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拒绝

每个人都可以大方地拒绝别人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威廉·尤里曾形象地比喻:整个人生就是在赞成与拒绝之间跳跃的舞蹈。我们每个人只要是醒着,就有必要拒绝,无论对朋友和家人,还是对老板和同事,抑或是对合作伙伴和自己。然而,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时常听人这样说:

“我不能拒绝他……”

“面对老板,面对父母、爱人,甚至孩子,我都不能拒绝……”

“我经常迫不得已地对人说‘是’,以致我常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事实上,每个人都能说“不”,都有拒绝的权利。如果你想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保护自己独立发展的志向,保护自己的时间,保护自己的财产和金钱,保护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必须学会拒绝。

作家余毛毛说,在某一年的6月里,遇到两个平凡的女孩,都只有19岁。

第一个女孩是一家饭店的服务员。那天,和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席间,聊到各自读中学时的母校,当余毛毛说自己母校是市S中的时候,在一旁不声不响为他们服务的她快乐地笑了起来,对余毛毛说:“呀,我们是校友耶!”由于余毛毛对自己的母校没啥敬意,因为它几乎是全市最差的中学。于是,便跟朋友们说:“你们看到了吧,这就是S中的,你们现在不是局长,就是主任,不是作家,就是老板,我到现在还是个小科员,我这位小校友在这当服务员,我们S中毕业的,都没什么出息。”

大伙哄笑,令余毛毛没想到的是,刚才那番话激怒了这位小服务员,她说:“S中的怎么了?当服务员怎么了?你自己不行,怪学校干什么。我是A大的学生,我们家穷,我只不过是在这勤工俭学而已。”服务员冲撞客人这是不礼貌的,但余毛毛自感无礼在先,而且她的话也让他们惊讶,便也没计较。他们问她的情况,才知道她父母双双下岗,她上大学不花家里一分钱。

第二个女孩是一个景点导游。他们去的时候,她正在售票处的大厅里跳绳,看到他们来,她欢天喜地地将绳子一扔,说:“你们请我吧,我认识这山上的所有的花草树木,不请我,你们亏大了。”他们原本不想请导游,但她的话逗乐了他们,于是就决定请她。

果真,她认识这山上不少的花草树木,但不是所有的。他们调侃她,说她给自己做虚假广告,她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不把你们哄上山,我怎么赚到钱,带你们一趟我能拿十五元提成呢。”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她和什么人在电话里争执了起来,最后她说:“我就不回去,我就不要你们的钱。”说着赌气地挂了电话。余毛毛有点儿好奇,说你这跟谁在吵呢,她说是她老爸,余毛毛问:“你老爸给你钱为什么不要,他很有钱吗?”她说:“是的啊,他开了一家工厂呢,我们家还有个酒店,还有个茶庄呢。”

这番话让余毛毛一行人震惊不已,问:“你们家这么有钱,你还做导游干什么?”她轻描淡写地说:“我不乐意花他的钱,我就喜欢花自己赚的钱,我是学旅游管理的,我才不要回家做小老板。”

由上不难看出,说“不”固然代表“拒绝”,但也代表一种“选择”。而一个人正是通过不断的选择来界定自我、形成自我的。因此,当你想说“不”的时候,就等于说“是”,等于选择了一种与对方截然不同的立身处世的状态。勇敢拒绝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麻烦,反而能替你减轻压力,更好地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不只说“不”,要说“是—不—是”

不管在任何时候,拒绝别人的要求或否定别人的意见,对人们来说,都是一件难为情的事。一个人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请求而遭到不讲方式的否定或拒绝时,人的自尊心往往会激起以牙还牙的反抗,这种心理反应会极大地阻碍谈判和交流的顺利进行。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这种心理活动的产生。

善于布道的布道家皮却牧师在1887年3月8日去世了。3月15日,爱保德牧师被邀登坛讲道。他想尽其所能,使这次讲道有完美的表现,所以他事前写了一篇演讲稿,准备到时用。他一再修改、润色,才把那篇稿子完成,然后,读给他太太听。但是这篇讲道的演讲稿并不是很理想,和普通演讲稿没什么两样。

假如他太太没有足够的修养和见解,一定会向他这样说:“爱保德,这篇演讲稿糟透了,那绝不能用——如果你这样讲的话,听的人一定会睡去,它读起来就像百科全书一样;你讲道这么多年,应当很明白。老天爷,你为什么不像平常一样讲话,为什么不自然一些?”

她当然可以这样对她丈夫说!但是,如果她这样说,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那位爱保德太太,相信她知道这回事,所以她巧妙地暗示她丈夫,如果把那篇讲道演讲稿拿到《北美评论》去发表,的确是一篇极好的文章。换句话说,她虽然赞美丈夫的杰作,同时却又向丈夫巧妙的暗示,他这篇演讲稿,并不适合讲道时用。爱保德看出了他妻子的暗示,就把他那篇绞尽脑汁所完成的演讲稿撕碎。他什么也没准备,就去讲道了。结果,那次的讲道比以往还要成功。

智者在拒绝对方时会说:“是的,我能理解为什么事情会那样,但是……”“你的要求并不过分,问题在于……”“你没错,假如我站在你的位置上,我也会这样说,但……”;而愚者在拒绝时多会这样说:“你的要求太高,我们办不到。”“不行,你怎么老是这样,如此下去,我们还怎样合作……”“你这样做不对,真笨……”

