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塑造孩子表达力:如何让孩子拥有好口才、好人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打开心扉:世界在等着孩子联系它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解释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格言时说:“没有朋友可以向之倾诉心事的人们,可说是吃自己的心的野人。”可见,社会生活中,人们离不开交流。孩子通过交流,能逐步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逐步懂得别人对自己的要求,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学会尊重别人和遵守集体规则,发展社会调节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逐步形成开朗、大方、合群、友爱和宽容的良好性格。想要让孩子善于表达,首先要让孩子愿意表达,父母不要关起孩子的心,要让他学会交流,让他拥有好口才和好人缘。

1 多跟孩子沟通,孩子才愿与人沟通

哈佛大学的教育专家认为,多交流、多沟通是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于父母、于孩子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开放、交流的社会,大到国家往来、网上贸易,小到公关宣传、求职招聘,无一不是在交流、沟通中完成的。如想使我们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与人沟通、与社会沟通的能力,否则,他将很难在以后的工作中施展抱负、有所作为。

一个叫丽贝卡的12岁女孩,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看女儿,可是丽贝卡生性顽皮,在校经常与同学打架,为此老师也经常找丽贝卡的母亲谈话。母亲便给父亲打电话说丽贝卡如何不听话、又欺负小朋友等,父亲感到了问题的严重,他想凭借自己干了8年保安队长的经验,一定会教育好女儿的。

刚开始,这位父亲发现女儿爱玩、爱与同学打架、还偷偷拿家里的东西,还能说服教育一下,可他发现效果不明显时,便采取了体罚孩子来达到他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最管用的体罚方法是“蹲马步”。

有一次,父母出门办事,临走时还不忘把家里的东西都作上标记,并在果盘里放了15块糖果。等父亲回来后,发现少了三块糖果,于是问丽贝卡:“你吃糖果了?”得到的回答是“没吃”。于是父亲大发雷霆,逼着孩子承认并“蹲马步”。夜里,丽贝卡趁机跑出了家门,离家出走。父母费尽千辛万苦把她找回来以后,丽贝卡变得更加顽劣、不服管教了。

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在无意中采用了一些无效的方法,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不良习惯不仅没有改掉,反而更加顽固。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由于家长缺乏沟通技巧所致;只有认识到“沟通”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真正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孩子的健康成长之门才会为我们敞开;只有正确有效地沟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偏差才能及时发现、纠正。

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交流,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内容是多方面的,父母不应拘泥于说教。可鼓励孩子从身边事说起,特别应鼓励孩子多谈谈学校、班级的事,这既有利于父母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又可通过父母所表现出的饶有兴趣来激发孩子的观察能力。父母感兴趣,孩子就愿意讲,孩子要有所讲,就必须有“素材”,而“素材”就来自于观察,来自于对信息的汇集。

同时,孩子通过观察,可发现很多不了解、不理解的现象,家长对孩子“为什么”的解惑又可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因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锐性及提高孩子的生活常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交流,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是“多说话”。一般孩子“说话多”没有问题,但那是一种无序的、毫无逻辑性的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要“多说话”,甚至“善于说话”就离不开家长的言传—沟通与交流。例如,可有意识地要求孩子在叙述一件事时掌握五要素—何人、何时、何地、干何事、有何结果,为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还可鼓励他们多用成语,对词不达意的,及时指出,予以纠正。

沟通,是认识他人、了解社会的桥梁,也是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窗口,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就等于帮助孩子搭起了融入社会、融入时代,从而步入人生、步入成功的桥梁。

2 别把孩子关在家里,让他提早接触社会

自己没时间照顾,又担心孩子在外面不安全,或者其他的原因,父母把孩子关在家里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危害甚大。

曼迪从生下来后父母就特别宠爱她,爷爷奶奶更是对她疼爱有加。生活中,一家人担心她生病或受伤,平时也很少带出去玩,总是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玩玩具,或是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因此,曼迪的性格虽然很温顺,但却孤僻、胆小。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说有笑,还在大人们干活时经常主动去做“小助手”,可只要家里一有人来她就会很紧张,躲着不愿意出来。

该上幼儿园了,一家人千哄万哄好不容易把她送到幼儿园,但她到那里总是哭哭啼啼的,不愿意吃也不愿意喝,整天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很少同小朋友讲话,也不愿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玩具。这样子让爸爸妈妈很担忧,爷爷奶奶却不以为然,认为小女孩就是胆子小,以后长大了自然就会变好。

像曼迪这种孤僻、胆小,待在家里也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不愿到陌生环境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心理问题,哈佛的心理学家把它称作是“儿童退缩行为”。

