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新媒介环境

时至今日,人类的信息传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和电子传播阶段。每个阶段的进步都是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的。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而每一次大革命都给人类的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的进步奠定了新的基础。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介改变世界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新媒介的界定

作为一种人类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媒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自从产生交往以来就没有离不开过媒介,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表情、图画和文字等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浪潮的不断推进,各种新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显著,特别是作为新技术浪潮的先导性技术——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既普遍又深刻。

国内外对媒介的定义大同小异,一般认为媒介就是人们传播信息的工具。从原始人类的声音、语言、文字,到现在人们所熟悉的书籍、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都属于媒介的范畴。麦克卢汉更是指出“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媒介即讯息”是他对媒介的界定。“一切人工创造物、一切技术和文化产物,甚至大脑和意识的延伸”都是媒介,这一观点唤起了整个社会对媒介的重新思考和界定。

新媒介(New Media)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术语,因为关于新媒介的确切定义,目前业界和学界尚未达成共识。目前,关于新媒介的概念都是宽泛的、相对的。新媒介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介形态,这个“新”主要是相对于旧的传统媒介而言。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新媒介,而由于新技术还在不断更新换代,新媒介的概念也在不断被更新。

新媒介(New Media)源于1967年的一份商业计划书。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NTSC电视制作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首次提到了新媒介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次使用了“新媒介”一词。随后,新媒介一词便开始广泛使用开来。

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学者对新媒介进行了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新媒介下过定义:新媒介就是网络媒体。美国的俄裔新媒介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介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相关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现出来。在国内,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介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认为,门户网站、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属于新媒体。

百度百科解释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等”。《日本现代设计事典》中对新媒介的解释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有线类,即情报提供与终端均有线连接的;无线类,即卫星播送与高解像度电视、数码电视等,是电波传送的;商品类,即光碟、八毫米录像带等。在这个界定中,数字传输与数字制作成为新媒介的主要指标。

但是“新媒介”的概念从诞生开始,就不断被更新换代。比如,一开始这个概念是指当时刚开始兴起的电视,但互联网出现后,原来的新媒介——电视却成为了“传统媒体”。后来,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都被泛称过“新媒介”,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社区、IPTV、触摸媒体、博客、微博、高清电视甚至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搜索引擎等。新媒介之所以没有确切和统一的定义标准,和它牵涉的技术范畴过多、过杂有关。唯一可确认的是,新媒介的概念将随着新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罗杰·菲德勒曾经说过,一切形式的传播都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之中,而不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彼此独立存在。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就会长年累月地和程度不同地影响一切其他现存形式的发展,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而不是向基金化和取代。事实上,对新旧媒体的界定而言,“阶段或时期并非彼此相继,而是相互涵盖;并非彼此置换,而是相互补充;并非按历史顺序发生,而是同时代存在”[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比如,在一段时间里,互联网确实也和广播、电视一样,是相对独立而又与其他媒介共存的传播形式。但在20世纪末,互联网是作为传播媒介的最高形式出现的,几乎包括了以往和当时所有的传播方式——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传播形式似乎已经达到了顶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就是传播媒介的终结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的需要的发展,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仍会产生。

尽管各种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但我们可以总结出,新媒介从技术上看,体现出,新的技术(如数字化)的应用;从传播特征上看,新媒介应该是具有互动性的,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显然都属于这个范畴。

二、新媒介的发展历程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互联网诞生后的第27年,于1995年提出第一媒体时代和第二媒体时代的概念。他认为,第一媒介时代是指以信息制作者极少而消费信息者众多的单向性播放型模式占主导的时代,可划分为口语传播时代、印刷媒介时代和影像媒介时代;第二媒介时代,是指以媒介的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为一体的双向型、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为主导的时代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新媒介时代正是在第二媒介时代的范畴里,基于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所出现的媒介时代。

以网络媒介为代表,新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Web1.0到Web3.0变化的过程。

第一,Web1.0阶段:以新闻门户网站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模式+以BBS为代表的简单互动模式。

1990年,当万维网出现以后,信息资源可以通过一个个网页直观地表现出来,这种利用互联网实现人类海量资源共享的技术,就叫“Web1.0”。“Web1.0”的本质是集合、联合和搜索,其聚合的对象是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如一个文本、一张图片、一段音频视频和一段数据等。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聚沙成塔,就成为网络神奇力量的来源。