秦汉之际,刘邦率兵攻破函谷关,入咸阳,灭了秦朝。他进入秦朝皇宫,见宫室富丽堂皇,美女珍宝不计其数,于是流连忘返,想留在宫中,享受一下做皇帝的快乐。跟随刘邦出身草莽的樊哙知此,气冲冲地责问:“沛公,你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当富家翁?此室中所有,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沛公赶快回霸上,绝对不能在宫中逗留。”

刘邦听了樊哙这一席话,心里顿生反感,脸上也露出不悦之色,不予理睬。

过了一会儿,张良也来对刘邦说:“只因秦王贪暴,不得人心,你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我们既然为天下除去暴君,理应以俭朴为本,现在刚进咸阳,若又像秦王一样享乐,岂不等于重蹈覆辙?况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您能听从樊哙的劝说。”终于说服刘邦还军霸上,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张良与樊哙同为劝说刘邦,但因两人说话的方式不同,而效果也大相径庭。刘邦率先破秦入关,正功成名就、志得意满之时,逆耳忠言是很难听进去的。而出身草莽的樊哙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些,一阵责备中含讥讽,令刘邦反感,故而对他的意见置之不理。而张良的批评则从分析秦为何灭亡和刘邦为何得胜入手,然后总结说明贪图享乐的后果,最后再肯定了樊哙意见的合理性。张良的分析恰到好处地扣住了刘邦的心理状况,强调刘邦所关心的问题,再加上语气委婉动听,虽是批评意见,刘邦也欣然接受。

同样的一张嘴,同样的一个“不”字,有人能利用它来拯救一国之难,也有人因它而遭到杀身之祸,一切都由各人掌握。

“是的,但是”会使对方放弃说服

美国的消费者团体为了避免被迫买下不愿意买的东西,发行了《如何与推销员打交道》之类的手册。里面介绍了如何拒绝来访的推销员的各种办法。据说,其中以“是的,但是……”法最为有效。比如,对方说:“你闻闻看,很香吧?”你可以说:“是的,但是……”先肯定对方的说法,然后以“但是”的托词敷衍过去。

如果开始就断然否定,推销员一定不会甘心,想方设法要和你交谈。然而,“是的,但是……”的话,则意味着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对方再精明,也无可奈何,只好放弃说服你的企图。

在人际交流沟通过程中,说“是”总比断然说“不”能使对方安心。也就是说,这时的“是”,发挥了把两个人的心联结起来的“心桥”功能。一旦两人之间架上了心桥,即使再听到“不”也不容易起反感。因此,当你想拒绝对方时,应先用“嗯,不错”的话来肯定对方。或说:“是的,您说得一点儿也不错。但是,请您耐心听听我的理由吧……”这样委婉地叙述反对意见,对方较容易接受。如果你提供的理由能够让对方意识到你是为了他的“利益”而拒绝的,当然更好不过了。

你可以这样说:“我非常同情您,也非常想帮助您,但对这件事我并不在行,一旦干坏了,既耽误了工作,又浪费了财物,影响也不好。您不如找一个更稳妥的人处理它吧。”或者说:“您的事限定的时间太短了,我如果轻易答应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肯定办不好。您可以先找别人,实在不行了你回过头来再找我商量。”这位朋友即使转了一圈再回来求你,你已有言在先,这时你就可以提出一些诸如推迟完成日期之类的条件。如果这位朋友认为不行,他自己就会另谋其他解决方案去了。

如果朋友请求帮助的事情确实是思考欠妥,你可以耐心地、实事求是地给朋友分析这件事做与不做的利弊,让朋友自己得出“暂时不做此事”的结论。

“这个方案不错,只是目前条件不成熟。”

“这倒是个好办法,但我的上司恐怕接受不了。”

“这个想法很好,遗憾的是我那段时间正好在外出差。”

在谈判刚开始时,说话一定要谨慎小心。即使你完全不同意对方的说法,也千万不要立刻反驳。反驳在通常的情况下只会强化对方的立场。所以你最好先表示同意,然后再慢慢地使用“感知、感受、发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刚开始时,你不妨告诉对方:“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很多人都有和你相同的感觉(这样你就可以成功地淡化对方的竞争心态。你完全同意对方的观点,并不是要进行反驳)。但你知道吗?在仔细研究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发现……”

接下来,再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如果你在申请一份工作,对方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你:“我感觉你在这个行业经验不是很丰富。”如果你反驳说:“我以前做过比这个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方很可能会把你的话理解成“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时对方就会被迫地捍卫自己的立场。所以你不妨告诉对方:“我完全理解您的意思。还有许多人也都是这么说的。可我一直以来做的工作和现在贵公司空缺职位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我可以向您详细解释一下。”

如果你是一名推销员,买家告诉你:“我听说你们的物流部门出了点问题。”这时如果你立刻反驳,反而会让对方怀疑你的客观性。所以你不妨告诉对方:“是的,我也听说这件事情了。我想这个谣言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流传了,当时我们公司的库房正在迁址,所以的确出了一些问题,但现在就连××和××这样的大公司也开始与我们合作了,所以我们并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再次强调指出,切忌在一开始就直接反驳对方,那样只会导致双方的对抗,一定要先表示同意,然后再想方设法扭转对方的看法。众所周知,当两个人同时伸出各自的手掌,掌心与手指同时相对。然后,一方开始慢慢加大力量,另一方自然而然地就会同时加大反抗的力量。同样的道理,当你向你的谈判对手发起言语攻击,直接反驳他时,他自然也会奋起反击,捍卫自己的立场。对此,我们必须谨记在心。

