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让孩子健康成长(1)

【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通过我对身边孩子的观察以及对教育史的学习发现,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是导致一些孩子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父母的完美主义要求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做事认真、成绩较好的特点,他们是父母与老师的骄傲。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完美主义的习惯,并且越来越严重,最后形成强迫症。这些孩子会表现出当作业有一点涂抹修改时就把整张纸撕掉重新做;或者做题时习惯一遍遍检查使做题速度越来越慢;更严重的是上学的路上忍不住数脚下的地砖数量造成上学经常迟到。这些强迫症影响着孩子,在一件事情没能完美地完成时,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对自己不断否定:“我不行”“我的脑袋不好使”“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这样下去,孩子的自信就会完全丧失。

因此,只有让孩子从心理上不断地自我肯定才能为其不断地进步提供必要的动力。对这些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我认为摆脱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自尊和自信是最为重要的。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我向大家介绍几种简单并有效的办法,父母不要过分苛求孩子行为的完美,对于已经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来说,父母更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例如,孩子自己画了一幅马,这时家长不能挑剔孩子画中存在的问题,而要对孩子做出表扬,称赞孩子成功的地方,可以说:“看,这马尾巴画得多好呀,像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马的颜色真漂亮呀!我敢说这匹马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

但要注意的是,父母的称赞要让孩子觉得是真诚的,不是敷衍的、客气的、虚伪做作的。因此,为了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父母在思想上要有所改变,语言上也要讲究方法。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是让自卑的孩子获得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做应该做的事,并把该做的事做好就是成功的。当我们变更表扬孩子时所用的人称,即把“我”改成“你”时,这样简单的方式就能使孩子多做自我肯定。从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转换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样的一个过程能够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对的。这种行为增加了对孩子赞赏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把“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说成:“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自豪!”父母可以撇开其他人的评价,对孩子多做鼓励和赞扬。但是包括其他小朋友在内的一些人不会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或故意刁难,甚至冷言冷语地讥讽。

另外,孩子不可能一直依赖别人的夸奖来树立自信,而是要依靠自己内心世界的力量才能前进。有些孩子是离不开成人的赞扬的,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肯定。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果将来是个球员,那么每传一次球他都会看看教练的脸色,这样就无法成为一个好球员。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就要当面指出他正确的地方,然后让他不要看重他人的看法。本来就自卑的孩子如果犯了一点错就遭到批评,那么他就会更加不知所措了。这时我们就要告诉孩子承认并改正错误才是对待别人批评的最好方式。当孩子能够主动承担自己的错误时,我们就可以告诉他:“你能承认错误需要你很大的勇气,这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你可以对自己说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对自卑感比较严重的孩子来说,我们强化其自我肯定意识时,因为他们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肯定是非常不堪一击的,极其脆弱不堪的,所以他们需要得到外界的强化才更肯定自己。孩子的自我肯定的强化方法有很多,例如:让孩子做一本“功劳簿”,每周用几分钟时间记下或画上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才是“功劳”,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以及自己为了进步做出的努力都是“功劳”,可以记录下来。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些画片、玩具、小人书等奖品,等孩子有一点进步,或做了让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就奖励给孩子准备的小奖品。我们还可以教孩子用自言自语的方法肯定自我,当孩子遇到困难正畏缩不前时,我们让孩子通过自我赞扬,例如可以鼓励自己说:“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惧怕失败的好孩子,再来一次吧!”的方式来自我肯定。

要让自卑的孩子合理地使用自我肯定,而不是让他“滥用”自我肯定。不是在任何时间或任何情况下都要进行自我肯定,自我肯定要分时间、场合,也要有原则、标准和尺度。就如医生对病人下药一样,良药也不能超出药量。如果孩子自我肯定超过了度,就面临变成一个自负甚至是唯我独尊的人,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自我肯定进行强化时要注意上述倾向的发生。

【儿童对外部秩序具有敏感性】

儿童要了解外部世界的环境之前往往需要看到外部世界的秩序,对外部世界有所了解后才能了解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儿童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对秩序具有敏感性,这在儿童一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并一直持续到两岁左右。

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很少关注儿童的这一能力,因为大人们觉得孩子们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成人所特有的。大人们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在家里摆放物品,从来没有考虑到孩子是怎么想的。对那些秩序敏感的孩子来说,身边细微的环境变化都会使他的心情受到影响。如果孩子周围的环境十分杂乱无章,就会造成孩子心情烦乱,并十分痛苦。这时孩子们往往通过大声的哭泣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样的激动情绪长期进行下去,对孩子的身心是十分不利的。

孩子对外界的敏感性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并且会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消失,所以,这种敏感性显得尤为珍贵。可以这样说,在人类成长过程中,这一时期是最重要和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可是在成人眼中,孩子的这种秩序感是十分混乱无章的。那么,成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成人往往不会考虑到孩子的想法而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着生活的环境,这也就意味着孩子生活的环境并不属于孩子自己。

对孩子来说,成人主宰着环境,孩子无法表达对于环境中的位置的不满,只有通过哭闹和喊叫的方式来排解。这时不管成人对孩子怎么去爱抚,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固执地哭闹不停。成人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就把这种常常发生的哭闹看成是孩子正常的反映。

事实上,是孩子对秩序的敏感造成了孩子早期哭闹的任性行为。那么,成人怎样理解孩子的秩序感呢?儿童又如何用心灵去显现他的秘密呢?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一位保姆每天推着一辆里面坐着五个月大的婴儿的童车从房前的花园里慢慢地走过。我很关注这个孩子会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原来一块镶嵌在灰色的旧墙上的白色大理石碑吸引了她。花园里开满鲜花,但是当她来到大理石碑附近的时候才会非常开心。保姆很聪明地发现出生不久的小孩对大理石碑比较感兴趣,所以每天都会推着童车来到这石碑前多停留一会儿。