不少父母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全程监控,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不懂也不会与人交往、交流、合作,造成孩子与社会现实的隔阂。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成天把孩子关在家里,因其对环境非常熟悉,失去了新鲜感,便会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容易变得孤独、任性和迟钝,还易形成唯我独尊的坏毛病。如若让孩子长久保持远离群体的状态,则不利孩子的性格完善继而影响到孩子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而经常性地参加同龄人的户外活动,能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和勇敢顽强的品质。

(2)不利孩子的身体健康

把孩子关在家里,相当于剥夺了孩子户外运动锻炼的机会,势必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对于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体育锻炼,不仅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也容易导致孩子体弱多病。

(3)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会使孩子眼界大开、兴趣大增。在和同龄儿童共同的游戏和学习中,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相反,长期的闭塞则会使孩子“变笨”,也使得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失去了基础。

专家研究发现:有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孩子较少磨人。相反,过于娇生惯养、样样都由父母包办代替、缺乏与外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形成与父母生活依存的“小圈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地由“缠人”向“孤僻”发展,滋生自卑、任性、脆弱等不良心理,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

作为父母,我们应及时给予纠正,让孩子走出三人“小圈子”。父母要让孩子在亲身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去比较、去做出选择,即使不成功也是一种收获,也许这种收获才是更为可贵的。处世之道、待客做客礼仪、交流交往能力、言谈举止风度等都是在孩子切身实践中形成的。

人是社会的人,即使社会很复杂,要经历很多挫折,人也要进入社会,因为没有挫折的人生不能算是美好的人生。让孩子早一些接触社会,感受真实社会中的点点滴滴,哪怕是挫折,经历过后,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不在社会中试验自己的能力,怎么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又怎么会变得深刻呢?然而很多父母对孩子在学校的考试分数盲目崇拜,而对孩子的社会能力毫不关心,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有独立的愿望,希望不受管束,过独立的生活。有的故意与父母对着干,以显示自己的个性,证明自己的力量;有的甚至离家出走,也有的与社会人员交往,这些都表明他们有融入社会的欲望,不愿再局限在家庭的狭小空间里,不愿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但是,只有独立的愿望而没有独立的能力是不行的,圈养的小兽若要放归自然,一定要经过野化训练,不然,给它自由就等于杀它。孩子在进入社会前,也是要经过“野化训练”,不然,终会碰得头破血流。那时即使对这个社会有了深刻的见解,也是消极悲观的,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没有好处。所以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接触社会、同别人单独打交道的能力。

3 带孩子出游,让眼界与心胸一起开阔

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到周末他们一家就出去旅行,孩子们在旅行的开始总是要接受一番考验。

“彼得,现在你去订房间。”

孩子中无论是谁,只要一到宾馆,就要有一个人把行李交给妈妈,然后直接去前台订房间。他们的母亲要求孩子们直接同那些穿着整齐的服务员去交涉。对孩子来说,直接同素未谋面的大人单独交涉,是一件需要胆量的事情。

第一次,彼得不停地回头望着站在大厅的妈妈,脸上露出不安的表情。但是妈妈一动也不动,只是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

看着孩子总是望着站在屋子一角的妈妈,已经猜出来意的宾馆服务员亲切地询问彼得。面对笑脸相迎的服务员,彼得结结巴巴地对起话来,对话结束后,服务员领着彼得去看房间。几分钟后,还红着脸的彼得向妈妈跑了过来。

“妈妈,我订完房间了,从窗户能看到外面的花园。”

妈妈总要求孩子们面对面地同陌生的大人交谈,渐渐地,孩子们克服了畏惧心理。他们可以大方地同别人交谈,有时候甚至还开些玩笑。现在经营公司的彼得,一想起这些往事总是说:“我现在做生意时使用的谈判技巧,都是从那时候学来的。可以说,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进行商务谈判了。”

彼得的话不是在开玩笑,经过这样的练习后,彼得在同陌生人谈话时不再紧张不安了。而且他总是主动同别人交谈,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旅游不但有助于孩子身心放松、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也是孩子体验生活、积累知识的好机会。

然而,随着娱乐新科技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困”在家里,导致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专家们的忧虑与关注。

13岁的米格尔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坐在电脑前,沉浸在网络和游戏中,他既不喜欢出去踢球,也没兴趣给花园里的草木修枝剪叶,更没时间和妈妈一起逗猫遛狗。

像米格尔这样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都一定程度上患有“自然环境缺乏症”。现在,电视、游戏、手机长期占据孩子们的业余时间。调查显示,美国使用电脑的青少年人数显著增长,半数以上的青少年每天花一定时间上网,近一半青少年每天至少花两小时玩电子游戏。长此以往,孩子们会害怕交通、害怕陌生人、害怕自然,整天只盯着电视里一小群人的活动。