用“这是我一贯的原则”来回绝

经常会有一些因与对方关系太过亲密而无法拒绝的事发生,虽然与对方之间的交情历来已久,但是每次见面都会有一些令自己“头大”的细节,比如,自己的钱或书到了对方那里便有去无回,或对方在你档期已满的情况下提出邀请,等等。

遇到诸如上述的情况,该如何拒绝对方呢?不妨用“这是我一贯的原则”来做挡箭牌。举个例子:碰到朋友想跟你借钱,可是你不想借时,可以说:“非常抱歉,我的原则是:钱不外借”。用这样的回绝方式,可以表示你并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一视同仁。无论对任何人,你所采取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在面对形形色色必须说“不”的情景时,拿出“这是我的一贯原则”的模式回应,可以增加拒绝的力量和面对问题的慎重性。用这种方法,也等于暗示对方你以前可能遇上类似的请求,而且,也已经慎重考虑过该如何回应。这也等于暗示对方,你以前的经验告诉你,这类的请求最好不要答应。此外,用这种方法也传达了你不能违反自己承诺的信息。当你说“非常抱歉,我不能去。因为每个星期六的白天是我与爱人一起陪孩子玩的时间。”回绝别人时,也等于让别人知道你们家庭的例行活动是无法更改的。

当然,在寻找回应方式之际,你可以先帮自己制定一套个人的原则。因此,我们得到一个重点:在轻松自在地说“不”之前,必须自己先真正思考一下个人的立场是什么,这些立场包括:为什么要说“不”?当你拒绝了不想承担的压力时,你还为自己另外创造了哪些其他的空间?当你能够认清并坚持自己所重视的事情时,就能大胆拒绝别人了。比如,为了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而拒绝同事的逛街、爬山等提议。为了追求个人重视的事务,当你对其他活动说“不”时,就会觉得心安理得,不再那么愧疚了。

拒绝前说句“反正”“还是”的转折语

“绝对不可以,我已经说过无数遍了。”

“不行,因为我是你的长辈,就得这样。”

“我虽然感到很抱歉,但还是不行。既然我是你妈妈,就得遵守我的规则。”

诸如此类的回答,是不是很耳熟?这些话似乎已经流传了千百年,很多为人父母者都会引用类似的话教训孩子。诚然,这并不是最佳的沟通方式,但是,这样的回答会留给孩子较小的质疑空间,也无法再怀疑父母的决定,因为这些话的内涵表达得非常清楚,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当孩子看电视的限制时间一到,你可能会长篇大论地说:“好了,我不希望你再看电视了。这些卡通影片的内容很暴力,我非常担心你会学他们,一言不合就用棍子打别人的屁股。而且,你浪费这么多时间看电视,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当然,也没有时间到户外去运动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再说,多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是很好的习惯,你以后长大了,对你保持健康的体魄绝对是有益无害。”孩子可能也会默默地听,然而,孩子在听了你解释这么多之后,也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我偏要继续看。”尤其是当面对年纪小的孩子时,家长说得越多,孩子听进去的就越少。有一位妈妈曾表示:“我4岁的孩子很聪明,如果我说了很多来解释,他就会说:‘妈妈,不要再说了。’让我知道,他已经听不进去了!”

所以,当你拒绝时,话要说多说少,得看孩子的年龄。其实,简简单单说一句:“今天电视看够多啦!还是关掉吧!”“反正你现在必须把玩具收好。”就可以轻轻松松把孩子搞定。

上述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同样适用于日常的人际交流。

“反正我在月底之前是没时间帮你写论文……”

“反正我无能为力……”

“还是找小李帮你在纽约买相机吧……”

由上不难看出,“反正”“还是”表达着“中止判断”和“放弃思考”的意思。有时,它们还能反映出说话者不但要切断“过去”,连“未来”的展望也有要切断的架势。倘若在拒绝他人的时候巧妙使用这一类放弃思考的话语,能有效让对方放弃想要说服你的意愿。

由于能够忽视一切道理,因此,即便是对方堆积再多的道理试图把你说服,你只要来一句“反正我无能为力”,便可让对方在此话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失去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断议论方面,相比之下,“还是”一词较能发挥效力。比如,你可以说:“虽然你这么说,我还是不行哦。”

给对方留下你已“尽力”的印象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总是念念不忘。对于自己所要求的事情,后来经过如何处理,更会非常渴望知道。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请求人的回音,就会认为请求人不重视自己的问题,从而对对方心生反感、不信任感,甚至滋生仇恨心理。相反,即使请求人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只要请求人能做出些关怀的样子,不仅不容易心生抱怨,甚至还会对请求人心存感激,主动撤回让其为难的要求。

在日本历史上,身为摄政大臣的丰臣秀吉,权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有一年,丰臣秀吉提出要亲自去采集松蘑。家臣听后,甚是为难,因为时令已过,松蘑早就采光了。怎么办呢?家臣们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头一天晚上,他们便在一片地里到处插上松蘑。第二天,秀吉来到这里,面对着满地的松蘑,赞叹不已。此时,有个家臣悄悄对秀吉说:“殿下,这松蘑是昨天夜里才插上的……”周围的家臣们顿时吓得面色苍白。

然而,秀吉听后却微笑着说:“我是农民出身,松蘑长得什么样当然比你们更清楚。可这毕竟是出自大家的一片苦心。对大家为满足我突然提出的愿望而表示的心意,我怎能加以责怪呢。相反,倒应该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为了表示我的谢意,这松蘑大家就分去品尝吧!”