Web1.0阶段一般采用拨号上网的方式,平均宽带很窄。这一时期的媒介表现形式通常以门户网站为典型,由网站编辑作为把关人,把传统媒介中的内容平移到网站上,供用户访问。Web1.0主要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可以说是由传统媒介向新媒介的过渡阶段。

第二,Web2.0阶段,以博客/互动百科为代表的用户参与内容创造和分享传播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碎片化传播模式+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开放式小众聚合传播模式。

“Web1.0”只解决了人对信息搜索和聚合的需求,没有解决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的需求,所以“Web2.0”应运而生。2004年3月,欧雷利媒体公司负责在线出版及研究的副总裁戴尔·多尔蒂首次提出“Web2.0”概念并迅速风行,被称为互联网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典型的应用有MySpace和YouTube等,由网站负责提供空间,全部内容来自用户创造,涉及个人博客、群组、照片、录像和音乐等多种互动服务。

在Web2.0阶段,大多数人都采用宽带上网的方式,信息提供者从单一的机构变成机构和个人的联合体,把关人的角色逐渐模糊,在传播模式上则是“一对多”和“多对多”并存。可以说从“Web1.0”到“Web2.0”需求的层次从信息上升到了人,并赋予了受众一种极大的自主性。

第三,Web3.0阶段,媒介或许将成为人的一部分,“人——媒”融合模式。

“Web3.0”的概念还在酝酿和形成之中,它力图补充“Web2.0”的不足,希望体现深度参与、生命体验和参与的价值。Web3.0和Web2.0一样,并不是技术的创新,而是以思想创新来指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关于Web3.0的特征还众说纷纭,但大致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语义网、物联网、跨媒介、映射和地理定位等。可以畅想的是,在Web3.0阶段,网络会拥有更高速的宽带,自媒体的充分发展会出现“个人门户网站”的概念。这种网站甚至可以发展成不再以地域和疆界进行划分的虚拟王国,各种以兴趣、语言、主题、职业和专业进行聚集和管理的人集合在一起。那时候,个人和机构之间会建立一种互为中心而转化的机制。当虚拟货币得以普及后,人们甚至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获得经济效益。

总之,从Web1.0到Web3.0是一个从简单的、低级的层次向复杂的、高级的层次不断进化的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虚拟世界的仿真程度向真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全方位的延伸,越来越强并且能够达到逼真的全面模拟人类生活的程度,最终或许“网人合一”的那一天真的会到来。

三、新媒介的基本特征

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介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性,这些都是传统媒介所不能企及的。新媒介在技术上呈现数字化特征,功能上具有整合性,参与方式上具备高互动性,在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上表现出多元性;同时在使用方式上拥有多样性,并且信息传达也十分及时。具体表现如下。

(一)技术上的数字化

媒介从来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数字技术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的快速发展给媒介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旧媒介中,信息的处理、传播和存储一般是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结果造成不同媒介工具之间信息相互转换和共享的困难。特别是由于通用的电子计算机几乎都是数字的,因此如果信息的载体是模拟的,就无法与计算机直接兼容。虽然数字化现象在人类传播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传播媒介的发展来说有划时代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统媒介以载体作为区分标准的划分惯例,使信息传递的载体不再局限于某种介质,信息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因而“数字化”成为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的区分词。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数字和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并把它们转变成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进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数字化技术是数字计算机的基础,更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数字、文字、图像和语言甚至虚拟现实等任何可视世界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二进制代码表示。从此,数字不单用来计算,更可以表示各种媒介,并可以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世界。

鉴于此,新出现的媒介工具几乎都变成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数字化是现代传播的一个共有现象,既包括一些本身就利用了数字技术的媒介,也包括非数字媒介借助数字平台进行传播的行为。从现代传播途径来看,能够与传统传播方式进行区别的也不是某单个的媒介,而是数字化。这样的话,用“数字化”来概括新媒介的技术特点就更科学、全面,避免了将各种传播媒介孤立起来考察的弊端。此外,从发展趋势看,数字化的特征是一种稳定的现象,它不受载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楼宇电视等媒体化的新数字媒介的不断出现,使得数字化成为新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最显著的特点。