“自然环境缺乏症”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是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上课不认真、不听指挥、不能完成指定任务等,这些毛病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暴力和反社会行为。哈佛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应该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旅游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陶冶孩子的情操。如果父母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观察,孩子就会充分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名山大川的秀美,亲身体验寻找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城市特色、体味淳朴的民风民情、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优质生活等,同时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孩子的审美品位,陶冶孩子高尚情操。

旅游还可以促进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和别人相处的机会,让孩子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孩子的交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品德。同时在与父母共同出行中,还可以让孩子体验到父母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孝敬父母。

父母们带孩子旅游,实际上是踏进了一个浓缩人间美丑、善恶的社会实验室,在这里会时时处处碰到人生苦乐、价值、荣辱等观念上的撞击与思考。父母们要在孩子感受到自然的博大、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去观察美、感受美、理解美,并学会去鉴别评价美,提高孩子的人文艺术素养。

所以,有空的时候,父母不妨带孩子出游,给孩子感受阳光、拥抱大自然的机会,相信孩子在旅游期间一定会有大收获。

4 尊重天性,不要限制孩子玩的权利

现在普遍的情形是,在孩子精神的天空中没有了追逐鸟儿的云彩,在少年心灵的原野上没有了随风起舞的花朵;于是,在孩子们的意识中,缺少了纯真,缺少了童话,缺少了梦想;他们的目光一天天呆滞,他们的心灵一天天沉重!面对此情此景,家长们于心何忍!

曾经有一位老先生对老师说:“我是孩子的爷爷,我现在跟我儿子的矛盾很大,我儿子把孙子搞得太紧张了,给孙子请了四个家教,上七八个补习班,孙子每天晚上11点前别想睡觉。连双休日都安排得满满的。我说这么做孩子肯定受不了,我儿子却说我落伍了,说这是竞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位老先生很无奈。

这的确是我们十分不愿意看到的现实。许多父母生怕孩子在童年时代就落后于人,所以早早就为孩子规划人生。于是,童年就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特长班挤占,童年时代的梦想就被父母想要在孩子身上实现的各种计划无情地替代。孩子的童年已经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童年。没有了快乐、幸福、自由的童年,孩子们就更愿意缩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不愿意与人沟通,渐渐地就很容易形成“自闭”等性格。

也有的父母即便允许孩子玩,也总是把玩的意义建构在学习的基础上,当他们认为某种“玩”对学习有益的时候,就允许孩子玩,而当他们认为某种活动对学习没有什么好处的时候,就以“影响学习”为理由,限制孩子的选择。正是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孩子们和小伙伴们在花园里嬉戏玩耍等纯娱乐的活动被严格禁止,而读书、画画、弹钢琴等活动则成了功课,因为在成年人看来,这些活动是“有利于学习的”。

当然,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有义务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教育和帮助。在玩这方面,父母的主要责任不是限制和管教,而应该是引导和帮助。那么怎样引导和帮助孩子去玩,让孩子好好玩、玩得好呢?哈佛的教育专家们是这样说的。

(1)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孩子爱玩的东西大多和他的兴趣、爱好是一致的。父母若想了解孩子在玩什么,可以先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且经常和孩子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父母就可以了解孩子爱玩什么,想玩什么了。只有先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2)父母要陪孩子一起玩

当父母真正接受了“玩是儿童的权利”这一观念,就会陪孩子一起玩了。在玩中不要教训孩子,父母不要总想给孩子增加学习内容,玩就是玩。父母也不要总是说孩子笨,不要用功利的眼光看待玩。

(3)父母要在玩中帮助孩子

孩子毕竟还是需要指导的,当父母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如在对待输赢的心态上,在自信、细心、耐心等方面,都是可以培养的。也可以在玩中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比如让孩子主动讲述一些游戏规则等。

(4)要经常鼓励孩子外出和别的朋友一起玩

父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孩子也需要外出接触更多的同伴和更宽广的世界。所以,父母要经常鼓励孩子到外面和大家一起玩。在玩中,孩子不仅能放松身心、增长智力,还能学会与他人交往、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5)要教会孩子一些玩的规则

让孩子拥有玩的权利,并不等于放纵孩子玩的内容或方法。家长可以和孩子谈一谈,告诉孩子自己内心的担忧,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有些东西可以玩,有些东西最好不玩,有些东西根本就不能玩。告诉孩子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5 传授社交技巧,让孩子做个外交家

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在家时很活泼,一出去就变得很怕生。不爱跟同伴玩,而且老黏着妈妈,怎么让孩子变得大方一些呢?”