丰臣秀吉的家臣,聪明就聪明在是让丰臣秀吉自己放弃了他的不可能的请求,但同时又让他知道了家臣们的良苦用心都是为了他。因此,他不但放弃了采集松蘑的要求,而且还对家臣表示谢意,让大家分尝松蘑。应该说,这种拒绝是很可取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现实生活中,当他人(尤其是上司)向你提出某种要求而你又无法满足对方时,设法让对方产生一种自己已经“尽力而为”的错觉,能有效让对方打退堂鼓,自动放弃其先前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在做出解释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德国作家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角维特的故事吧。

维特为了没有成就的恋情而选择了死。失恋过的人,会理解不能不选择这种方式的心情。当然,并不一定是所有失恋的人都会自杀。对于在恋情上被说“不”的大多数人,尽管心灵受了创伤,但不久还是会死心的。当要死心之际,多半都有理由。“幸亏没有搭上那样的女人”,或者“毕竟她是高不可攀的呀”等,理由各色各样。其实,很显然,这时的理由本身并不怎么重要。

上述现象便是心理学上所谓“合理化”的机能。它是防卫机能的一种,为了回避自己的不安,给自己找一些方便的理由来作为借口。像《伊索寓言》里无论如何也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对自己说“那葡萄太酸了不能吃”的故事,正是合理化的典型例子。

一言以蔽之,合理化就是把自己能力的不足,转嫁责任于其他事物上。这样,纵然失恋了,也可以防止把自己逼到非要夺取自己性命不可的地步。

想巧妙地拒绝,要领之一是利用这种合理化的机能把对方所感受的不愉快消除殆尽。

为达此目的,要让前来拜托的对方畅所欲言,即让对方尝到那种已把你彻底逼到尽头的气氛。这时,你有必要假装已屈服于对方的热诚。但是必须保留做决定性的答复,而经过几次之后,才加以拒绝:“经过一番考虑,还是不便接受,实在对不起。”这个方法,使对方有一种满足感:“我已尽力而为了。”这种心理必然会趋向把责任推给对方:“那个家伙真是不可理喻!说难听点,真是愚蠢啊!”有了这种理由做借口,被拒绝后的不愉快就会消失掉。

又如,有人邀请你周末去郊游,而你对这个时间早已做了安排,怎样拒绝他呢?“郊游?太棒了!我早就想和你一起好好到郊外玩玩了,可是……”由于你对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表示了遗憾,他虽遭到拒绝,鉴于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心里还是感激你的。

当上司向你提出你并不能满足的请求后,不妨运用此法。首先答复:“您的意见我懂了,请放心,我保证全力以赴去做。”过几天,再汇报:“这几天×××因急事出差,等下星期回来,我再立即报告他。”又过些时日,再禀报上司:“您的要求我已转告×××了,他答应在公司会议上认真地讨论。”尽管最终事情极有可能不了了之,但你也会给上司留下好感,因为你已造成“尽力而为”的假象,上司自然不会再怪罪你了。

而对前来兜售办公用品的推销员说“不”,如果被拒的对方平日就没有利害关系,直接拒绝就可以了。如果碰上重要的客户,既不伤对方的感情,又要看起来尽量符合对方的要求,不妨也给对方造成一种自己已“尽力而为”的假象。举个例子,明知不可以接受的事,也要先说:“知道了,我尽最大能力努力看看。”以此来让对方放心。待其离开后隔一段时间,煞有其事地电话告知:“我们经理忙了一上午,等经理闲暇的时候,我再和他提提这件事。”“我下午正要对经理提出时,谁知马上又要组织开一个会了。”如此这般逐一回答,表示并没有忽视对方的要求,纵使在公司里根本没把它当成问题处理,也要在回答时装作很认真的样子。

在拒绝前,要找到替代方案

在拒绝对方的时候,为了不伤害彼此的关系,最好有代替的拒绝,或给予对方其他补偿或提出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你跟我要求的这一点我帮不上忙,我用另外一个方法来帮助你”。这样一来,他虽然被拒绝了,但他还是会很感谢你的。因为你拒绝他的同时,又提供了其他方法,帮他想出另外的出路,实际上还是帮了他的忙。

甲:“您就帮我把这件事办了吧!”

乙:“这件事我实在没有时间帮你去办了,你不妨去找××试试。”

甲:“这份资料,我能借用几天吗?”

乙:“对不起,这份资料我这几天还要用,不过图书馆里还有一份没有借出去,你赶快去还可以借到。”

当对方确有为难之事求助于你,你又无法承担或不想插手时,你可以用为对方另找其他出路的方法,来弱化可能产生的不愉快。对方有了其他“出路”,就会对你的拒绝不在意了。

还有这样一则对话:

小李:“小张,王经理让我把这些资料整理好,但我怕做不好,你能帮我完成吗?”

小张:“我很愿意帮你的忙,不凑巧得很,我自己的那份工作还没干完。其实以你的能力和素质是完全可以做好那件事的。你不妨先干着,也许我能帮你干点别的什么。”

小李:“那好吧!谢谢你啊!”