(二)功能上的整合性

从功能角度看,新媒介具有很强的整合性。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如报纸仅供阅读,广播仅供收听,电视虽然可以声像并茂,但却不能用来进行信息的传输或处理。而新媒介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以往旧媒介的几乎所有功能整合进一个系统中,对声音、影像、文字和数据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输。这种整合并不意味着新媒介将马上把传统媒介挤出历史舞台,可能是新旧媒介的一次划时代的联姻。事实上,传统媒介为迎接互联网的挑战,纷纷加入其中,而新媒介也需要传统媒介公信力的支持。马歇尔·麦克卢汉为此引入了“混合能量”的概念,即“媒介的交叉或混合,如同分裂或熔合一样,能释放出新的巨大能量”。现在,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就正处在这种“熔合”的过程中。可见,新媒介时代应该是各种媒介大融合、大繁荣的时代。

(三)参与方式上的高互动性

所谓“互动性”,是指运用新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能够进行及时或实时的交流。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信息的交流具有双向性,且参与的个体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在传统媒介中,无论是最初的书籍还是声像并茂的传统电视节目,它们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都有明确的定位。传播者是信息的发布者,接收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且它们从排版到公布在大众的面前都需要经过很长的过程,内容也都是既定的,受众的可选择性不大。然而,新媒介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在新媒介面前,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淡化,只要具备相关的新媒介设备,接收者就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及时发表相关的见解和评论,并且还有机会与传播者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就互联网而言,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传播者几乎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可以得到反馈,而且受传者的主动权增加,不但可以主动选择所需信息,还可以就接收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意见。第二,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身份可以随时互换。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信息、改写信息和接收信息。我们知道,传统媒介的信息流通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这种单向性的流动,并不是说传统媒介的大众传播没有任何的互动机制,而是这种互动较少。例如,受传者可通过来信、来电和发传真等形式对媒介信息进行反馈,但这种反馈大多是事后的,缺乏实时的交互。与此相比,网络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单向传播的态势。它还可以根据传受双方的需要,在文本、音频之间任意转换或兼而有之。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设备等的普及、融合,以及使用成本的大大降低,社会大众在当前的新媒介环境下享有绝对的主动权,不仅可以随意决定接收信息的时间、内容和方式,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布信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彻底打破传统媒介中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界限分明的状况。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在信息交流上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性,且参与的个体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都充分享有控制权,这一特点是新媒介与生俱来的特点,因而是新媒介的本质特点。

(四)信息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指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元素的组合,因此新媒介的多元化指的是新媒介传播信息内容本身的多元化,以及传播方式的个性化和可选择性。

(1)从信息的内容上看,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内容都可以进行便捷的传播,因此目前通过手机、网络等传播的信息形式丰富多彩,不仅有文字、画面信息,还有声音、图像信息等;新媒介所具有的交互性,也使得新媒介环境中存在各种合法的信息、非法的信息和民间流传的中性信息等。

新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本身也呈现多元性。例如,常见的新闻、影视作品、文字作品、学术专著、个人言论、时政信息、商业信息和工作、生活及娱乐信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和网络的功能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拓展,各式各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新媒介进行多元化的传送,其形式更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

(2)从信息的传播途径和形式上看,随着手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服务器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介的信息存储能力大大增强,各种接收和发布信息的软件、设备层出不穷,信息的传播形式不断增多,新媒介给人们提供了个性化和可选择的服务。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的是点对面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作为“把关人”处于控制地位,而受众很少有主动选择的余地,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长久以来,受众习惯于被动地接收信息,在传播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数字互动媒介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这样就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新媒介中,信息的获取者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这就使得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众的主体性和可选择性得以增强。

(五)使用方式的多样性

互联网上的信息并不只局限于从某个固定的终端发送、接收、浏览和保存。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并下载文件。随着无线连接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上网。无线性是新媒介发展的趋势,追求最大自由的人类不愿受“线”的限制,希望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来接收和发送信息。如今,各种通信信号遍布空气之中,而手机、无线网卡就是连接这些信号的移动性媒介。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仿佛总是有无数信息围绕在我们身旁。事实上,新媒介的这一特征在手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手机以口语或短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并有携带便捷的优势,它已经迅速地成为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可以说,媒介的可移动性和便捷性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象征。

