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扶老 【“扶老”原来是拐杖的雅称】
“扶老”今天不是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词汇,而是与“携幼”组合成一个常用的成语“扶老携幼”,形容所有的人都出动了,连老人、小孩儿都不例外。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古时“扶老”一词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而且竟然还是拐杖的雅称!
最初的时候,古人将一些质地坚硬,可以做手杖的树木、藤类、竹类命名为“扶老”,这一命名流行于魏晋时期。
《诗经·大雅·皇矣》的第二章吟咏了周部族的先祖古公亶父迁居岐山之下的周原之后开辟荒莽的动人景象,其中有“启之辟之,其柽其椐”的诗句。“柽(chēng)”即柽柳,落叶小乔木,耐干旱。“椐(jū)”是一种多肿节的小树,三国时期吴国学者陆机注解说:“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今人以为马鞭及杖。”因此又称“灵寿木”。
《山海经·中山经》中载龟山“多扶竹”。两晋学者郭璞注解说:“卭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此竹因产于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而得名“邛竹”,邛竹所制的手杖最为有名,称“邛杖”或“邛竹杖”,甚至远销中亚的大夏王国,《史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曾经在大夏见过。
顾名思义,“扶老”之所以可以作为手杖或拐杖的雅称,当然是因为可供老人凭借扶持的缘故。古人非常重视奉养老人,历朝历代都颁布有养老制度。据《周礼》记载,周代有“罗氏”一职,职责之一是:“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中春”即“仲春”,指阴历二月;“国老”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罗氏仲春时要设网罗捕捉春鸟。那么为什么要向国老献鸠呢?郑玄注解说:“春鸟,蛰而始出者……是时鹰化为鸠,鸠与春鸟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古人认为仲春的时候,鹰化而为鸠,献鸠于国老,乃是变旧为新、助养生气之意。
唐代大型类书《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佚文载:“《周礼》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古人认为鸠能聚集阳气,又是不噎之鸟,因此才向国老献鸠。而汉代没有罗氏一职,于是象征性地制作了“鸠杖”赐给老人以“扶老”。“扶老”一词始出于此。此即《后汉书·礼仪志》所载:“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之所以在杖头雕刻鸠的形状,是因为鸠乃传说中的不噎之鸟,吃东西不会噎着,因此才赐给老者,提醒他们吃饭时千万别噎着。
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给出了医学的解释:“鸠能益气,则能明目矣,不独补肾已尔。古者仲春罗氏献鸠以养国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食之且复助气也。”
“鸠杖”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同样出自《艺文类聚》卷九十二所引《风俗通》佚文:“俗说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遁丛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以赐老者。”
楚汉相争时,项羽和刘邦在河南荥阳南打了一场大仗,史称“京索之战”,汉军由名将韩信指挥,把项羽的楚军打得大败,汉军因此一举扭转了不利的局势,重振旗鼓,得以和楚军长期相持。不过,在战役初期,刘邦有一次兵败,仗着鸠鸟方才逃过性命,因此而制作了“鸠杖”。
有趣的是,“扶老”还是一种名为“秃鹙”的水鸟的别称。据西晋学者崔豹所著《古今注·鸟兽》篇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斗,好啖蛇。”不过,宋代无名氏所著《采兰杂志》中却驳斥了这一说法:“山中老人以秃鹙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秃鹙为扶老,甚谬。”也就是说,在山中生活的老人,为了避蛇患,将秃鹙头部的形状刻在手杖上,秃鹙因此而得名“扶老”,崔豹则颠倒了因果关系。
以上即为“扶老”作为手杖或拐杖雅称的来历。
赏赐“鸠杖”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据清人昭梿所著《啸亭续录》记载:“康熙癸巳,仁皇帝六旬,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一千九百余人。乾隆乙巳,纯皇帝以五十年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余人,各赐鸠杖。”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