小张的这一番话说得非常妙,如此既有拒绝,又有相反的建议,建议他先干着,对方还有什么话好说呢?相反,如果小张本能地回答:“你的事我可不在行。”这是很不好的拒绝方法,很容易伤了同事之间的和气。

工作、生活当中,很多事情并不见得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只是对于那些心急如焚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到其中一条道路,如果我们觉得对方所选择的这条道路实在不妥,那么可以向他们提供另外一种自己可以帮得上忙的建议。比如,“你说的方法很难实现,我恐怕无能为力。不过我有另外一个建议,你不妨一试……”

提出的建议如果对方能接受,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倘若对方不接受,仍旧坚持原来的方案,那么你无法帮忙也在情理之中,拒绝起来便是有理有据,顺理成章了。

这种拒绝的方法在商务谈判中尤为适用。因为在商务谈判中很多时候仅仅依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双方最关心的是切身利益,断然拒绝会激怒对方,甚至交易终止。假使我们在拒绝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适当优惠条件进行补偿,或为对方提供其他的解决方案,往往会取得曲径通幽的效果。

1.给予适当的补偿

自动剃须刀生产商对经销商说:“这个价位不能再降了,这样吧,再给你们配上一对电池,既可赠送促销,又可另作零售,如何?”

房地产开发商对电梯供销社报价较其他同业稍高极为不满,供货商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的产品是国家免检产品,优质原料、进口生产线,相对来说,成本稍高,但我们的产品美观耐用,安全节能,况且售后服务完善,一年包换,终生维修,每年还免费两次例行保养维护,解除您的后顾之忧,相信您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2.为对方提供其他的解决方案

如果上司给你不合理的要求,你的拒绝方案绝对不是直接拒绝。

到底什么是不合理要求?定义其实有些模糊而且带有主观认知。一个对你而言可能不合理的要求,对提出那项要求的人来说,他可能不这么想。尽管如此,的确有些方法可用来回应不合理的要求,或是请对方再慎重考虑他们的要求。

当你碰到那份工作不是在你负责范围内时,你可以跟对方建议,那件事情最好找另一个承办人商谈,而不是直接说:“那不是我的工作。”把人家硬生生地拒绝掉。我们必须清楚,出现问题了,应该解决问题,而不是再制造新的问题。

“某某是市场调查的专家,我相信他能给你更详尽的回答。你可以问问他!”

“因为我做的是活动规划,并不参与资料管理。让我想想你可以找谁。”

“制作宣传册不是我的特长,我只是个文字撰稿人,而且我也不熟悉美术设计。我想,你需要的是一个美编人员,我可以推荐一些人给你。”

这种方法之所以见效是因为,即使是有亲密关系的人,当拜托他做什么事,或者相反的要拒绝他什么事时,常拿“代替物”(当然,不仅仅限于物,还可以是人)来让对方承认你的心意。这时那“代替物”或许并没什么重要的意义,但在心理上,这种“补偿”则是非常奏效的方法。

有一个时期,市场上钢材特别紧张。有个专门经营成批钢材的公司生意非常兴隆。一天,公司经理的好朋友来找他,说急需一吨钢材,而且希望价格特别优惠,要求比市场上的批发价还低10%。公司经理因为过去的亲密友谊,实在无法毫不留情地加以拒绝,所以就巧妙地用补偿法来对付这位朋友。他对朋友说,本公司经营钢材是以千吨为单位的,无法拆开一吨来给他。不过,总不能让老朋友白跑一趟。所以他提议这位朋友去找一个专门经营小额钢材的公司。这家小公司和他们有业务往来。他可以给这家小公司打招呼,以最优惠的价格(毫无疑问,这一“最优惠”的含义是模糊语言。因为再优惠,也不会比市场批发价低10%)卖给他一吨。这位朋友虽然遭到了拒绝,但因为得到了“补偿”。所以拿着他写的条子,高高兴兴地去找那家小公司,最后以批发价买了一吨钢材。

以诸多有关说话技巧的著作出名的美国人际关系研究者戴尔·卡耐基介绍过这样的例子:他有一个朋友是到处争先邀请演讲的学者,有一回无论如何也不能不拒绝一次来自有人情义理关系的演讲时,他采用了下面的方法。首先实话实说:“很遗憾,我实在排不出时间来。”紧接着,推荐别的演讲者,也许还附带加上这么一句话:“某某先生说不定是比我更适当的人选哩!”这种方法,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因拒绝之后立即予以“补偿”,所以,本来因拒绝而必然产生的不满、失望的感觉获得补偿,把对方的关心导向那个代替物上面去。这时,如果能紧接着给予有关那代替物的确切情报,往往效果更佳。比如,要推荐演讲的代替者,则要告诉对方那代替者的通信地址、联系方式、他的优势与强项等,最好自己能当他的介绍人。

第二,不是有其他的意思而拒绝,显然始终保有协助的姿势,故能让对方认知这边的诚意。

第三,这表示受托的一方确实是有推卸不掉的事情,以致必须想方设法通过补偿来加以拒绝,所以,这种情况下说出“不”的理由更加有力。

而且,如果能说服对方,代替物比现在的要求能给对方更大的满足,则拒绝了现在的要求,反倒可以令对方高兴。这时要注意,即使要推荐代替者,也绝不可过于自卑。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例子,王涛邀请陈一楠去参加一家婚庆公司的开业典礼,如果陈一楠这样说:“我不是适当人选,某某某才是。”这种说法就非常有可能被对方误以为是别有用意。老道的说话者往往能够始终一贯强调:“我有心协助,但实在是事非得已。”

值得一提的是,拒绝时除了可以提出替代建议,隔一段时间还要主动关心对方情况。有时候拒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方会不定时提出同样的要求。若能化被动为主动地关怀对方,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可以减少拒绝的尴尬与影响。当双方的情况都改善了,就有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

