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忍细看(精编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皇帝的秘密,一个比一个奇葩(3)

迁都的建议是崇祯在德正殿进行一次私下召见时,由江西籍官员、翰林学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当皇上问到今后的策略时,李明睿的回答相当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时也无所顾忌。他说,义军已经逼近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迁都南京。然而,崇祯帝对此却踌躇不已:面对外患,如果弃守北京,就会落下丢失国土的千古罪名;面对内忧,坐以待毙,又会蒙受失政于寇的奇耻大辱。这个两难的选择使他犹豫不决,他一心想作名垂青史的圣君,根本不能承受这种失地失国的罪名。

于是他将这一问题提出交给大臣商议,想让大臣们正式提出南迁,然后他再顺水推舟作个表态,免得承担历史责任。可是,崇祯身边的大臣个个老奸巨猾,没有一人站出来表态。由于没能从他们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崇祯最后只好决定“早朝廷议公而决之”。朝堂上众朝臣展开了唇枪舌剑的激烈争夺,结果相持不下,最终不欢而散。崇祯帝自己又不愿意承担丢弃宗庙社稷的大罪,于是这个正确的策略便被搁置一边了。

对于那些主张绝不弃国土的臣子们,真的是心口如一以死报国的忠臣?答案当然不全是。他们中多数认为假如自己表态不弃国土,日后就逃脱了丢失国土的罪名。而后又不公开反对“弃守北京”,则是遵照崇祯皇帝的心思。他们想着即使有朝一日秋后算账,这个刚愎自用又心胸狭窄的皇帝,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会找一个因弃守北京而丢失国土罪名的替罪羊,他们自己也可以明哲保身。有这样一帮满脑子为个人打算的庸臣,再加上个优柔寡断、只图虚名的皇上,国家怎么可能不亡?

三月初,李自成势如破竹,攻克了宁武,明军一败涂地,京城已经岌岌可危,崇祯又连夜召诸大臣商议对策。然而却有人提议皇上应该守京师,让太子下江南。崇祯顿时勃然大怒:“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孩子家做得了什么大事?”其实大家都明白,皇帝自己本想南逃,却硬要众大臣说出来。但这时仍没有大臣劝皇帝南迁,到了最后,也只是下了个“入京勤王”的圣旨,等待各路大军来京护驾。

然而勤王的军队没到,告急奏折却像雪片一样飞来。这时李明睿又来紧急求见,力劝崇祯南迁。崇祯再次召集大臣,希望大家奏请他南迁。可是这一次他又失望了,大臣们全都沉默不语,谁也不肯开口。僵持之际,前方信使来报:“保定失陷了!”这一下,崇祯皇帝不禁呆坐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行眼泪已然流下。因为南迁的路被从中掐断,南迁之议已经成为泡影了。

最终,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3月18日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无路可逃,自缢身亡,国祚绵延200多年的明王朝就此灭亡。

爱新觉罗氏为什么避忌叶赫那拉氏

爱新觉罗氏为什么会避讳叶赫那拉氏?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冤冤相报何时了”。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一代你杀了我或打败了我,那么下一代我的儿子便会杀了你的儿子或是打败你的儿子,这不是一个定律,但当前一辈的仇恨和耻辱深深地植入下一辈的脑海中时,后一辈便把复仇雪耻当成毕生事业,爱新觉罗氏之所以要避讳叶赫那拉氏,也是这个原因。

叶赫那拉氏是满族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叶赫那拉氏的始祖,是入赘扈伦部的蒙古人,叶赫那拉中的“那拉”就是“爱”的意思。这一氏族之所以叫叶赫那拉氏,是因为最初建立的王国是在叶赫河边。据史料记载,在元末明初时期,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是叶赫那拉氏,这一氏族也因此一度成为东北最强大的一个部落。这一地位保持多年,直到爱新觉罗氏出现了一位大人物——努尔哈赤,这一局势才得到扭转。努尔哈赤在任部落首领之后,率领建州女真统一女真族各个部落,其中与叶赫部的战斗最为激烈、持久,胜利之后努尔哈赤下令屠戮叶赫那拉氏,以雪前耻。叶赫部首领在被杀前,曾指天发誓,对努尔哈赤说:“即使我叶赫部只剩下一个女人,将来也会报此大仇,灭你建州部爱新觉罗氏!”