不能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化的人类大融合时代,成年人社交的方式以互联网为主,这种变化却把孩子推向了反面。孩子的物质水平、娱乐活动比十年前要丰富多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却倍感孤单。因为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在减少,且缺乏社会锻炼,许多孩子往往不会与他人交往。

孩子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经验已经根深蒂固,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甚至贯穿一生。那么,如何拓展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的正确引导尤其关键。

(1)给孩子创造一些社交机会

父母应当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鼓励孩子加入一些小的社团,让孩子走出去,让孩子多与父母参与社会活动,日常去哪里就带上他,不用刻意教什么,孩子自然会悟出道理。父母拥有的丰富社会经验及日常的为人处世,会在无形中传授给孩子。

一位母亲的经验是:“只要天气好,每天都应该让孩子到户外活动,一来可以认识许多事物,二来可以接触很多不同的面孔。对这些面孔,开始孩子会惧怕,但时间长了,就渐渐不害怕了。”她的孩子从过去不爱说话,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很多“小伙伴”,都得益于父母的努力。

(2)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

父母们还可以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一方面能增加孩子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孩子和同龄孩子的社交范围,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与陌生人相处。

(3)在细节中传授孩子社交技巧

家长应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告诉孩子可以被接受的交往方式,例如多去鼓励孩子对别的朋友说:“我跟你玩好不好?”“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让他知道这是与人接近,开始交往的一种方法,大家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不喜欢粗鲁的孩子。

在鼓励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还要告诉孩子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教育孩子不可乱拿或抢别人的东西,要用别人的玩具应先征得别人同意。平常在家中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应相互尊重,家长不过分干涉孩子的游戏,让孩子习惯于尊重别人也被人尊重。

(4)用动物或玩偶模拟情景剧

我们还可借用动物或者玩偶,用情景剧来模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教孩子一些社交的技巧和如何解决人际摩擦的方法。例如:

乔治放学回家,没有像平时那样边飞快地夺门而入,边大声喊“妈妈,我饿了,有没有什么好吃的?”而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踱进门。妈妈知道他一定在学校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于是随手拿起一个小布玩偶说:“我的乔治是不是在学校打架打输了呀,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才不是呢,那个青蛙明明是杰克放的,珍妮却想也不想地认为是我放的,还说以后再也不理我了。”妈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让儿子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让儿子当“珍妮”,妈妈当“乔治”。儿子见到假青蛙后,故意装作非常害怕的样子,很夸张地尖叫。乔治自己也为自己的表演感到好笑,同时也理解了珍妮当时的心情,很大度地原谅了她,打算第二天上学时向她好好地解释一下。

这种方式行之有效,建议父母拿出时间与孩子相处,一起玩角色游戏。常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们配合孩子演戏,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所思所想,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主动的地位。

当然,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强迫他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6 如果可以,不妨带孩子去你的公司看看

父母最首要的是给予孩子交往的良好情感体验,消除孩子对交往的紧张感、畏惧感及双方之间的误解。因此,如果可以,不妨带孩子到你的单位看看,可以让孩子提早地接触到大人的世界,看看成人都是如何在社交中表达自己的,这有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包括人的身体健康,还包括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中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而社会适应能力中很大一部分又是由社交能力决定的。社交能力是人和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交流、理解、协调的行为,以及如何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它侧重在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可以说是现代和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核心。

人际关系包括交往双方或多方相互间的情感表示。只有在交往的双方或多方有愉快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关系时才能建立起来。带孩子到父母单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不谙世事的孩子体味到父母的辛苦。

父母每天都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上班去了。”每到月末,父母也都会拿回为数不少的工资。孩子尚且稚嫩的思维,还不能明白“工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们对工资最直接的感受只能是,爸爸妈妈用工资为自己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所以工资是个好东西。于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将目光聚焦在金钱之上,而忽略了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劳付出。

所以,不管孩子的年龄有多大,父母都可以做的一项社交教育就是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

一天,儿子对父亲说:“我们同学都有自己的车,爸你也给我买一辆吧。”听完儿子的话,父亲惊诧无语,怎么在儿子的口中,钱就挣得如此容易呢!妻子每月工资很少,劳动强度特别大,于是父亲决定带儿子到妻子打工的工厂,让儿子感受一下妈妈挣钱的辛苦。

