,自己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荣华富贵、高官厚禄,紧紧维系在荒唐天子的荒唐癖好上,大树一倒,自己就再没凉快地儿消停地待着了。所以此刻他心里唯一的小九九是,赶快放低身价,做出完全恭顺服帖的样子,听凭太皇太后调遣,只要能顺利度过眼下这道关口,来日设法全身而退。
董贤想得太简单了。
新都侯王莽奉太后之命入朝,并非如王太后所言,仅仅是帮助董贤料理汉皇刘欣的后事。太皇太后见到侄子王莽后,做了另一番交待,清楚明白而又严厉:立即铲除董贤这个祸害!
第二天,弹劾大司马卫将军董贤的奏折,就递到了王太后手里,罪名是:“帝病不亲医药。”皇帝病重期间,你作为大司马未能尽心竭力亲自组织医疗抢救;临时处罚措施是:“禁止贤不得入出宫殿司马中。”限制行动自由,不准再进出朝廷任何官署部门。
董贤被软禁了起来。直到这会儿,他仍心怀侥幸,仍梦想着试图以低头认罪的悔过假象,骗得同情,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董贤光着个头,赤着双脚,战战兢兢来到宫中,向太皇太后谢罪,表示自己认错服罚,绝对不敢四处乱窜。不料接到王太后新的诏命是:“贤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非所以折衡绥远也。其收大司马印绶,罢归第。”董贤少不更事,身为大司马难负众望,无力挑起固国安邦的重担,现收回其大司马印绶,罢免其所有官职,回家反省,等候处置!
接到太皇太后的这一道诏书,董贤才算彻底明白了过来,自己实在是年少太过轻狂,恃宠而作孽太多,怂恿天子荒淫误国,看来这回是在劫难逃了。他步履沉重地回到家中,茶饭不思,忧心忡忡。想来想去,最终的结论似乎只有一个,必遭千刀万剐。美男董贤无法想象自己玉容遭毁割的惨状,与其来日被人腰斩弃市,不如此刻自行了断。犹豫良久,他拉上妻子,双双在家中上吊自杀。——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最受天子宠爱的男妾,以色事主的董大美男,人生就这样悄然谢幕。
等董家老小发现董贤夫妇尸首时,惊异万分,家中顿时惶恐乱作一团。皇帝是宠臣董贤的靠山,而董贤就是董家老小全部荣耀的支柱,他悄没声儿地自行了断了性命,意味着董家曾经轻易到手的名与利转眼失去了保护,怎么办?董家这时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躲过一时算一时,他们连夜偷偷地装殓埋葬了董贤。
朝廷第二天才得知董贤畏罪自杀的消息。正忙于主持操办哀帝丧事的王莽,起初并不相信,他担心董贤耍花招,诈死避匿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朝中几位大臣也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向王莽提出发棺验尸的建议。
董贤的棺椁被抬了过来,这一番查验不要紧,死者确实是董贤不假,可董家人惹出了新的麻烦。验尸官发现,董贤的装殓严重超越规制,棺椁用朱砂涂画上四季颜色,左青龙、右白虎,棺盖竟然是金银镶嵌的日月之图,尤其罪不容恕的是,恶贯满盈的嫌犯董贤,竟身着玉制寿衣,通体挂满珍珠翡翠饰品,“至尊无以复加”,皇帝老儿也就他这个入殓水平。由此看来,董家人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董贤的罪孽深重,更谈不上悔过自新。鉴于此,太皇太后再次郑重下令:没收董家全部财产,因董贤而封侯加官的亲属一律免官去爵,其父董恭、弟弟董宽信及所有亲戚子女,全部流放合浦(今属广西),其母允归祖籍巨鹿家乡;董贤的尸体,就地掩埋在狱中。
这其中还上演了一段小插曲。长安城的老百姓听说早先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拿他当美人一样看待的董贤死了,一时街谈巷议,惊讶骚动喧哗,转过神来纷纷相约着赶到董宅去哭悼。正当朝中一些人据此以为董贤还挺有人缘时,随后传来真实的情况报告,说长安百姓哭悼董贤是假,之所以争先恐后地拥到董宅,一是想亲眼看一看传说中天子男宠奢华富丽的宅第到底是个什么样,二是素闻那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都琢磨着趁机能顺点儿东西拿回自家去。
二、姑侄议嗣
