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个人修行与社会生活(2)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贤善的人格,更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这对修行者来说实在很重要。不伤害使我们逐渐远离恶业,而心中常怀善意使我们从容、坚韧,不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发现、分享美好和快乐。
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需要足够柔软、开放和坚定,否则将举步维艰。
现在的社会中一些现象让人困惑,无所适从,但如果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善良,守住不存心伤害这条底线,那么很多问题就变得好把握和取舍了。或许我们没有堂皇的说辞,但至少我们在尽力避免制造伤害和混乱。
大家平时可以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如果没有做到,要提醒自己。这是修行的开始。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当成训练开放内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自己培养善良品质、完善人格修养的一个机会。在佛教中,我们常说众生是修行人的福田。我们有幸值遇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帮助我们培植福德,收获安乐。藉由他们,我们的生命才能更丰盈。
在见解方面,如果能对无常和因果生起坚定的信解,我们便能更好地面对种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像焦虑、愤怒、嫉恨等。之所以说不健康,是因为它们具有破坏性,在损害自己的心身的同时,也常常伤及他人。
为什么说无常和因果的见地在这方面会有帮助呢?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焦虑和孤独,因为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无常和孤立,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习惯性地忽视、逃避无常了。其实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对自己喜欢的人、物、状态,希望恒常不变;自己不满意的,希望尽快改变。然而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
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年轻的会衰老,相聚的会离散,拥有的会失去,登高会跌重,亲的会疏远,爱会成怨恨。就是这样。不是只有你在经历这一切,所有人都在面对无常。抗拒或挽留,终归于徒劳。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不再那样强烈地感到孤独和委屈。这对于缓解焦虑、愤怒、嫉恨等情绪会很有帮助。
从积极的方面看,因为无常,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无论我们现在多么无知、狭隘、混乱,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努力去做,我们就有可能克服局限,为自他带来切实的帮助和安乐。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最基本的就是正确地取舍因果。因果是现象自然的规律。普通人由于局限,只能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中某个片断,所以对因果的判断常常是不对的。只有圆满觉悟的佛陀才无误了知因果,他慈悲地告诉人们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可以据此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如果要从根本上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我们需要断恶行善。远离灾殃,自在喜乐,终归是要身心正直、行宽心和才行。
做到以上这些,算是有了点基础,可以开始较为深入地修学佛法了。
他自调心,何关汝事?
问:济公和尚喝酒吃肉,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法不是重心的吗?心里面有不就行了,你们佛教徒又何必天天磕头念佛这么在意形式呢?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里面有佛不是也挺好的吗?
答:你能不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那么坐着,呆几分钟?试试看。通常,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是很难做到的,哪怕只是几分钟。管住身体,管住心,谈何容易!
有些高僧大德示现与众不同的行为,但他有他的证悟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揣测。以前,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把衣钵交付给三祖后,混迹于酒肆屠门、花街柳巷,到处乱跑,比济公和尚还有过之。有人不解,问他:你是禅门宗师,怎么到那种地方去?大师讲了一句话:“我自调心,何关汝事。”你看他是在喝酒吃肉,他实际是在做什么,你哪里知道。
若真要学慧可大师,那么应该完完整整、从头到尾地学,他怎么一步一步修过来的,你也怎么修。大师早年是声名远扬的大学者,后来又打坐八年,学问修养好,禅定功夫好,已经是不简单,但他仍然觉得没有入道,便去求教于达摩祖师,在雪地里站了三天三夜。达摩祖师硬是不理,说:佛法是旷劫精勤得来的无上大法,岂是在雪中站几天就能求到的?慧可大师一听,挥刀把手臂给砍了下来。这种求法的热忱和性格的果毅,不是后世人所能想象。大师依止达摩祖师多年,精勤修持,终得衣钵成为禅宗传到中国后的第二代祖师。
我们不要只看到公案故事里的诙谐幽默、不拘小节,却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们为求法、学法曾经怎样地千锤百炼、舍生忘死。
至于“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里有佛”,是挺好,不过要相信因果,断恶行善,否则心里有佛只是空话。
看似普通的生活
问:禅宗说行住坐卧、衣食住行皆是禅,请问是不是说只要正常生活就是禅宗了?看其他宗派有人一天到晚就是念佛,还有三步一叩九步一拜的去朝山,那么累干嘛,不是折腾自己吗?
答:如果按你所说的正常生活就是禅,那满世界的人岂不都是明心见性的了?显然不是这样。
以为禅宗是不教而得,或者只一味在行为言语上作癫狂放浪、圆滑讥讽之状,皆是对禅宗的误解。
禅宗行人应该怎样,看看禅门历代祖师的榜样,就可知。自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禅宗在印度递传二十八代,祖师多为三藏大师,经、律、论,无所不通,戒、定、慧,更是堪为人天师表。初祖迦叶尊者,在佛陀的诸大弟子中,头陀第一。头陀行即苦行。
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在南朝时把禅宗带到中国,传法慧可大师,以《楞伽经》印心。后代代相传,至黄梅五祖、曹溪六祖,以《金刚经》印心。明心见性,是要符证于教典的。把自己的修证一一比照《楞伽经》《金刚经》中所讲境界,看是否符合。
六祖以下,花开五枝,大德辈出,人才济济,禅门宗风到此时别开生面,虽与以往大为不同,而见地超越、当下直指、传佛心印者无异。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公案故事,最为后世人津津乐道,但我们要知道,公案中的师父也好,弟子也好,都不是寻常人物,而且弟子大多用功多年,根机已经成熟,只等明师最后那一点拨,即于当下契入本性。我们读公案,看到的往往只是那一点拨,犹如戏剧的最高潮,而之前经年累月的修持,之后经年累月的涵养,故事里没说,读者也不知道,还以为任是什么人,一拍脑门子就能开悟,何其轻松。
到宋代,宗门大匠们立辟狂禅、口头禅、未证谓证等弊端,提倡理事并行。后代宗师也多兢尚修持,居山闭关打七等成为禅门中人的日常行持。
六祖大师曾说禅门以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这是判断是禅非禅的试金石。成就者们看似和普通人一样地过生活,不同的是他识得本性,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间,他随时能做到无妄想念真如,而普通人不行。
至于别人磕头也好,念佛也好,只要肯在心地上用功,都是殊途同归,不要妄加非议。
吃肉,吃素
问:都说汉地的和尚吃素,藏地的喇嘛是吃肉的,还有的能娶妻生子,莫非佛教在汉地和藏地的标准不同?那么佛教所谓的戒律岂不是没有原则可以随意改变的了?
