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的育儿经:90后准妈妈必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训练宝宝如厕自理

大小便训练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训练不得法,宝宝和父母都痛苦。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宝宝大小便越小开始训练越好,聪明的宝宝不尿裤子。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权威专家认为,宝宝“不尿裤子”和他的智力无关,倒是和后天爸妈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家长不知道何时是训练宝宝如厕自理的最佳时机,其实这没有一个固定的时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家长只有注意观察,把握住时机进行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大小便训练宜在宝宝一岁半到两岁之间进行。因为两岁之后,宝宝的中枢神经已经发育成熟,也能控制自己的肠蠕动以及负责排泄的括约肌,所以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时机。

过早地训练孩子如厕,效果不会很好。最好还是“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强迫宝宝坐盆,不愿坐就起来。当坐了5~7分钟不排便,就不要坐了。每次坐盆时间不要太长,久坐会导致宝宝脱肛。每天最好在同一时间让宝宝坐盆以养成习惯。宝宝坐不稳时,要由妈妈扶着。训练宝宝坐盆,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洋洋今年5岁,早在3年前爸爸妈妈就训练他自己如厕了。可最近一段时间,他在托儿所又是哭又是闹的,有两次午休时还便在了床上,还不让托儿所的老师给他换裤子,这令老师很无奈。

洋洋妈知道后感到诧异,因为自己的孩子早已会自己如厕了,怎么会哭闹,并且还便在床上呢?

孩子的如厕训练过早,加之有些家长的训练方式有点儿严格,就给孩子的心理上带来一种害怕犯错的“压力”,孩子一旦带着这种“压力”感进入相对轻松的环境,就会感觉到轻松自在,控制不住自己的便意。

洋洋妈在咨询了专家之后分析:对孩子而言,如厕训练确实早了点儿,自己在训练的时候严格了些。如今洋洋离开父母到了一个不被“监视”的环境,心里突然感觉放松了。加之面对陌生的老师,即使有便意,也不敢“承认”,因为一旦“承认”,自己又会被父母严格训练。

可见,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孩子如厕训练过早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并产生影响。孩子受到心理压力后,无处宣泄只能留在自己的心里。而一旦遇到了宣泄口,就会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即使孩子养成了习惯,学会坐盆排尿,但有时也会因玩耍,忘了坐盆排尿或有时尿湿裤子,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和蔼地对孩子说:“不要紧,下次记住有尿自己去坐盆,就不会尿裤子了。”这样就不会给孩子增加任何压力了。

后来,妈妈把洋洋接回家后,给了他充分成长的空间和自由,也不再每次大小便都严格要求他。不久,洋洋又恢复了以前如厕自理的习惯。

不要等到知道宝宝要排尿时,才把他放在便盆上,而是要让他自己有了尿意后,告诉他自己走到便盆处坐上去解决,这样才谈得上是训练。之后就要看各位做父母的了,如果宝宝这样做对了,你可以这样告诉他:“真是好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了。”孩子得到表扬,就不会再产生抵触情绪了。

不光如此,家长还要掌握宝宝喝水的时间,以便掌握其大小便的时间。在宝宝睡前睡后、饭前饭后、出去回来时都可以督促孩子如厕,时间久了自然形成条件反射。如果是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早晨排便有利于宝宝身体健康,晚上排便可使宝宝夜里睡得踏实。另外,饭前大便可使婴儿吃得好,但不要饭后大便。妈妈先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然后有意识地让宝宝定时排便。

训练宝宝如厕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自理,还要教会宝宝擦屁股时要从前向后擦,以免引起感染。家长要在宝宝便后清洗宝宝的屁股和便盆。

每个宝宝发育程度不同,不必刻意和其他宝宝相比。因此在宝宝准备接受如厕训练时,不要过于着急,要遵从循序渐进的规律,让宝宝通过学习处理大小便来培养他自身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