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MBA轻松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章 为什么要学习组织管理?

什么是组织管理

■ 组织管理概况

“组织管理是怎样的学问?”——每当被问及于此,我的脑中总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方法,但用最为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说,就是“使人有干劲儿”。用其他语言表现的话,就是“促进组织中成员们的行为改变”

作为组织,它必须要有目的以及需要实现的计划,也就是说,组织必须要有战略。如果每位成员依照战略行动,组织就能产生出单靠个人无法达成的巨大成果。如果组织中的每位成员都能够不用别人督导就能很好地把握组织的目的,理解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并开展、实施就再好不过了,但在组织的运营上绝没有如此简单的事情,在现实中则更加不可能。

假如是几十人的小集团,通过每天紧密的沟通交流可以使组织的目的得以共享,最终使全体成员向着同一方向前进。但假如是百人、千人,甚至是万人规模的巨大组织就必须要在最初制定好规则达成共识,也就是说,必须要通过制度使成员们向着同一方向前进。

比如,企业会有长期计划与详细的年度目标,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必须督促每位职员展开确切的行动。这就是“使人有干劲儿”“促进行为改变”的意思,也就是组织管理的目标。

■ 2种方法——“人际沟通”与“制度设计与运用”

使人有干劲儿的方法,也就是组织管理的方法大致分为“人际沟通”与“制度设计与运用”两类。


人际沟通


这是利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来驱动他人的方法。领导向下属传达目标或指示、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价,表扬、批评等都是这一方法的代表性手法。领导带着略有不满的属下去烤肉店,在一起喝酒的同时听听下属的牢骚、消除下属的压力等可以说是日本企业惯常使用的人际沟通手法。

在组织管理用语中也可将其称之为“组织行为学”(OB:Organizational Behavior),商务书中经常使用的领导力也涵盖在这一领域之中。


制度设计与运用


组织内制度是指通过组织构造、人事评价制度、组织文化等组织系统驱动他人的做法。如果说组织内交流是“个体层面的管理”,那么组织内制度则是“组织层面的管理”。

在遵循组织战略的前提下获得了较大成果就会得到提升并出人头地,不遵循组织意愿的行动则会获得差评,通过制定公司规则统一员工意识等都是这一手法中常用的例子。运营优衣库的迅销公司在工资制度上进行“国内外工资统一”的改革,因而培养了员工的全球化意识。这也是一个通过利用组织内制度使员工行动起来的实例(参照迅销公司HP)。

它与组织管理用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相一致。组织中的成员对于组织而言是有用的资源,如何使他们得以有效利用就是其目的。另外,使组织中成员的行动发生改变的另一个制度就是组织结构。人们把需要设计怎样的组织作为焦点形成的研究领域称之为组织理论(organizational theory)。


人际沟通与组织内制度的比较


人际沟通与组织内制度这两种手法都要通过以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的人类行为机制组建而成,都各有利弊。


人际沟通见效快,但效果持续时间短、作用空间狭小。

例如,沟通能力强的部长在会议上对属下进行了申斥激励,这样会激起属下的干劲儿。但是,这一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另外,如果对身边的几个人运用这一手法可能会立竿见影,但它却不太可能适用于上万员工。对隶属于地区分公司等分散开的员工使用这一方法则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组织内制度是通过组织结构、人事评价制度等体系驱动人的做法,因此效果不会即刻显现。但如果形成了良好的体系,就会超越时空,能大范围地发挥长期效果。一旦构筑了人事评价制度并确实地运用它,即便员工成千上万,同样能促使他们的行为改变。


管理组织,在根本上需要人际沟通与制度设计。由于组织的规模、形态、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两者的占比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只单独采用一种形式是不够的。

如果是家族经营的城镇蔬果店,那么可以通过家人之间的交谈来强化店铺组织。这时或许用不着考虑“什么是关于蔬果店的绩效人事评价制度”。

另外,刚刚创业的企业也能单靠社长的领导魅力强化公司,使其获得巨大的成长,这并不稀奇。虽然初创企业无暇事无巨细地去考虑组织设计,但社长与员工却可以抱成一团,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不过,并不是所有初创企业都能始终保持这种进取之势。随着公司的成长,组织会不断扩大,一旦事业范围拓展,单靠社长的领导魅力或热情统筹整个组织会越发变得困难起来。这就需要找准时机,彻底调整组织构造或人事评价制度等体系。

■ 企业活动与组织管理的活用方法

怎样在企业中灵活运用组织管理呢?参照图表1即可说明人际沟通与组织内制度这两种手法是如何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得以运用的。

首先,企业所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特征。即便是杰出的经营者也无法100%预测到未来。企业必须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实现目标。为了突破不确定性,最初所需要的就是决定组织要怎样前进。也可以说是决定航向或方向。