太皇太后王政君急急召侄子王莽入朝,名义上是暂时代替少不更事的董贤操办天子葬礼,事实上,极具政治敏感和经验的太后王政君,有着另外的更为深远的打算。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里,“外戚干政”始终是一个人人厌恶、却又频繁上演的剧目。我们的汉语系统里,就一对男女夫妇而言,站在男人的角度讲,其祖上及父母兄弟姐妹谓之“亲”,而配偶的家族成员则被称作“戚”,当这两大血缘关系合起来时,新的词汇诞生了,叫做“亲戚”。这个由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新的亲情共同体,放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就是帝王家族与后妃家族两股势力的融合。而后妃这一方,习惯上被称作“外戚”,原则上你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理所当然地分享帝王封赐奉送给你们家族的荣禄,但原则上不能插手国家政事,否则就冠你一个“外戚干政”的恶名。
令人遗憾的是,先哲们一厢情愿的巧妙构思,一直无法抵御权利运行中的化学反应。既然是“家天下”,可能就有帝王短命的时候,又难免会出现母后长寿的情况,此后登基的皇帝,固然被万民奉为至尊,从孝道出发,他需要尊重甚至听命于生养自己的母亲,这时候,仿佛是不经意间,江山的主宰者渐渐转换了角色,后妃及其家族成员日益羽翼丰满,进而操控了一切。
自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开始,到老佛爷慈禧太后堂而皇之地执掌大清朝政,这种所谓的“外戚干政”现象,屡见不鲜,朝野虽不乏非议之声,行动上却又都无不给予了默认,吵吵嚷嚷中,一直就这么延续着、上演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其中还曾涌现出大唐则天武后杰出才干下,文治武功不亚于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西汉王朝到汉成帝刘骜已显现衰相,刘氏男丁青黄不接,经过汉哀帝刘欣和一帮小毛孩的胡乱折腾,更是江河日下,后继乏人。这时候,家族里唯一独大的长辈,只剩下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其年龄、辈分、声望、地位,没有人能与之匹敌。因此,刘欣一死,身后又没有子嗣,老太太挺身而出,夺过玺绶、接管江山、整顿朝纲、恢复元气,设法巩固汉刘政权,就成了再合情合理不过的事情。而她老人家心目中最得力、最理想的助手人选,就是其成熟稳重的侄子王莽。
这一天,太皇太后召集公卿大臣开会,会议的唯一议题是,推举接替董贤的大司马人选。当时具备候选资格的有以下五个人,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另外一个人就是新都侯王莽。根据王太后的提议,由这五位候选人以具名方式推举,得票多者当选。大司徒孔光和大司空彭宣双双推举王莽,而前将军何武和后将军公孙禄,两人似乎事先沟通过,来了个你选我、我选你,互相推举。最终,王莽票数最高,“太后拜莽为大司马”,太皇太后根据推举结果,颁诏拜王莽为大司马,主持朝廷日常全面工作。
在选举和封拜王莽为大司马之前,王太后收取国玺,剥夺董贤一切职务的同时,早已经做了必要的铺垫。她明令尚书,朝廷所有调兵符节以及文武百官报告工作,包括内宫中黄门、期门兵马调动权,一律暂时交由王莽。这就意味着,大司马人选的推举,在明眼人看来,不过是走个形式,非王莽莫属。
但偏偏就有何武和公孙禄这种不识时务的人,竟然匪夷所思地搞出个二人相互推举,除了给人留下笑柄,更为严重的是,如此愚蠢恶劣的行径,必然要被王太后秋后算账。
姑姑掌控了全局,侄子管理军政事务,一度慌乱迷惘的汉庭,总算平静安稳了下来。下面,关乎江山社稷未来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由谁来顶死去的哀帝刘欣的缺,坐到大汉天子的宝座上去。
毫无疑问,这个承继大统的人选,决定权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她唯一需要征询意见建议的人,只有新任的大司马王莽。
在太后王政君这里,自他的亲生儿子刘骜驾崩时起,就暗怀着一个情结,那就是她一直主张江山的继任者,必须出自她丈夫汉元帝刘奭这一脉,其他旁系刘氏子孙,不应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汉元帝刘奭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就是王政君所生的刘骜,顺利继位做了皇帝。刘骜生前风流,却花开得姹紫嫣红总是不结果,没有子嗣。元帝的二儿子叫刘康,封作定陶恭王,其生母傅昭仪,当年要比王皇后风光得多,元帝专宠,因此还差点废了太子刘骜而改立刘康。刘康死后,王位由儿子刘欣继承。由于刘骜一直没有儿子,汉家江山又急于有个储君,聪明能干的大臣们想了个变通的办法,把侄子刘欣过继给刘骜,立作太子。儒臣们为此翻阅了大量的典籍,找到的合理解释是,《礼》曰:“昆弟之子犹子也”,同胞兄弟的儿子就相当于自己的儿子。
