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之外的世界: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科学技术奖励的声誉

一、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评价

国内外对于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诺贝尔奖的评价和对一些奖励的声誉调查上。

首先,学界基本认定诺贝尔奖在科学技术奖励系统中享有最高声誉这一事实。朱克曼在研究美国科学家的社会分层时认为,“作为‘科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誉’,诺贝尔奖把它的获得者不仅提高为科学界的精英,而且提高到科学界超级精英的最高地位”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5.。诺贝尔奖自诞生起,就在公众心目和科学技术奖励系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形容最高成就的一种比喻。Zuckerman H. The Proliferation of Prizes:Nobel Complements and Nobel Surrogates in the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J].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1992,13(2):217-231.诺贝尔奖是由于它在一系列博取威信的特点上——比较悠久的历史、奖金的数额、授奖单位的威望、颁奖的国际性(不限制获奖候选人国籍)、颁奖的多重性(覆盖多学科领域)和整体性(几个科学领域颁发的诺贝尔奖被准确无误地视为一个整体)、杰出的获奖人等——居于领先地位而成为冠军。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7.而且,由于诺贝尔奖位于科学技术奖励的最高点,因而是衡量别的奖励的重要性、知名度、影响力和声誉的最佳标准(gold standard)。Zuckerman H. The Proliferation of Prizes:Nobel Complements and Nobel Surrogates in the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J].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1992,13(2):217-231.例如,医学领域的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被誉为“美国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被认为是“授予青年数学家的诺贝尔奖”、维特勒森奖(The Vetlesen Prize)自称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诺贝尔奖”等。

此外,诺贝尔奖也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科学技术奖励的一个热点,体现了诺贝尔奖在科学技术奖励系统中的独特位置。国内学者长期以来对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成才过程及其社会环境进行了广泛的分析,而围绕的中心议题一直是“中国何以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离我们有多远”等。刘俊婉.从诺贝尔奖现象看科学创造的特征[J].科学学研究,2009,27(9):1289-1297.这种热潮究其根本是因为诺贝尔奖在众多国际科学奖项中被一致公认为最具权威的科学奖项。诺贝尔科学奖不但反映了现代科学的历史,而且也与20世纪蓬勃发展的技术进步紧密相连。获奖成果不但有重要科学发现、重大理论创新,还有重大技术创新,以及实验方法和仪器的重大发明。诺贝尔科学奖所激励的事实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路甬祥.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3-11.

对于其他科学技术奖励的声誉大小,有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定量评价。科尔兄弟于1973年出版了《科学家的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Science)一书。他们在研究科学技术奖励的知名度这一问题时,大范围地对一批奖励进行了声誉测量。他们从《美国科学家》(American Men of Science, 1960年版)中20个最高等级的物理系成员的名下,以及《今日物理学》(Physics Today)中搜集了包括奖项、学会会员和博士后研究基金在内的共98项奖励,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来测量声誉。问卷要求物理学家对问卷所列的奖项给予声誉等级的评价。问卷中每个奖项的声誉等级被分为“高声誉”等级(有1、2、3这三个程度的等级)、“低声誉”等级(有4、5这两个程度的等级),以及由“听说过但没有足够的信息评价它的声誉”和“从未听说过这项奖励”这两个选项共同组成的一个表明哪些奖励最少被物理学家所了解的等级。考虑到每一位物理学家不可能排出98项奖励的等级,因此这些奖励被分组列在五个问卷中。声誉分值是通过对样本物理学家所指定的等级取平均值而计算出来;而每一项奖励的知名度由那些对它了解得足够多、完全能给它定等级的物理学家的百分比来度量。在计算奖励声誉的得分时,他们把问卷所得的值倒过来,以便使一项奖励所得的值越高时,它的声誉得分越高。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顾昕,黄绍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2.

