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工作实务(2017修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功能作用(3)

第四,发挥党组织的突击攻关作用,发动广大党员争做克难争先的模范,使党组织成为企业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主心骨。在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困难,组织广大党员职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突击攻关活动,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克难攻坚。一是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深入车间班组、走近职工群众,问计于职工、求智于群众,通过开展“我为企业解困献一策”等活动,帮助企业进一步理清思路,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实际,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自身品牌效应,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引导企业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趋势,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党组织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深入学习国家的经济政策,认真把握经济发展和市场的运行趋势,及时改进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使企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三是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通过组织“技术攻关突击队”“急难任务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表率作用,团结带领职工争先创优、克难攻坚。要组织党员骨干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关键问题,加大攻关力度,加快自主科技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广泛开展“小设计、小创造、小发明、小改革、小窍门”等群众性科普创新活动,努力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形成人人讲创业、重创造、搞创新的良好氛围。四是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节约就是利润、降耗就是发展”的观念,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提高节约意识,学会向节约要效益。通过发动职工开展“节省每一度电、每一桶水、每一滴油”活动,使企业各项能耗得到下降;通过开展“岗位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五,探索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认真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督促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按期换届。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除党组规定的党内活动外,提倡党群活动一体化。推动企业党组织与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提倡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

第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注重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探索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对已确认身份但未及时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应组织其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员管理信息化,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实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便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信息卡制度。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及时反映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情况,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解决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实际问题。

四、引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对企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主要出资人、职工群众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体现。它不直接解决企业是否盈利的问题,但可以解决企业成长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先进的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新的形势下,作为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企业,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统领,强化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推动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由于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是企业主要出资人,实践主体是全体职工,只有用共同的理想事业将企业主要出资人的价值理念和职工群众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才能更有效调动企业主要出资人参与,更积极吸引职工群众参加。现在我国许多非公企业特别是出资人缺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追求。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是制约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抓,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调动企业党员、职工群众、企业出资人的有效途径,是他们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建立先进企业文化,带动企业全员齐争共创。要将创先争优这一社会普遍的价值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岗位、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建设富有个性、职工认同、促进发展的先进企业文化。要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让党建工作带动企业先进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建设扩大党建工作成果,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良好效果。当前,尤其注重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从注重形式向注重内容转变,从缺乏个性向突出特色转变,从“老板文化”向全员参与转变,逐步克服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缺乏个性、缺少职工基础的问题,使企业文化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党所倡导的先进文化带动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特别是引导企业出资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引导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认识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责任文化。要用企业先进文化充分调动企业党员、职工群众、企业出资人三方面的激情和动力,共同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凝心聚力,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在培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党组织应进一步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观念,以创建一流企业为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互通共融,引领企业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要教育引导党员、职工和企业出资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积极开展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诚信经营,抵制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等歪风邪气。要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员工”等活动,提高职工群众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通过员工培训和各种劳动岗位竞赛,培养和造就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生产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同时,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实践证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只要正确定位,发挥职能,就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赢得地位,赢得企业主的支持、赢得员工的认可,就能增强工作实效性,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双赢”局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五、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作出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行动,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正是我们党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的有力之举,也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紧紧围绕这个新定位新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领路人。

(一)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型党组织的意义和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

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型党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量,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