答:藏地由于气候、地理等原因,很多地方长不了蔬菜,加上以前交通不便,其他地区的蔬菜瓜果也很难运到藏区,在这种情况下,农牧民主要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青稞为食。藏地大部分出家人的生活靠家里供给,家里人定期送来食物,有什么吃什么。出家人要说吃肉,也是很少的,并且都是三净肉或者自然死亡的牛羊的肉。
然而,即使在以前食物供应没有多少选择的情况下,藏区也有很多出家人是素食者,现在就有更多出家人选择常年吃素了。
汉地的情况与藏区不一样。汉地以前一直是农耕社会,居民饮食以蔬菜、米面为主,逢年过节才偶尔吃肉。吃素,首先是有条件,比较容易能办到;其次也是对治对肉食的贪执,平时吃不着肉,所以人们对肉食有一种特别的看重,觉得好吃、金贵。
佛教以慈悲众生、不杀生为首要的修行。吃素可以间接地减少杀生,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佛教徒都会选择吃素,实在因为条件所限,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吃肉的话,也是吃三净肉。吃肉吃素不是以藏地汉地来划分的。
关于娶妻生子的问题。在藏地,示现在家形象的上师是有娶妻生子的,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他是在家身份,当然可以。出家者,若未得大成就,行为不可违背戒律;大成就者另当别论。不仅藏地如此,汉地也是。据说当年鸠摩罗什大师娶有妻室,有弟子见状也想效仿,于是大师当着众弟子的面吞下一把针,随后又把针一一从毛孔中逼出来,而他毫发无损。大师对弟子们说,能做到他这样的,可以效仿他,否则不行。大成就者的行证境界,非凡夫所能揣测、模仿。
自己的修证未到而做出违反戒律的行为,这种情况有,但只代表个人,不应一概而论地说他所在的教派、法系如何如何。大家平时做人处事,都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对不了解的问题不急于下判断、做结论,先了解一下再说。对待佛教,也要抱这样的态度才好。
都修行去了,社会怎么办?
问:佛教作为从印度传过来的宗教,和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是不是有冲突?比如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教出家人自然就不能结婚生子,这个矛盾该如何解释?
答:是不是真有这样的矛盾存在呢?佛教不强制要求所有信众都出家,佛陀的四众弟子既包括出家众也包括在家众。尤其现在,在家学佛的人很多,除佛弟子的身份外,他们同时还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职员、商人等等,可以说遍布各行各业。他们把佛陀的教法应用到生活中,为家庭和社会的建设贡献积极的力量。
具体到个人,是否出家,是否结婚生子,都要看因缘。没出家的人,不结婚、不生子的也很多。结婚生子后再出家的人也有。其实没有纯粹偶然的事情。很多事,看似偶然,实际前因早就在那儿,只是伏笔千里,你看不出来罢了。有的人有出家的因缘,因缘成熟,他就出家了,其他人拦也是拦不住的。有的人没有子女缘,跟他信什么没关系。
儒释道三家在中国并存了几千年,说明它们之间虽有不同,却并非水火不容,且正是因为众生根机不同,三家各有侧重,应机教化,才使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集体及个人的精神、道德、情感等等需求得到满足。
问: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大家都去修行,那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谁还来生产?社会还如何按照我们常态理解的去进步?这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
答:佛教修行有出家、在家两种。佛教讲因缘,出家有出家的因缘,不是所有人都具足出家的因缘,所以佛教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出家。事实上也不会出现所有人都出家的情况。佛教传入中国近两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全民出家修行的时期,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就更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因此你不用担心。
在家居士可以在修行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社会、家庭角色。如果一个社会里大多数成员都相信因果,去恶行善,有精神信仰,那么社会会更加和谐。
在有佛教信仰传统的地区,社会并没有因为民众信佛而停止向前发展。我们甚至可以说,在这些地区,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佛法的熏陶,人们少欲知足,尊重生命,爱惜资源和环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物欲需求而过度开发,不为自身和其他众生的将来考虑。
其实,关于什么是发展,什么是社会进步,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在改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产劳动、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全民福祉,让全社会的人过上幸福安乐、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这其中包括物质上的丰足,也包括精神上的充实。在一个只追求物质生产而忽略精神探索和修养的环境中,人们恐怕很难获得持久的安乐。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也不一样。有些人通过体力劳动,有些人通过脑力劳动,有为社会创造有形财富的,也有创造文学、艺术等作品为人类留下精神财富的,有修桥修路的,也有专门追拍龙卷风的。你不能仅以物质化的标准去判断谁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更大。
出家与在家
问: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答:《佛说四十二章经》里说:“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即通常所说的出家人,这一句经文对出家人的概念作了简要定义。沙门是梵语,意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出家,出的什么家?“家”可以理解为心住之处,心的牵绊、滞著所在,“出家”便是出离执著。执著从粗大到细微有很多层次,故而出家也由表及里、由浅至深有很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