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金融十二讲:传统银行之“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银行业“死亡笔记”

“这个行业不赚钱,而且大多数的模式都行不通”,“只有有能力每年至少产生150亿美元盈利的大银行,才能在未来承受高额的运营成本,而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五分之三。”这是世界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Company)对全球各大银行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研究报告中的两句话。这份来自世界顶级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切中了银行业的痛点,被形象地誉为全球银行业的“死亡笔记”。

接着,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发布了一份更为“危言耸听”的报告:到2030年,即15年内,银行将消失,全球百万银行员工面临失业。而在2016年10月24日,据美国财经网站消息,银行业的“Uber时代”悄然到来,美国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等大型银行自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已经关闭了389个网点。随着移动设备活跃用户的增多,更多的交易通过数字渠道完成,设立砖瓦砌成的网点不再那么必要。而通过数字渠道办理业务的成本也远远小于网点渠道。网点关闭的副产品就是银行裁员,银行员工失业。

其实,早在2015年12月初,巴克莱银行(Barclays)银行前CEO安东尼·詹金斯(Antony Jenkins)就表示,全球银行业在未来10年内将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不止是国际机构,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常务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很早就预言:在未来若干年内,中国20多万个银行物理网点或不复存在。网点没了,人员何处去?裁员肯定是不二选择。

从全球范围内看,欧洲商业银行度日如年,利润负增长,衍生品风险暴露,资金来源枯竭,负利率使得欧洲银行业遭受重创;美国银行业相对稍好一些,但也无法掩盖其经营每况愈下的态势;日本银行业与欧洲银行业是命运共同体,同样在艰难度日;新兴市场大国中国的银行业正在遭遇利润增速大幅度下滑,不良贷款大幅度增加,资金来源渠道越来越少,资产配置荒越来越严重,流动性风险越来越大的困境。

总之,全球银行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而这个寒冬似乎没有尽头,看不到春天来临的迹象。

原因何在?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出路。从全球宏观层面看,至少有两个方面对传统银行非常不利。

首先,针对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各个经济体特别是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采取的超低利率、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政策将商业银行逼到了死角,使其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吸收资金的价格竞争力被大大削弱。加之欧元、英镑、日元汇率波动使得欧洲银行业衍生品风险凸显出来,银行业的整体经营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其次,全球对银行业金融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大、标准提高,违规成本大幅度提高,处罚金额动辄上百亿美元,生存环境与空间越来越不宽松,束缚了银行业发展业务。比如在2016年9月,美国司法部等监管机构就要求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针对其2008年金融危机前违规金融活动支付140亿美元赔偿金。

另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正着力完成金融危机后制定的巴塞尔协议III的修订——这一协议包括了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市场流动性风险考量等方面的标准,从而应对在2008年前后的次贷危机中显现出来的金融体系的监管不足。而修订后的协议强化了资本充足率要求——这正是欧洲和日本银行业感到不满的一点。此前,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举行的两场会议上,德国和意大利的监管层希望能放缓关于银行风险评估的政策变动。更有一些欧洲官员还表现出不愿接受现有监管政策的态度。足以看出监管力度加大给银行业带来的压力之大。

除了上述几点,对全球银行业冲击最大的还是互联网金融或欧美金融科技的发展。这种冲击从业务种类看,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主体业务,包括支付结算业务、信贷资产业务、存款等资金来源业务、理财等中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等。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得银行业直面冲击,束手无策,对欧美日本银行业影响尤甚。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得早,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也来得早、来得快,中国银行业准备得也早,目前都已经斥巨资涉足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因此受互联网金融冲击相对较小。不过,在互联网金融的升级版——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中国银行业还在睡大觉。

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冲击传统银行的具体表现看,互联网金融借助移动互联网便利、高效的特性,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就可以完成一切金融交易,传统银行根本无法与其竞争。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带来的整个社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抢走了银行业不少地盘。同时,两者直接促进了全社会直接融资的大发展,而直接融资又是传统银行间接融资的坟墓。

在宏观环境与金融科技多重冲击下,传统银行业已经凸显出日薄西山的景象,出路何在?