(六)信息传达的即时性

即时性是新媒介的显著特点,它是指某个信息一旦进入新媒介大环境,身在其中的人们就可以迅速地获取到该信息。在传统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基于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明显界限,任何信息的发布都需要相关部门和一些环节的筛选,因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很难实现,甚至有很多信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顺利呈现。

新媒介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一状况,数字化技术简化了信息的传递方式,无论在哪个网站阅读信息,人们都可以看到丰富的相关信息的链接,其中包括了与事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音像资料;另外,还可以检索到事件的背景信息、事件的跟踪报道、相关专家的评价,以及众多网友的意见等。与此同时,由于新媒介是连接全球电脑、手机等终端和通信卫星系统,从而实现的信息全球化传递,因而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递在地理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基于新媒介的交互性,大众只要有相应的终端设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收和发送信息,完全消除了交流双方之间在空间上的间隔。这使信息的交互传播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递。这一特点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因而是新媒介的显著特点。

四、新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播优势和强大的功能,新媒介迅速改变了社会环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政治上,新媒介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模式,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技术搭建了普通老百姓参与政治的平台。201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介蓝皮书《中国新媒介发展报告(2013)》,显示新媒介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

经济上,新媒介带来了商机无限的新媒介市场。和新媒介有关的IT公司早就在股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的新媒介技术也吸引了无数资金。IPTV、手机电视、移动终端和大数据都不断延伸出新的产业类型,使整个产业链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市场空间。

文化上,新媒介促使文化产业日益流行化和娱乐化。新媒介的自由度、互动性及参与交流的广泛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媒介传播的即时性、无限性和伴随性可以让人们很方便地实现多层次、多类型的个人体验,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深刻影响用户,继而对整个文化产业带来变革。

作为本书的关注重点,我们主要探讨新媒介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等青少年人群带来的影响。其中,既包括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多个层面的改变,也包括正面和负面的效应。

新媒介为中学生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人格发展带来一定的正能量。

(1)平等交流与主动参与的传播模式可以让青少年成为传播主题,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自主创新性。新媒介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传者互为传播的主体,共同享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对于逆反灌输式教育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平等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还会自己设置议题,甚至集合群体力量开展集体行动。博客、微博和个人空间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非常流行,正式基于这种心理。

(2)新媒介的实时性和开放性让青少年能够更真实地展示个性,拥有更健全的人格。在新媒介环境下,新闻内容可以在第一时间以第一速度呈现,这种即时客观的特点拉近了受众与事件的“距离”。

(3)网络的跨时空性和虚拟性对于处在人格养成期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这些因素都让中学生和大学生消除了心理互动的障碍,更积极地发表意见,展示个性。

不可避免地,在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对于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新媒介的使用也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后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情感迷失和人际冷漠。新媒介环境下的虚拟社会的交流,虽然有安全、隐匿的优点,但却和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往有所不同。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长时间习惯了新媒介带来的交流方式,在现实社会中反而会不适应,表现出厌倦和冷漠的抵触心理。比如,在青年中很流行的“宅男宅女”现象,就反映了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情感的迷失和对社会交往的淡漠。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他们与社会生活脱节,甚至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

(2)思维简化和自我放纵。新媒介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诱使思维活跃的青少年习惯于免费的信息“快餐”。这种浅阅读行为会使很多人不求甚解、思维简化、创造力薄弱,人的主体意识变得模糊,容易形成“平面人格”。同时,大学生往往心智不太成熟,自制力不强,如果经常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放纵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进而行为失控。例如,困扰很多青少年的网瘾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另外,在青少年群体中,还会有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介环境下不断被复制和放大,在没有把关和引导的时候极具“传染性”,如类似网络炫富、炫美、渴望一夜成名等不健康的观念,反而容易受到大学生的热捧。

新媒介的“双刃剑”效应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如何加强媒介德育,增强全社会的媒介素养,共同放大新媒介的正能量,同时把它的负作用降到最低,以便更好地迎接不可避免的新媒介时代,值得我们深思。