综上所述,学界对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已有评价,一方面一致认可诺贝尔奖是科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誉;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对一些奖励的声誉进行定量评价。然而,针对多个学科领域内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调查,还未开展过。

二、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影响因素

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奖励中,有的誉满全球,有的默默无闻。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很多。

科尔兄弟在问卷调查测量98项奖励声誉的基础上,对奖励声誉与知名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这里将他们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① 拥有最高声誉的荣誉(诺贝尔奖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包揽了所有其他的高声誉奖励。② 科学家所获得的荣誉奖励的总数量、最高奖励的声誉,几乎与每一科学成就的其他承认指标都高度相关。③ 根据奖励资料和调查结果的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奖励声誉、知名度以及其他奖励特征在内的零阶相关矩阵发现,奖励声誉与知名度的相关性最强(0.74);奖励的范围(被定义为从中抽取获奖者的样本的大小)也与知名度强烈相关(0.50);由引证来度量的获奖者研究质量、奖励金额和近年来获奖者的数量都与奖励的知名度中等相关(相关系数在0.20~0.40之间)。④ 根据所构建的零阶相关矩阵,建立了一个与之最相符的路径模型,以体现这些变量对知名度的独立影响。路径模型如图2-1所示,表明唯一对奖励知名度有一点实实在在的独立影响的变量是声誉。所有的其他变量是通过其对声誉的影响间接地影响知名度。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顾昕,黄绍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8-63.

图2-1 奖励的知名度路径模型

资料来源: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顾昕,黄绍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60.

科尔兄弟还对路径模型做了以下解释:① 获奖者研究的质量对奖励的知名度没有什么直接影响,而且对声誉仅有中等影响。从对奖励知名度和声誉与获奖者的平均被引证次数的分析可知,荣誉奖励,无论其知名度大小,都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授予那些按任何标准来说都是在其领域中第一流的科学家。②奖励要为人所知不仅必须具有高的声誉,而且科学共同体中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获奖者。可是,如果获得某项奖励的科学家非常多,那么任何一个获得这项荣誉奖励的人也许会觉得它不具有重要意义。③ 带有奖金的奖励无论是对知名度还是声誉都只有很小的影响。数据表明,一项奖励的知名度和声誉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与之附随的奖金数额。单单是金钱并不使一项奖励知名或具有声誉。事实上存在着一些具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声誉的奖励也包含着数量可观的奖金,也存在着一些具有相当声誉和广泛知名度,但并不奖给获奖者以金钱的奖励。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顾昕,黄绍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8-63.

王炎坤等是在研究科学技术奖励的社会分层这一问题时,阐述了声誉与知名度的关系以及影响具体奖励声誉的主要因素。首先,对具体奖项的社会承认而言,最能够表征“承认”程度的指标是声誉,而不是知名度。声誉与知名度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声誉高的知名度一定大,但知名度大的声誉不一定高。其次,从科学技术奖励的社会运行来看,影响具体奖项声誉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获奖者的工作质量、奖金、获奖者数量、奖励范围和奖励制度。具体来看这些因素对声誉的影响:①获奖者的工作质量。具体奖项对“优秀”的认可程度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对工作成绩质量评价的参照系不同。尽管每一个奖项均认为它们的获奖者工作质量非常优秀,但从社会整体来看不同奖项获奖者的工作质量是有差异的。获奖者的工作质量高,奖项的声誉就高;工作质量低的,奖项的声誉就可能低。② 奖金。从科学共同体的层面看,不同类型科学家对奖金的态度有差别,但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由于一般人对具体获奖者的工作质量无法准确了解,奖金数额自然就会成为代表奖项声誉的重要标志。③获奖者数量。科学技术奖励具有稀缺性,即只有少数科学家享有奖励的荣誉桂冠,可以用获奖者数量与科学家数量的比值来定量表示。如果所有科学家都可以获得同样的一种奖励,那么这种奖励的荣誉价值就降至为零了。稀缺性直接影响奖励的声誉,获奖者数量与科学家数量的比值越小,奖项的声誉越高;比值越大,声誉越低。④ 奖励范围。奖励范围指的是学科和地域。对于单项奖而言,其他条件相同时,奖项涉及的学科层次越高,获奖者数量与科学家数量的比值越小,奖项的声誉自然就高。单项奖所涉及的学科性质也会影响到奖项的声誉。此外,对于综合奖而言,当获奖者数量一致时,获奖者数量与科学家数量的比值小于单项奖,因而综合奖的声誉高于单项奖。最后,当其他因素都相同时,奖项涉及的地域范围越大,声誉就越高。⑤ 奖励制度。奖励制度包括制定奖励规则、确定获奖候选人、评审和授奖四个步骤。这个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都会影响奖项的声誉。例如,最能体现普遍性规范的奖项荣誉有较高的声誉;相反,那些对奖励对象的非学术方面的个人因素限制太多的奖项可能声誉就低。他人陈述推荐的奖项比自己陈述申请的奖项容易有较高的声誉。此外,评审专家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评审指标的合理性、评审程序的公正性,以及授奖仪式的隆重程度和媒体的关注度都会影响奖项的声誉。王炎坤,钟书华,等.科技奖励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13-117.