目前,欧洲银行业、日本银行业以及亚洲一些银行普遍采取裁员的做法作为应对困境的措施之一。然而,这种做法不是治本之策,甚至是舍本逐末之举。笔者认为,银行业走出泥潭的根本出路在于,主动拥抱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革命的浪潮。未来的银行一定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就像蚂蚁金服旗下的互联网金融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成立之初只有300多人,其中250人都是科技人员。

麦肯锡报告显示,金融领域数字化驱动的裁员有望在三年内将银行业利润水平提高20%-30%,而股东权益报酬率(ROE)也有望上升2%-3%,数字化可以扩大4%-12%的销售空间,增加交叉销售的潜力。

总之,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带来的银行业支付结算业务移动互联网化、信贷资金业务大数据化、投资理财顾问业务AI化、理财等中间业务网络化等机会是传统银行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谁能抓住,谁就有可能从银行业“死亡笔记”中消失。

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返

2013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27.23亿元,占全行业的62.5%。但是,其净利润增速出现回落,一些银行回落幅度还非常之大。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从12.06%略涨至12.36%,是五大行中唯一净利润增速提升的银行,其余四家银行的增速均出现明显下滑。农行从19%下滑到14.5%,建行从14.26%下滑到11.12%,工行从14.5%下滑至10.11%,交行更是从15.05%大幅下降至6.73%。

银行业利润从2011年开始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这种趋势似乎没有停歇的迹象,而且未来极有可能呈现加速下滑的态势。存贷款利差是传统银行的主要盈利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缩小对银行利润增长造成的制约将越来越严重。

同时,金融脱媒化加剧对银行资产拓展带来较大压力,进而增加对银行利润的影响。理财产品、直接投资、直接融资、小贷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民间各类基金等融资,股票、债券、地方债等直接融资手段,对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渠道构成较大威胁,特别对贷款资产的营销拓展形成制约。加上银行贷款存在配置效率低下、程序繁杂、条件苛刻等情况,其市场正在缩小,对其利润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最为可怕的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造成的冲击几乎是致命性的。这种冲击是全方位的。一个余额宝已经给银行活期存款和理财产品中间业务带来冲击,如果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断推出各种“宝宝”,那将大大分流银行存款,争食银行理财产品中间业务收入。

传统银行早就意识到不能再过度依靠存贷款利差收入作为利润主体业务了。商业银行早就提出了转型的内在要求,就是将盈利来源转向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但万万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互联网金融击碎了银行转型目标的美梦。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给银行理财产品以致命一击,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被蚕食。

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大头,但是正在面临来自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以及网络信用卡、线下扫描二维码支付的竞争。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多次预言,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将会消失。这种“消失”使得银行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一块肥肉被夺走。

互联网金融风暴袭来,正在动摇着传统银行的业务支柱和根基,正在砸碎银行躺着都能赚钱的“金饭碗”。银行业正面临屋陋偏遇连夜雨的状况。其利润增速连续几年下滑,不良贷款却呈现增长态势。银监会数据显示,全行业不良贷款率已经由2012年年末的0.95%上升到2013年年末的1%。而这些数据都是进账数据,一些基层银行处于种种目的存在着大量不良贷款没有进帐或者仍统计在正常贷款之中的情况。对这种隐瞒不良贷款的行为,监管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其实质是在隐瞒风险,这是个大问题。

房地产市场波动、融资平台风险加大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正在暴露,其背后都是巨额的银行贷款。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将进入到高速增长期。

不仅是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传统银行的几乎所有主体业务都面临着冲击。传统银行业的出路在于改革创新。从内部看,一定要改掉长期以来的官僚化垄断思维,真真切切地敬畏市场,培养贴近市场、懂市场、懂互联网思维的决策执行团队。当务之急是要真情实意拥抱互联网金融,谋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否则,传统银行的路必将越走越窄。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冲击有多大?