先承后转,不伤人心

有时对方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但因条件的限制无法予以满足。面对这种情况,拒绝的言辞可采用“先承后转”的形式,使其精神上得到一些宽慰,以减少因遭拒绝而产生的不愉快。例如,一家公司的经理对一家工厂的厂长说:“让我们公司做你们的经销商,以我们的名气和你们的实力来打造一个全新的大品牌,你看怎么样?”厂长回答:“这个设想很不错,只是目前条件还没有成熟。”厂长这样说既拒绝了对方,又给自己留了后路。

对对方的请求最好避免一开口就说“不行”,而是要表示理解、同情,然后再据实陈述无法接受的理由,获得对方的理解,令其自动放弃请求。

李毅和王静是大学同学,两人毕业后一直没有来往。一天,王静突然向李毅提出借钱的请求,李毅很犯难。李毅这几年做生意虽说挣了些钱,但也有不少外债。这次要是借吧,怕担风险;不借吧,同学一场,又不好拒绝。思忖再三,最后李毅说:“你在困难时找到我,是信任我、瞧得起我,但不巧的是我刚刚买了房子,手头一时没有积蓄。你先等几天,等我过几天结账了,一定借给你。”

有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很急于事成而相求,但是你确实又没有时间、没有办法帮助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情况和他当时的心情,一定要避免让对方造成误会。

拒绝还可以从感情上先表示同情,然后再表明无能为力。

先扬后抑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先承后转”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力求避免正面表述,而采用间接拒绝他人的一种方法。先用肯定的口气去赞赏别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然后再来表达你需要拒绝的原因,这样你就不会直接地去伤害对方的感情了,而且还能够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同时也为你自己留一条退路。

一般情况来说,你还可以采用下面一些话来表达你的意见:“这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只可惜由于……我们不能马上采用它,等情况好了再说吧。”“这个主意太好了,但是如果只从眼下的这些条件来看,我们必须要放弃它,我想我们以后肯定是能够用到它的。”“我知道你是一个体谅朋友的人,你如果对我不十分信任,认为我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那么你是不会找我的,但是我实在忙不过来了,下次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一定会尽我的全力来支持你。”等诸如此类的话。

这样的表述虽然最后结果是拒绝别人,但因为赞扬和抬高了对方,对方不但不会生气,还会觉得你是个体贴的人。

借助对方的说法拒绝对方

借用对方的说法,可以封住对方的意图。即顺着对方的说法,先表现出尊重对方,使双方在宽松的气氛中交流沟通,然后,话锋一转,运用对方言谈中的内在逻辑,表达出自己的本意。子西便是运用这种方法让楚昭王消除了嫌隙,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自己的疏导,从而悔过自新。具体情节如下:

一天,楚昭王想要到荆台游玩。司马子期进谏说:“到荆台游玩,左有洞庭湖的波涛,右有彭蠡口的江水,南望是猎山,下临方淮河,在那里玩乐能使人忘却年龄忘却生死。过去国君去游玩,都因此亡国,希望大王不要前去游玩。”

楚昭王说:“荆台是我的地盘,有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就该去享乐,你为什么要阻止我去游玩呢?”昭王越说越气,令侍臣将司马子期痛打一顿。这时,令尹子西驾着四匹马拉的安车,径直来到宫殿前,对昭王说:“请大王上车,让我领您去荆台观赏。”楚昭王转怒为喜,上车后拍着子西的背赞扬道:“到荆台游玩,我与你共享乐趣。”

子西扬鞭驾车走了十来里路,突然勒住缰绳停了车,说:“我不能下车跪拜,只希望能说几句话,不知大王是否肯听。”昭王游兴未减,满口答应:“只管说吧!”

子西说:“我听说,做臣子忠于他君王的,以官爵俸禄来赏赐他是不够的,做臣子的阿谀他的君王,用刑罚来惩处他也是不够的。像司马子期这样的人是忠于君王的,像我这样的人是谀臣,请大王杀死我,惩罚我的家人,并给司马子期加赐俸禄。”

于是,楚昭王驱车返回了。

有一次,某公司想聘请工程师蒋宇,当时,蒋宇还有许多其他事情,所以,想把理由浓缩成“太忙”二字来拒绝这份工作。

没想到这个公司的经办职员一边点头一边听完了蒋宇拒绝的理由之后,这样对蒋宇说:“我知道您对这份工作感兴趣,所以我才拜托先生的呀。”听了这句话,蒋宇一时间居然不知所措了。心想,也许自己说的有兴趣的话被过分评价了,所以,只好再一次强调不行:“我虽然有兴趣,但实在是忙于别的工作脱不开身……”

没想到,他却这样回话:“正因为先生很忙,所以我才认为先生对这方面的工作很有心得,能很快办好。我们一向不去拜托那些并不忙碌的先生的。”这也许是一种巧妙的恭维话,但的确能让人失去反驳的依据。最终,蒋宇成功被说服,接下了那份工作。因为蒋宇实在找不出其他理由拒绝。