从工厂回来,父亲问:“妈妈工作苦不苦?”儿子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看得出他有所感受。父亲又问儿子,你妈一天挣十几美元,你却一张口就要一辆豪华汽车,妈妈要干多少天这样劳累的活,才够买你要的那辆汽车?儿子虽然不说话,但眼眶里含满了泪水。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即便是一些金钱无忧的家长,也应当在生活中施行这一教育方法。要知道,即使你可以让孩子永远远离缺少金钱的烦恼,但再多的金钱都不能给予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父母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给孩子提供全方位的社会生活,逐步帮助孩子扩大交往范围。如:孩子之间经常开展跨年龄段的互相交往活动;鼓励孩子同自己单位的叔叔阿姨主动接触;经常带孩子到社会上去参观访问,支持他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邮局、百货商店、农贸市场等场所,到处都应该留下孩子们的足迹;给孩子提供积极表达自己交往意愿的机会,发挥各种环境的综合功能,使孩子从中提高认识能力和交往能力,逐步从个体化向社会化发展。

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帮助孩子获得社交技能,是为了促进其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带孩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看看,可以使他们尽快从自我中解脱出来,成为能适应社会、能与人愉快协作的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7 鼓励孩子交朋友,在社交中提高自己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也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交友。孩子多数交结的是同龄朋友。

但是多数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交朋友中吃亏,错交不好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多和学习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其实,孩子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因为交结朋友所起的作用(虽然也有影响),如果这样,学习岂不是太简单了?父母不必担心,过多担心反而会影响孩子和同学相处。

有个小女孩看到别的学生互相约着,自己却很难过,她也希望同学到自己家里来玩,可是她妈妈和爸爸不欢迎,不愿意让同学来,不是她家条件不好怕同学笑话,而是另有原因。有一年夏天,她叫来7个同学到家里来做作业,作业做完,大家开始做游戏。

当时她家长也没说什么,但是等同学走后,妈妈批评了女儿:“你看你的同学真没规矩,到我们家摸摸这里,瞧瞧那里,没见过世面!”还埋怨其中一个同学不会弹钢琴还在那里乱戳。妈妈生气地又说:“如果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他们家长能赔得起吗?”

这一顿批评,使得女儿再也不敢让同学到自己家里来了。这样一来,她自然也不好意思去同学家里了。逐渐地,同学们也和她有些疏远,少了好多接触机会,这让这个女孩子非常难过和不安。

最近,联合国有关机构抽样调查了20多个国家10万名孩子对父母日常言行的看法,发现他们平日最怕父母做的事有10种,最怕父母不欢迎自己的朋友是其中之一。

哈佛的教育专家们认为,家长们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孩子毕竟要走向社会,要独立生活。然而,孩子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况且,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在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情况和问题,这就促使他们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会调整自己并不断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鼓励孩子结交不同性格、表现程度不一样的孩子,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判断相处能力,也避免了结交太单一而失去分析能力,容易受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人相处的能力成为生存的一项重要本领,它也是决定人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让孩子从现在开始就学会与别人相处,多交朋友吧。

在鼓励孩子与人交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提高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比如当孩子认识自己的新伙伴时,要鼓励他们互相握手打招呼或做其他协作游戏,以此激发孩子渴望与同伴合作的愿望,主动与同伴交往。

与人交往中,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早晚要离开父母的呵护,走向社会,走向群体,他能否被社会所接受,被群体所认可,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看他是否具备与人和睦相处、愉快合作的意识和行为,这也是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

海明威要过生日了,他打算邀请几位要好的朋友周末到家中小小地庆祝一下,并征得了爸爸妈妈同意。一家三口人都有自己的明确分工:爸爸负责生日蛋糕,妈妈负责做饭,海明威负责布置房间,购买鲜花。一家人商议好之后,爸爸妈妈就按照各自的分工去做,可海明威呢,则依旧贪玩,妈妈想催海明威赶快准备,可爸爸却提醒她应当给海明威一个锻炼机会,不要越俎代庖。

结果,到生日的那天,爸爸的蛋糕买回来了,妈妈的饭菜也做好了,可海明威的房间和鲜花却没有准备好,幸亏有小朋友送来鲜花,爸爸妈妈及时帮助他准备好房间,这才弥补了过失,热闹高兴地过了10岁生日。

很显然,海明威缺乏合作意识,他不懂得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每个人都向同一方向努力。一个不懂得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遇到很多的困难并且无所适从。而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会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

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让孩子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学会与同伴的交往合作,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2)要教会孩子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

爸爸妈妈应教育孩子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玩具;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学会“等待”,大家“轮流玩”。这样,可以使孩子遇事会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得更愉快。

(3)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游戏活动

游戏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可以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父母也可以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各种游戏,孩子从一个人玩发展到与同伴共同游戏,也就发展了合作能力。

孩子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互相模仿、互相促进、互相启发,这对他们智力的发育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