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农业困顿
——张五常也没有说清楚
农业问题要比一般产业复杂,仅靠经济学的单纯解释是不行的,还需要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介入其中,方能充分解释,这是“三农”研究的经验,也是教训。
读张五常先生的《新卖桔者言》有一个感觉:虽然张五常先生为了研究经济学,竟然在街头卖起了桔子,以实践来实证经济学理论问题,但卖桔子到底还是经销农产品的商业行为,而真正到了农业经济学问题,有的地方连张五常先生似乎也不那么自信起来。
比如说,同样是产品销售,但农产品的销售一直让人头疼,如果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有些是解释不清的。以供求关系为例,工业产品往往考虑的是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问题,但农业却必须考虑多重因素。
首先,农业要靠天吃饭,生产能力并不等于实际产量,气候因素、病虫害因素、耕作因素等都在影响生产,所谓“三分种、七分管”,最终的产量变数很大,这让订单生产也不可靠起来,结局依然是丰收或者歉收,订单违约现象在农业行业屡见不鲜,市场的波动几乎不可避免。而工业品的订单生产是可行的,因为一般是不用考虑自然风险的,除非遭遇了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
其次,农产品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无法像工业品那样常年均衡生产供应,所以农产品丰收时集中上市、量大价跌就成为一种常态,或者歉收时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也成为一种常态。典型的就是大蒜、生姜这类农产品,价格的“过山车现象”在近年反复上演。
再次,农产品的市场风险要远大于工业品。目前的农产品贮藏、加工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好多技术瓶颈破解不了,成本也居高不下。工业品暂时卖不出去可以库存,随后还能打折处理;而新鲜农产品过了销售季节,只能翻入土地作肥料了,或者还要花钱来销毁掉,其损失只有血本无归一条路。这样,农产品的销售风险就极其大了,农民只要还能卖一点钱,也只能在收获时节挥泪甩卖了,远非工业品可比。
以上还只是农产品若干特性的冰山一角,在实践中的问题远复杂于此,所以好多外行跨入农业,往往有鼻青脸肿的经历,最终要在摸爬滚打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下面从《新卖桔者言》的几篇文章中再做些典型分析。
在《从中国发展学得的工资定律》一文中,作者对农民工数量和工资定律的推导也就存在类似上述问题的情况,即以单纯的经济学并不能准确评估农业经济学问题。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工数量的问题。文章指出总量约为3.7亿,20世纪90年代转移了2.8亿,余下的9000万再转移4000万即差不多了。这个数字对农业劳动力的兼业程度估计不足,也对农民工的动态变动估计不足,特别是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释放的劳动力也估计不足,所以对农民工的数字估算就不大准确。二是农民工的工资问题。文章指出2007年职业农民工的工资已经比2000年涨了5倍,若15年后职业农民工收入达到3500元左右,则转移到工业大概需要5000元以上。这个估计对社会学方面的考虑不够,事实上青年农民工进城的收入水平有的甚至不及在农村从事现代农业,但依然还要进城,是为追求城市生活的享受,而且不管有没有能力在城市立足,至少年轻时要进城闯荡。
再看《要冷静地处理中国农民问题》一文,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要减少农民人口,弃农转入工商业;二是放开农产品进口,让劳动力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三是廉价提供给农民知识教育,提高技能。我感觉三条对了一条半。第一条是对的,杜润生老先生早有名言,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不改变,农业没有前途。第二条不对,农产品进口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苏联就吃过大亏。目前的情况是大豆进口已经放开,主粮进口则国际粮食市场供应总量有限;至于向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也有限度,很容易造成量大价跌的情况。这几年水果、蔬菜区域性滞销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即是一个例证,更何况也会因价格的抬升造成消费的减少,因为蔬菜、水果之类并不是人的刚性消费农产品,可以替代,而粮食则是必需的。第三条对一半,农民的知识技能是个问题,但外部支持更是问题,一个是基于农业弱质性的政策性补贴与项目扶持,另一个就是十分关键的金融支持,而且金融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再看《猪价与楼价:评中国的土地政策》一文,作者认为猪价贵是因为饲料贵,而楼价高与地价高息息相关。这个论点是有道理的,但具体的分析还是有些问题。猪价的问题,作者指出过去还有低成本的红薯喂猪,如今都改了粮食喂,因为红薯种得少了,人有得吃,猪却受罪,这个看似客观的分析,实质也偏离了经济学原理,因为如果红薯喂猪成本低又效益好,大家肯定会多种红薯喂猪,但实际没有,因为选择粮食喂猪主要是为了效率,让出栏周期大大缩短,资金周转率明显提高。而楼价的问题,一般都归罪于地价,但公开的信息表明,一般的楼盘地价只占六分之一左右的成本,我不知道为什么地价就独揽了楼价上涨的罪?
以上所举,无非是想说明,农业问题要比一般产业复杂,仅靠经济学的单纯解释是不行的,还需要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介入其中,方能充分解释,这是“三农”研究的经验,也是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