被人诟病的“自谦”与“自贱”集于一身,恰是启功先生的智慧之处。他要跟俗世保持距离,又不愿伤害别人,就使出了此招,委屈的是仁者自己。客气、和蔼、彬彬有礼,书里用一个词“谦己敬人”指代了。常“用敬”并不等于无是非,启功先生对粗野、蛮横、无礼的东西,冷不防一针扎将过去,直奔要害,常常令撒野者尴尬不已。一日,空军司令秘书替首长索字,言语轻佻霸道,启功先生缓缓问道:“如果我不写,你们首长不会派飞机来炸我吧?”秘书笑着回答说:“当然不会啊。”“那我就不写了!”夫子笑而罢笔。

启功先生有自己的拒绝法。77岁那年,应邀出席某会议。启功先生不能不去,去了又不能不说话,在众目睽睽之际,启功先生站起来,徐徐发声:“我没有别的本事,就给诸位敬个礼吧。”话毕,迅疾将手抬至眉额,算行了礼。未戴帽子的这个敬礼,自始至终不露媚色,一脸冷峻,令场内心有灵犀者肃然起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电影公司“大映”的社长永田雅一,当政府以战时体制为由要把原来的五家电影公司裁减成两家时,他加以反对,主张要留下三家。“政府承认营利法人。因为是营利法人,所以三家公司比两家公司在经营上更为有利,也有进步。”

在《帕尔斯警长》这部电视剧中,帕尔斯警长的妻子出于对帕尔斯的前程和人身安全考虑,企图说服帕尔斯中止调查一位大人物虐杀自己妻子的案子。最后她说:“帕尔斯,请听我这个做妻子的一次吧。”他却回答说:“是的,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妻子这样劝我,我更应该慎重考虑。可是你不要忘记了这个坏蛋亲手杀死了他的妻子!”

奥莉亚娜·法拉奇是意大利著名的女记者,也是当代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曾经成功地采访了基辛格、甘地、侯塞因、阿拉法特、西哈努克亲王等政府要人,而且深入无数战火纷飞的战场进行实地采访。20世纪60年代,美国进攻越南时,她在越南战场上出生入死,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报道。

法拉奇称得上是真正的说话高手,在西方“法拉奇式的采访”受到许多人的崇拜。此外,她还是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以《易子议》一书闻名于意大利文坛,但她最自豪的仍是她的高超说话术,这些成就使她荣冠“政治记者之母”的美名。她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就在于她善于运用“精准攻心”的语言策略来对付各种被采访者的诡辩。她曾经说过:“我的秘诀是开门见山,然后给对方最致命的一击。”

霍梅尼是伊朗一位令人敬畏的领袖。法拉奇第一次采访霍梅尼时,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告诉你,先生,你是伊朗的新沙皇。”在采访霍梅尼之前,为了尊重对方的宗教习俗,法拉奇不得不穿上伊朗妇女的传统装束,身披长纱,把全身包裹得像一个密实的大粽子。但法拉奇却一直认为,存在于服饰后面的不单是保持一种古老习俗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女性的政治地位问题,她内心对这种以宗教之名而行强迫之实的做法非常不满,但为了顺利采访到这位宗教领袖,她还是穿上了这种服装。

霍梅尼被这位泼辣的女记者的第一句话给击中了要害,内心恼怒不已,但法拉奇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继续说:“先生,我被人强迫穿上这身衣服来见你,你明白强迫的含义吗?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强迫那些妇女遮掩自己,把丰满的躯体隐藏在既不舒服也不漂亮的服装里,让妇女们无论工作或是行走都极不方便?在你的国家,妇女和男子是平等的,她们和男子一样参加战争、受训、坐牢、工作、革命,但为何待遇却是如此不平等?”

霍梅尼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何曾让人当面责备过。而法拉奇的谈话策略又相当高明,一见面就迅速出击,可以从服饰深入到人权和尊严等话题。霍梅尼被她的语言攻击逼急了,以致说话毫无章法可循,他平时傲视一切的作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语气有些偏激的怒气:“法拉奇小姐,你必须记住这样的事实:对革命有贡献的妇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那些穿着伊斯兰服装的女人,而不是像你这般装束的怪女人,涂脂抹粉毫不遮掩地到处招摇,像只蝴蝶般,引来一大群心怀不轨的男人尾随在后。你要知道,在大街当众展现自己脸蛋和身材的女人是不会和国家并肩作战的,她们只知道安逸享乐,从来不懂得为国家分忧。她们不知自爱,用自己的身体把男人迷得神魂颠倒、心猿意马,甚至于姐妹之间还为男人争风吃醋破坏情谊。”

法拉奇立刻抓住对方谈话中的“弱点”所在,对方不从正面与她讨论人权的问题,而将她的注意力引向别的论点上,因此她毫不示弱地反驳说:“这不是事实。我并非单指衣服,而是指它所代表的意义,也就是妇女们被歧视的现状。革命以后的妇女们,只能再回到那顶‘破帐篷’里过生活,她们不能到大学里深造,也不能到海滩上享受阳光,她们如果要游泳,也必须从另一处照不到阳光的地方下水,并且还要披上长纱,如果是你,披着一件长纱能否畅快地游泳呢?”