据2014年3月12日的《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示,第一批5家民营银行落地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区。将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

2013年7月,经过将近8个月的筹划,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鼓励民营资本自己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终于迈出了设立民营银行的第一步。从五家银行,十个股东发起人以及选择的地点区域看,正如尚福林所言:“这次试点的选择,不是计划模式下的指标分配,也不是行政管理下的区域划分,完全是对试点方案的优中选优。”作为高风险金融银行业,这种选择标准是正确的。应该在实体经济发达,产业资本力量聚集的地方,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设立银行的内生需要。

以笔者看,此次民营银行试点政策最大的特点是凸显了银监会鼓励金融创新的思想。五家试点民营银行中,其中两家是阿里巴巴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前海微众银行,足以看出监管层在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布局中对创新型互联网新经济的青睐。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步子迈得还不算大,准入条件过于苛刻,总体思想有点保守,显得过于谨慎了。与其说是“有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战略”,倒不如说是五家民营银行业务限制过多。比如,试点方案确定了民营银行的四种经营模式。其中,阿里巴巴意向申请的是“小存小贷”(限定存款上限,设定财富下限)模式;腾讯为“大存小贷”(存款限定下限,贷款限定上限)模式;天津发起人申请试点的为“公存公贷”(只对法人不对个人)模式;另外两个申请的是特定区域(限定业务和区域范围)模式,服务当地的小微企业。这其实是对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业务种类、区域等进行了限制,将大大限制五家民营银行的试点舞台,阻碍其在银行领域大展拳脚。

再比如,民营银行为何要单独订立所谓的“生前遗嘱”呢?“生前遗嘱”应该针对所有银行包括国有控股银行。有人说,国有银行是国家的,最终由国家担保。那么请问,为国家担保的又是谁的呢,最终还不是百姓买单吗?

五家民营银行试点消息一出便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所有关注中国金融改革的人士普遍认为,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大事情,标志着2014年中国金融改革有了一个良好开局。当然最兴奋的是这10家股东,特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管理层。

网络信用卡动了谁的奶酪?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势如泉涌。在银监会宣布阿里巴巴和腾讯进入五家民营银行试点行列后的第二天,阿里、腾讯又挖掘出网络金融信用这一大金矿,直接向传统银行盈利占比较大的核心业务而来。

2014年3月,支付宝联合中信银行推出的网络信用卡亮相。消费者只需在支付宝钱包内关注中信银行公众号,即可通过公众号在线申请、即时获准,并支持消费者摆脱实体卡的束缚。申请获准后,消费者将所获得卡号在线开通支付宝快捷支付功能,进行网购、移动支付等各种消费。首批发行约100万张,授信额度从200元起步,上限根据个人网络信用度来定。同样在三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宣布联合腾讯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中信银行微信信用卡(2014年3月12日《经济参考报》)。微信信用卡通过微信平台接受申请,用户通过线下扫码进入或者直接进入微信“我的银行卡”专区,只要见到微信信用卡的申卡入口,就可在线申请。为保证更好的用户体验,申请入口将会分批次开放给用户。微信信用卡的最高授信额度为5000元,且终身免年费。

金融业主要是经营信用和风险的。信用和风险是一块硬币的正反面,只要能够经营好信用,就为防范风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用是金融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在金融业的所有信用业务中,包括贷款、投资、信用卡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业务所发生的一切风险都是源于对用信主体的信用状况考察了解不足,把控不全面。