王太后当时没有反对,没有反对的原因是,她犟不过她儿子刘骜,孽子又确实未能给她生养个宝贝孙子,再者刘欣毕竟还是她丈夫刘奭的基因。当然,让王太后绝对想不到的是,刘欣到头来做了又一个绝后无嗣的帝王。
不要紧,汉元帝还有个三儿子,丈夫刘奭的血脉没有断就好办。元帝的三儿子是中山孝王刘兴,木讷缺弦,年纪轻轻便死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箕子。
按照太皇太后王政君的皇帝选拔原则,顺藤摸瓜,沿着其夫君刘奭这一脉找寻,自然而然,一块儿天大的馅饼砸到了硕果仅存的刘箕子头上。姑侄二人稍作商议,当即拍板决定,“使迎中山王奉成帝后”,由九岁的中山王刘箕子继位做皇帝,名分仍算做成帝刘骜的后人——自然也就是王太后的孙子了。
新皇人选商议确定后,公元前1年的秋七月,太皇太后王政君命车骑将军王舜牵头,由掌管礼仪的大鸿胪左咸做副使,持符节迎接中山王刘箕子进京。九月份,刘箕子正式登基,这就是汉平帝。
刘箕子年仅九岁,懵懂尚不晓政务。更不巧的是,接他到长安登基的时候,“当年有疾”,年内一直病殃殃的。顺理成章,那就只好由“太后临朝称制”了,太皇太后王政君代行天子职责。而太后倍加信任和倚重的大司马王莽,自当蒙姑姑重托,总领朝政,文武百官一切听命于大司马。
经过姑侄二人一番精心调度、周密布排,西汉这驾马车装上新的引擎,缓缓启动,得以继续前行。
三、拨乱反正
毋庸讳言,平帝时期的汉王朝,九岁的天子刘箕子只是个摆设,真正主宰江山的是太皇太后王政君,而领衔主演一场兴汉大戏的主角,是太皇太后亲自敲定的德才兼备的贤侄王莽。
这时,王莽年已逾不惑,而姑姑压在他肩上的,是一副兼具荣耀与挑战的沉重担子,使命神圣而前途未卜。历史无情地把他推到了家国政治的风口浪尖上,他只有一个选择,履冰临渊地尽全力来演好这个角色。
从哪里入手?怎样才能挽江山于既倒?说实话,王莽心里没底。汉室积重难返,问题堆积如山,王莽只能在保证维护太皇太后绝对权威的前提下,摸着石头过河。
首先,他着手清理和铲除各路祸国殃民的余孽。
王莽上奏太皇太后,将汉成帝的皇后、如今仍头顶着皇太后头衔的红颜祸水赵飞燕请出后宫,连同刘欣的皇后傅氏一起,分别安顿到郊外的北宫和桂宫,杜绝其作奸秽乱的机会。不久两人均被废作庶人,遣往各自的陵园居住,先后自绝。
哀帝外戚的傅氏、丁氏家族势力,一律削其爵位,流徙边远蛮荒之地。
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两个只顾个人利益的尸位素餐者,就地免职,回家放羊去。
正在王莽大刀阔斧理乱纠偏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他的叔父,也就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红阳侯王立,被人揭发曾包庇罪犯、收受贿赂,按理也应在撤职查办之列。正人先正己,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王莽身上,看你怎么办。红阳侯王立罪恶昭彰,铁证如山,王莽想绕是绕不过去的。面对这个难题,王莽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当即向王太后汇报了叔父王立的情况,提出从大局出发,应遣送王立回到他的封地去。
不料,姑姑让他碰了个大钉子,“太后不听”,太皇太后不同意撵走同胞弟弟。
如果不能依法处置叔父,王莽的政策措施将难以服众,也就无法有效地继续展开。面对不舍亲情的姑姑,王莽没有气馁,他再次找到姑姑,苦口婆心地争取道:目前汉朝衰微,接连几代都没有留下子嗣,您老人家现在代替幼主统领江山,需要百般小心谨慎才是;即使尽力做到公正无私,尚且难以杜绝旁人说三道四,“今以私恩逆大臣议如此,群下倾邪,乱从此起!”假如您因私情而拒绝接受臣子们合理的建议,百官群僚中就会滋生官官相护的不正之风,祸乱会从此不断发生。
太后仍不明确表态,无奈之下,王莽想了个暂时折中的办法。他又一次来到王太后面前,建议道:可以先打发叔叔到他的封国去,日后再想办法调他进京。在王莽的极力劝说和坚持下,太皇太后最终勉强点头同意了他的办法,“遣立就国”,这才下令命红阳侯王立离开京城,回到封地去居住。
清除了朝中无能和奸佞之辈,王莽随即着手组建属于自己的执政班底。
王莽吸纳的内阁成员里,头一个留用了沉稳持重、名望颇高的前朝大司徒孔光,同时,孔光的女婿甄邯被提拔为侍中奉车都尉,成为自由出入禁中的皇帝高级幕僚,当然实际上担当王莽的助手,但名义上的分工是,负责天子车马銮舆。第二个被重用的,是堂弟王舜。王舜是王莽的叔父王音的儿子,为人严谨细密,牢靠踏实,关键是,姑姑王太后也十分喜欢他。王舜加上另一位堂弟王邑,成为王莽的左膀右臂。