正是这一句誓言,让爱新觉罗氏铭记在心,处处提防叶赫那拉氏,甚至有些避讳叶赫那拉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叶赫那拉氏这一败,就被爱新觉罗氏统治了200余年,一直到一个叫“杏儿”的女孩儿出世,叶赫那拉氏才等到了翻身的机会。

这个乳名唤作“杏儿”的女娃儿,后来入宫做了妃子,被皇上封为“兰贵人”,就是后来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女强人之一——慈禧。也许是叶赫那拉氏当年的首领去世前的诅咒真的应验了,这个女人虽没有像当年首领的誓言一样灭爱新觉罗氏,但在慈禧做太后的那些年里,光绪,溥仪以及那些爱新觉罗氏的皇子皇孙,实际上都是她的傀儡,她才是真正统治爱新觉罗氏天下的人。

难怪咸丰帝奕詝在身为皇子、学习祖宗基业建立的过程中,读到对抗叶赫那拉氏的一段时,猛然想起了兰贵人就是叶赫那拉氏,心头一惊,此后凡事小心,事事避讳。但该来的总归是会来的,最后爱新觉罗氏的天下还是毁在了慈禧——这位叶赫那拉氏后人的手里。

孝庄选择不与皇太极合葬

孝庄皇后生于万历四十一年,在康熙二十六年,75岁的她离开了人世。但是,孝庄并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而是要求别葬于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这一请求完全在情理之外,引发了多方的揣测,在世人的脑中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史书的记载是孝庄太皇太后临终时,告诉康熙,由于太宗陵寝奉安已久,而且已经和孝端皇后合葬,不能因为自己而轻动土木,而且,自己心中还时刻惦念着顺治与康熙父子,所以,应该葬在顺治孝陵附近。但这终究只是官方的说法,不能令人折服。事实上,当年康熙也为这个棘手的问题烦扰,难堵众人之口。所以孝庄皇后在康熙年间始终未能安葬,其梓宫一直停放在孝陵旁边。直到雍正三年,雍正服父丧27个月之后,才正式动工兴建昭西陵。

“入土为安”是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可康熙为什么30多年不葬祖母?雍正的解释是,康熙与祖母感情太深,以致不忍下葬,但这未免有些冠冕堂皇,大家都在猜想其中另有隐情。

在孝庄崩逝之后,康熙违反常规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三年之丧,后朝臣反对,康熙也戴孝将近两年。康熙的言行留给世人的感觉是在纯孝之外,似乎还对祖母怀有一份非常浓重的歉疚之心,希望有所补偿。而这份歉疚来源于何处,必然是康熙的一份不可告人的隐痛。这隐痛就是孝庄为了保存皇太极的遗孤,保住皇太极一生奋斗而来的事业,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孝庄不仅没有辜负太宗,而且应当被太宗谅解,甚至是感激。

事情跟多尔衮有关。当时满洲的八旗军中,多尔衮倚靠自己的嫡亲、胞亲等连带势力,一人握有五旗的军权,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贬斥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诛杀了豪格。手握重权的他离造反仅一步之遥,他为什么没有跨出最后这一步?原因就是孝庄皇后——他年少时候的爱人。孝庄皇后为了保全大局,委屈了自己,从中斡旋,才牵制住了多尔衮的造反之心。

但是,世俗礼法的限制使得孝庄皇后死后不能与太宗合葬,因为她不能以一个非白璧之身与太宗合葬,这其中的委屈,外人不曾看见的辛酸,却被康熙看在眼中,既然不能把祖母与祖父葬在一起,他更不能让祖母一人孤零零的长眠地下,所以30年里一直怀着一颗歉疚的心陪伴着孝庄,直至驾崩。

嘉庆扳倒和珅的真正目的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初三,89岁的太上皇乾隆驾崩了,尸骨未寒之际,嘉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他的宠臣和珅进行了斩草除根。根据当时的《殛珅志略》一书记载:“初三日,纯皇帝殡天,初四日,上于苫次谕统兵诸臣,初五日,御史广兴疏劾和珅不法,初八日,奉旨革和珅职,拿交刑部监禁。”