无论是虚拟信用卡还是网络信用卡,其关键还是要对用信者的信用状况做到完全准确的了解和把控。在这方面,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在信用把控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传统银行对申请信用卡客户的资信调查和把控只能是过去的和静态的,诸如客户的工薪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过去在发卡银行星星点点的信用足迹等。如果客户申报的静态工薪收入等不实,信用卡授信额度和透支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而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在这方面的做法就大不相同了,特别是阿里,他们与中信银行联手推出网络信用卡后,对拓展客户的信用把控将会更加全面、真实和准确,风险敞口非常之小。阿里、腾讯把控客户的动态和最及时的资信状况,中信银行把控客户静态的、过去的资信状况。一静一动相结合,基本可以既清楚又全面地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而能够准确对其进行授信。比如,阿里可以通过支付宝平台,甚至延伸到天猫和淘宝平台上,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了解清楚客户的动态资信信用情况,这种信用状况是最真实、及时和具体的。中信银行调查客户的工薪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等静态情况。两者的结合是传统银行单打独奏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这也显示出了中信银行在所有传统银行中先走一步的高明和智慧。中信深知拥抱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巨头们深度合作是方向和出路。

对于客户来说,网络信用卡的消费支付便利性、及时性大大优于传统信用卡,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不受时间、空间、物理性网点等限制,随时随地愉快高效地消费,这是传统银行做不到的。

中国的信用环境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失信者受不到惩罚或者说失信成本较低,而守信者得不到奖励。即“坏人”没有得到有力惩罚,又委屈了“好人”。网络信用卡对客户的最大益处是,能够将其积累的信用发挥到极致,挖掘信用的巨大价值,以实际利益回报守信者。这也是传统银行不能做到的。

网络信用卡拓展的基础平台是支付宝上近3亿的实名认证用户和微信上的2亿客户,这些在网络上沉积的大量消费者的行为数据折射出消费者信用的同时,也为网络信用卡的快速增长奠定了最大、最直接的客户群基础。这么庞大的客户群基础是传统商业银行不能拥有的,因此网络信用卡的拓展潜力非常之大。

实物信用卡、借记卡虽然圆了“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梦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多家银行多张信用卡、借记卡以及其他各种“卡”在手的烦恼。网络信用卡推出后,只要一个移动互联网终端,比如手机在手,就可以实现所有实物信用卡、借记卡的功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先生已经多次预言,实物信用卡和借记卡将会消亡。阿里和腾讯网络信用卡的诞生打响了实物信用卡、借记卡消亡的第一枪。

信用卡、借记卡业务是传统银行的主体中间业务,占到其中间业务总收入的60%以上。一旦实物信用卡、借记卡消亡或者说业务快速萎缩,那么将对其经营收入产生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网络信用卡的诞生直接动了传统银行的奶酪。

同时,还应清醒认识到,阿里、腾讯的网络银行已经列入试点,并挂牌营业。这使得阿里、腾讯获得了直接发放信用卡借记卡的业务准入。这将会大大促进网络信用卡以及借记卡的迅猛发展。传统银行真正的危机正在日夜兼程的快速走来。

数据流失是传统银行最大损失

在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正在崛起,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使用量在减少,这对商业银行获取客户数据的能力造成威胁。这些客户数据被视为新兴金融和消费业务模式的关键。数据流失对中国传统商业银行来说可谓雪上加霜。这些银行的传统放贷业务正承受巨大压力,而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崛起对银行向新业务线拓展的能力造成打击。

近年来,全球传统商业银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长期的低利率、负利率使得欧洲、日本银行业经营受到挤压,利润每况愈下;英国脱欧公投、欧债危机等黑天鹅事件使得欧洲银行业衍生品风险凸显。

中国是新兴市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局面是利润下降、不良贷款上升、中间业务萎缩、吸收资金能力下降、资金运用渠道越来越窄。

金融脱媒化、社会化融资崛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对传统银行造成的影响与冲击越来越大,这些危机使得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

然而,正如《金融时报》报道的,以上危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还不能算是最大的,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商业银行客户大数据的严重流失,以及银行对客户数据获取能力的严重下降。