姚昆仑认为,影响奖励知名度和声誉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是科尔兄弟归纳的那几项,总结起来有设奖的时间(历史)、奖励成果的水平或获奖人的影响力、奖项名称、奖金强度、奖励频度、颁奖的规格、固定的颁奖日期、宣传造势等。这些都是影响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重要因素。但对某一个奖项而言,其中的某种或若干因素对声誉的影响举足轻重。姚昆仑.科学技术奖励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7.

对于影响奖项声誉的因素,还有其他一些佐证。例如,朱克曼认为,诺贝尔奖给它的获得者带来极大荣誉,把他们提高到科学界超级精英的最高地位的同时,如果获奖者成就之大远远超过为获得奖项所必须具备的资格,那么此时就是获奖人给奖项带来荣誉,而不是相反。“如果诺贝尔奖在17世纪就存在的话,几乎可以肯定会授予牛顿、胡克、波义耳和伽利略。同样肯定的是,他们接受奖项就会给奖项带来荣誉和提高奖项的威信,并且将给其他被邀请加入这些伟人行列的人们带来更多的骄傲、愉快和更高的地位。”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5.

综上所述,不同的研究者分析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影响因素所出发的视角不同,归纳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已有研究均认为科学技术奖励的声誉是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科学技术奖励的属性特征是影响奖励声誉的主要因素。此外,已有研究多是理论分析,缺乏定量研究的支撑。

三、科学技术奖励的象征作用

由于科学技术奖励是获奖者取得值得褒奖的突出成就的象征,奖励及其带来的威信已经被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有些符合奖励的初衷,即将奖励作为一种衡量科学人才的尺度,很多则被用来赋予各种投机行为——意识形态的、政治的、商业的和军事的——以合法性。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科学技术奖励无论是作为衡量人才的尺度,还是作为授予其他行为合法性的依据,其来源都是其自身的声誉。科学技术奖励的声誉大小直接关系到获奖人的专业成就、个人名誉、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等,从而使科学技术奖励具有了象征意义。

以诺贝尔奖为例,科学家和其他人已经认识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特别是很多名字凑集在一起的时候,对科学和公共政治问题具有重大的影响。这种获奖人的个人的和集体的权威在科学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更接近奖励初衷的是,“诺贝尔奖作为最高成就的象征所具有的越来越大的比喻作用意味着同获奖人的联系被用来在各种社会实体之间竞相博取威信:国家之间和大学之间,企业公司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5.。诺贝尔奖几乎从一开始就被用来作为“衡量各国和各组织在科学上的地位的普遍尺度”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5.

鉴于科学技术奖励的象征作用,很多大学、科研院所在介绍自己机构的水平时,都会把获得科学技术奖励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杰出成就的标志。这些组织把获得科学技术奖励当作一种集体荣誉和精神财富。王炎坤,钟书华,等.科技奖励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5.就以科学技术奖励作为炫耀或衡量的具体尺度而言,“最高级的大学一般限于指出重要的科学奖励获得者;那些只有第二流或第三流威信的大学不会忽略它们拥有的任何种类的奖励获得者”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4.。然而,用来计算和宣称拥有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的标准各有不同,它们反映了那些用获奖人来炫耀自己的不同做法。“分沾奖励的荣誉并不局限于目前在其中工作的单位。凡是获奖人曾在任何时候和以任何方式在那儿待过的每一个机构都能够而且的确从这件事中沾了光。”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周叶谦,冯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0.由此,科学技术奖励的象征性使得获得奖励,尤其是获得高层次奖励的数目被认为是衡量科研机构成绩如何的一个相对客观的尺度。王炎坤,钟书华,等.科技奖励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