王莽拉来才德俱佳的老臣孔光助阵,两位堂弟作为心腹,甄邯与甄丰兄弟负责纠察弹劾,平晏主管机要事务,刘歆掌管典章制度,外加一个孙建做特别助理。根据《汉书》的说法,另外还有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棻以及涿郡的崔发和南阳的陈崇等,“皆以材能幸于莽”,都因为富有才干而得到王莽的信任、喜欢和重用。
接着,王莽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教化条例,提倡文明新风尚,禁止过分繁复阴邪的祭祀活动,废除低俗不雅的郑声(靡靡之音),鼓励老百姓安心务农种桑。同时,委派执金吾侯陈茂,带上军中锣鼓乐器,专门到汝南和南阳一带晓谕说服江湖盗贼。以成重为首领的几百名骚扰乡邻、流窜作案的贼人,主动缴械投降归顺,朝廷将他们一一送回家乡,帮助其谋生找差事;成重这个匪首不仅没被治罪,相反,被安顿在云阳,赐给他住宅和土地,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王莽拨乱反正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不幸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天灾。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天下大旱,蝗灾遍野,庄稼颗粒无收,全国陷入大饥荒,其中,青州(今属山东)一带最为严重,百姓啼饥号寒、流离失所,纷纷外出讨饭求生。
农业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命脉,粮食是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面对突如其来的全国闹饥荒的危急局面,王莽不得不暂时调整他的施政方案,先腾出手来赈济灾民,设法渡过眼前的难关。他带头捐出自家的田地住宅和粮食,在他的榜样作用下,朝廷四辅、三公、卿大夫及大小官吏共二百三十多人,先后拿出自家的钱粮救济灾民。在动员官僚富户捐钱捐粮的同时,王莽紧急颁布了几项临时措施,受灾严重的地区免交当年的租税;饿死人的家庭,由官府给予其不同数额的钱粮补偿;叫停游乐场所安定呼池苑,改名安民县,用于安置无家可归的难民,由政府按人头发放一定数量的粮食;在首都长安,临时建起五个居民里、住宅二百多套,暂供逃荒者栖身居住。全国上下齐心,咬紧牙关挺过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
王莽带领一班人,理乱、施政、赈民,虽然积贫积弱的汉王朝并未恢复元气,但天下终归之于平静,政权得到了巩固,人民看到了希望。
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过罢新年,王莽立即安排王恽等八位朝廷官员,持符节,“分行天下,览观风俗”,分赴全国各地,调研考察,了解民情,为下一步的江山治理获取真实和第一手的资料。
四、越裳献雉
北方的汉人正在过大年的时节,南方遥远的越裳国国王派出使者,经过多次的辗转翻译,给汉朝廷进贡来一只白雉、两只黑雉。
越裳国大约在今天的越南、老挝、缅甸那块儿地区,属于少数民族部落,进贡献礼常常是为了向中原王朝称臣示好。
雉,就是我们俗称的野鸡,白色羽毛的当然叫白雉,黑色羽毛的就是黑雉了。东方的古人眼里,它是一种瑞鸟,象征着太平吉祥。
大汉百废待兴,大司马王莽正带领一班人尽力除旧布新,刚刚有了一点起色,越裳人就急急地来献上这份厚礼,有什么说道呢?
是的,据史籍记载,在周朝,周成王时代,越裳人就曾“重九译而至,献白雉于周公。”越裳人不远千山万水,经过重重翻译,给周公献上了一只白雉。当时的周朝,继周武王姬发之位的,是儿子周成王姬诵,年纪尚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代为理政。周公旦兴礼作乐,把天下治理得顺顺当当,最后,“还政于成王”,把江山完完整整地交到侄子手中,赢得了全天下人的交口称赞,后世因此而尊其为圣人。越裳人向周公献上白雉,并转达他们国君的敬意说:近年我们越裳风调雨顺,追根溯源是因为中国出了您这样一位杰出的圣人!周公收下白雉,将其供奉在周文王的庙里。
周公暂代年幼的侄子行事皇权、治理国家的情况,十分类似眼下王莽与汉平帝刘箕子的关系,只不过周公与成王是叔侄,而平帝与王莽可以称作甥舅关系,区别不大。越裳人在这个时节向大汉献雉,其用意不言自明,朝野上下许多人由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莫非大司马王莽就是我大汉的周公再世?