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整个经济业态正在从线下搬往线上,快速向移动互联网方向发展。在这个大趋势下,作为服务业的金融业必须要有获取线上大数据的能力和基础。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只有主动获取客户积累的大数据,才能分析挖掘出客户在信用交易中的信用程度,进而做出是否发生信用关系的决策。只有拥有海量的客户数据,才能分析出客户的消费以及理财等金融行为的动机,进而给其提供近乎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其次,要有超强的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计算的能力,否则大数据就会由金矿变为一推废物。如果传统银行失去客户数据,大数据严重流失,那么就可以预言,传统银行没有未来,路子将会越走越窄。

在中国,支付宝完成的支付跳过了中国银联。不仅仅是电子商务支付被移动支付占领,目前超市和餐馆等线下商户的移动支付量也在迅猛增长。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手握一部手机就完成逛商场、就餐以及支付快递费等商品和劳务服务领域的结算支付。关键在于这些移动支付在线上线下积累的客户数据都沉淀在何处?

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其他移动支付所用的钱都来自于绑定的传统银行账户,这意味着传统银行存款仍是资金的最终来源。然而,当消费者用支付宝或微信来支付时,银行不会接收到关于商户名称和所在地的数据。银行的记录只会显示收款方是支付宝或微信。

这才是银行业的最大危机。随着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改变,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数据都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捷足先登,令银行无法获得关于消费模式的宝贵数据,软肋暴露无遗。

在宏观经济下滑,公司类业务大幅度下降,存贷利差收入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零售银行业务也许是传统银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如果它们没有支付和消费数据,不仅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更多关注,更重要的是无法获取客户资信,埋下潜在的金融风险。

怎么办?传统银行的唯一出路是打破机制的条条框框,壮士断腕般地创新、创新再创新,迅速赶上移动互联时代,甚至引领这个潮流。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出路。

银行跑不过支付宝们的反思

生意被支付宝们抢走,人才被新兴行业挖走,钱被互联网金融赚走……目前,传统银行正面临一场生死考验。互联网金融借力先进技术,在第三方支付、个人理财、消费贷款等领域异军突起、势不可挡,特别是在服务的便捷性、综合化等方面,传统银行似乎越来越处于下风,客户在流失、存款大搬家、业务不断收缩、高管频繁跳槽。原本捧着“金饭碗”的传统银行究竟怎么了?会不会被互联网金融取代?[1]

从本质上讲,这是互联网思维、新经济思维与传统经济思维、守旧经济思想的碰撞与对抗。从一开始,传统金融就注定逃脱不了逐步被边缘化的命运。

笔者反复强调,经济决定金融,有什么样的经济必然有什么样的金融。金融紧跟经济步伐,如影随形。整个经济正在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又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转移,又开始从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互联网奔去,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必然随之产生。

在互联网新经济规模较小,电商规模比例不大时,线下实体店与传统银行都感觉不到其冲击。而随着互联网新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电商经济快速蚕食实体店的生存空间,这种业态对新金融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互联网金融必将应运而生,同时对传统金融的挑战越来越大。

最开始,以支付宝为首的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冲击传统银行独霸的结算汇兑中间业务收入,银行结算汇兑手续费收入不知不觉地减少了,客户不知不觉地流失了,特别是80后基本不使用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进行转账汇款结算,而是使用支付宝作为其主要结算工具。那时,傲慢的传统银行对此并不在乎。

到了2010年6月,阿里小贷公司成立,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开始进入信用融资领域。这时距离马云的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刚刚过去两年多。彼时,传统银行仍然没有把阿里小贷公司放在眼里。

真正吓出银行一身冷汗的是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余额宝问世后,短短几个月资金规模就上升到几千亿元,银行储蓄存款开始大举流失。在互联网思维下,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余额宝回报率高于银行储蓄,且随时可以提取,收益天天能够看到,坐在马桶上、候车候机等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投资余额宝赚钱。这是银行无论如何都难以做到的。客户选支付宝们,抛弃银行是注定的。加之微信支付的诞生再次提高了支付的便利化程度,传统银行支付系统彻底被颠覆了。