首先能够决定组织的方向性的是领导力。领导明确提出“我们要进军东欧市场”,这样就决定了方向。

图表1 ◆企业创新走向与组织管理的关系

但是,组织中只有领导也无法运作。必须有人在此之后遵循领导表明的方向展开行动,而且这种追随关系必须保持不变。

领导力就是提出其他看法并制定新规则(make a rule)。领导要针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制定出新的规则。

如前所述,这种领导主要通过组织内沟通来进行,或者通过描绘蓝图让其他人产生共鸣而使其得以实现。

新规则制定后,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组织中的成员,使其在行动中遵守规则。无论拥有多么优秀的成员,如果他们只是各自为政地行动,那就绝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要彻底进行流程管理,让所有成员都能在行动中遵守规则,直到取得经济成果。

管理与制定新规则的领导力不同,它是指遵守已制定的规则(keep the rule)。在这其中多少会牵扯一些组织内沟通,但基本上还是通过组织内制度进行的。因为规则可在短时制定出来,而要取得经济成果却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有时可能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中,成员的行为会发生改变,如果希望他们能够向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前进,那就只能对组织制度进行管理。

通过领导力制定规则、进行组织管理,使成员们在行动中遵守规则,越是顺利地推进这一流程就越能更加有效地进行企业活动,最终取得成功。

■ 什么是组织管理的最终目的

前面已经大体上向大家说明了什么是组织管理、组织管理能做什么。对于组织管理,大家心中可能已经有了大概的印象。

总结来说就是“为了让组织能朝着更好的方向、更加高效地运作而促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

但是,组织中“更好的方向”“更高的效率”是指什么呢?


一般人都会回答“提高收益”。只要是企业,其组织的朝向就应该是成长、提高收益、积累财富,组织管理正是为了组织本身而存在的。


只要是盈利企业都会将成长与提高收益看作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但它却不是组织管理的最终目标。

组织管理的目的之一,简单来说就是让每个所属成员快乐地工作并收获更多“成果”。

众人合力协作,为达成一个目标而进行的工作称为“协作”。为此而成立的组织称之为“协作系统”。组织管理就是为组织的运营建立更好的协作系统的手段,企业所谓的“更好”就是达成理念,其最终结果就是在愉快地工作后获得经济成果。

组织管理的成功会活化组织、提高效率、产生更大的利益。但仅仅这些并不是组织管理的最终目的。在活化的组织中工作会使成员感到快乐并创造价值,而在组织获得利益后,这种利益又会以提高薪金、福利待遇等形式反馈给个人。这才是组织管理的目的。

最近也有一些企业被称为血汗工场。这些企业的利益与所属人员的个人幸福并不一致。它们为了获得企业的利益而强制成员工作,将人类作为工具使用。但是,最初创造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人类的生活。纵观历史,正是为了在产业革命时期诞生的大量生产技术、运输技术得以实现才产生了近代公司组织。

进一步来讲,我们也可以认为组织是为个人幸福而发挥作用的。它在今后的职业规划上会成为一个重要思想。

有个词语名为Subjective well-being。直译为“主观幸福感”,本书中将之译为“自我充实感”。这一词语所指的并非社会上的普遍幸福感,而更重视人们各自拥有的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另外,Subjective well-being不是利己主义的主观幸福感。因为它的“良好状态”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

图表2 ◆层面众多的组织管理

如上图所示,个人的Subjective well-being存在于多个层面之中。生命自然要依赖生物层面,这是毋庸置疑的。人类作为生物形成的集团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具有了历史与社会层面。例如,对于生活在社会等级制度严格的社会中的个人而言,他的Subjective well-being一定与生活在无阶级社会的个人有所不同。生长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的人有着千差万别的Subjective well-being。

而且,关注现代社会就能发现,个人与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便其他层面都相同,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受教育情况的不同也会造成Subjective well-being的迥异。

由此可见对于个人而言的“良好状态”并不是单靠个人就能自我完成的。


因此,我认为,对于Subjective well-being的追求正是组织存在的理由。组织管理不是为了企业等组织而存在的,其存在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中所属个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充实感”。自我充实感获得提高后,组织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第1章将会从历史的观点对组织与组织管理的意义进行解说,第2章起则是对企业工作中的组织管理方法进行具体解说。会从多视点对组织管理进行讲述,并展开各种讨论,这些论点大都牵涉本章中所接触到的“人际沟通”与“制度设计与运用”,这是组织管理的两个核心。组织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Subjective well-being,持续为社会提供价值,并由此获得社会认同。如果能在阅读此书时将这一点常记心间,那么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章节,以及书中的整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