此议一出,群臣纷纷上奏太皇太后,说您老人家看中的大司马王莽,代幼帝管理国家,拨乱反正,兴利除弊,实现了江山社稷的初步稳定。从前的大司马霍光,就是因为有安宗庙之功,增加封邑三万户,子孙后代可以无条件继承,其恩遇与开国元勋萧相国可以媲美,现在就应当比照霍光的先例,重重封赏大司马莽。
王太后阅罢大臣们要求封赏王莽的奏章,召来三公九卿,问道:你们给我说实话,是当真王莽有大功而众人希望封赏他,还是因为他是我侄子搞特殊化?众人异口同声回太后:确实是因为大司马王莽的功劳与人品,给汉朝带来了像周公获得白雉那时候的祥瑞,这一年多来,大司马宵衣旰食,勤苦操劳,才换来了江山社稷的安宁,“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则生有美号”,神圣的王法制度里规定,臣子建立巨大功劳,就理应在生前获得光荣的称号,大司马王莽有定国安汉之功,太后您该封他个“安汉公”的称号,增加食邑,以顺应天意民心。王太后听了臣子们的这些话,没有立刻点头答应,只是命尚书把事情先记录在案,留待日后再议。
王莽很快便得知众幕僚请求太皇太后封赏自己的消息,他立即上书太后,言辞诚恳地说道:臣与孔光、王舜、甄丰和甄邯等共同辅佐幼帝,一起协商决策处理政务,功劳是大家协作努力的结果,“今愿独条光等功赏,寝置臣莽,勿随辈列。”我请求太后奖赏孔光等四位大人,撇开我,请先不要考虑我。
王莽不慕虚名,颇具高风亮节,但后人多不认可这件事。关于“越裳献雉”一事,《汉书》的用笔就暗藏深意。在《平帝纪》里,只平铺直叙地说越裳人献来一只白雉两只黑雉,“诏使三公以荐宗庙。”诏命三公将进贡之物放在宗庙里;同一件事在《王莽传》里,作者添油加醋变了味儿:“始,风益州令塞处蛮夷献白雉。”指明是王莽早早串通川蜀那边的官员,前去联络和暗示南边的蛮夷人来进献白雉,也就是说“越裳献雉”是王莽导演的把戏,替自己涂脂抹粉。
稍作一下分析,这种怀疑恐怕很难成立。越裳据学者专家考证,在老挝缅甸一带,有人甚至指其在今天的非洲赤道,“九译而至”,须经过无数艰难险阻,几十道翻译辗转,才能到达长安,而王莽执政不过一年,即使约人来献雉,以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仅人员来回就得数月乃至一两年时间,除非王莽闲居在家未被太后召回之前,就已经密谋安排了这出戏,否则绝对不可能按时上演。何况,雉既是瑞鸟,当在当地属于珍禽,恐怕也不是随时随地能捉到而献上来的。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一只野鸡也被牵扯进政权争斗的是是非非里。
五、安汉称疾
越裳献雉引出了朝廷应封赏王莽的话题,王莽上书谦辞婉拒,反提出奖赏四辅——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的议题,否则他连朝都不上了。
甄邯听说大司马王莽谦让不愿受赏,且上书王太后建议只封赏他们四位,急忙跑来求见太皇太后王政君,强烈要求太后,万万不能因为亲戚关系的缘故而不奖赏大司马。王太后深为侄子与其僚属间的相互推崇而欣慰,她接受了甄邯的意见,安抚他不要着急,随后便下诏给王莽,说不偏不倚乃坦荡公平的王道,亲戚之间既不能以私情偏袒过错,也不应因骨肉血亲而“蔽隐不扬”,隐讳不去褒扬,你就不要再推辞了,更不要以罢朝歇工来为难我。
“莽复上书让”,王莽接到太后的诏书,再次上书陈情,表示不愿接受对自己的封赏。太后见侄子仍谦让不止,看来需要当面开导开导他,便派人去向王莽传达命令,请他到未央宫正殿的东厢房来。王莽知道姑姑召他去还是为封赏的事,“称疾不肯入”,索性借口身体有病不肯到殿中,采取了坚决回避谈论此事的态度。
虽然王莽是因为不愿受赏才违逆太皇太后的旨意,但王太后多少还是有些不悦,不管怎样,我的话你总该听一听吧!太后召尚书令姚恂来见,口气严厉,命姚恂去告诉王莽:你因论功行赏的事来拿装病作托辞,甚至连朝堂都不登,你可知道你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大?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下社稷大业,务必给我抓紧上朝理政!