随着浙江网商银行、前海微众银行两家互联网银行的诞生,中国互联网金融结构基本可以覆盖传统银行的所有业务。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互联网的推进,未来经济金融的大方向与大目标是所有经济与金融交易都将在手掌心里的手机上完成,包括金融投资顾问的高端金融服务业都将由智能互联网完成。

以笔者看,在新金融面前,传统金融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有专家认为,传统银行最“牛”的是掌握了基础账户,任何支付、理财机构业务都要依托基础账户完成。其实,这个最牛的优势很快就会被互联网金融新一轮的变革趋势所吞没。在央行行政命令下,对支付账户的管制越来越严,对网络支付限制越来越多。透过现象看本质,主要是对支付宝、微信支付与银行账户交易限制越来越多,即出入口卡得越来越严了,其目的在于佑护落后守旧的传统银行,打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因此才有了传统银行所谓“最牛”的基础账户。支付宝与微信等正在将移动互联网这张网无限织大,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生产者以及投资理财者的一切需求。当你在菜市场买把菜都可以用支付宝钱包与微信钱包支付时,那么进入支付宝钱包与微信钱包里的钱就没有任何转出的必要了。由此形成了一个通过银行基础账户通道只进不出的闭环金融生态。这时支付宝钱包与微信钱包就会代替央行与传统银行的所有业务。从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与腾讯竞赛式并购背后的大图谋,到那时,传统银行将被彻底边缘化。这是传统银行未来最大的危机,甚至央行也有这方面的忧虑。

传统银行出路何在,难道只能坐以待毙?传统银行摆脱困境难在至上而下既没有互联网平台基础,又没有互联网思维;难在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认识模糊。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不是同一个事物,如果互联网金融是飞机与高铁,那么传统金融就是拖拉机与马车。

传统金融迎头赶上互联网金融,必须首先树立互联网思维,新经济和新金融意识。其次,按照互联网思维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再造。比如,传统银行要切实以客户为中心,在移动支付APP上应该把安全难题留给自己,把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留给客户。不要让客户必须经过一道道验证、一层层密码才能登录,而且密码设置要求复杂,不妨学习一下支付宝钱包与微信钱包的密码设置要求。

总之,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涅槃重生的难度不小。

传统银行路在何方?

号称“躺着赚钱”的中国商业银行的好日子也许一去不复返了。其实,不仅仅是赚钱难的问题,银行已经遭遇到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挑战,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从宏观经济大势分析,过去商业银行赚得盆满钵满的基础是政府主导的大投资、对货币信贷的大肆放水。古代银行被称为“票子铺”,就是通过“玩转”货币信贷赚钱的。这么大的货币信贷流量,银行当然躺着都能够赚钱。而当前,这种宏观环境消失了,政府主导的大投资和大肆放水的货币政策一去不复返了。长期在宽松货币信贷环境下经营的商业银行,面对突然的转变,一时还很难适应新的金融生态环境,很难在货币信贷收紧的日子里经营发展,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信贷政策收紧,银行赖以生存的存款等负债业务首当其冲。过去几年,金融内外环境死板一块,社会资金都必须率先进入银行存款,通过银行贷款来间接融资。而最近几年,社会融资风起云涌、发展迅速,已经占到整个融资规模的半壁江山。更加致命的是,社会各种融资的资金价格畸高对银行存款造成冲击,使得银行低成本资金来源的存款吸引力丧失殆尽。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兴起,各种“宝宝”们的基金收益率高达5%以上,高于央行规定的所有档次的存款利率水平。央行2014年4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72万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没有资金来源,又何谈资金运用,赚钱生存呢?