霍梅尼忍不住气恼地说:“这不关你的事情,这是我们的风俗,如果你不喜欢伊斯兰教的服装,你没有必要穿上它,因为伊斯兰服装是替贤淑的妇女准备的。”

法拉奇马上站起来说:“谢谢你的提议,既然得到你的首肯,我现在就要脱下这身可笑的、中世纪的、呆板的粗布……”

法拉奇不愧是“政治记者之母”,当她单刀直入地攻进对方的“心理弱点”时,霍梅尼已经处于下风,只有千方百计地诡辩,不但只讲衣服本身,不涉及政治问题,又乱无章法地说女性现代服装是如何没有道理,结果反被法拉奇一击而倒,最后在访谈中尝到败北的滋味。

上述均是借用对方的逻辑说法,坚持自己反对意见的例子。

明快的拒绝令人不再纠缠

在人际交流沟通过程中,遇到你必须拒绝的事情,而你又不愿伤害对方的感情,这时你可以寻找一些托词。比如说:“对不起,我实在决定不了,我必须与其他人商量一下。”“待我向领导汇报后再答复你吧。”“让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先讨论其他问题吧。”

上述办法虽然可以摆脱窘境,既可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又可使对方知道你有难处。但是,这种办法总有点儿不干脆。因为,这样虽一时能敷衍过去,但对方以后还可能再来纠缠你。总有一天,当他发觉这就是你的拒绝,明白你以前所有的话都是托词,于是他就会对你产生很坏的印象。所以,有时不如干脆一点儿,坦白一点儿,毫不含糊地拒绝。

有些人觉得不便拒绝,随便找些不值一驳的理由来暂时搪塞对方,以求得一时的解脱。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法,因为对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纠缠下去,直到你答应为止。比如,你不想答应帮他做事,推说:“今天没有时间。”他就会说:“没有关系,你明天再帮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又如,你不想要对方想转让给你的一部旧手机,你推说:“钱不够。”对方可能会说:“钱以后再说。”就把你轻易应付过去了。或者你不愿意跟对方跳舞,推说:“我跳不好。”那么他一定会说:“没关系,我慢慢带着你跳。”

如果你寻求一些经不起反驳的小小谎言,一旦对方实施进一步的“攻击”,便会让你有所慌乱,这种情况下,你说“不”的意志便很难得到贯彻了。因此,应付这种情况,你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用较单纯的理由明确地告诉对方:

“你托办的这件事办不到,请原谅。”

“这件衣服的颜色我不喜欢,很抱歉。”

“我已经另约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对不起。”

“……”

上述拒绝之语虽说显得生硬些,但理由单纯明快,不给对方可乘之机,能免除后患。

去年圣诞节,董思杰对女友说:“公司有事,必须加班,晚上不能陪你过圣诞节了。”女友虽然不悦,但仍旧抱着理解的态度,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吃快餐,自己度过圣诞节的夜晚。

但是没过几天,好友却告诉她,她在圣诞节那天,看见董思杰和另外一个女孩在某家高级餐厅共进晚餐。董思杰的女友听了之后愤怒不已,便回去质问董思杰。董思杰见事情隐瞒不住,便只好和盘托出。原来那个和董思杰共进晚餐的女孩是他的前女友,因为她在感情方面受了点儿挫折,所以请董思杰陪她吃顿饭。因为当初是董思杰先提出分手的,所以心存愧疚的董思杰便没有拒绝前女友的要求。不过为了不让现任女友吃醋,便只好借口加班。

虽然董思杰如实交代,可是女友还是因此愤愤不平,不仅大闹不休,而且差点儿和董思杰分手。虽然他俩的感情最终被董思杰挽救回来,可是造成的裂缝,却不是短时间内能抚平的。

你遇到的诸多问题,许多都不是单凭自己的力量就能解决的。既然如此,不妨让自己和别人把思路放开,不要拘泥于一条看不到希望的道路。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些人虽然不会为自己的拒绝说出一连串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他们会为了抚慰对方“受伤的小心灵”,往往在拒绝之后,附带一大堆安慰的话,其实,这无异于画蛇添足。解释也不用过多,稍微表示一下歉意即可。倘若安慰的话语过多,反倒有可能给对方制造可乘之机,使你更难以拒绝。为避免这样的后果,你应该以“不喜欢”“办不到”“不方便”等单纯的话语坚持到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运用赞美法达到拒绝目的

南朝齐代有位书法家叫王僧虔,写得一手绝好的隶书,但是当朝皇上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一个翰墨高手,他要和王僧虔比个高低,两人都写完了一幅字。

高帝问王僧虔:“谁为第一?”

如果是一般的大臣,当然会立即奉承皇上说:“臣不如也。”但王僧虔却是一副傲骨,明明自己的书法高于皇帝,为什么要违心地回答呢?这位才思敏捷的书法家竟说出一句千古流传的绝妙答词:

“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齐高帝,即萧道成(427年—482年),南齐开国皇帝,479—482年在位。

王僧虔巧妙地把臣与帝的书法比赛分为“臣组”与“帝组”加以评比,通过赞美皇帝的书法在帝王中首屈一指,既满足了高帝的“冠军欲”,又维护了自己的荣誉和品格。皇上听了,也只能哈哈一笑而已。

王僧虔在这里“巧妙区分”,运用赞美使自己回答得委婉圆转,皇上明明知道王僧虔是有意规避难题,但也无话可说。

某公司有位专家,因事向领导请一星期的假。可领导只给他三天假。

领导说:“你是个能干的专家,别人需要七天办的事,你三天就能办妥。”

专家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办公室。

专家如果反驳领导的话,就等于间接地否认了自己的能力。领导这种说“不”技巧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拒绝,那就是承认自己不行。试问,天底下又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呢!

妻子:“亲爱的,格林夫人买了一顶帽子,真好看!”

丈夫:“如果她像你这么漂亮就不用买帽子了。”

这个聪明的丈夫通过夸赞妻子的美貌,巧妙地达到了拒绝目的,既讨好了妻子又不需要破财,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