王莽有王莽的考虑,谦恭是他一贯的品格,再者,一切才都刚刚起步,臣僚们的好意可以心领,但他确实不想被人们看成是沽名钓誉之徒。听到尚书令姚恂传达太后的责备,他仍不为所动,坚持己见,不肯上朝。他希望太后收回成命,不要再谈封赏他的事,否则他宁可一直称病呆在家里。姚恂回宫向太皇太后禀报了王莽的态度和决定,太后又派自己身边的人、长信宫太仆王闳捧着制书去请王莽。
太皇太后这回是真地动容了,制书去请,事情就变得十分严肃起来。然而因为没有得到太后应允他的请求,“莽固称疾”,王莽更加坚决地称病不去上朝。——如果是演戏,这个戏是否演得有点过了?
说心里话,王太后对他这个侄子生就的谦逊内敛性格,是深有了解的,但她没想到这一回,面对荣誉,王莽竟执拗倔强到如此程度。
一面是威严至尊的太皇太后,一面是拒不受赏的大司马,并非因政见相左而闹出无法调和的矛盾,而现状是王朝的日常政务却因此搁置下来,国家机器几近停摆,大臣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不知怎么办才好,也不知该去劝哪一头。
僵持的节骨眼上,王太后身边的人起了大作用。太后的近侍小心翼翼地提醒她,说大司马有功而不自居,坚决不愿接受封赏,提出要您老人家先嘉奖“四辅”,看来他是发自肺腑地谦让,淡泊利禄,太后您就不要勉强他了;不妨依了大司马的意思,先列举孔光等人的功劳,给他们四人以赏赐,如此一来,大司马也就没有理由再称病不上朝办公了。王太后接受了近侍的这个建议,交朝廷有关部门商议,不久颁诏如下:
太傅博山侯孔光,增加封地一万户,任命为太师,赏公馆一处;车骑将军安阳侯王舜,增加封地一万户,任命为太保,赏公馆一处;
左将军光禄勋甄丰,赐封广阳侯,食邑五千户,任命为少傅,赏公馆一处;
侍中奉车都尉甄邯,赐封承阳侯,食邑二千四百户。
上述四人得到封赏后,王莽自然再无理由装病闭门不出。就在他正打算动身打起精神上朝的时候,大臣中又有人给太皇太后提出了新的建议。
朝臣们说,大司马莽虽然克己奉公、深执谦退,但朝廷不能没有原则和规矩,还是应当照章办事,给予其应得的封赏,一则借以表明王朝重视首功之人,二来也不致使官吏和百姓们失望。新的请求摆上王太后的案头,她考虑再三,最终下诏:任命王莽为太傅,封为安汉公,主持“四辅”工作,另加封召陵、新息两县二万八千户,将原萧相国(萧何)官邸作为安汉公官邸。
接到太皇太后的诏书,王莽惶恐不安,为这事纠缠的时间太长了,不得已他只好接受了下来,但他就太后封赐的具体内容,尽力地做出了推让。他接受太傅的职位和安汉公的称号,当面向王太后谢绝了增加封地和规定其子孙可以原封不动继承其爵位、封邑等优待条件。王莽对姑姑说:假如天下老百姓都达到富足安康的那一天,再给予我这样的赏赐不迟。
与此同时,王莽极力建言王太后,重新梳理赏赐刘氏诸侯王的后人和高祖刘邦以来功臣名将的子孙们。王莽十分清醒,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天下是刘家的,是功臣武将们流血流汗打下来的,不管王氏扶危定倾贡献多大,在许多人眼里,王太后临朝,他来执政,众人心理上的不平衡是难以抹去的;让利和安顿好宗室及功臣后裔,他们没有怨言,天下人心里服气,政令才有可能畅通。
根据王莽的提议,封已故的东平王刘云的太子刘开明为东平王,封已故的桃乡顷侯的儿子刘成都为中山王,封孝宣皇帝八世孙刘信等三十六人皆为列侯。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间,又封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为广宗王,江都易王之孙盱台侯刘宫为广川王,广川惠王曾孙刘伦为广德王,封已故的大司马博陆侯霍光叔父兄弟的曾孙霍阳、宣平侯张敖的玄孙张庆忌、绛侯周勃的玄孙周共、舞阳侯樊哙玄孙之子樊章,统统为列侯,恢复原有爵位;赐给已故的曲周侯郦商的玄孙郦明友等一百一十三人爵位为关内侯,封地大小不等,总之人人有份。
王莽的称病谦让和大封宗室功臣子孙,换来的是汉王朝“上尊宗庙,增加礼乐;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的和睦共荣气象。不管怎么说,以谦恭而赢得人心,总比用强势压制民意好吧?