嘉庆算不得有为君主,但对付和珅却是拿出了十二分的魄力和智慧。初三当夜,嘉庆便宣布让和珅留在宫中为乾隆守灵,并且还“不得任自出入”。所以,这名为尽忠,实则是断绝和珅与外界的联系。

靠山已倒,和珅失去了话语权,明知是陷阱,也只得硬着头皮往里跳了。对于此事的后果,他心里恐怕明白得很。

大清王朝有一传统,每次易帝,新主都会发动一场对前朝重臣的残酷清洗运动。例如顺治对付多尔衮,康熙对付鳌拜,雍正赐死年羹尧,乾隆密谋除掉讷亲……

轮到嘉庆也不例外,他将剑锋对准了和珅。乾隆死后,清廷免不了要经受一场变动,作为龙椅的新主人,嘉庆不能饶了和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和珅位高权重,党羽众多,如果不铲除,只怕后患无穷;二是和珅家大业大,有家产无数,而国库却是一穷二白。而今,乾隆已死,急于解决财政危机的嘉庆只能把手伸向和珅那里。和珅作为大清帝国的摇钱树,嘉庆还算是对他网开一面,让他在牢中自尽,也算是为他保存了最后的一点颜面。

和珅死后,嘉庆便全权接管了他的家产,那份天大的财富粗略计算大概有八万万两白银,从当时的清人笔记中,大概能找到有关和珅家产的三种说法,基本是雷同的:

第一,《清稗类抄·讥讽》:“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赐令自尽,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八百兆”,便是8亿两银子,清代的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人民币五六十元,算下来,和珅的家产总值应该有40至50亿人民币的样子。

第二,《庸盦笔记·抄查和珅清单》:“十七日,又奉上谕,前令十一王爷盛柱庆桂等,查抄和珅家产,呈奉清单,朕已阅看,共计一百零九号,内有八十三号,尚未估价,已估者二十六号,合算共计银二万二千三百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两。”

这个数字并非全部家财,仅仅是已经估价的物产,而那些尚未估价的财产,大概三倍还要多,所以,算下来,总数也大概有八万万两白银了。

第三,《杌近志·和珅之家财》,将和珅的家财说得更为详尽:“其家财先后抄出凡百有九号,就中估价者二十六号,已值二百二十三兆两有奇。未估者尚八十三号,论者谓以比例算之,又当八百兆两有奇。甲午、庚子两次偿金总额,仅和珅一人之家产,足以当之。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宰查,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之半额而强。虽以法国路易第十四,其私产亦不过两千余万,四十倍之,犹不足当一大清国之宰相云。”

公元1773年到1799年,和珅从得宠到被嘉庆扳倒,仅仅20多年的时间,他就搜刮下了八亿多两银子的天大家业,其贪污程度可见一斑。

和珅固然该杀,但嘉庆的真正目的也绝非惩治贪官,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其实可以理解为“嘉庆为了吃饱,和珅必须跌倒”,也许,和珅背后的巨额财富才是嘉庆动杀机的真正原因。

只有嘉庆帝厌恶“如意”

如意,长条而一端弯曲,是一种古代器物名称,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

如意可以用各种材料制成,比如骨、竹、木、角、石、玉、铁、铜等。由于其一端弯曲像手一般,最早被用作“抓挠”。到西汉的时候,如意具有了吉祥的含义,比如汉高祖刘邦与戚夫人生的儿子就取名为“如意”。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佛教的僧侣和文人雅士开始广泛使用如意,并加深了如意吉祥美好、聪慧睿智的含义。到清朝,如意早已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把玩之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清代的皇帝、皇后还经常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

然而如此吉祥美好之物,却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嘉庆皇帝就公然表示自己不喜欢如意。

按照满洲的老风俗,凡是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王公大臣以及在外省的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都要向宫廷向皇上进献如意,以表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满洲人入关进京之后,这种老风俗仍然保持下来,没有改变。可是到了嘉庆朝,却下旨将这种老风俗给禁止了。谕旨中说“诸臣以为如意,在朕观之转不如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