银行存款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失去吸引力后,银行绕道开辟了理财产品。刚开始过得优哉游哉,但好景不长,又受到了“宝宝”军团的挑战。“宝宝”类产品因为依靠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新经济平台发展,其方便性、灵活性是传统银行根本无法比拟的。客户拿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资金转入余额宝的账户享受高于所有存款利率的收益。又可以随时随地将资金从余额宝里转出到支付宝里进行购物消费,方便灵活。其能将理财、购物融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特性是传统银行难以拥有的。

银行存款在下降,利润增速也凸显疲软乏力。2014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五大行第一季度净利润2565.65亿元,工行和交行增速下降至个位数,银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都明显放缓。银行业利润从2011年开始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似乎没有停歇迹象,并且极有可能呈现加速下滑的状态。而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座堡垒存款上限管制,也已于2015年放开。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轨迹看,在利率完全放开后的一段时间里,资金价格都将呈现出上涨趋势,银行吸收资金成本将会较大幅度增加。而与此同时,受制于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贷款利率又不可能向上浮动过高,银行存贷款利差将会大幅度缩小。存贷款利差是传统银行的主要盈利点,利差缩小对银行利润增长的制约将越来越严重。

金融脱媒化加剧对银行资产拓展将带来较大压力,进而对其利润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理财产品,直接投资,直接融资,小贷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民间各类基金等融资,股票、债券、地方债等直接融资手段等等,对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渠道构成较大威胁,特别对贷款资产的营销拓展形成制约。加上,银行贷款配置效率低下,程序繁杂,条件苛刻的脱离实际情况,使得银行贷款市场越来越小了。没有贷款,何来利润?

银行业面临屋漏偏遇连阴雨的状况。在利润增速连续几年下滑的情况下,不良贷款却呈现增长态势。统计显示,2014年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256.48亿元,而2013年全年五大行不良贷款才新增468.31亿元,2014年一季度不良贷款新增额已经超过了2013年全年的一半。而这些数据都是进账数据,一些基层银行处于种种目的存在着大量不良贷款没有进帐或者仍在正常贷款统计之中的情况。

面对以上困境,传统银行业出路何在呢?从宏观货币政策来说,传统银行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金融改革的不到位。比如2015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前,传统银行必须恪守管制利率,这就导致银行和社会金融机构在吸收资金价格上产生了不公平竞争,使得银行丧失了竞争力。

传统银行早就意识到了不能再过渡依靠存贷款利差收入作为利润主体业务了,并且提出了转型的内在要求,就是将盈利来源转向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传统银行没有转型的内部机制和技术人才储备。就拿中间业务来说,传统银行往往绞尽脑汁去开辟传统服务的收费项目,惹得天怒人怨,而没有像余额宝等产品的开发设计思想和人才储备,既给客户带来了远远高于存款的收益,又吸引了大量资金。商业银行必须痛下决心,从思想观念上彻底丢弃过去躺着赚钱的幻想,积极吸引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加大能够给客户带来高收益同时自己也获得利润的双赢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培育利润的新增长点。

传统银行最有效的出路在于改革创新。当务之急是,真情实意拥抱互联网金融,谋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比如:银行卡包括信用卡业务是传统银行中间业务的一大块收入来源。而目前的危机是已经受到网络信用卡和扫描二维码消费支付的冲击。传统银行应该抓住这个时机,赶快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开发出自己特色、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信用卡和扫描二维码消费支付业务,化解对传统银行卡刷卡消费业务的冲击。

线下经济经营的商业活动正在快速地被搬到网络上,传统银行一定要跟上这个步伐,自己快速开发以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或者寻求与互联网电商金融企业的合作,共享其大数据平台资源。无论是存款的负债业务、贷款的资产业务还是中间业务,未来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电商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占据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传统银行必须迅速拥抱互联网金融业务,否则传统银行将极有可能成为比尔-盖茨早在20世纪末期就预言的“21世纪的恐龙”。

注释:

[1]编者按:本部分转引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5日刊文《银行,为啥跑不过支付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