六、太后放权
人人都想演主角,但主角不是谁都演得了的。王莽大约用了二三年的时间,出色地经受了王太后对他的大考,群众支持率高,官僚同仁信服,处事进退适度,为人温良下士,在太皇太后的考评鉴定里,这个侄子值得信赖和托付大事,足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
王太后不久即颁布诏书,诏中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她说:皇帝年少,我暂且掌管朝廷这一摊子事,但治理偌大个国家,政务繁多,“朕春秋高,精气不堪”,我一个老太太身体精力哪支撑得住,从今往后,大事情给我通报一声,其他具体军国要事,全权交给安汉公王莽,由他带着四辅们去裁决定夺,官员汇报工作及其任免也一律去找安汉公,由他决定赏罚升迁。
王太后的这一纸诏书,明白无误地告诉天下人,她老人家将退居二线,权力将基本交给了侄子——太傅、安汉公王莽。贤侄你从此不必顾忌,可以自由驰骋,尽情发挥,施展你的才华智慧,看管好江山,造福于黎民,当然同时,你也要照顾好小皇帝刘衎(箕子)。
如果把王莽比作一只大鸟,这个时候,他分明是能够自由舒展地飞翔了,可以无所顾忌地在姑姑为他提供的宽阔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了。但很多同僚都知道,得意忘形不是王莽的性格。他能感受到姑姑巨大的信任,他更能领会到太皇太后殷切地期望,挥洒自如的权力对他而言,责任的意义远大于旁人所羡慕的荣耀。何况,从皇权的本质上来说,目前,汉王朝这艘航船的实际掌舵者,仍是太皇太后王政君,身边还有一位大众眼里的天子刘衎在。这一点作为二次登朝的王莽比谁都清楚。因此,除了继续夙兴夜寐地打理江山,尊奉、体贴、关照好姑姑,一如既往地把王太后置于举头仰望的顶端,是王莽须臾不敢马虎懈怠的大事体。
太后无事一身轻,念及百姓尚不温饱,老人家主动穿起了朴素的粗布衣服,餐桌上也撤去了山珍海味。王莽听说后,立即自掏腰包捐出一百万钱,献出土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去救济贫民。转过头来,他带领诸位臣僚来到王太后面前,满含深情地劝说王太后,道:侄儿和臣子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您老人家爱惜贵体、休养身心,放宽心、无忧虑,您的健康长寿牵动着臣子和亿万子民的心,您还是“尊帝王之常服,复太官之法膳”,穿上帝王的冠冕,继续享用宫中规制的佳肴珍馐吧,这样,就算是满足一下侄儿和臣子们对您老的一片孝心!
太皇太后听罢,不禁热泪盈眶。
而王莽自己呢,日夜忧心元元,每当得知哪里遭了水旱灾害,他节衣缩食,饭时只吃菜蔬素食,禁绝酒肉,以表示与民休戚与共。王太后听说了这个事,疼爱怜惜之情油然而生,不断派人去责备叮嘱侄儿:听说你只吃菜蔬,深切忧民,这怎么行呢?你已经很尽职尽责了,今秋收成不错,你务必适当吃些肉食,有个好身体你才能更好地为国效力嘛!
王太后的姐妹是她的骨肉至亲,赢得诸位姑姑的赞赏,也是换取太后欢心的一条途径。在王莽的极力促成下,太后的三姊妹先后受封。大姐王君侠封为广恩君,妹妹王君力、王君弟,分别封作广惠君和广施君,同时都得到了相应的食邑。众姑姑得了实惠,自然纷纷在王太后面前“共誉莽”,替这个懂事的侄子说好话。
身居宫中的太皇太后,生活难免会寂寞,王莽为了让老太太有些乐趣,一面派人出使匈奴,将王昭君的女儿须不居次召至太后膝下侍奉,一面张罗安排,让老人家“四时车驾巡守四郊”。国事您老不用操心,您坐上銮舆到京城四周风景清新的地方去巡游,也好让百姓一睹您的威仪。去农家院落访贫问苦,看望孤寡,让子民感受您广大的恩德。春天到了,让诸位后妃宫女陪您去上林苑采桑养蚕消遣;夏季闷热,您去南山或者北原消夏避暑;秋天您到东馆转转,远眺昆明湖水;冬天在飞羽殿设宴饮酒,有兴致您还可以登上长平坂,饱览泾河两岸迤逦的风光。
王太后乐哉悠哉地享受着太上皇一般的休闲生活,每到县乡村寨,老太太广施恩惠,赏赐百姓钱粮、酒肉甚至耕牛,老百姓感激涕零,而她则“岁以为常”,渐渐习惯和喜欢上了这种不问权利、闲适自在的生活。
安顿好了太皇太后,王莽得以放开手脚付诸实践自己的各项政治措施,而在众僚属和百姓们的心目中,他自然便逐步成了权力的核心和王朝的主宰者。
七、千金封后
封建王朝的帝王与皇后,是牧养万民的天地父母,用《礼记·昏义》的话说,“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日月同辉、阴阳互补,家国方能昌盛。可见,帝王的媳妇——皇后这一角色,肩负着多么大的象征意义。她绝非平凡的人妻,而是构成皇权的不可或缺的一极,虽然帝王的权力至高无上,但母后的威仪从来都无人敢小觑。——即使有时仅仅是个陪衬或者装饰。也正因此,历史上后宫女子为了这一位置,上演了一幕又一幕血淋淋的杀戮大戏。