小孩经常动不动发脾气,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敏感性促成的,我能找到生活中鲜活生动的真实例子。

我再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有一次我去旅游,当和一群游客一起经过那不勒斯的尼禄岩洞时,我们这群游客中有一个带着自己一岁半的孩子的妇女,她的孩子很小不能一个人走过这个岩洞,这名女士只能抱着他走,所以一会工夫就累得满头是汗。她因太热就把外套脱下来挂在手臂上,抱着孩子继续向前走。

但这时孩子哭闹起来,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这位母亲非常着急,用尽一切办法想让孩子平静下来,但都不起作用。母亲累得疲惫不堪,而且心烦意乱。游客们也都来帮这位母亲哄孩子,他们轮流抱着孩子走来走去,但孩子却变得更加激动不已,孩子的任性已经到了几乎不能收拾的地步。

看着这个哭闹的孩子,我想这是孩子对环境敏感引起的。于是,我想出一个办法,我满怀信心地走到母亲的身边,对她说:“夫人,我帮您穿上外衣可以吗?”那位母亲看着我表现得非常惊讶,天气如此之热,她很不情愿穿上衣服。

不过,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她最终把外套重新穿上。

这时,发生了奇迹,孩子停止了哭闹。孩子嘴里还不住地说:“妈妈,衣服。”孩子的意思是妈妈的衣服不应挂在手臂上而应该穿在身上。这时,孩子又伸出手让妈妈抱,这可能是孩子觉得大家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存在,现在又变得高兴起来了,我们的旅行也得以继续下去。

通过这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将妈妈脱掉外套看成是原来固有的秩序被突然打乱,物品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就变得不再和谐,这样孩子认知出现障碍。而只有把这个举动纠正过来,孩子才恢复平静。

我曾亲眼看到在另外一个家庭发生的事,它同样让我印象深刻。

我以前去过一个家庭,那天那家庭的女士因身体不适半躺在沙发上。女佣给她拿了两个靠垫垫在了她的背后希望使她能够舒服点。这时女士的二十一个月大的女儿想要妈妈讲故事给她听。虽然她很不舒服,但是为了不扫孩子的兴致,只能忍着身体的不适给孩子讲起故事来。

孩子津津有味地听着妈妈讲着,可是,妈妈实在难受得很,就停下来让孩子跟自己去卧室里,这时孩子大声地哭闹起来,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担心妈妈的身体才会哭起来的,就去安慰孩子。当佣人把背靠垫拿起来要送到卧室时,孩子大喊:“不准拿靠垫!不准拿!”孩子大声地喊叫着似乎希望靠垫放在原来的位置不许动。

人们将孩子哄到母亲的房间里。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伤心,于是想坚持把故事给孩子讲完,母亲继续讲着,可是孩子还是哭闹不停,对妈妈的故事已经不再感兴趣,嘴里不停地说着:“妈妈,沙发。”

妈妈讲的故事还是刚才的那个,但母亲、靠垫、沙发不是原来的位置了,妈妈在不同的地方讲同一个故事,这已经打破了孩子心中原有的秩序感。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能够看出,孩子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是她的本能。令我们惊讶不已的是,孩子的这种本能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另外孩子对这种秩序感十分喜欢并努力尝试去应用它。混乱的微小细节孩子都会很注意,这些微小细节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或成人即使从身边经过也不会注意到。

经过对幼儿园孩子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当一些物品不在原来位置上时,孩子们就会将其放回原来的位置。例如,一个小板凳被放在孩子原来位置旁边的小台子下时,或一张椅子歪斜了,两岁的孩子会主动将它们摆到原来的位置或整理一下。每天放学之前孩子们会自觉地将自己曾用过的物体放回原来的位置,好像如果东西乱放会让自己很心烦意乱似的,摆放东西也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

秩序会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在孩子眼里,物体摆放原处就是有秩序感。他们会经常关注自己身边物体的摆放位置,当这些物体原来的摆放位置被他们记住了,那么这种秩序感就产生了。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关注,他们能够辨别方向,这种秩序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秩序感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如果成人也能像孩子这样对秩序具有敏感性就会即使闭着眼也能将我们需要的物体找到了。

我们在孩子们的游戏中能够发现这种幼儿的秩序感,孩子们对这种秩序感具有不同寻常的热爱。在秩序中孩子能够获得没有掺杂任何东西的快乐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皮亚杰教授在椅子下面放一件物品,之后让孩子们在门外待一会儿,这时他将刚才放在椅子下面的物品放在对面的一张椅子下面,他觉得如果孩子在原来椅子下找不到物品就自然会去其他椅子下找,可事实让他出乎意料,孩子一进屋就去开始的椅子下找,没看见时就用很遗憾的口气对教授说:“找不到了。”孩子们根本没有想到去其他椅子下面找找看。

皮亚杰教授重新做了一遍刚才的实验,这一次,他故意让孩子看到了他把物品从原来椅子下移到另外一张椅子下面的过程。但令人不解的是,孩子们还是按照之前的方式找了一遍,还是说了同样的话:“找不到了。”教授想可能是孩子觉得这个游戏太幼稚不愿意去参与。

教授于是从第二张椅子下拿出那件物品,问孩子们:“你们刚才没看见我把东西放在这吗?”孩子说:“我看到了。”然后又指着第一张椅子说:“可是东西应该在这个位置的呀!”由此可见,孩子不在于找到东西,而是将兴趣集中在那个东西应该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孩子的意识里认为在原来的位置上找到原来的物品才是有意思的游戏,如果,物品不在原来的位置上,或者原来的物品被换掉了,游戏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孩子们认为皮亚杰教授没能明白这个道理,他的游戏非常的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