稍稍梳理一下,曾经戴上皇后凤冠的历代女子,大致分这么几类:一类是随丈夫打拼天下的原配,如汉高祖之吕后、明太祖之马皇后;第二类,是靠天生丽质而受天子专宠,得以美梦成真的,环肥燕瘦是最典型的代表;第三类则比较特殊,是宫廷、王侯、权贵们无情争斗的受益者,小女子作为父辈们权力交锋的一枚棋子,无知懵懂地被推上了皇后的宝座,比如吕后给儿子汉惠帝刘盈聘娶的皇后,就是他年幼的外甥女,而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年仅六岁的上官小妹,爷爷是左将军上官桀、外爷是昭宣两朝名动山河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所以说皇后的选取册封,对一个封建王朝来讲,是一件颇具深意的政治大事情,即使像眼前傀儡式的汉平帝刘衎的床榻上,由谁来主陪,同样颇有讲究。
王太后安享清闲,王莽日理万机,但他还不得不腾出手来,留心关照一下宫中年少的汉家天子刘衎。眼看少年天子到了十三四岁,该纳女婚配了。王莽及时向太皇太后汇报了此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太后下诏,博采先贤圣人周公、孔子的后代以及长安城列侯正妻所生的女儿,给刘衎配齐妃嫔,然后从中再册立一位为皇后。
事情交给有关部门办理,一时之间,一大堆的适龄女子名单上报朝廷,这其中,包括与太后沾亲带故的王氏家族的女子,当然最惹人注目的,是安汉公王莽的女儿王嬿,芳名赫然在列。
作为受姑姑重托,已大权在握的特殊人物,王莽无须多想就能料到,人们看到爱女名字时的心情和种种猜想,他必须做出个姿态出来,否则,朝野上下必将认定,皇帝选后不过是一场走过场的游戏而已。思之再三,王莽提笔上书,向太皇太后郑重表示:“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子并采。”我自身修养有限,女儿王嬿也资质低下、相貌平平,不适合与众淑女去竞争皇后这个崇高的位置。王太后又一次为侄子的谦逊所感动,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专门发布命令:“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王氏家族的女儿属于我的娘家人,不要在她们当中采选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王太后和安汉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无私宽广的胸怀,产生了相反的效应,激发起人们对他们更大地敬佩和更热切地追捧。太后取消王氏女儿参选资格的消息一出,每天有一千多人拥堵在宫门前请愿,其中包括了郎官、儒生和许多平头百姓。而王公大臣与卿大夫们,则不断地来到省部门前,跪倒在地,齐声呼喊:太皇太后大公无私,愿得安汉公女儿为国母!
面对这种群情激昂的状况,王莽急忙安排他的部属手下,分批前去劝阻。结果是,不仅没能拦住众人,前来要求安汉公女儿做皇后的人却越来越多,呼声也越来越高。
班固大人在《汉书》中认定,上面的一幕,又是诡诈的王莽自导自演的。也许这个武断不无一点道理,“父子之亲天性使然,欲其荣贵甚于为身”嘛。只是作为导演的王莽,他是如何完成那么庞大的演员阵容的调动?他又凭借怎样高明的手段,来支使着王太后围着他的指挥棒转?
在众人一浪高过一浪的请愿声中,王太后退却了,她收回成命,恢复了王莽女儿王嬿的皇后参选资格。得知这一变故,王莽亲自跑来找到太后,央求道:还是广泛地在众多女子中挑选吧。但在场的公卿大夫却一再强烈地给太后进言,明确提出拥护安汉公的女儿做皇后。
最终,王莽无奈地答应让女儿出来相见,接受宫中纳彩官员的考察。
王太后安排长乐宫有关人员到了王家,见到了王嬿,详细观察了解了她的姿容以及个性喜好,回头来报告太后说,安汉公的千金果然出众,品行端庄,“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容貌美丽,完全能够胜任延续皇家血脉、母仪天下的角色。
不管是王莽欲擒故纵,还是其千金众望所归,总之经过了一整套的繁文缛节,朝廷为汉平帝刘衎采选了众多的嫔妃,而王莽的女儿王嬿荣登皇后宝座。姑姑是驾驭全局的太皇太后,侄子是执掌权柄的江山主角,女儿又做了汉天子的后宫统领,这种一家独霸的结构,即使是天意撮合,也难免会招人猜忌。——凭什么好事全落到你家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